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 , 我国的稻田养鱼发展很快 , 但泥鳅的稻田养殖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而泥鳅最为适宜的养殖方式就是稻田养殖 . 此外 , 稻田养殖泥鳅由于具有苗种来源方便、技术简单、易成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 适合我国各地农村推广养殖 . 现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供参考 .   ……  相似文献   

2.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泥鳅对水体的适应性强,繁殖较容易,成活率高,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好,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泥鳅养殖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稻田养泥鳅可以作为稻田生态渔业的一个组成部份,本文着重介绍下稻田泥鳅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曹涤环 《新农村》2023,(9):30-31
<正>生态养殖泥鳅包括稻田养殖、慈姑养殖、荸荠养殖等生态兼作。稻田养殖泥鳅的种苗及饲料较易解决,养殖方法也相对简单,且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利用稻田养殖泥鳅,既不影响水稻生产,又能增加稻田的收入,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玉芳 《农技服务》2011,28(5):681-681
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泥鳅苗种培育、稻田商品鳅养殖、稻田捕鳅及种鳅越冬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在辽宁省已开展多年,稻田一般亩放苗5000尾,放苗规格5厘米以上,亩产量200公斤左右,亩纯利润在4000元左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成熟,现将有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的技术介绍如下:一、稻田的选择与建设养泥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3~5亩为宜。稻田要求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的快速发展,利用稻田来养殖泥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技术。虽然利用稻田来养殖泥鳅需要挖一些渔沟,会使得地形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泥鳅却可以用来去除杂草以及一些落水害虫,进而达到改善水稻生长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泥鳅稻田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宁夏地区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汉宏 《现代农业》2013,(1):99-100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宁夏地区在大面积推广稻蟹生态种养技术的经验基础上,成功摸索出了一种新的稻田养殖泥鳅生态种养模式。实践证明,稻田养殖泥鳅可以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其养殖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是较稻田养鱼更有前途的无公害生态养殖方式,适合在宁夏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稻田养殖泥鳅的同时,还可以种养稻谷等农作物,可谓一举两得。泥鳅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泥鳅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各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养殖效益很高,稻田养殖泥鳅模式成为了众多水产养殖者竞相发展的产业模式。1稻田选择与实施建造准备套养泥鳅的稻田,要求土质松软、水质无污染、排灌较为方便,有充足的水源、粘土性质田块优先选用,面积大小  相似文献   

9.
胡秀珍 《农技服务》2014,(12):145-145
从泥鳅生物学特性、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庭院养殖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稻田泥鳅生态养殖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绍山 《农技服务》2014,(11):157-157
稻田养殖泥鳅,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收获一定量的泥鳅,经济效益显著。正值浙江省推出五水共治,泥鳅养殖技术的完善对于进一步加快浙江省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渔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稻田养殖泥鳅之稻田的选择条件、田间的改建方法、水稻的品种选用、鳅苗的放养处理、日常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泥鳅池塘精养技术和稻田养殖技术,以期为农户养殖泥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和笔者多年稻田养殖真泥鳅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了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包括稻田选择与田间设施改造、中稻品种选择及插播、鳅苗放养、日常管理以及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鳅鳝     
《农家致富》2006,(5):20-20
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东港村农民王励之,靠稻田养殖泥鳅和黄鳝走上了致富路。王励之共有10亩水稻田,他发现稻田里泥鳅和黄鳝繁殖生长特别快,于是萌发了稻田养殖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9,(4)
利用稻田养殖泥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余杭市农科所于1998年进行稻田养殖泥鳅试验,4月18日亩放养泥鳅苗50公斤,到当年11月18日收获时,每条泥鳅长达10厘米左右,泥鳅亩产达391.5公斤;早稻亩产为368公斤,晚稻亩产为402公斤,获得了粮食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生活习性泥鳅多生活在淡水或湿润环境中,适应中性或弱酸性的水质或底质。泥鳅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0℃,最适水温24~27℃,当水温低于5~  相似文献   

15.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栖于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较易饲养.在农村家家有稻田,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种苗及饲料比较容易解决,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高,而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养殖模式.稻田养泥鳅单产每亩高达1000~1200kg,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面积为0.67 hm2的稻田中,2014年4月投放外购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odatus)苗种176 kg,至2014年8月起捕商品泥鳅547 kg,平均利润22 618元/hm2;2014年8月从原稻田养殖的商品泥鳅中选留18 kg,进行稻田原位秋季繁殖鳅苗,共获鳅苗2.9万尾,总重58 kg,越冬后继续养殖至2015年8月,起捕商品泥鳅554 kg,平均利润32 767元/hm2。结果表明,稻田原位秋季繁殖鳅苗模式优于泥鳅购苗养殖模式,操作简便,省去了苗种购买费用,仅增加了催产药品费和孵化用具费用计860元,养殖商品泥鳅经济效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殖泥鳅,既有利于水稻增产,又可增加收入,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有力的项目。本文就稻田养殖泥鳅一些技术作一论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栖于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较易饲养.在农村家家有稻田,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种苗及饲料比较容易解决,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高,而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泥鳅生活习性、稻田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和预防疾病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兴起稻田养殖泥鳅的热潮,但是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欢钻入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的困难,造成稻田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