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健康长寿、产奶能力、繁殖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1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高低。围产期分为围产前期(产前21d)和围产后期(产后15d)两个阶段,在奶牛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就是围产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多次日粮转变以及产犊、泌乳等重大生理转变及随后的能量负平衡,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是  相似文献   

2.
泌乳期奶牛阶段性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泌乳期各阶段产奶量、营养物质摄入量及体重变化均有一定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将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分为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泌乳晚期、干乳期、围产期5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1泌乳高峰奶牛泌乳1~70d,奶牛产奶遗传潜力主要体现在泌乳早期,如果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差,将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一般来讲,一头成年奶牛在泌乳高峰期每天每增加  相似文献   

3.
奶牛同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d的一段时间,产前15d为围产前期,产后15d为同产后期。奶牛围产期是下一个泌乳期的准备和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体况、分娩、产后泌乳和健康情况。如果此时饲养管理不当,轻则增加乳  相似文献   

4.
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尿液pH值和产后发病率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产期通常指产前21d到产后21d,是奶牛泌乳周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该期对奶牛具有生理上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高危性,奶牛产后的许多易发代谢障碍性疾病和生殖器官疾病,都与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奶牛产后的疾病发生率和奶牛围产期的日粮阴离子水平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金言 《饲料博览》2007,(4):36-37
奶牛围产期,即奶牛产前21d至产后15d这段时期,通常将产前21d至分娩称为围产前期,而将产后15d称为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即奶牛产前21d至产后15d这段时期,通常将产前21d至分娩称为围产前期,而将产后15d称为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围产期奶牛机体主要阴阳离子水平及其变化,在黑龙江某3个集约化奶牛场分别选取荷斯坦经产奶牛8头,分别在产前21 d、14 d,7 d、分娩当天、产后7 d、14 d、21 d尾静脉采血,并测定Cl、Na、K、Mg、Ca、P等离子血清浓度.结果显示围产期奶牛血清Cl、Na、K、P含量在分娩后呈现降低趋势;Ca含量呈分...  相似文献   

8.
奶牛在围产期期间身体会经受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包括分娩、泌乳等这些应激会对其内分泌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其中低血钙症就是本阶段易发的疾病之一。基于此,对奶牛围产期低血钙症的发生机理,危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该病发生的若干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学恩 《油气储运》2007,(12):34-35
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半个月和产后半个月这段时期,包括妊娠后期和泌乳初期。由于奶牛在这一阶段生理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极易患病,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因此,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山楂和黄芪对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了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山楂和黄芪后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选择2~4胎次健康围产期(产前21 d—产后21 d)荷斯坦奶牛45头,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和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g/(头·d)和300g/(头·d)山楂和黄芪(山楂与黄芪1∶1)。分别在产前21 d(-21 d)、产前7 d(-7 d)、分娩当天(0 d)、产后7 d(+7 d)和产后21 d(+21 d)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浆,测定各组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蛋白质指标方面,+21 d时,B组总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44.10%,球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66.16%;钙磷指标方面,+7 d时,B组钙含量极显著升高47.28%,+21 d时,钙含量显著升高41.67%、磷含量极显著升高33.57%;脂肪指标方面,+7 d时,C组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27.16%,+21 d时,B组极显著下降34.38%;能量指标方面,0 d时,B组和C组葡萄糖含量分别显著升高24.49%和23.72%,+21 d时,B组酮体含量显著下降25.93%;免疫指标方面,-7 d、0 d、+7 d和+21 d时,B组和C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B组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综上,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100 g/(头·d)山楂和黄芪(1∶1)时能调节产后奶牛脂类、蛋白质和钙磷代谢,减轻产后能量负平衡,降低产后酮体水平,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但这一时期低血钙极易发生,阴离子盐添加剂是防治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综述了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的发生原因、阴离子盐的作用机理、阴离子盐日粮配制及作用效果衡量指标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高产奶牛围产期的饲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的奶牛饲养管理包括奶牛生产的各个环节,但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围产期饲养管理措施是否得当,不仅影响到母牛和犊牛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当前胎次的产奶量及繁殖率,严重的会影响奶牛一生的使用效益.对高产奶牛而言,围产期饲养尤其重要.现就奶牛围产期的生理变化和国内外奶业界对围产期的认识及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加以综述,供业内同仁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肖明 《农村科技》2004,(8):16-16
泌乳阶段饲养法是指从奶牛产犊到一个泌乳期结束,按奶牛泌乳生理阶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我们按奶牛泌乳规律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乳牛产前2周由生产车问进入产房,开始围产期的管理。自围产期至干乳期,采用奶牛泌乳阶段饲养法。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载脂蛋白B100在围产期奶牛脂肪肝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用RT~PCR方法测定了干乳期高能饲喂围产期健康奶牛不同时期肝组织的apoB100 mRNA表达。结果表明:高能饲喂的围产期健康奶牛肝组织的apoB100 mRNA表达从产前至产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产后14d比产后1d降低了61.45%(P〈0.01),且产前apoB100 mRNA表达显著高于产后(产后1d除外,P〈0.01)。干乳期高能饲喂对围产期奶牛肝脏载脂蛋白B100 mRNA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围产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状态,通过向围产期奶牛饲料中添加催乳保健散,测定该复方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钙(Ca)、磷(P)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乳保健散可以极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的Ca、P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及DM与NDF表观消化率。催乳保健散可以促进围产期奶牛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有效改善围产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围产期是比较关键的饲养环节,一旦奶牛出现相应的围产期疾病,很容易给生产能力和产奶量产生影响,甚至会使奶牛生产和产奶作用丧失,进而使养殖单位面临比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奶牛产后瘫痪、奶牛子宫脱落3种围产期常见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分析。1奶牛子宫内膜炎1.1病因分析造成奶牛患该病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室的卫生条件不过关,在奶牛生产前和生产时受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围产期奶牛产前14和7 d血清能量平衡指标以及脂肪因子对产后酮病的预警作用及意义。从奶牛产前21 d至产后21 d,每隔7 d跟踪采集60头围产期奶牛尾静脉血,最终筛选出健康奶牛21头,酮病奶牛17头,检测奶牛各时间点血清BHBA、NEFA、Glu、TG、INS、 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含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预警酮病的指标,再采用ROC曲线确定各风险评估指标的诊断效果及最佳分界值。结果表明:奶牛产前14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4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1.0%;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47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90.5%;产前7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34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66.7%;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3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47.6%。本研究发现产前14和7 d血清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均不适合为产后酮病的预警指标。然而,随预产期临近,该5种脂肪因子Logistic曲线的显著性逐渐向具有统计学意义接近,存在作为酮病预警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目的在于观测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肝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健康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于产前第28天分别饲喂奶牛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的产奶日粮,至产后第56天结束。使用定量PCR方法检测分别于-28 d、-14 d、+1 d、+14 d、+28 d、+56 d采集的奶牛肝脏活体样品中PC和PEPCK mRNA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PC mRNA丰度在产前28 d~产后56 d,低能组奶牛最高;PEPCK mRNA丰度在产后1 d~14 d低能组奶牛降低,产前28 d~14 d和产后28 d~56 d低能组奶牛最高。说明干奶期低能饲喂奶牛,可以增强围产期奶牛的肝糖异生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围产期是奶牛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奶牛生产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控制点,围产期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奶牛能否正常的泌乳和繁殖。笔者通过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及收集一些相关研究资料.对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进行综述和探讨.提出了一些科学应对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奶牛安全度过围产期.稳定地发挥应有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奶牛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牛产前产后各15天期间,产前15天为围产期,产后15天围产后期。由于临近生产或刚刚生产过,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变化,身体虚弱,抗病力差,是奶牛疾病的常发病高发期,一旦发病或处理不当将会给奶牛造成严重危害。笔者根据多年来技术服务实践就奶牛围产期常见病的监测与防治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