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有色粘虫板防治梨茎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梨园悬挂9种颜色粘虫板诱杀梨茎蜂以筛选诱捕效果最佳颜色,并比较其不同悬挂时间、高度、密度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杏黄色粘虫板诱捕效果最好,最佳悬挂时间是3月25日至4月10日左右,最佳悬挂高度为树冠中部,最佳悬挂密度每667m230张。  相似文献   

2.
梨木虱是危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最近几年在我区普遍发生。据1998年调查,全区所有的梨园都受到梨木虱的危害,其中叶片及新梢被害率大于50%的梨园占全区梨园总数的36.6%。而且,由于梨木虱的发生造成梨树落叶严重、果实品质差,致使销售困难,影响果农经济收入。对此,参照日本长野县梨园病虫害防治要点,我们进行了梨木虱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试验效果很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形态特征及危害症状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成虫体长3~4毫米,展翅为7~8毫米,分冬夏两型。冬型体较大,深灰色至褐色;夏型体较小,灰绿色…  相似文献   

3.
不同颜色粘虫板防治梨茎蜂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9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悬挂于2处梨园进行防治梨茎蜂效果试验比较。结果表明:9种不同颜色中以杏黄色粘虫板诱捕效果最好,其平均粘虫量是其它8种颜色的2~13倍。  相似文献   

4.
五加肖个木虱是危害短梗五加的专食性害虫。作为无公害的防治手段,粘虫板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短梗五加的药害残留,还可以预报五加肖个木虱的种群数量动态。使用黄、蓝、绿3种颜色粘虫板在短梗五加田间诱捕五加肖个木虱成虫,结果显示:在第1代成虫期,黄、蓝、绿3种颜色粘虫板对五加肖个木虱的成虫诱捕量分别为每板682.3±35.7头、104.3±9.1头、172.0±15.8头,黄色粘虫板的诱捕量显著大于蓝色和绿色粘虫板的诱捕量;五加肖个木虱成虫在田间7月10日开始出现,之后日诱捕量逐渐增加,7月30日的日诱捕量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到9月7日第1代成虫期结束。从7月16日至8月6日,黄色、蓝色、绿色粘虫板的诱捕量之和分别占诱捕总量的86.6%、82.6%、85.3%。在3种颜色粘虫板上,每2 d清除1次成虫时的日诱捕量都小于每8 d清除1次时的日诱捕量,而大于每40 d清除1次成虫时的日诱捕量。  相似文献   

5.
粘虫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成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室番茄中的温室白粉虱黄板诱杀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对粘虫板的颜色、方向、高度做了筛选。结果表明:温室白粉虱对所选10种颜色,中黄色趋性最强。粘虫板悬挂高度20cm最佳,粘虫板面朝不同方向挂置诱虫量无明显差异,温室北面(靠后墙)诱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粘虫板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病虫害防治中,粘虫板是一种无公害,易操作的物理方法之一,是生产无公害蔬菜果品的有效途径之一。粘虫板对于小型昆虫如蚜虫、粉虱、斑潜蝇、蓟马有良好的诱杀效果。对林木果树上一些爬行昆虫也起了很好的作用。1粘虫板的研究应用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一些关于蓟马、斑潜蝇等微小昆虫的色诱技术的研究报道。Affeldt等报道了温室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的光谱反应研究。chang报道了用色胶板在菜豆上不同季节对豆花蓟马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中国梨木虱在梨园及树冠内均呈聚集型分布;最佳取样为平行跳跃式和5点取样法;最适取样数量一般为每园20~30株  相似文献   

8.
采用粘虫板对葡萄园内的葡萄斑叶蝉成虫黄板诱杀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黄板的诱杀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冀林黄板每天每板平均诱虫量为48.5头,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黄板,市售黄板和自制黄板。北向黄板诱虫量与南向诱虫量有显著性差异。黄板悬挂高度10 cm为宜。密度30~40块/667 m2,即可达到控制葡萄斑叶蝉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五加异个木虱是危害短梗五加的专食性害虫,为掌握该害虫越冬代成虫的田间动态和防治技术,使用不同手段处理地面并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成虫。结果显示:与未悬挂粘虫板的地块相比,悬挂粘虫板的自然状态、清理地面、覆盖地膜3种处理地块五加异个木虱虫瘿数量分别降低82.23%、93.19%、98.50%;在悬挂粘虫板的3种处理中,以覆盖地膜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建议于越冬代成虫活动前,在田间清理地面枯枝落叶并覆盖地膜,以实现五加异个木虱的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正>邯郸地区栽植梨树面积广,时间久,是梨出口重要的生产基地。近几年来,梨树害虫发生日趋严重,对梨品质和产量危害极大,给广大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调查,梨园主要害虫有梨木虱、康氏粉蚧、梨黄粉虫、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针对这几种害虫,防治方法分述如下:1梨木虱1.1危害特征梨木虱的若虫、成虫均可为害,以若虫为害为主,刺吸  相似文献   

11.
五加异个木虱是短梗五加的专食性害虫,控制五加异个木虱的危害是保证短梗五加产量增长和品质提高的必要条件。文章综述了五加异个木虱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成虫寿命和产卵规律以及农业防治、粘虫板诱杀、化学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对五加异个木虱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梨木虱是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泊头市的大部分梨园梨木虱猖獗,给果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梨木虱主要危害梨树的叶、芽以及果实等幼嫩组织,造成叶片功能下降,甚至脱落,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果农防治梨木虱大多采用传统的化学药剂,其防效并不理想,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因此,急需选用无污染、无公害、能保持生态平衡的防治梨木虱的药剂。 徐水吉利仿生农药厂生产的绿维虫螨,是一种生物制剂,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不会杀伤天敌,并且药效持续时间长,还有增强树势、促进树体生长的作用。为了探索绿维虫螨对梨…  相似文献   

13.
粘虫板在枣树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就不同颜色、不同放置高度和方向粘虫板对枣园害虫的粘虫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板对昆虫的粘虫效果不同。其中黄色板的粘虫效果最好,其次是绿色板,依次为白色板、蓝色板、红色板、黑色板;树冠中部放置粘虫板效果明显好于树冠顶部;不同方向粘虫效果无显著差异。并对粘虫板在枣树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华梨木虱在焉蓍垦区发生猖獗,为害严重,梨园发生面积632.5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3.6万元,已成为本区的主要虫害之一。这两年,我们加强观察,基本掌握了梨木虱在我地的发生规律,并通过防治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为害情况梨木虱主要为害梨树,以苹果梨、早酥梨、鸭梨、砀山梨受害最重,而叶片蜡质较厚的锦丰梨、香梨等品种受害较轻。梨木虱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芽、叶和嫩梢的枝液为害,使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分泌大量粘液…  相似文献   

15.
<正>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不完全变态。成虫分为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成虫体形较大,灰褐色或深黑褐色;夏型虫体较小,黄绿色。成虫体型似缩小的蝉,体长2.5~3毫米,翅展7~8毫米,口器刺吸式。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粘虫板,研究了羽化期内不同颜色粘虫板诱捕落叶松红腹叶峰成虫效果,结果为,4种颜色粘虫板中绿色效果最好,黄绿色、土黄色次之,红色最差;8个坡向南坡效果最好,西南坡、东南坡次之,东坡、西坡再次之,西北坡、东北坡、北坡较差;5月8—21日为诱捕最佳时段,利用粘虫板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成虫应以5月8—21日将绿色粘虫板布置于南坡为佳。  相似文献   

17.
利用粘虫板诱捕落叶松红腹叶蜂成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粘虫板,研究了羽化期内不同颜色粘虫板诱捕落叶松红腹叶峰成虫效果,结果为,4种颜色粘虫板中绿色效果最好,黄绿色、土黄色次之,红色最差;8个坡向南坡效果最好,西南坡、东南坡次之,东坡、西坡再次之,西北坡、东北坡、北坡较差;5月8-21日为诱捕最佳时段。利用粘虫板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成虫应以5月8-21日将绿色粘虫板布置于南坡为佳。  相似文献   

18.
粘虫板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粘虫板设计原理出发,从粘虫板设置高度、方式、数量、形状、颜色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对其诱捕效果进行阐述,同时指出了粘虫板在害虫综合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粘虫板后期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7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林问诱捕松阿扁叶蜂成虫.结果表明:7种粘虫板具有不同引诱效果,其中以绿色效果最好,诱虫量可达2248.3头/板,黄色、红色次之,白色、蓝色、紫色、黑色效果较差.南北方向诱虫量显著高于东西方向.阳坡诱虫数量最多,阴坡次之,山脊处最少.在所诱集的成虫中,以雄性成虫为主,占92.8%;利用粘虫板诱集成虫的方法可用于松阿扁叶蜂羽化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相似文献   

20.
应用4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悬挂于2处园林绿地,进行防治白蜡哈氏茎蜂效果试验比较。结果表明:4种不同颜色中以杏黄色粘虫板诱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