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阳牛作为中国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本文从南阳牛的经济性状分子遗传标记及相关功能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成就作了综述,同时指出了南阳牛分子育种的前景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秦川牛作为中国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性能.本文从秦川牛的分子群体遗传特征及起源、进化、经济性状、分子遗传标记及相关功能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秦川牛分子育种的前景及目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德国黄牛杂交改良南阳牛的历史进程,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德南牛产业化集群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期为我国地方黄牛生长性状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和秦川牛4个品种共计424头中国地方黄牛为材料,以与牛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PPARα为目标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PCR-RFLP结合DNA池测序等技术,对其第7外显子(PPARα_exon7)进行遗传特征分析,检测SNPs,并分析该序列的多态性与试验黄牛生长性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PPARα基因(AC_000162.1)exon7的164bp处发现了一处SNP(C/T),检测出CC和CT两种基因型。群体遗传分析显示,该位点在试验牛群体中均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在体斜长指标上,两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表明该位点有可能作为黄牛生长性状辅助选择的标记之一,应用于中国地方黄牛的分子遗传育种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基因芯片技术在养牛业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牛品种资源丰富,而且有许多优良基因,但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和利用.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快速、科学的方法.目前,利用分子辅助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分子标记,从而实现对重要经济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MAS),这是进行牛分子育种的关键,而开发和应用新型分子标记已成为发展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黄牛的主要职能开始从田间走向餐桌,黄牛的育种方向也随之发生转变,即将地方役肉兼用型或纯役用型品种向肉用方向改良。黄牛的肉用性状多为数量性状同时遗传力低,造成选种困难,遗传进展缓慢。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分子育种开始给中国黄牛的育种带来新的思路。分子育种主要包括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育种两个方面,目前中国黄牛的分子育种已经取得了很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如何进一步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到育种实践中,对于我国牛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阳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主要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流域和白河流域,毛色以黄色为主。历来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都重视南阳牛的选育改良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南阳牛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种质资源挖掘及生物技术育种工作进展、成效,以及南阳牛产业化开发情况,对中国地方黄牛选育改良及产业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又名南阳市黄牛研究所,专门从事南阳牛的保种育种及良种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全面地概述了中国内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一介绍了中国黄牛肉用选育的历史背景,开展分子育种的必要性,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现状、问题和展望.重点汇总了DNA分子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关系研究的成就,包括肉牛生长发育、屠宰性状、肉品质性状、繁殖性状、抗病性方面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生产性能的微卫星标记,比较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进化等方面.指出了中国内牛分子育种研究还存在不够系统、研究经费不足、样本量偏少和研究群体不够稳定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今后加快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的思路、措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班传育种·根据谱系、同胞和后裔的不同组合对于限性数量性状遗传值的估计应用线性混合模式估计秦川牛育种值的统计方法黄牛改良与发展方向的探讨延边牛培育及育肥试验报告南阳牛母牛体态结构与产犊成绩的相关分析晋南黄牛冷配后裔考察报告加快黄牛改良步伐,积极发展养牛生产扶持社员承包养牛,建立秦川牛繁育群金华地区民间选择耕牛的经验当地选育、普及冷配,注重饲草和科研延边黄牛与肉用牛杂交效果的试验报告用三元回归方程式估测温岭高峰牛成年母牛体重初报甘肃生态特点与黄牛的保种改良黄牛改良中的考核指标问题当仪秦川牛不同挽具的…  相似文献   

11.
牦牛DNA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归纳总结DNA分子遗传标记的类型、特点和检出方式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常用的DNA分子遗传标记如RFLP标记、VNTR标记、AFLP标记、PCR-SSCP标记、RAPD标记、SNPs标记、微卫星标记、DNA指纹标记及mtDNA标记等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DNA分子标记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已渗透到牦牛品种的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牦牛品种间或品种内个体间以及与其他种间亲缘关系鉴定;犏牛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及牦牛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多态性研究等方面。最后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Molecular markers and their use in animal breed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use of DNA markers to define the genetic makeup (genotype) and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an animal is a powerful aid to animal breeding. One strategy is known as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MAS facilitates the exploitation of existing genetic diversity in breeding popula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improve a whole range of desirable traits. DNA markers are, by definition, polymorphic, and the methods used to define DNA markers include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RFLPs), microsatellites, an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Linkage analysis, association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gene funct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which polymorphisms are useful markers for desirable traits. Future prospects include the use of high throughput DNA microarray (DNA chip) technology which could revolutionize animal breeding in the next millennium.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加快秦川肉牛肉用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方法]根据秦川牛育种目标性状,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1个基因的多态性,找到了4个与秦川肉牛肉用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初步确定了影响秦川肉牛肉用性状的主要功能基因,并进一步将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于秦川肉牛早期选种。[结果]通过育种核心群多育种目标性状相比,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进展最快,其次为繁殖性状和胴体性状,[结论]明显提高了育种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析了31对南方大口鲶(Silurus meriaionalis)微卫星标记引物在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群体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微卫星标记引物在怀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共筛选出可以稳定扩增的微卫星标记15对,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5个不等;不同重复拷贝类别的位点以富含AC重复单元的等位基因数较多,多态性比较丰富。借用已有的遗传标记资源,增加同目鱼类遗传连锁图谱上遗传标记的密度,将对今后开展怀头鲶种质资源保护及分子育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子遗传标记与家畜育种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子遗传标记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并广泛用于家畜群体遗传变异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定位、标记-QTL连锁分析、杂种优势预测、个体亲缘鉴定、遗传距离分析等,本文拟就RFLP、RAPD、VNTR和m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及其在家畜育种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皮埃蒙特牛杂交改良南阳牛的历史进程,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繁殖性能研究,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肉用性能研究,并提出了产业化集群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阳黑猪与栾川黑猪的种群遗传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南阳黑猪和栾川黑猪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计算并统计了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观察杂合度、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在南阳黑猪46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1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有11.6个等位基因;在栾川黑猪3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8.8个。各遗传参数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南阳黑猪与栾川黑猪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南阳黑猪和栾川黑猪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7317,遗传距离为0.3124。研究表明,南阳黑猪与栾川黑猪两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因而可能属于不同的黑猪品种。  相似文献   

18.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breeds and its use in conserv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conservation of farm animal resources is important for coping with future breeding needs and for facilitating the sustainable use of marginal areas.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most farm animal spe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to analyse molecular variation is widening our capacity to characterise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breed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most popular molecular markers used in conservation and animal breeding studies, the different measures of genetic diversity that they provide,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managing within-breed genetic diversity and for setting between-breed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We also add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mic and marker heterozygos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lecular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breeds based on non-neutral mar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