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昌鸡是优良地方品种。采用家系选择与个体选择法对所选取的文昌鸡基础群进行选育,组建了具有高性能的文昌鸡专门化品系A系与B系,作为文昌鸡新品系选育的母系鸡。经过7个世代的选育,选育效果显著。选育结果表明,此次选育的方法、路线正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颜色荧光标记方法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选育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非选育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共进行103 d。结果表明:"南太湖2号"两个选育群体间的生长性能及相对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南太湖2号"选育群体的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肌肉中RNA/DNA值(3.86%/d、3.08、2.98)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3.55%/d、2.51、1.58)(P〈0.05);选育群体的相对增重率比非选育群体快36.87%;选育群体的相对成活率比非选育群提高7.76%。研究表明,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选育的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的生长性能要明显优于非选育群体。  相似文献   

3.
以抗病镜鲤选育系F4和德国镜鲤选育系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技术确定鲤受CyHV-3感染过程两组鱼脾脏组织中TLR18、接头蛋白MyD88及相应配体TRAF6、下游因子IRF5及P65基因的表达模式,并分析其在抗病镜鲤选育系F4中的相关抗病机制。结果显示: TLR18、MyD88、TRAF6、IRF5基因在两组鱼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趋势,在48h达到最高,而P65基因在未选育组呈先上升后下降并恢复初始水平趋势,在48h达到最高,在选育组呈下降后恢复初始水平趋势。在未感染CyHV-3时,TLR18与IRF5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选育组极显著低于未选育组,MyD88、TRAF6与P65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选育组极显著高于未选育组;到CyHV-3感染早期,TLR18与P65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选育组极显著低于未选育组,MyD88、TRAF6及IRF5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选育组显著高于未选育组。推测在CyHV-3感染过程中,TLR18基因通过依赖MyD88途径产生IRF5基因清除病毒的同时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且选育组较未选育组通过产生较多IRF5基因清除病毒,而未选育组较选育组显著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相关炎症因子,这可能与选育组抗病性及抗病机制有关。该结果不仅验证了选育组在机体基础水平及先天免疫过程中对CyHV-3抗性的增强,还为深入研究选育组抗病机制及鱼类TLRs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草莓新品种选育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草莓育种历史及其选育机构、选育目标、选育方法和手段进行回顾总结 ,并展望我国今后的草莓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雌雄群体的生产性能,为其良种选育及优质珍珠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4种壳色(金壳色、红壳色、黑壳色和白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雌雄群体间的数量性状(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和闭壳肌拉力)和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感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其生产性能及雌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除闭壳肌拉力外,4种壳色选育系的数量性状均显著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P<0.05),其中,红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和铰合线长为选育目标的最优选育群体,白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闭壳肌拉力和壳宽为选育目标的最佳选育群体.4种壳色选育系的才女虫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且以红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高、白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低.5种壳色合浦珠母贝间的性别分化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为偏雄群体,红壳色选育系为偏雌群体.雌性合浦珠母贝通常比雄性合浦珠母贝大,但其闭壳肌拉力和抗才女虫感染能力与性别无关.[结论]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综合育种价值较红壳色选育系、黑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高,建议在今后的合浦珠母贝选育工作中,可根据需求加强对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优化选育,并应用到优质珍珠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企鹅珍珠贝金唇选育系和白唇选育系的育种性能,为企鹅珍珠贝良种选育及优质珍珠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H)和广西(G)群体的金唇(J)、白唇(B)选育群体F2为亲本,构建4个自繁选育系(J-HH、J-GG、B-HH和B-GG)和2个杂交选育系(B-HG和J-GH),观察并统计6个F3选育系的珍珠层边缘颜色变异情况,综合比较6个F3选育系的生长性能及珍珠层颜色差异,并比较金唇选育系和白唇选育系左右壳及不同测量位点颜色的差异.[结果]3个金唇选育系群体的贝壳珍珠层颜色变异率为0,3个白唇选育系群体的贝壳珍珠层颜色变异率为2.0%~5.5%,表明白唇表型相对于金唇表型为显性.金唇选育系左壳较右壳颜色更亮、偏黄红、鲜艳,其色差为2.77;白唇选育系右壳较左壳颜色暗、偏蓝绿,其色差为6.01.不论是金唇选育系还是白唇选育系,都是下测量位点比上测量位点颜色更暗、偏蓝绿,但同壳两测量位点的颜色差异较小.3个金唇选育系群体的体质量均显著大于3个白唇选育系群体(P<0.05,下同),金唇选育系与白唇选育系的贝壳珍珠层边缘颜色参数(L*、a*、b*、C*和ho)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金唇选育系中,J-HH选育系生长性状及贝壳珍珠层颜色的综合评价值(Pi)均最高,分别为0.390和0.415;在白唇选育系中,B-HH选育系生长性状及贝壳珍珠层颜色的综合评价值(Pi)均最高,分别为0.108和0.722.[结论]6个企鹅珍珠贝F3选育系的生长性能和珍珠层颜色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J-HH选育系可作为生长和金唇协同选育的最佳选育系,B-HH选育系可作为生长和白唇协同选育的最佳选育系.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业科学》2005,(4):86-86
据悉,在不久前召开的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又有1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水稻品种:扬籼优418(里下河所选育)、扬籼2A(里下河所选育)、天丰优084(镇江所选育)、两优108(粮作所选育)、盐稻9号(沿海所选育)、徐优201(徐州所选育)、徐9320A(徐州所选育);棉花品种:徐棉18(徐州所选育);玉米品种:苏玉22号(沿江所选育)、  相似文献   

8.
在对春小麦新品种甘垦4号的选育背景、选育目标、选育技术、品种特点等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亲本材料选择、材料分析、良繁体系建设、提纯选择等方面总结提出了河西走廊春小麦优良品种选育体会.  相似文献   

9.
甘蔗良种供应不足已成为影响贵州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回顾贵州甘蔗选育历程,分析甘蔗选育工作滞后的原因,提出了加快选育进程、早出良种、快出良种的建议,对贵州甘蔗选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转基因技术与家蚕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家蚕转基因方法、国内家蚕品种选育的现状及国内外转基因家蚕品种选育进展,并指出转基因技术是家蚕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选育方法、资源调查、选择育种以及良种选育等方面探讨了油茶良种选育技术。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油茶良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防止了因非良种种苗造林而形成新的低产林,确保油茶产业发展不走弯路,健康发展,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河南省四十多年来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工作历程和成果,对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新双一号和我国生产上应用的第一个单交种新单一号等的选育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选育高产、高配和高抗自交系是选育、推广单交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淮北地区小麦育种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阐述了安徽淮北地区小麦育种的几个问题,主要有:选育高产品种、选育抗病品种、选育抗逆品种等,为该地区小麦的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来了解团头鲂3个选育群体的选育潜力,以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奠基群体(F_0)为对照组,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评估团头鲂3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它们的选育潜力。结果显示,在3个选育群体的72条序列中共确定40种单倍型,群体间存在5种共享单倍型,3个选育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H)范围为0.670~0.978,核苷酸多样性(π)范围为0.004 16~0.006 2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范围为3.935~5.960,群体内核苷酸序列间平均遗传距离范围为0.003 561~0.004 538,3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π、K)略高于F_0群体。3个选育群体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指数(F_(ST))范围分别为0.004 039~0.004 700和0.046 4~0.138 6。3个选育群体间成对F_(ST)值差异均显著(P0.05),3个选育群体与F_0群体间成对F_(ST)值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3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选育潜力较大;同时,选育群体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可见不同方向上的累代人工选育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5.
赵云焕  赵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48-3549
淮南麻鸭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选育,已出现品种的混杂、退化,生产性能下降现象.通过开展本品种选育工作,以期提高该品种的生产性能和整齐均匀度.就选育的目的、意义,品种特征,选育目标方向,生产应用及选育的措施保障等实施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6.
我县种畜场承担着姜曲海猪的选育任务。现有种猪183头,年提供种猪、苗猪3500多头。自1973年进行系统选育工作以来,姜曲海猪的生产性能有了显著提高。龙腰、大肚、体短的缺陷得到了改善,但与选育要求还有不小距离,仍需继续选育提高。在当前种畜场面临资金短缺,销路不畅等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根据过去选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采取重点抓核心群选育的措施,应用群选法,把选育工作坚持下去。现将其方法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7.
花生品种选育发展态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计划的花生品种选育是从建国后开始的,至今选育的品种已达200多个〔1〕。选育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地方良种评选阶段、系统选育阶段和以杂交育种为主的新品种选育阶段〔2〕。不同的发展阶段选育的品种对生产的作用是不同的,育种的主攻方向也是不尽相同的。现在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宁夏杂草稻和栽培稻选育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宁夏杂草稻具有落粒、早熟、种皮多红色、早生快发、颖壳多颖毛等杂草稻共有的特性。宁夏杂草稻与选育品种的相似性很高,表现在剑叶长度、叶鞘、叶舌、柱头、茎秆节间色、芒性、籽粒性状、穗形、株型等,但与选育品种的表型性状具有差异性。多数宁夏杂草稻的株高稍低于选育品种,剑叶较窄,穗长短于选育品种;虽然杂草稻前期分蘖具有优势,但是无效分蘖多,其平均单株穗数反而少于选育品种。籽粒方面,宁夏杂草稻的平均粒长、粒宽、长宽比均大于选育品种,但粒厚小于选育品种;在正常成熟的条件下,多数杂草稻的平均千粒质量略高于选育品种。杂草稻产量较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仅为选育品种产量的42.7%。变异方面,杂草稻在芒、芒色、颖壳色、颖毛等的变异类型比选育品种更为丰富;生育期、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茎节长、千粒质量、产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选育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鄂青蒿1号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育方法、选育过程、品种评价及品种审定,并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该品种及青蒿大面积推广种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遏制宜昌白山羊生产性能的下降,改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现状。[方法]以宜都市王家畈乡良种繁育场提供的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为观测羊只,对初生、2月龄、6月龄及周岁公、母羊进行生长特性的观察及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四肢健壮,背宽而后躯发达,肌肉丰满,合群性好,放牧采食性能好,适应当地气候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公、母羊平均初生重为1.86 kg,2月龄、6月龄、周岁羊平均体重分别为7.07、12.75、19.69 kg,分别比选育前提高11.87%、17.08%和23.29%。选育后的各阶段宜昌白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选育前的同阶段宜昌白山羊。[结论]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性能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