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紫外线诱变松茸孢子获得的菌株0288其生长速度和生物积累量为指标, 选择优良适于液态发酵松茸菌株为目的,生长速度快平均菌丝生长量为0.575 mm/d;在0.5、1和2 h下提取到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56%、8.14%和8.46%;100 g菌丝的干重为10.56 g.液体培养基以G培养基提供的氮源较适合松茸生长:在0.5、1和2 h下提取到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9%、8.59%和8.73%;100 g菌丝的干重为7.34 g.液体培养基比母种培养基更适合0288松茸菌丝的生长,发酵罐的批量培养是对液体培养的优化,与其它供试株比较差异极显著,经人工培养获得了松茸子实体.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0288松茸菌株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中海 《食用菌》2008,30(5):14-16
以紫外线诱变松茸孢子获得的菌株0288,其生长速度和生物积累量为指标,选择优良适于液态发酵松茸菌株为目的,生长速度快平均菌丝生长量为0575mm/d;在05h、1h和2h下提取到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56%、8.14%和8.46%;100g菌丝的干重为1056g。液体培养基以⑦培养基提供的氮源较适合0288菌株生长;在05h、1h和2h下提取到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9%、8.59%和8.73%;100g菌丝的干重为7.34g。液体培养基比母种培养基更适合0288松茸菌丝的生长。发酵罐的批量培养是对液体培养的优化,与其它供试株比较差异极显著,经人工培养获得了松茸子实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亚硝酸盐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对生防木霉菌Tr10进行了改良。采用平板对峙法、摇瓶液体发酵法、发酵产物平板活性测定法研究了突变株的生长速度、拮抗作用、代谢产物的抑茵活性和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诱变条件是0.01mol/L亚硝酸溶液诱变20min,然后在距20W紫外灯20cm处照射3min;遗传稳定突变株NUV147和NUV218生长速度分别是出发菌株的2倍和2.1倍,产孢量显著增加,突变株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增强,拮抗机制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愈伤组织辐射诱变选育玉兰新品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兰茎尖生长点在MS+ 环烷酸钠0. 1 mg/ L+6-BA 1. 5 mg/ L+ 2, 4-D 1 mg/ L+蔗糖45 g/ L 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 进行2. 475×10-10C/ kg г射线辐射处理后, 接种在MS+ ZT 2 mg/ L+ 2, 4-D 1 mg/ L 培养基上, 分化出具有多种变异性状的不定苗。对具有优良性状的不定苗进行生根培养并移栽, 从中选出一株一部分生长旺盛、另一部分与母株基本一样的嵌合体植株。对嵌合体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部分进行无性繁殖, 选育出具有一年两次开花、生长速度快而旺盛、抗逆性强等多种优良性状的玉兰新品系。  相似文献   

5.
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无机盐以加入MgSO 4 0.5 g, KH 2PO 4 1 g(/L)最好;菌丝体在碳氮比20∶1~100∶1范围内均能生长,在20∶1~30∶1时最佳;菌丝培养不必添加维生素;菌丝体在pH7、8、9时生长均较好.经正交试验结果确定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培养基为(/L):蔗糖20 g、豆粉6 g、MgSO 4 0.5 g、KH 2PO 4 1 g.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以及不同pH值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桑黄菌丝生长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C0:淀粉18 g,葡萄糖12 g,酵母粉1.2 g,KH2PO41.2 g,MgSO40.6g;最佳一级培养基配方为E1:酵母粉1 g,蔗糖4 g,琼脂3 g;最佳二级培养基配方为C2:木屑60%,棉籽壳18%,麸皮20%,石膏1%,蔗糖1%;最适pH为7.5。  相似文献   

7.
以引进西藏的6株蛹虫草为试材,对比研究了其菌丝生长速率、出草产出及长势,筛选优良的蛹虫草菌株,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对蛹虫草大米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表明:蛹虫草"TAAAS1"的菌丝生长速率虽不是最快的,但出草整齐均匀,出草产出高于其它菌株,表明"TAAAS1"菌株是适宜在高寒地区栽培生产的好品种;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最优水平组合为蛹粉4g/L,葡萄糖20g/L,硫酸镁2g/L,磷酸二氢钾1.5g/L。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亚硝基胍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采用制霉菌素抗性筛选,选育赤霉素高产突变株.在磁力搅拌下,菌悬液先后经过浓度为3.0 mg/mL亚硝基胍30 min和紫外线(30 W,20 cm距离)45 s诱变,得到抗制霉菌素的赤霉菌突变株.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赤霉素高产菌株,其中菌株ZNL-1产赤霉素效价达到2 170 μg/mL,较之诱变前发酵效价平均提高了16.7%.经10次斜面传代,菌株ZNL-1产素水平稳定,菌株遗传稳定性较好.表明,赤霉菌抗制霉菌素的抗性与赤霉素高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引种栽培的樱桃砧木‘大青叶’茎段为试材,探讨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段腋芽萌发、生长与增殖的效应,筛选离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MS+6-BA0.5mg/L+zT 0.1mg/L+蔗糖20g/L+琼脂0.6mg/L、MS+6-BA1.0mg/L+ZT 0.1g/L+蔗糖20g/L为丛生芽诱导及分化增殖的最适培养基;1/2MS+IBA 0.7mg/L+NAA 0.2mg/L+琼脂0.6mg/L为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0.
施CO2时培养基糖浓度对文心兰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了培养室内施CO2条件下,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30、20、10、5、2.5和0 g·L )对文心兰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糖培养基中的试管苗可以以光合自养的方式正常生长,但生长速度略低;提高培养基糖浓度可以显著促进试管苗的生长,30 g·L (常规培养条件的糖浓度)与20 g·L 处理相比,株高、叶长、叶幅、根数、总鲜样质量和总干样质量等主要生长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文心兰试管苗在施CO2培养时,培养基中的糖仍是必要的,但可以适当减少用量。  相似文献   

11.
对蜜环菌在不同液态培养方式下胞内多糖的合成、组成以及抗眩晕症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蜜环菌在摇床培养条件下形成菌丝球,菌丝多糖(AMP)和生物量在第8d达到最高产量,分别为124.32mg/L和10.85g/L,蜜环菌在静置培养条件下形成菌索,菌索多糖(ARP)与生物量在20d时达到最高,分别为588.40mg/L和37.17g/L,静置培养对蜜环菌胞内多糖的合成有利;两种多糖在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糖醛酸含量以及皂苷含量等组成成分上基本一致;AKTA-purifier快速层析纯化系统(FPLC)检测显示,AMP与ARP有四个相同的多糖组分,ARP另多出一个组分;抗机械旋转所致小鼠眩晕症试验表明AMP与ARP活性相似,均能显著缩短眩晕小鼠逃避电击所用的时间(P<0.01),增加小鼠眩晕后的进食量,因而对机械旋转所致眩晕症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蜜环菌菌种的分离纯化复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发现,蜜环菌子实体在现蕾时,对其环境条件有较严格的要求,即温度为14℃~20℃,湿度80%~90%,光照1000lx左右。虽分离蜜环菌种源的材料很多(菌材、菌索、母麻、白麻、蜜环茵子实体),但以从蜜环菌子实体中用孢子分离法,分离的成功率高,得到的菌丝体和菌索生长势强,生活力旺盛。生产和分析了制作蜜环菌栽培种和原种的5个配方,证实配方1和配方2是最优化的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水量以65%~70%为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一种蜜环菌母种培养基新配方(葡萄糖2.5%、酵母粉0.2%、乙醇0.5%、K2PO40.03%、MgSO40.015%、VB10.001%、琼脂粉1.5%),在菌丝体产量和性状方面优于目前常用的固体PDA加富培养基。利用板栗细小枝条和玉米芯的提取液添加至普通PDA培养基中,获得改良的蜜环菌液体原种培养配方(马铃薯8%、蔗糖0.8%、板栗细小枝段3%、玉米芯碎块3%)。与液体PDA加富培养基相比,菌球数目更多、个体更大、健壮度更高,且菌丝体产量最高可达2.5倍。板栗液玉米芯液组合使用后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以比例1: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从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菌核和榛蘑(Armillariella mellea)子实体中分离得到菌株bs和zm为试材,通过对其IGS区段进行分析并结合分离材料和培养菌丝的形态特征确定其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菌核和子实体的生境及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为蜜环菌;对2个菌株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分析确定,并利用引物5SA和CNL12扩增其IGS区域,进行BLAST比对分析,菌株bs和zm均为高炉蜜环菌,为辽宁省猪苓的伴生菌。  相似文献   

15.
姜书慧 《中国食用菌》2020,(2):76-77,80
针对东北野生榛蘑氨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小鼠动物试验,通过体重测定试验表明,野生榛蘑中的氨基酸能够促进小鼠肌肉增长和增速;抗氧化试验表明,野生榛蘑中的氨基酸对小鼠运动后血清中MDA的含量影响不明显;对小鼠血清中T-SOD和GSH-Px的活性有提高作用,能够有效清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等自由基,缓解肌肉疲劳,减轻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蜜环菌菌索多糖对小鼠血糖及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研究了蜜环菌菌索多糖AMP - 1和AMP - 2组分对小鼠血糖及其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 :AMP - 1能使正常小鼠的糖耐量增强 ;AMP - 1、AMP - 2均能抑制四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 ;AMP - 2能显著降低四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AMP - 1、AMP - 2 (灌胃剂量为 10g/kg/d)对供试小鼠无毒性作用 ,内脏器官均正常无损  相似文献   

17.
王广耀  程喆 《北方园艺》2011,(1):181-182
以蜜环菌菌丝体及其发酵液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实验对稳定剂及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蜜环菌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蜜环菌菌汁10%、蔗糖10%、柠檬酸0.3%,稳定剂CMC为0.15%。  相似文献   

18.
蜜环菌是重要的药用真菌,具有很好的人体调节功能。研究蜜环菌对高血糖患者血清的影响,给出3个实验组,A组注射生理盐水0.3 mL.d-1,B组注射香菇多糖10 mL·kg-1·d-1,C组注射蜜环菌多糖10 mL·kg-1·d-1,连续实验两周,测定3组高血糖患者的肿瘤细胞增长率,以及高血糖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注射蜜环菌多糖的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增长率较低,蜜环菌多糖能够降低高血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其他2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且血清CA199检测方法准确率较高。表明蜜环菌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戊巴比妥钠睡眠试验和免疫作用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和碳粒廓清),研究蜜环菌提取物对试验小鼠睡眠改善影响和免疫调节作用。睡眠试验结果表明蜜环菌提取物,对增加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有正相关作用,小鼠入睡率也有明显提升,还可以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有较为明显的降低,说明蜜环菌提取物对于改善小鼠睡眠起到了积极作用。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蜜环菌提取物可以加大迟发型超敏反应,在碳粒廓清试验中,同样可以让小鼠关键免疫细胞参数上升,可以说明蜜环菌提取物也提高了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