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水稻不育系花时和受粉时间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2001-2002年在2个地点分别以杂交水稻汕优63、汕优72制种田的亲本为材料,对母本每天不同开花时段的颖花及受粉持续时间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母本花时对柱头非外露颖花异交结实率影响很大,但对柱头外露颖花异交结实率影响很小;母本仅开花当日授粉,异交结实率下降50%左右;而依靠柱头外露颖花开花当日以后接受花粉异交结实,约占总实粒数的一半;柱头外露颖花异交结实能力接近非外露颖花的3倍,但在开花当日前者只比后者高21%;改善母本花时可以提高异交结实率,克服花时分散比单纯提早花时作用更大;花时对异交结实的影响与柱头外露率密切相关,在提高柱头外露率基础上改善花时,才能稳定和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开颖、柱头外露特征及其异交结实能力,在小区制种条件下考察了4个不育系的开颖、柱头外露小花数和异交结实粒数,并分析了开颖率、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不育系的开颖率为18.10%~86.28%、柱头外露率为28.68%~67.33%,其中BS366为高开颖率低柱头外露率类型,BS206为中开颖率高柱头外露率类型,BS212为低开颖率中柱头外露率类型,BS1453为低开颖率低柱头外露率类型。供试不育系柱头外露小花和开颖小花的异交结实率分别为 59.39%~65.62%和26.16%~55.54%,二者平均异交结实率相差23.46个百分点,表明柱头外露小花异交结实能力高于开颖小花,且不育系间的差异较小。供试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在23.58%~53.16%之间,各不育系间差异显著;开颖小花异交结实粒数占总异交结实粒数的平均比例为50.55%,柱头外露小花异交结实粒数占总异交结实粒数的平均比例为68.47%。开颖率、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和0.372,开颖率与柱头外露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467)。因此,高开颖率或高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均可获得较高的异交结实率,但柱头外露率较高的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也较为稳定。在育种实践中,应首先注重选择不育系的开颖率,其次加强柱头外露性状选择,以便有效而稳定地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对33个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开颖率和柱头外露率与总异交结实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3个不育系的平均不育度为99.60%,天然异交结实率为79.74%,开颖率为83.40%,柱头外露率为4.85%。所有不育系开颖小花的平均异交结实率为86.13%,开颖小花结实占总异交结实的80.88%,开颖率与总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1 4),说明开颖率是决定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柱头外露小花的异交结实率为90.23%,其结实占总异交结实的5.39%,柱头外露率与总异交结实率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其原因与不育系的平均柱头外露率较低有关;但柱头外露小花的异交结实能力强于开颖小花,因此选育高柱头外露率小麦不育系有助于提高杂交小麦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影响杂交稻制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异交结实率。异交结实率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排除其它因素之外,为探索其增产途径,我们对不育系柱头活力进行了3年测定。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 试验和调查选择在我场农科所制种基地,选用汕优63母本珍汕97A主穗若干个,一次性处理,上午套袋,在午前剪去未开颖花,留下当日开颖粒,3年处理方法相同。授粉分别于处理当天至第8天.在每日上午8时取下套袋,让其自然授粉,下午5时套袋,以当天开花授粉为对照。成熟期考查结实粒数。2结果与讨论2.1柱头活力测定.3年测定结果母本柱头活力可维持7天,以当天开花授粉柱头活力为…  相似文献   

5.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柱头外露率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高制种产量的途径不单局限于如何获得充足的花粉量来提高异交结实率这一方面,还应通过栽培措施改善母本生育环境与营养条件来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达到制种高产,本文从育秧、施肥、化学调往栽培角度介绍了提高柱头外露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常异交水稻不育系目标性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3a来对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目标性状的表达及遗传规律的研究表明,同一品种水稻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在年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自然条件下,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成正相关。在套袋条件下,外露率与结实率主要与品种有关,外露率与结实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常温下,花粉至少可存活3d以上。柱头活性一般可保持7d以上,开花后外露柱头活性逐日递减,不同品种间有差异,与柱头长短及柱头性状有关。柱头长,分杈多,不易干燥,生活时间长,异交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7.
一、异交结实率偏低的原因(一)包茎、花时不遇与柱头外露率低一般不育系的包茎将近达1/3,开颖角度较小,与父本的花时差有1~Zh,柱头外露率也只有30~50%左右,这是造成异交结实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不同的不育系,其异交特性差异很大tD297A颖壳外露,张颖角度较大,不闭颖;龙特甫A大穗大粒,柱头亦较大,生育期长,易攻苗架;Ⅱ-32A柱头外露率高达50%以上,所以三者均好制种,一般亩产可达200kg以上。其次是D汕A、宁A、优IA、博白A等柱头外露率也达50%左右,也好制种。威20A、汕A由于柱头外露率只有30%左右,异交结实率相对…  相似文献   

8.
母本柱头外露率与环境条件及结实率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探讨了杂交稻制种中母本柱头外露率分布特点和结实率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栽培技术和开花天气对外露率影响很大,抽穗前后是对环境的敏感期,外露率与结实率密切相关。栽培措施不当造成外露率太低,是目前结实率提高的主要障碍。重视母本栽培,强化敏感期管理,提早母本花时是提高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5,(3):35-38
广茉S是以广占63-4S为母本与茉莉新占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以广占63-4S为对照,对广茉S的异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广占63-4S相比,广茉S的单株分蘖数增加2.2个,剑叶长度缩短5.0 cm,穗颈伸出度增加0.8 cm,包颈粒率降低5个百分点,柱头总外露率和花后2~4 d的平均柱头活力分别增加了7.3和8.8个百分点,说明利用广茉S制种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但由于广茉S当日开花数较广占63-4S分散,且开花高峰时的开花比例比广占63-4S少,因此,利用广茉S制种时要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正确使用花时调节剂,提高辅助授粉技术,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质源不育系K17A的异交习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水稻新质源不育系K17A与野败型珍汕97A、印尼水田谷型Ⅱ-32A的异交习性对比观察,发现K17A具有开花期较集中且高峰期较明显;每天花时高峰期较早且明显,与父本花时相遇率较高;颖花柱头外露率高、柱头较长、面积大,对花粉附着力强;柱头生活力强,开花后活力下降慢等特点,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获得较高的繁殖、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1.
在杂交稻制种的母本抽穗40%与80%时,分别喷施“花信灵”30g,使始花期提早约1h,父母本花时相遇率提高8.5%~15.1%,柱头外露率平均提高6.59%,花期缩短1~2d,异交结实率平均提高8.21%。  相似文献   

12.
杂交粳稻不育系异交结实差导致杂交粳稻繁殖制种产量低是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综述了杂交粳稻不育系异交结实研究进展和高异交结实率粳稻不育系育种成果。重点介绍了杂交粳稻不育系柱头外露和早花时2个有利异交结实性状的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环境条件和父本特性对提高杂交粳稻繁殖制种产量的重要性。为选育高柱头外露率、早花时等有利异交结实的粳稻不育系提供参考,促进中国杂交粳稻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质源K型不育系K17A与野败型珍汕97A、印尼水田谷型Ⅱ32A的异交习性对比观察,发现K17A具有开发期较集中且高峰期较明显;每天花时高峰期较早且明显,与父本花时机遇率高;颖花柱头外露率高,柱较长、羽状面积大,对花粉际着量较多;柱头生活力强,开花后活力下降较慢等特点。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获得较高的繁殖、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4.
优质籼稻不育系95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95A是用95占为父本、珍汕97A为母本杂交,再连续回交选育成的野败型不育系,不育性稳定,株叶型和粒型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穗长粒多,米质好,抗性好,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殖、制种。1996年7月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父本旱育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制种中母本的穗颖结构与受精情况,1997 年用R402 作花粉供体,以V20A、珍汕97A、金23A、优IA 为花粉受体,对4 个不育系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一次枝粳数略高于二次枝梗数,且着颖总数及平均着颖数明显高于二次枝梗,其枝梗退化也显著低于二次枝梗。母本颖花接受花粉后,其变化趋势是:一、二次枝梗数着生较多的中下部受精率高,枝梗较少的穗顶部受精率相对较低,并因母本的不同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提出在杂交水稻制种上,选择大穗型异交结实率高的母本类型是制种高产的首选条件,而促进母本大穗,提高异交性能的一切栽培技术是夺取制种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育系柱头和恢复系花粉生活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CO2诱导水稻颖花整齐地开放,去除不育系未开颖以及柱头来外露的颖花,授粉于外露柱头,以其结实率来衡量柱头活力;定时将裂药后的花粉散落于马铃薯培养基上,镜检花粉的发芽率。结果表明;不育系颖花外露柱头的生活力能维持3一4天,但以当天和第二天的活性为最高;恢复系开花后残留在花药中的花粉萌发力仍能维持3小时之久。  相似文献   

17.
1 影响和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的因素及措施据大量研究报道,母本柱头外露的颖花,不但授粉态势好,而且活力也强,闭颖后数日还有相当的授粉受精结实的能力。柱头外露颖花的结实率(外实率)平均可达70%左右,高的达80%。而柱头非外露颖花的结实率(非外实率)最高田块也不过30%,一般只能达到20%多,外实率和非外实率相差3~4倍。提高柱头外露率对提高制种产量至关重要。11 好环境好措施一切有利于稻株健壮生长的外界环境和栽培措施,均有利于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反之则降低。如壮秧、本田基肥足(特别是有机肥)、氮、磷、钾配比合理,烤田及湿润灌溉,防…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6,(4):21-25
丰39S开花与抽穗历期长,见花期、盛花期分别较见穗期、盛穗期迟1 d,开花盛期与抽穗盛期天数相同;花时较集中,有明显的开花高峰,午前花所占比例较大,开颖历期长,开颖角度较大,柱头体积较大,柱头外露率高,但颖花不闭颖率高,柱头活力也较培矮64S低;对"九二○"敏感,在抽穗10%~20%时喷施"九二○"300~375 g/hm2可取得良好的解除包颈的效果;与不同类型父本制种的异交结实率有差异。根据丰39S异交结实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制种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希民  张葱 《作物研究》2015,(1):5-7,20
2013年在湖南新邵对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4026春播制种父母本制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本陆18S于4月中旬播种,育性敏感期在6月中旬,7月上旬表现完全不育;父母本播始历期分别为75、69 d,始穗至完穗历期分别为8、9 d,群体开花历期分别为11、13 d,均在始花期后第3天进入连续5 d的盛花期,开花量分别占总开花量的75.65%、69.3%;陆18S柱头外露率49.16%,在制种田调查母本异交结实率48.06%。陆两优4026父母本制种特性较好,在邵阳进行迟春制,制种产量较高,并能保证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20.
大穗型籼稻三系不育系浙91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91A是以野败籼型不育系V20A为母本,用浙农8010B/浙农91后代中选株系为父本杂交,采用连续单株花粉育性镜检,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不育系.其穗型大,每穗粒数达155.6粒;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明显优于浙江省主配不育系协青早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柱头外露率60.1%,异交结实率55%左右,易于繁殖制种.2003年9月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配制的新组合正进行试验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