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3个紫糯玉米自交系和5个隐性纯合体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两组亲本双列杂交组配15个紫黑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在乳熟期测定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组合12花青素含量最高,组合13花青素含量最低。春秋两季种植的紫黑甜糯玉米花青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异隐纯合体杂交法培育的9个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其15个隐性纯合体亲本自交系为材料,在适宜鲜食期测定子粒中的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TN 43-4粗蛋白含量较高,而CTN 13-1粗蛋白含量较低;在同种类型不同子粒颜色的组合中,大部分彩色甜糯玉米的粗蛋白含量相对低于黄色或白色甜糯玉米。不同类型甜糯玉米的粗蛋白含量与其亲本的差异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创制甜糯基因双隐性玉米自交系,了解甜糯基因双隐性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为甜糯玉米育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1份甜玉米Zea mays ssp. saccharata骨干自交系(M01)和3份糯玉米Z. mays var. ceratina自交系(L33、L35和L38)为材料,用与糯玉米隐性基因wx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筛选,F2代得到甜糯双隐性玉米材料,连续自交,F4代得到11个纯合甜糯双隐性玉米自交系,检测其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乳熟期籽粒果皮厚度,并与对应的甜、糯玉米亲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wx基因紧密连锁的引物phi061在甜、糯玉米亲本间扩增出清晰且呈共显性的条带,可在F2代作为糯质基因的前景选择标记。11份甜糯双隐性自交系材料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平均为12.27%,比甜玉米亲本高2.55%,远高于糯玉米亲本;淀粉质量分数平均为19.73%,比甜玉米亲本低3.77%,远低于糯玉米亲本;乳熟期籽粒冠部和背胚部果皮厚度均介于对应的杂交亲本之间。【结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创制甜糯纯合双隐性玉米材料,其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甜质亲本,淀粉含量低于甜质亲本,果皮厚度介于双亲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9个甜糯双隐性基因型玉米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测定和分析,为甜糯双隐性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的利用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糯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9个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自交系为被测验种,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27个测交组合,通过配合力测定,筛选优良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用于选育甜糯玉米杂交种。[结果]9个自交系的产量配合力差异显著,M104、M105、M98、M100和F11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组合A25(291.77)、A14(263.07)、A07(182.54)、A15(163.19)、A11(150.15)、A13(148.13)、A18(131.65)、A09(82.15)、A27(75.60)、A05(48.68)的配合力总效应较高,为较强优势组合。[结论]自交系M104、M105、M98、M100和F114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用其作亲本较容易组配出高产组合。  相似文献   

5.
郝小琴  吴子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57-5460
以异隐纯合体杂交法培育的甜糯玉米为材料,在适宜鲜食期测定子粒中的可溶性总糖、粗蛋白、氨基酸、VE、VB1、VB2、VC、钙、镁、铁、锰、铜、锌、硒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通过分析各营养成分含量的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关系,对秋种和春种两次试验共同包括的材料进行综合方差分析,估算广义遗传力等多角度的分析,以探讨甜糯玉米亲本与其杂种后代各营养成分含量的遗传规律,并了解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可溶性总糖全部组合表现为负中亲优势外,其余的营养成分含量,各组合都表现为负中亲优势到正中亲优势的复杂情况,还有少数组合表现为正超亲优势;杂交组合的各营养成分含量与其中亲值的决定系数较小,根据其亲本预期杂交组合的程度尚不很高;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亲本自交系的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年份间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总糖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特别是钙的广义遗传力较低。  相似文献   

6.
三个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小琴  余家安  高雷  吴子恺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101-1103,1110
以异隐纯合体杂交法组配的3个甜糯玉米品种为材料,观察了其主要农艺性状,测定了青苞适收期子粒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甜糯13-3的抽雄、散粉、吐丝较快,穗长较长,青苞产量较高。3个甜糯玉米品种在青苞适收期都含有粗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钙、镁、铁、锰、铜、锌、硒等多种营养成分,但在3个甜糯玉米品种中尚未发现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都最高的品种。3个甜糯玉米品种比其对应的糯玉米亲本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都有增加,3个甜糯玉米品种中,甜糯13-2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甜糯玉米新品种,以10份甜糯双隐性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3份糯玉米自交系为父本(P2),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置玉米杂交组合并对10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具体为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质量、行粒数、百粒质量、皮渣率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方面,JT124在穗长、行粒数、百粒质量、皮渣率和支链淀粉含量等方面表现最好,较好的自交系有JT120、JT111、JT113。特殊配合力方面,组合JT124×JN55、JT124×JN88、JT120×JN55表现较好。JT124、JT120、JT111和JT113可直接利用,其余自交系需经改良后再进一步利用。株高、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质量等性状应在早代进行选择,而穗位高、穗粗、皮渣率和支链淀粉含量等性状应在晚代进行选择,该选育特点更有利于育种家科学设定育种目标并选择合适的亲本自交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种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传统育种技术选育甜糯玉米自交系过程长、效率低的问题,以超甜玉米与糯玉米杂交组合的甜质S1家系为材料,利用与糯玉米隐性基因(wx)紧密连锁的3对SSR标记phio22、phio275和phio61进行辅助选择选育。结果表明,引物phip22的PCR扩增效果较好,在玉米苗期成功鉴定出含有双隐性纯合wxwxsh2sh2基因型的甜糯玉米单株9株,含WxWx显性纯合基因个体9个和含Wxwx杂合基因个体22个,从而在甜质S1家系早代实现了隐性纯合wxwx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甜糯双隐基因型植株连续自交4代,获得一批优良甜糯双隐玉米自交系:糯集02A79×金银甜、柳糯5号×华珍-1和金银甜×宜糯02A81—1。利用这些自交系与当地优良的糯玉米自交系进行组配,获得产量、株型、抗性、品质优良的3个组合:(糯集02A79×金银甜)×玉美头601—1、(柳糯5号×华珍-1)×玉美头601—1和(金银甜×宜糯02A81—1)×玉美头601—1。因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可明显提高甜糯玉米育种效率,加快甜糯玉米自交系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甜糯玉米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籽粒中赖氨酸含量低,探索研究opaque2(o2)导入对甜糯玉米籽粒表型及赖氨酸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杂交方法在甜糯玉米中引入o2基因,利用o2基因内紧密连锁的SSR共显性标记检测供体和甜糯玉米受体自交系的多态性,利用其特异性和共显性检测回交自交后代.[结果]投射光下供体亲本HP3籽粒表现不透光,受体材料透光性良好;杂交穗当代表现不同基因型籽粒分离,出现硬质、皱缩等表型,回交子代籽粒透光性明显降低,可能与o2基因存在有关.对o2基因的3对SSR标记umc1066、phi112和phi057筛选,只有标记phi057在供体和受体自交系中呈现良好的多态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回交和自交后代中能够检测到供体的o2突变基因成功导入甜糯玉米受体自交系.[结论]通过子代籽粒表型及SSR标记phi057筛选鉴定,初步创制了Opaque-2甜/糯玉米早代群体系;SSR标记phi057筛选出F1与BC1代o2基因植株,说明phi057标记可有效区分含o2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0.
以含双隐性基因sh2sh2wxwx的甜糯玉米自交系和含单隐性基因sh2sh2的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各材料的萌发及出苗情况。结果表明:单隐性甜玉米自交系SH-251在10℃低温处理下发芽率最高为91.0%,在35℃高温处理下发芽率最高为93%,其耐低温和高温的能力要高于双隐性甜糯玉米自交系。双隐性甜糯玉米自交系中,D6644和京甜糯6的耐低温和高温能力较强,D6644在35℃的发芽率最高为92.3%,活力指数为7.76,京甜糯6在35℃的发芽率最高为79.3%,活力指数为8.8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满足消费者对糯玉米新品种的需求,通过自交系的创制,选育品质更佳的甜加糯品种供推广种植。【方法】2012年冬,采用自育自交系×外引自交系的杂交模式,组配多个玉米自交系杂交组合;2013年鉴定筛选出若干组合于2014-2015年参加联合多点品比试验,在品比试验中,改01-1b×中zip233表现最佳,于2015年定名为甜糯133。【结果】2016-2017年,甜糯133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5 793.6 kg·hm~(-2),比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增产22.79%。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玉20180007)。【结论】该品种属中大穗型甜加糯鲜食玉米单交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稳产性较高、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在福建省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玉米自交系的氨基酸品质性状,筛选出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自交系,为玉米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优质种质资源。试验利用HPLC方法,对高赖氨酸玉米‘Opaque-2’和13个常用玉米自交系的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Opaque-2’材料中检测出15种游离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达干物质总量的3.42%,赖氨酸含量达0.28%。13个常用自交系除1个含量稍高外,其余12个自交系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很低,赖氨酸含量仅是‘Opaque-2’的0~34%。该结果说明目前常用玉米主要品种亲本自交系的必需氨基酸营养品质基因是低水平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外引杂交种对本地自交系HL5715和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以自选Reid类群玉米自交系HL5175和HL5416与4个外引杂交种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后,选择其中6个优良杂交组合(P522、P524、P539、P581、P582、P583)为材料,测试分析6个组合F2群体11个形态性状的分离情况,并与2个亲本自交系及自交系郑58和PH6W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6个组合的F2群体在叶夹角、叶向值、雄穗分枝数等形态性状方面与亲本自交系相比均表现出较大分离,变异系数为7.18%~32.47%,出现较多优于亲本自交系的单株。综合各形态性状表现以及与亲本自交系的比对结果,认为P524、P539、P583组合综合表现更为突出,可以在多个性状上对亲本自交系进行改良,是从中选育具有优良形态性状自交系的重点基础群体。  相似文献   

14.
以10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10×10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组合,对其10个亲本及90个F1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及其杂交当代各自之间子粒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自交系1,2,3子粒蛋白质含量高,均达140.00 g.kg-1以上,而10号自交系子粒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仅97.15 g.kg-1;在90个杂交组合中,1×2,1×4,1×9,1×10子粒粗蛋白含量均达150.00 g.kg-1以上,2×7,3×4,3×6,3×9等组合子粒粗蛋白含量均达147.00 g.kg-1以上,而10×2,10×4子粒粗蛋白含量分别仅有85.00和83.16 g.kg-1,说明亲本的遗传背景对杂交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而且正反交对F1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的效应也不同,母本的效应平均高出父本19.13 g.kg-1.杂交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在90个不同的单交组合中,54.4%的组合蛋白质含量超过中亲值,其中24.4%的组合超过高亲值.  相似文献   

15.
14个玉米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4个玉米自交系按8×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48个组合,对其籽粒产量等8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1组亲本中3358A、郑58两个玉米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高,P2组亲本中798-4的一般配合力高,其次为798-3。在育种上利用这些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的玉米自交系作为杂交亲本,可以组配出强优势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甜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糯玉5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的甜糯玉米自交系中2jp233为母本和自育的糯玉米自交系苏17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甜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5年春季参加糯玉米组合鉴定试验,同年秋季进行小区对比试验;2006年春季参加东阳玉米研究所糯玉米组合品比试验;2007年-2008年参加了浙江省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皆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2009年参加了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并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玉2009004),并命名为浙糯玉5号。  相似文献   

17.
浙糯玉6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2007年以自选紫色糯玉米自交系SH23作母本,自选甜糯双隐自交系中2jp23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花色甜糯玉米杂交种,甜糯籽粒比例为1∶3。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宜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作春、秋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8.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选用7个茎秆糖含量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配置21个组合,对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自交系中,Y53-164、YXD053-646和98A-04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茎秆糖含量,但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的组合差异。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但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存在着显著的显性与上位性效应。控制茎秆糖含量遗传的增效等位基因为隐性,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玉米茎秆糖含量的变异71.07%是由遗传控制的,但狭义遗传率不高(40.11%)。对茎秆糖含量的选择不宜早代进行,利用茎秆高糖自交系作为亲本并广泛测配有助于茎秆高糖杂交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满足玉米消费市场的需求,选育兼具甜玉米和糯玉米风味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方法】对由甜糯双隐性(wxwxsh2sh2)玉米自交系与优良糯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鉴定筛选出的较好的20个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采用问比法进一步种植筛选,调查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性状,并依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参试玉米组合中,综合评分〉90.0分的有14个,排名前10的组合是SW13〉SW07〉SW03〉SW20〉CK〉SW15〉SW11〉SW05〉SW06〉SW16,组合SW13、SW07、SW03、SW20综合评分高于CK。【结论】组合SW13、SW15、SW07、SW03和SW20生育期、苗期长势、植株性状、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外观品质和品尝品质等综合评价优于其他组合,可进一步参加广西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紫色糯玉米(花青素型)与白色甜玉米(超甜糯型)杂交,选育出营养丰富的水果型玉米,以满足越南乃至世界对高营养水果型玉米的市场需求,也为水果型玉米的杂交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4个紫色糯玉米品系(♀)与白色甜玉米(♂)进行杂交后再回交,通过形态标记(籽粒皱缩且颜色为深紫色)从BC2F1代中共筛选出20个品系,再经5代连续自交获得80个自交系(UV01~UV80),从中选择20个优良自交系。利用Line×Tester模型将20个优良自交系与2个测试种[黄色甜玉米自交系SW1(TI)和白色甜玉米自交系D181(T2)]进行测配,获得40个杂交组合(TH01~TH40),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在越南河内田间开展种植试验,以SW1011和Fancy111为对照品种。【结果】 TH08、TH17、TH18、TH27、TH31和TH35等6个杂交组合的平均产量较高,为13.4~14.4 t/ha,与对照品种SW1011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这些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商业潜力; UV03、UV07、UV08、UV10、UV12、UV16、UV18、UV42、UV71等9个品系的锤度>16.0%、果皮薄<60.0 μm、花青素含量>100.0 mg/100 g,属于超甜紫甜玉米品系。UV10、UV24、UV40、UV46和UV71等5个品系在商品产量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UV12和UV16品系在甜度指数方面具有较高的GCA,UV35、UV36、UV38、UV46和UV73等5个品系在花青素含量方面具有较高的GCA。【结论】 UV10和UV12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具有较高的GCA,为2个营养丰富的水果型超甜紫甜玉米品系,可在越南及其他适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