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森林资源1950—2003年经营状况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经营方针、经营特征以及森林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中国50多年的森林经营可以划分为森林资源质量恶化和逐步恢复两个阶段。森林经营结果表明,1950—2003年,我国森林资源在采伐利用蓄积量为130.57亿m3的同时,森林面积和蓄积仍有增加,森林经营成绩显著。但是,由于森林经营理论滞后、经营理念重采轻育、分类经营界定不清晰、结构调整目标不明确、经营以木材需求为核心,忽视了森林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等问题,导致森林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天然林面积比重下降了30.6%,蓄积比重下降了9.4%;用材林面积和蓄积比重减少到46.52%和45.57%;森林低龄化明显,幼中龄林面积比重占67.9%;针叶林面积和蓄积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由于森林采伐利用强度较大,择伐周期较短,森林质量在第二阶段虽有所恢复,但仍然较差。林分单位蓄积平均仅为84.73 m3/hm2,低郁闭度(0.2~0.4)面积占34.41%,平均胸径为13.8 cm,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的面积仅占42.22%;同时,虽然人工林面积较大,但中幼龄林面积比重达77.40%,单位面积蓄积仅为46.59 m3/hm2。因此,新世纪的森林经营必须依据森林资源现状,对经营理论与实践合理扬弃,优先解决经营理论、产权优化、分类界定和经营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瑞典南部Ostad区私有林多目标森林经营中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瑞典私有林多目标经营的主要做法,对瑞典南部Ostad区进行为期10年的中期森林经营规划, 以期实现木材收获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方法规划包括样地调查、ProdMod生长预测、结果分析和计划制定。调查开展的时间为2017年10—12月, 调查地点为Ostad区全区206.27 hm2的89个小班。结果根据规划,截至2027年共有15个小班、2 136.40 m3的蓄积需要间伐,净收入为278 480.80瑞典克朗;33个小班、15 497.00 m3的蓄积需要进行皆伐收获,净收入为1 481 695 838.00瑞典克朗;27个小班、45.39 hm2的面积需要进行更新,共花费1 804 742.88瑞典克朗;9个小班、13.75 hm2的面积需要抚育,共花费18 956.00瑞典克朗;22.87 hm2的森林面积被增设为生态保护区范围。结论截至2027年,Ostad区将有170.88 hm2的面积作为用材林,35.39 hm2的森林面积作为生态保护区,总收益为14.80亿瑞典克朗,净现值为12.19亿瑞典克朗。在本次规划中,10年间收获量小于生长量,实现了可持续的基本收获目标;规划期末林分合理的年龄分布确保了稳定的年收入,扩大的生态保护区面积为区域内的动植物保护提供了重要场所。规划基本达到了木材收获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此外,规划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经营结果产生影响,如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和气候变化,经分析,本规划将通过提高收益和调整经营树种来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彭发刚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204-204,208
我国森林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在林业管理中需要采取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旨在通过严格限制森林采伐额度合理调整森林结构,以强化采伐类型来弱化森林消耗现状。该文集中探讨了我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从分类管理、发展机制2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提出进一步加强现代林业森林采伐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为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标准是高保护价值森林研究的基础,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研究可以将人们对森林的关注重点从传统的森林经营、森林采伐等方面转移到森林所具有的生态、社会、文化等特殊价值上来。目前在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过程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判定标准不统一,本研究拟在现有的6大判定标准的框架内,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各判定标准的评判指标体系,提出了适合我国南方森林特点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并对福建永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区进行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森林存在高保护价值1、3、4、5,各高保护价值森林面积分别为4 742、656、14 641、3 828 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  年伐量的计算是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年伐量能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使用公式计算年伐量的传统方法,结果偏差较大,主观性较强,局限性明显。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模型来解决传统方法的弊端。  方法  基于建德市林业总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使用森林模拟优化模型(forest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FSOS)进行用材林主伐方案的年伐量计算分析,并与公式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公式法难以适应林场复杂的龄组结构,不同公式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而FSOS模型适应能力较强,计算结果准确。FSOS结果显示:全场用材林年伐面积76.35 hm2·a?1,年伐蓄积9 073.51 m3·a?1,平均采伐年龄40 a,采伐木材量109.27 m3·hm?2;在未来50 a的模拟经营过程中,年伐量呈现周期性波动,森林龄组结构变化逐渐趋于稳定,规划期末成、过熟林面积占比达40.94%,接近理想状态。  结论  FSOS模型能适应复杂的龄组结构,预测林分生长;远近结合,兼顾多目标,综合考虑林场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指导森林经营。图5表3参15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 发挥着重 大作用。但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使得我国人工林质量低下,生态功能较 差。通过深 入分析了我国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诸如病虫害严重、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 ,借鉴欧洲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重视生境评价和演替规律研究, 对现有人工 林,按照不同类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团状采伐、带状采伐、单株采伐等创造林窗 ,进而通过人 工造林或天然更新的方式促其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实现近自然化改造;以合理的收获作 业恢复 地力、通过法律和政策体系规范人类经营活动等我国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森林经营理论研究文献文献学统计分析,综述了当前主要森林经营理论,依据“新林业学说”,结合我国当前林业发展国情,提出了我国森林经营对策:借鉴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引入“新林业学说”理念,化解传统的林业生产和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林业生产与森林保护协调发展;改变目前生态公益林过度经营的方式,减少生态公益林的干扰,保护生态公益林内生物多样性,并适当配置矮林、疏林,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繁育场所;配合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的研究,加强西北干旱地区森林经营研究,为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的林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技术支撑;取消“采小留大”的采伐规定,合理进行采伐,以培育复层异龄林;在商品林中积极推广应用不动土栽培技术,以减少商品林培育中水土流失,降低商品林生产成本,提升商品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森林景观经营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景观经营是指对景观构成主体的森林,通过各种措施,提升森林美的价值,并落实生态保育。从森林景观经营的森林景观设计、树种选择和配置、林分密度、采伐更新和林地抚育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指出了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木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境内,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带,林场总面积10.7万hm2,是河北省经营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林场树木种类多,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被率达85.2%以上,林木蓄120m3/hm2.经营、培育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为京冿蓄水源、阻沙源,为国家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作用,是木兰务林人长期奋斗的目标和不懈追求.近年来,在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开展以流域为单元的全林经营,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林分质量、经济效益、生态功能、森林景观、示范作用进一步显现.该文结合近年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实际,对流域经营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植被破坏较为严重,成熟林大量减少,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管理原则尤为重要。但是我国在森林经营中仍面临严重问题,例如由于过度采伐使我国成熟林面积大幅缩小,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的生长,人工造林时缺少成熟的理论知识等,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文章经分析提出几点建议:(1)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2)国家和政府应给予更多的资金和人员支持,(3)着重强化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4)引进先进仪器监测森林生长,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中幼龄林资源为对象,分析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森林抚育经营的潜力。研究认为,我国森林抚育经营的潜力巨大,中幼龄林可抚育面积5 461.8万hm2,占全国中幼龄林面积的52%;其中郁闭度在0.2~0.4的过疏林分占47%,郁闭度在0.8以上的过密林分占44%,遭受自然灾害或发生病虫害较严重的中幼龄林占9%。按可抚育林分目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49.82 m3/hm2计,现实生产力占生产潜力的42%,则全国可抚育的采伐蓄积达到2.72亿m3,将增加森林蓄积75亿m3。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提高森林固碳能力的角度阐述了在森林经营过程中采用合理选择采伐木、树种选择、科学选择育林方式以及林路建设、观测样地建设等方面如何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这些措施对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黄山市博村林场森林资源和可持续经营现状,围绕培育保护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提高经营成效等目标,从林地功能区划分、森林经营分类管理、森林经营类型组织和经营措施设计、科学制定森林培育和采伐利用规划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黄山市博村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现途径,为博村林场及其他具有类似条件的森林经营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的丽林实验林场,对择伐试验地采用割带秋整春造、小面积皆伐试验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对在落叶松林分类中占比重较小但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的谷地落叶松林的保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地落叶松林最佳的经营方式为低强度经营择伐或抚育性质的卫生伐。皆伐不宜采用,特别是谷地落叶松林位于冻土区的林分。谷地落叶松林采伐强度应该控制在8%~15%,低强度择伐和常规更新手段,对谷地落叶松林进行经营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并指出,绝对禁止面积超过1hm2的皆伐、林下取土或挖掘泥炭等严重影响谷地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行为,为确保谷地落叶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林下的更新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湖南省慈利县二类调查数据,根据森林主导功能的差异、森林林种种类和坡度的不同,将慈利县森林划分成不同的森林功能区,并基于森林功能区按照树种的不同将其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经营小班。最后,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绘制出森林功能分区图和经营小班划分图。结果表明,公益林的面积多于商品林的面积,其中特殊公益林区和一般公益林区面积为1 290 hm2,限制性商品林和一般性商品林面积为1 144 hm2,马尾松和杉木是主要的经济树种。划分经营小班有利于森林的分类经营,为实现林业从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向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经营方式转变提供条件,进而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并为促进森林经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工林现状与近自然经营途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使得我国人工林质量低下,生态功能较差.通过深入分析了我国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诸如病虫害严重、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借鉴欧洲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重视生境评价和演替规律研究,对现有人工林,按照不同类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团状采伐、带状采伐、单株采伐等创造林窗,进而通过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的方式促其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实现近自然化改造;以合理的收获作业恢复地力、通过法律和政策体系规范人类经营活动等我国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浙江 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查清了林场各类土地面积和森林蓄积,林木和林 地资源,分析了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根据森林资源动态和特点,遂昌县湖山林场编制了森林 经营方案,提出实施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伐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探讨不同采伐强度下林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指导意义。在吉林省蛟河次生针阔混交林内,设置采伐强度分别为0%(对照,CK)、14.3%(弱度,LT)、29.4%(中度,MT)和50.4%(重度,HT)的4块样地,样地面积各1 hm2,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密集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探讨林分整体以及春榆、红松、色木槭、水曲柳和紫椴5个主要树种的林分空间结构在采伐3年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从采伐干扰对林分整体的影响来看,LT处理后林分的水平分布格局更合理,混交度较高,林分结构相比CK处理更稳定;采伐干扰对林分大小分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林木密集度随采伐强度增加逐渐降低,林内较稀疏的林木比例逐渐增加;从采伐干扰对主要树种的影响来看,不同树种对采伐干扰的响应差异显著,采伐对5种树种的水平分布格局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确定采伐强度不具指导意义;从树种的大小分化程度和混交度考虑,LT处理对春榆、水曲柳和紫椴更有利,MT处理对红松和色木槭更有利;除紫椴外其他树种的密集度随采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采伐干扰在短期内对林分整体的空间结构影响较小,对主要树种的空间结构影响较大,采伐强度在15%左右比较合理,也可以结合森林经营需求针对个别树种适当提高采伐强度,建议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抚育面积、退化林修复面积、每hm2 乔木林蓄积量和年均生长量、树种 组成等反映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以及变化情况的指标,以及管理制度、政策措施、经营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分 析,客观评价森林资源状况及其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结合林场营林工作实践,总结了森林分类经营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影响森林分类经营的因素,从实行科学合理的集材方式、合理的采伐强度以及进行幼、中龄树木抚育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森林培育建议,以期为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