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oastal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 including132 villages in 82 towns of 34 counties. The survey collected local varieties and wild resources of grain crops, economic crops,vegetables and fruit trees, and a total of 848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longing to 54 species of 39 genera in 15 families. In this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growth and decline conditions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ir botanical class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importance were analyzed. Furthermore, the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oastal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2.
In the last 20 years, China has mad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 network for crop germplasm conserv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end of 2002, which includes a national long-term seed genebank and its duplicated genebank, 8 national medium-term seed genebanks, 30 national field genebanks, 2 national in vitro genebanks, and 3 in situ conservation sites including 1 for wild soybean and 2 for wild rice. More than 334 000 crop germplasm accessions are currently stored in the national long-term genebank, covering 35 families, 192 genera and 712 species, which rank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world. More than 43 000 accessions of vegetatively propagated crops and perennial crops covering more than 900 species are conserved in the national field genebanks. In addition, 2 300 accessions are stored in the national in vitro genebank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atest advances of techniques for safety preservation of stored germplasm in seed genebank, ultra-dried seed storage and in vitro preservation in China and discussed current highlights in germplasm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卢新雄  陈晓玲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0):1125-1132
 近20多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底,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包括国家长期库和国家复份库各1座,中期库8座。长期库贮存种质已达33.4万余份,隶属35科192属712种,贮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种质圃30个,共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种质4.3万余份,隶属900多个物种。试管苗种质库2个,保存种质2300份。此外还建立了2个野生稻和1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在库存种质持久安全保存技术、超干燥贮存技术和离体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种质保存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今后更好地指导野生大豆保护与利用工作,总结了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资源收集与异位保存情况以及在饲草和育种方面的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一系 列问题,如原生境受到严重破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利用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等;提出了加快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1978—1980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5 188份、繁殖种子入库保存4 000余份,涵盖20个野生稻种;在广州和茂名各建立了1个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形成了种茎入圃、种子入库保存及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野生稻资源保护体系。利用广东野生稻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156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地品种审定,其中18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而且大部分品种米质达到国标、部标或省标优质3级或以上等级,说明野生稻资源在优质稻品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工作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布局不全面,野生稻自然生存呈现濒危趋势;野生稻资源鉴评设施设备条件不完善,深度鉴评基础薄弱,影响野生稻资源充分利用。建议加大野生稻保护与鉴评经费投入,加强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野生稻资源优异种质创新、育种新材料创制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以促进野生稻资源保护和育种利用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分散、标准不同和共享困难等问题,在成功开发单机版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采用B/S设计模式和J2EE系统架构,用Java1.5语言设计开发了基于Intemet的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后台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平台设计开发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框架技术如struts和hibernate,使系统各层之间结构更加合理,独立性更强,实现了页面展现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化层和数据层4层分离的体系结构,很好地提高了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平台的建立与运行为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标准化整理、数字化表达和利用提供了一个与国家种质资源库和互联网对接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共享,为社会各界相关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种质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山东汉族民间在芋栽培实践中发掘遗传的变异、培育新品种、造就山东芋遗传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广泛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山东利用芋遗传资源,发展芋生产,不仅满足当地粮菜消费的需要,而且贮藏保鲜,制成加工品,成为出口创汇、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的成功内涵和植物文化.这是山东芋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也是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选择山东为芋民族植物学研究试点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芋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和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芋栽培品种单一化,部分品种资源丢失或损失.因此,芋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应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的分类、特性、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东省编入《中国芝麻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芝麻品种资源目录》(续编一)的402份芝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表明: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单秆品种多,抗旱性较强,熟期中早,耐渍性较差,较抗病,品质较差。筛选出高含油量芝麻资源4份,较高蛋白质含量的2份,矮秆资源23份,抗旱性强的6份,高抗病资源1份(抗以上的11份),耐渍资源6份,不裂蒴果的3份,千粒重较高的15份(3 g以上)。田间种植表现高产、抗病、优质等综合性状好的优异品种资源21个。列出了特殊优异资源名录并提出了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9.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甘肃种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西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大省,目前共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0万余份,但面临着种质资源种群减少、濒危物种激增、质量下降、保护不彻底等问题。鉴于现有种质资源保存条件简陋,鉴定评价缺乏深度挖掘,优异种质及重大品种培育未取得突破等现状,通过分析甘肃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育种创新;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业振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1983~2006年主要种植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Reid、塘四平头、旅大红骨、温热、M017、自330和其它群共7个杂种优势群,Reid×塘四平头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山东省玉米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不断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刘静  路雪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41-11043
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种质林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临淄区共有林木40科81属122种。在对临淄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以期为临淄区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通过对山东省蔷薇属植物资源的调查,共整理出山东省蔷薇属植物资源9种、7变种和1变型,分别对这些蔷薇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做了详细描述,为山东省蔷薇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依据.同时提出了合理利用蔷薇属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艳琳  李福利  刘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34-16735
[目的]分析山东省生物质资源总量及其环境效益。[方法]根据山东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对山东省生物质资源总量和生物质能总量进行了测算,并对利用生物质能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山东省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剩余物、林木剩余物以及退化土地种植的低投入高收益作物及草场。如果考虑退化土地种植草场,则2009年山东省生物质资源总量高达18 280.88万t,生物质能总量达2.68×1015 kJ,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4 126.5万t,其中对二氧化硫的减排量可占同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的48.9%。提倡种植能源作物不仅对发展新能源起到推动作用,更是对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东省能源政策制定和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全保存是作物种质资源高水平保护的核心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低温种质库是作物种质资源最主要的保存方式.延长种质保存寿命、维持种质遗传完整性和防止种质生活力意外丧失一直是种质安全保存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文中对近百年来种质库保存种质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系统整理,指出:(1)种子低含水量和低贮藏温度是延长种子保存寿命的关键因素,由此...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高粱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作物育种的压力和种子市场的激烈竞争,对种质资源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对吉林省的高粱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库存野生稻种质资源发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初贤  望飞勇  温东强  覃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64-12666,12676
[目的]为种质库贮藏野生稻种子及其他作物种子发芽力监测、方法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种质库中贮藏21~28年的2177份野生稻资源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监测,分析不同类型的野生稻种子贮藏后发芽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中期库贮藏24~28年后的野生稻种子发芽率下降差异极明显,贮藏28年的药用野生稻种子平均发芽率从50.56%下降至11.34%;在长期库贮藏21~27年的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外国野生稻各种种子平均发芽率下降差异不显著,同一类型不同编号的野生稻种子同时入库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变化有差异。[结论]野生稻种质资源在长期库中贮藏比在中期库贮藏效果好,寿命长,能安全保存24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对 1990~ 1999年山东省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以及种质改良创新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生产用玉米杂交种种质基本上由Reid、唐四平头、外杂选、Lan 和旅大红骨 5大核心种质类群组成 ,种质基础更趋狭窄。有 6种杂交优势利用模式 ,但目前利用最多的有Reid×外杂选、Reid×旅大红骨和Reid×唐四平头 3种模式。我省玉米种质的改良和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薯种质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为了防止资源的流失,我国在1952~1958年和1979~1982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甘薯资源的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在国家统一规划下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建立了"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和"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主要负责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与分发利用等工作。通过资源鉴定和评价研究,筛选出一批包括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和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甘薯品种改良和资源创新的研究,并成为我国重要的甘薯种质资源交换中心。  相似文献   

19.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是其性状改良及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其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分布面积锐减,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野生大豆的生存将面临严重威胁.此外,山东省内现有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也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就近年来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单位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白杨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行白杨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收集的白杨派无性系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荧光SSR-PCR产物检测,利用所得结果评价种源及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16对SSR引物对272个无性系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62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值为0.56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值为0.432,表明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有9个位点的Ho/He大于1,表明杂合度比较高。对其中来自毛白杨6个集中分布区的234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种源间,9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无性系间;由不同种源间的等位基因模型可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5个种源的无性系均有特有等位基因,杂交时可以适当选择不同种源的无性系作杂交亲本以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或种源间适当引种增加毛白杨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结论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均表明,北京与河北种源亲缘关系最近,河南与陕西、山东与山西亲缘关系也较近,分别聚为3大类群,而相同种源的无性系并没有完全聚到一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种源间相互引种或遗传变异造成的。研究结论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