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灌水方式对土壤水分变化及棉花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影响。通过测坑试验,设定3种灌溉方式(膜下滴灌、地下滴灌、痕量灌),利用PR2测定土壤水分,LAI-2200测定棉花叶面积指数。结果表明:每日连续灌水处理能保证土壤含水率波动较小,其中痕量灌处理能保证0~30cm和0~60cm土层含水率较均匀;地下滴灌处理后期棉花叶片生长旺盛,痕量灌处理下棉花叶片生长趋于缓慢,二者后期叶片衰老脱落的速率均比膜下滴灌处理快。  相似文献   

2.
灌水频率对膜下滴灌水稻土壤水盐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膜下滴灌水稻在高频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为滴灌水稻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通过膜下滴灌水稻水盐运移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稻田土壤水盐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定额为12 000m3/hm2条件下,灌水周期为1d时,由于次灌水量较少,水分多集中在表层,故膜下0~20cm含水率较高。在滴灌水稻拔节期到乳熟期,膜下各土层均以灌水周期3d处理含水率最高,灌水周期为1和3d处理膜下0~40cm均表现为脱盐,且脱盐效果基本相同,滴灌水稻在高频灌溉条件下,能显著淋洗40cm以上土层中盐分,同时达到较高产量。膜下滴灌水稻固定灌量条件下,灌水周期为3d处理时,能在水稻根系分布主要区域土层中保持相对较高含水率,同时对水稻根系0~40cm土层保持较好脱盐效果,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保持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能模拟地下滴灌系统水流二维运动的HYDRUS-2D计算机模型在不同的地下滴灌灌水设计参数条件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简便、快速、灵活,不受试验条件限制.模拟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土壤初始含水率、滴头出流量、滴头埋深等均是影响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地下滴灌灌水设计参数对土壤水分分布影响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能模拟地下滴灌系统水流二维运动的HYDRUS-2D计算机模型在不同的地下滴灌灌水设计参数条件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简便、快速、灵活,不受试验条件限制。模拟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土壤初始含水率、滴头出流量、滴头埋深等均是影响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制度对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针对该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玉米株高、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经济系数的影响,研究玉米生育期内最佳的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玉米生育前期适当灌水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状况,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玉米的生长动态均随着...  相似文献   

6.
姜红  王玉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254-9256,9308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不覆膜为对照,研究覆膜条件下酿酒葡萄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覆膜能有效保证土壤水分不易散失.土壤水分大多集中在20~60 cm的深度.7~8月是葡萄生长发育旺盛和葡萄果实膨大、着色、成熟的关键时期.[结论]膜下滴灌是保证葡萄增产节水的重要措施.保持20 ~60 cm土层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是葡萄生产的重要因素.7~8月应适时加大灌溉量并缩短灌水周期,满足葡萄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棉花地下滴灌灌溉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地下滴灌是极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膜下滴灌技术相比,减少了每年春季铺设连接,秋季回收管道和管件的繁琐工序.更加节水、省工,土地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更高.棉花生育期提前,吐絮集中,通过对田间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的监测分析,地下滴灌比膜下滴灌节水5.17;,增产5.12;;与常规地面灌相比,节水36.6;,增产45.63;,节水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市大棚茄子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攀枝花市大棚茄子进行了膜下滴灌的灌水量、灌水时间、灌水方法、施肥方法试验,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对大棚茄子产量、品质和商品性的影响,集中示范了大棚茄子膜下滴灌技术的增产和节本增效技术。结果表明:大棚茄子膜下滴灌比常规沟灌在适宜的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下可省水40%、在灌水与施肥环节可省工85%;增产5%,节本增效3万元/hm2。发展大棚茄子膜下滴灌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是建设节水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在果树栽培及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是缓解城市生态用水量与水资源供给不足问题,保障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正常发挥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于2016年生长季对比研究滴灌、痕量灌溉2种不同灌溉方式灌水定额相等以及痕量灌溉2个不同灌水定额情况下对矮化密植桃树不同阶段的光合生理活性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痕量灌溉对于桃树根系分布层土壤水分的补给十分有效;灌水定额相等情况下,痕量灌溉处理下桃树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滴灌;矮化密植桃树痕量灌溉灌水定额因生长季节而异,旺盛生长季应以每株12 L为宜,其他季节可调减少20%,降低至每株10 L。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草坪在地下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通过在单滴头和网格滴头2种供水条件下,对田间草坪进行了地下滴灌的入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单滴头供水条件下,灌水时间持续1 h,土壤水分在离滴头水平距离0~15 cm内运移较快,土壤含水率变化迅速,45 min能到达15 cm的距离,60 min能到达20 cm的距离,90 min后才能到达30 cm的距离。但在20~3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平缓;在以网格滴头供水条件下,滴头间存在水分叠加效应。在以30 cm边长的网格滴头对草坪土壤供水条件下,灌水时间持续1 h,在相邻两滴头间45°角的剖面上,0~15 cm距离范围,90 min后会产生土壤水分的叠加效应,土壤含水率骤然上升,能有效减少出现灌水不均匀与灌水盲区的概率。垂直于毛管向外的切面上土壤水分的叠加效应不明显。灌水结束后,土壤水分还会向含水率较低的区域运移,发生再分布,但变化非常平缓,且在灌水结束后24 h达到区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