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贮存温度对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氏杀菌乳受冷链的影响,一般货架期较短.通过对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在不同贮存温度8、10和12℃下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评估,探讨不同温度下影响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1-5 d时间内,不同贮存温度下,样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几乎不变;酸度在8和10℃下几乎不变,而12℃时有所增加;样品在8和10℃的感官品质不变,而12℃的样品在第4d感官品质开始下降;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5d保质期内,样品菌落总数在8和10℃贮存均符合国家标准,而12℃贮存第5d其结果超过国家标准;样品大肠菌群,在5d保质期内,8℃贮存时未检出,10℃贮存第5d超出国家标准;12℃贮存第2d开始检出大肠菌群,第3d超出国家标准.说明贮存温度的控制对样品品质的影响非常重大,低的贮存温度及相对短的贮存时间有利于巴氏杀菌乳优良品质的保持.结果同时表明大肠菌群数量是影响玻璃瓶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影响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货架期的重要因素.[方法]巴氏杀菌乳受冷链的影响,一般货架期较短.通过对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在不同贮存温度8、10和12℃下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评估,探讨不同温度下影响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主要因素.[结果]研究表明,在1~5d时间内,不同贮存温度下,样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几乎不变;酸度在8和10℃下几乎不变,而12 ℃时有所增加;样品在8和10℃的感官品质不变,而l2℃的样品在第4天感官品质开始下降;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5d保质期内,样品菌落总数在8和10℃贮存均符合国家标准,而12℃贮存第5天其结果超过国家标准;样品大肠菌群,在5d保质期内,8℃贮存时未检出,10℃贮存第5天超出国家标准,l2℃贮存第2天开始检出大肠菌群,第3天超出国家标准.说明贮存温度的控制对样品品质的影响非常大,低的贮存温度及相对短的贮存时间有利于巴氏杀菌乳优良品质的保持;同时表明大肠菌群数量是影响玻璃瓶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研究可为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流通过程包括贮存、配送、售卖期的冷链监控和安全售卖,以及消费者冷藏贮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巴氏杀菌乳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乳中固有的营养成分及风味,但残留的部分耐热菌和耐热酶,使其保质期缩短,从而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巴氏杀菌乳的运输与销售。已有研究表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巴氏杀菌乳的营养品质影响较大,但针对不同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巴氏杀菌乳品质变化的具体影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为深入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巴氏杀菌乳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大型乳品企业当天生产的巴氏杀菌乳,将其分别贮藏在0,4,10,15,25,37℃的条件下,通过测定色差、酒精阳性乳、密度、电导率及乳密度等理化指标,结合脂肪、非脂乳固体(SNF)和蛋白质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综合评定贮藏温度对巴氏杀菌乳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巴氏杀菌乳的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含量和L*明亮值降低;a*,b*,乳密度和电导率值升高。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L*明亮值、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b*,乳密度和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含量呈降低趋势。当牛乳贮藏到第3天时各指标有显著变化,所以变化节点为3d。综上所述,0℃贮藏12d,4℃下贮藏9d,10℃下贮藏6d是巴氏杀菌乳其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显著变化的关键点,达到品质变化的临界点,不推荐在15,25,37℃下贮藏。  相似文献   

4.
泡椒凤爪辐照保质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剂量辐照处理泡椒凤爪,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感官品质,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对泡椒凤爪保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贮存后90 d,3 kGy以上辐照剂量处理菌落总数低于8.6×103 CFU/g,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销售菌落总数指标,未检测出大肠菌群,感官品质可接受.说明辐照可提高泡椒凤爪卫生质量,延长保质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冷鲜猪肉在不同贮存条件下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冷鲜肉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肉质的变化规律,为其货架寿命和保质期提供一定参考。试验将冷鲜猪肉在4℃和~18℃条件下,分别放置1d、2d、4d、7d、10d、13d、17d、23d、30d,在设定贮存时间分别进行感官检验、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测。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随时间延长,猪肉感官变差;pH由6.22升高到10d时6.72、挥发性盐基氮值由1d时的7.0mg/100g升高到10d时26.5rag/100g;微生物指标到13d时均多不可计。在-18℃下情况下,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等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证明冷鲜肉的品质与温度和贮存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不同温度和保存时间对酸乳品质的影响。选用自制酸乳30盒,室温条件下放置15盒,分别于第3d、6d、8d、10d、12d随机取1盒测定酸乳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在4℃冰箱中冷藏放置15盒,分别在第4d、7d、9d、11d、14d、17d、20d随机取1盒测定酸乳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酸乳在第8d时,出现感官品质异常,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数开始增加,酸度开始下降,到12d时,酸奶完全变质;在冷藏条件下,酸乳在第14d时,感官、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数、酸度出现异常变化,但变化速度较慢。到20d时,仅霉菌总数超标;常温条件下,乳酸菌有减少的趋势,冷藏条件下,乳酸菌在试验期内未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表明:一定保存温度下,保存时间的延长会引起酸奶品质逐步变差,微生物污染加剧;冷藏保存比室温保存能延长酸奶的保存期。  相似文献   

7.
基于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的冰点确定,研究分析近冰温贮藏对其贮期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分别以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为材料,采用高精度电子温度设备建立块状组织和浆体组织的冰温曲线,确定冰点;以感官评价及营养成分为评判指标,研究5℃冷藏、近冰温贮藏及结合臭氧杀菌的近冰温贮藏3种处理对蔬菜贮期及其货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蔬菜品种的块体组织和浆体组织冰点基本相同,冰点与其含水量呈正相关,西芹、花椰菜和结球甘蓝的冰点分别为-0.6℃、-0.9℃、-0.7℃。贮藏期内,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采用臭氧杀菌结合近冰温贮藏的感官品质最佳;而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近冰温贮藏的Vc含量分别是5℃贮藏的1.77~1.84、1.42~1.45倍及1.65~1.68倍。货架期内,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的冰温贮藏比5℃贮藏延长货架期2~3、6、4d,Vc含量分别是5℃贮藏的1.82~1.86、1.44~1.45、2.17~2.19倍,且前者货架期失重率均低于后者;臭氧杀菌对货架期品质影响不显著。臭氧杀菌结合近冰温有利于提高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的贮藏期感官品质;近冰温贮藏有利于延长货架期、提高货架期感官品质,减少贮藏期及货架期的失重率并保持Vc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浙粳88大米为试材,通过贮藏过程中米饭的理化指标、质构特性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分析以及感官评价,确定即食米饭的巴氏杀菌最佳工艺参数为:85 ℃灭菌25 min,或95 ℃灭菌20 min,产品在5 ℃可以贮藏20 d。采用巴氏杀菌能较好地保持即食米饭的品质,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红提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货架温度(5℃、10℃、15℃和20℃)对红提葡萄品质的影响,以确定红提葡萄不同温度下合适的货架期.红提葡萄在5℃、10℃、15℃和20℃下均可保持较高的感官质量16d,但是20℃下红提葡萄的腐烂率和失重率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20℃16d腐烂率和失重率达到约5%和14%,并且20℃ 16dDPPH抑制率和果梗含水量降到约50%,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的含量都达到最低,果梗出现干枯,影响商品价值.综合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5℃、10℃和15℃条件下红提葡萄货架期可达到16d.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杀菌技术对发酵盐坯辣椒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杀菌方式,采用超声波、微波、巴氏及辐照4种杀菌方式处理发酵盐坯辣椒,并将杀菌后的盐坯辣椒进行保温处理,测定杀菌方式对样品微生物指标、理化性质、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发酵盐坯辣椒样品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中微波和辐照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大肠菌群数均小于10 CFU/g;巴氏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硬度最大(41.25 g),超声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硬度最小(17.33 g);辐照杀菌处理的发酵盐坯辣椒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HS-GC-IMS的分析结果表明,4种杀菌方式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有乙酸乙酯、乙酸、柠檬烯,辐照杀菌处理样品的VOC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与其他3种处理相比,微波杀菌处理样品的VOCs差异主要体现在醛类物质上,包括丙醛、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及2-丁酮;感官评价中微波杀菌所得样品感官评分最高,为18.38分,在滋味和色泽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样品,口感最好。综合评价认为,微波杀菌技术有助于保留发酵盐坯辣椒的口感、营养和风味,是较适宜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白牦牛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存时间和贮存条件对牦牛乳硬质干酪质构性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贮存期白牦牛乳干酪的蛋白质水解程度不断增加,蛋白质网孔结构变化的同时其质构也发生变化。通过对干酪在贮存期内的咀嚼性、粘聚性、胶粘性等质构性质参数进行测定分析可得,干酪的硬度在5℃和15℃贮存温度下有极显著差异(P0.01),咀嚼性在贮存90 d与60 d、150 d的咀嚼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胶粘性在不同贮存期以及温度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粘着性、弹性、粘聚性在不同贮存期以及温度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及感官评价得出,牦牛乳硬质干酪最佳贮存时间为90 d,最佳贮存温度为10℃,适口性最佳,有良好的风味和口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气调包装条件下(无氧包装组50%CO_2+50%N_2)不同贮藏温度(0、4、10、20℃)对冷鲜鸡肉货架期的影响。从感官评定、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评价,比较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越长;综合各项指标,0℃状态贮藏温度下,鸡肉可以保持鲜肉状态12 d,而在20℃时,最多只能保持3 d。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卫生学方面对市场在售的6个乳品厂家生产的12个品种的发酵酸乳制品进行调查与研究。选取不同类型的在售商品,并对其中的主要微生物(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进行检测。同时与过期的同品牌、同种类产品进行比较,观察其中测定指标变化。结果显示,霉菌在保质期样品中检出,但是符合国家微生物限量;大肠菌群和酵母菌在保质期样品中未检出,合格率100%。由此可知,市售发酵乳的卫生情况良好,被检测的样品微生物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相似文献   

14.
探讨戊糖乳杆菌素(Pentocin)的生物防腐效果.在法兰克福香肠中分别添加50、500 AU/kg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以及50、500 AU/kg的Pentocin LPL1-5,共4种处理.处理后的样品与对照样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一起于4℃保藏100 d,每隔7d取样,对样品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Pentocin LPL1-5对乳酸菌、嗜冷菌、耐热芽孢杆菌和大肠菌群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且Pentocin LPL1-5对微生物的抑制程度与其添加浓度具有正相关性;2)与相同效价的nisin相比,Pentocin LPL1-5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3)Pentocin LPL1-5的添加可使法兰克福香肠的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更加稳定.添加500 AU/kg的Pentocin LPL1-5可将法兰克福香肠的货架期从2周延长至9周;Pentocin LPL1-5有开发成为商业化天然生物防腐剂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优质绿茶为材料,在-15,0,4℃及室温下贮藏10个月后,进行2个月的货架期贮藏试验,在贮藏前、贮藏10个月、货架期第1个月、货架期第2个月后分别对样品的物理性状、品质成分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优质绿茶在货架期内,物理性状、品质成分、感官品质都逐渐下降或劣变,茶汤亮度L,透光率T640逐渐下降,色泽a,b值逐渐上升;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均下降;氨基酸含量在货架期第1个月有所减少,而在货架期第2个月稍有回升;低温贮藏后的优质绿茶在货架期内的感官品质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弱后酸化酸奶发酵剂及高品质酸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Co-γ射线诱变选育的保加利亚乳杆菌G4-1与嗜热链球菌X7的比例1 ∶ 1,在接种量5%、温度43 ℃的发酵条件下,酸奶表现出良好的感官及弱后酸化特性,在4 ℃和10 ℃下储藏21 d,酸奶的pH值变化较小,货架期得到有效延长.  相似文献   

17.
粟立丹  余慧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26-127,130
选择四川当地消费者青睐的4种市售国产巴氏杀菌乳品牌(菊乐、光明、新希望、天友),调查分析市售国产巴氏杀菌乳的消费影响因素,并对这4个品牌的巴氏杀菌乳进行感官评价及蛋白质、脂肪和酸度的测定.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巴氏杀菌乳的认识不够,关注程度不深,缺乏巴氏杀菌乳相关的营养及安全知识;消费者在选择巴氏杀菌乳时,更看重产品质量、口感风味和产品新鲜度;品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4个品牌的巴氏杀菌乳在感官评价、蛋白质、脂肪和酸度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保藏温度梯度为0、5、12℃条件下,测定了GDL豆腐货架期内的感官指标、pH值、菌落总数。结果显示:在建议保藏温度(0~10℃)、建议保藏时间(7 d)内,GDL豆腐的菌落总数和pH值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感官指标基本保证品质,温度越低,保藏质量越好;在12℃条件下GDL豆腐在第7天时有较强酸味,无法食用。通过pH值与菌落总数的拟合,发现0℃条件下无法得到拟合关系,5℃条件下得到三元一次方程:y=-12.61x3+222.9x2-1314.8x+2592.6(R2=0.9773,P=0.0431); 12℃条件下得到四元一次方程:y=-8.1921x4+180.29x3-1484.5x2+5419.7x-7395.9(R2=0.9740,P=0.0317)。上述方程能够表征5℃和12℃保藏条件下GDL豆腐pH值与菌落总数的关系。通过pH值与菌落总数的数学拟合,得到的5℃和12℃下拟合曲线,可以快速检测GDL豆腐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复合黑米、黑芝麻的黑小豆沙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贮藏特性和货架期。采用不同温度下进行贮藏,定期测定其菌落总数,建立不同温度下生长动力学模型,同时利用10℃和20℃的实际货架期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得到4℃~25℃条件下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4~25℃条件下货架期预测模型为SL=λ-[(5.016 4-N0)/(μ_(max)×2.718)]×{ln[ln(4-N_0)/(5.016 4-N_0)]-1},结合常温下储藏感官分析和大肠杆菌测定得到25℃保质期为60 d左右。该模型可以为豆沙类产品货架期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高压与温度处理对鲜切生菜及其货架期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学杰  叶志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60-4667
【目的】鲜切生菜存在微生物安全问题,通过开展高压与温度的协同研究,以获得鲜切生菜的冷杀菌加工技术,并确定高压处理对鲜切生菜货架期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在5℃、15℃、25℃下,采用高压50、100、200 MPa分别处理鲜切生菜5 min、20 min,检测鲜切生菜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并在确定的温度、压力与时间下,开展高压处理后鲜切生菜货架期(4℃,6 d)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变化研究。【结果】压力(50-200 MPa)与保压时间(5-20 min)在降低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方面具有极显著的协同作用(P<0.01),但温度(5-25℃)在高压杀灭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方面没有产生协同作用,200 MPa处理20 min,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量下降最多,分别降低了0.42 log CFU/g和0.71 log CFU/g。货架期间(4℃),尽管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与对照一致,均随着货架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到第6天,不论高压还是非高压处理(对照),菌落总数均增长了1.0 log,但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增长速度高于对照;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大肠菌群数量在货架期间下降较快,到第6天时未检出,而对照仍然存在9%的大肠菌群。【结论】高压处理可显著降低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但温度(5-25℃)没有产生协同作用;4℃贮存6 d期间,高压处理鲜切生菜的大肠菌群被显著抑制,但菌落总数增长超过对照;与其它加工技术相似,在鲜切果蔬加工方面,高压需要其它与产品品质及安全有关的因素如耐高压的品种、HACCP等的协同作用,以保证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