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沿淮晚播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对小麦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结合小麦生产实际,对该病的发病条件、症状、危害、发生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3点绿色防控技术,以指导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是江苏省小麦后期对小麦生产威胁最大的病害,今年小麦赤霉病在我省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偏重至大流行,沿淮、沿海、里下河部分地区特大流行,流行程度为近30年来最重的一年。分析今年我省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气候特别适宜赤霉病菌是腐生菌,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流行关键因素是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否遇到  相似文献   

3.
200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类赤霉病是江苏淮南地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一般 3~ 5年大流行一次 ,2~ 3年中度以上程度流行一次 ,因此做好麦类赤霉病防治工作 ,是确保小麦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措施之一。 2 0 0 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是 195 0年以来较为严重的年份 ,分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原因 ,有利于提高麦类赤霉病的防治水平。1   2 0 0 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防治概况1.1 沿淮及淮南发生都比较重沿淮及淮南未治田病穗率都在 4 0 %以上 ,病指18以上。在淮南 ,地区之间发生也不平衡 ,又以沿江、苏南局部及丘陵地区发生最重 ,未治田病穗率高达 6 0 %…  相似文献   

4.
戴四基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57-17558
在田间调查、走访农户及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及气侯因素对沿淮及淮北地区2012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麦赤霉病防治对策,为广大小麦种植户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基本规律,结合沿淮地区小麦生产实际,应用小麦田间赤霉病菌源、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资料,以及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资料,分析和总结出小麦赤霉病长期(菌源发育趋势)、中期(小麦生育期、稻桩带菌率、中期天气预测)、短期(稻桩带菌率变化程度、短期天气预测)预测预报方法。根据预测结论和田间实际防治操作,提出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据4月1日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组织的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专家会商分析,预计今年小麦穗期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其中沿淮及淮南大部大流行风险高。各地要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否,关键看扬花期与高温高湿阴雨天气重叠的机率,因此准确把握小麦生育进程及关键时期的天气情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凤台县地处沿淮,是小麦赤霉病的重发区。2017年,凤台县植保植检站开展了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发布的小麦赤霉病病穗率为20.98%,试验田小麦品种烟农19实际发生赤霉病病穗率为29.20%,预测准确度为100%。建议加快该系统在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区县推广使用,以加快安徽省现代化测报工具的推广使用进度,提高测报工作效率,减轻基层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沿淮地区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总结了赤霉病的防治措施,并分析了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沿淮地区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根据近几年的调研情况,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品种更换、大肥水高密度栽培、菌源量骤增、气候变化、防治不到位等,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今年4、5月份沿淮地区持续阴雨引起小麦赤霉病在该地区近几年来的一次大流行,一般减产2~3成,重者5成,严重影响了午季小麦丰产丰收。 一、发病症状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以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其中又以穗腐危害最重。穗腐主要发生在灌  相似文献   

11.
胡冠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65-165,202
颍上县病虫测报站调查分析了1995~2009年的有关气象资料、主要用颍上县历年气象数据及病害发生历史资料分析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因素及提出赤霉病在沿淮特别在颍上县麦区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频发,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研认为主要原因是:品种更换,大肥水、高密度栽培,菌源量骤增,气候变化,防治不到位等几方面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淮区域小麦田重大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近年来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小麦播期的调整,这些病虫害发生危害时期拉长,一直持续到收割前还有加重趋势,同时赤霉病呈常态化重发态势,加上病菌抗药性增强,导致常规的“一喷三防”技术防效下降,保产增产效益不高,已不能适应新的病虫防治工作及小麦生产的需要。笔者结合淮安市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建立了以“三改进”为核心的小麦“一喷三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苏北沿海地区2010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10年大丰市小麦赤霉病发生实况,分析苏北沿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该技术对苏北沿海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小麦病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东部春麦区为主要小麦病害,危害十分严重。近年来随气候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已向淮河和黄淮流域蔓延扩展。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省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适宜赤霉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和关键影响时段,提高小麦气象型病害监测能力,通过分析赤霉病历史发生特点和规律,结合江苏省历史气象资料、小麦赤霉病系统田和大田调查资料,给出不同关键时段小麦赤霉病的气象促病指标。在此基础上,从小麦自身受病害侵染敏感性和促病气象条件发生概率出发,分别定义感病风险指数和促病风险指数来构建发病风险指数,从而实现了在病害监测时段中单点和区域的发病风险评估。研究表明,小麦孕穗-抽穗、抽穗-开花、开花-乳熟阶段适宜病害发生的气象条件不同,日平均气温14℃、16℃、18℃和相对湿度70%、68%、70%是各个阶段易于促进赤霉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江苏4月下旬开始小麦赤霉病存在发病风险,累积发病风险度超过70%的集中发病期在5月4—21日,且苏南大部和沿淮淮北中部地区为病害高风险地区,须要结合关键发病时段和区域加强病害防御。  相似文献   

17.
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近几年沿淮淮北地区的小麦生产状况和生态条件,在分析沿淮淮北气候特点、生产条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提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改土培肥、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幼苗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让农民买到致富的种子!徐农029徐农029小麦高产稳产,抗病性好:高抗黄花叶病,中抗赤霉病、纹枯病,且抗赤霉病扩展能力强,中抗穗发芽,抗倒抗寒,适播期长,耐迟播,后期熟相好,实现了抗赤霉病白小麦育种的重大突破,适宜在安徽省沿淮麦区及淮北麦区中晚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甘斌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361-362,388
20 0 3年安徽省小麦扬花灌浆期间频频降雨 ,4月份降水量淮北中北部地区偏多 8成~ 1.5倍 ,其他地区偏多 1~ 6成 ;月雨日沿淮淮北地区 10~ 16d ,淮河以南地区 17~ 2 1d ,显著偏多 ;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处于过湿状态 ,渍涝面积大。而赤霉病子囊孢子成熟度和释放高峰期又与小麦扬花期正好吻合 ,加上冬春季的低温冻害又降低了一些品种的抵抗力 ,导致小麦赤霉病发病时间早 ,持续时间长 ,发病范围广 ,危害程度大 ,造成损失重。小麦赤霉病打破了南北界限 ,沿江、江淮地区病情严重 ,淮北部分地区病穗率高达 5 0 %以上 ,严重度大多达到 3~ 4级 ,为历史所罕见 ,一般减产 3 0 %以上 ,严重的超过 5 0 % ,沿淮、淮南麦区部分田块损失更大。小麦赤霉病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大 ,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防治对策上积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结合选用抗病品种 ,关键时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策略 ;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 ,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建议 :尽快建立和完善专用小麦等农产品品质及安全检测体系 ,同国际接轨 ,制定赤霉病DON毒素的检测标准 ;进一步加强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的流行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在品种布局上考虑高产优质的同时 ,一定要增强品种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沿淮地区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这里具有良好的小麦生长环境。本研究对沿淮淮北地区条件生产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提高小麦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参考,以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