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诊断患病死亡兔,对死亡兔进行临床解剖,细菌分离培养,获得DX01、DX02、JX01、JX02等4株菌.按照常规生化鉴定法,对分离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DX01、DX02对甘露醇、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均产酸产气,不发酵蔗糖,枸橼酸钠、尿素、V-P、硫化氢、明胶等反应均为阴性,靛基质、M-R、硝酸盐等反应均为阳性,与大肠杆菌标准株完全一致;JX01、JX02均发酵甘露醇、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不发酵乳糖,靛基质、M-R、V-P、硫化氢、明胶等反应均为阴性,硝酸盐反应为阳性,与巴氏杆菌标准株基本一致,JX01、JX02进一步经过16SrDNA检测与测序分析,与巴氏杆菌同源性为100%.分离菌动物接种试验结果,试验组小白鼠在2日内均死亡.死亡小白鼠体内均分离出了原培养物.结论:DX01、DX02为大肠杆菌,JX01、JX02为大肠杆菌,患病死亡兔由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按照琼脂扩散法做药敏实验,结果DX01、DX02只对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甲氧嘧啶敏感,对其他的药物不敏感;JX01、JX02对氧氟沙星、甲氧嘧啶、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强力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大观霉素等敏感,对头孢拉啶等中度敏感.治疗该病临床用药首选氧氟沙星、甲氧嘧啶.  相似文献   

2.
从送检病死兔肺和肝中分离培养出5株细菌,经过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鉴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磺胺六甲氧嘧啶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3.
从疑似兔出血性败血症病死兔体内分离到15株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和Heddleston热稳定抗原鉴定法鉴定其血清型,确定11株为血清A:1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磺胺六甲氧嘧啶和头孢噻呋两种药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以疑似巴氏杆菌病死亡鹿的肝、脾及心血经改良马丁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后,进行染色、镜检、多种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及硫化氢试验、小白鼠接种、间接血球凝集荚膜分型试验,确定该病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醇、半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麦芽糖、菊糖、甜醇、山梨醇、肌醇、棉子糖、产生吲哚,还原硝酸盐,甲基红及V.P.试验阴性,不产生硫化氢,荚膜型为B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引起石河子地区某养兔合作社兔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明确主要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引起此次疾病的主要病原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伴有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临床常用的30种抗菌药物中较为敏感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部分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左氟沙星以及氟苯尼考等敏感,对其余20余种药物中度敏感或耐药,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结论】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是引起石河子地区兔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菌,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充实了巴氏杆菌在引起该地区引起多种动物疾病的研究基础,为指导临床科学用药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某猪场发病和死亡猪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致。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头孢三嗪、头孢哌酮、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均对分离到的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敏感,而对复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常用抗菌素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7.
正1兔巴氏杆菌病兔巴氏杆菌病,以急性型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特征,因此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病。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非常敏感,该菌常引起大批兔发病死亡。流行病学: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多发生于家兔,病兔和带菌兔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5 d。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成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兔群中引入新兔可能造成本病的传播与扩散。各种应激因素,如运输、拥挤、饲养管理不当,可致兔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郊三塘镇某养殖场患病罗非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找出罗非鱼的发病原因,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罗非鱼脑部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API20 Strep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RNA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获得的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GXN01、GXN02、GXN03和GXN04)对健康罗非鱼均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导致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经API20 Strep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无乳链球菌JQ039365、JQ039376、JQ990156、JQ039366、JF423948、HQ645984、GU217535菌株高度同源,同源性达99.2%~99.7%,4株分离菌株间也高度同源(99.9%)。药敏试验结果发现,4株无乳链球菌对先锋霉素VI、氧氟沙星、先锋必、盐酸沙拉沙星敏感,但对庆大霉素、氟哌酸、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等具有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三塘某养殖场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可选用先锋霉素VI、氧氟沙星、先锋必、盐酸沙拉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例病兔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动物实验以及药敏实验,实验结果:经染色镜检,生化实验该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动物实验证明,该菌有一定的致病力,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强力霉素,羧苄西林中度敏感,对四环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Ⅵ,万古霉素,苯唑西林,氧氟沙星,新霉素,多西环素,奥尼妙林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0.
从陕西省渭南市某猪场疑似患链球菌的仔猪群中采取病料组织,进行了细菌染色镜检、分离纯化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与药敏试验。镜检结果发现,革兰氏阳性,长链,球菌。生化试验本菌可发酵蔗糖、乳糖、麦芽糖、葡萄糖、山梨醇与甘露醇。接种实验动物小白鼠全部死亡。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头孢唑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确定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临床采用敏感药物治疗迅速控制疫情蔓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抗菌活性,对恩诺沙星和硫酸粘菌素单一药物和联合使用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0.755,0.755,0.377,1.509 μg/mL;硫酸粘菌素对以上4种菌的MIC值分别为:0.375,0.375,0.375,50μg/mL;联合应用对上述4种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125,0.188,0.375和0.75.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对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用的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金黄葡萄球菌为相加作用;通过2药物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复方制剂与恩诺沙星单方制剂进行比较试验,复方制剂其抑菌效能明显高于单方.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商洛某养殖场病死兔解剖、无菌采取病料,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小杆菌,经生物学特性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耐药.外毒素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小白鼠均有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病死兔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两极着色、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变化、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确定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动物试验证实,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特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在所检测的22种抗生素中仅对氟苯尼考、头孢氨苄、磺胺六甲氧嘧啶、头孢噻肟、洛美沙星、菌必治等8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因此防治时应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耐药基因检测发现,该分离菌株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n Bank中多杀性巴氏杆菌ATP合成酶基因(atp B)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巴氏杆菌PCR检测方法,并与已建立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CR检测方法进行合并,经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复合PCR诊断方法。该方法检出的最小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菌数分别为40 CFU和4 CFU;对兔源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鼻支原体、链球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该方法对中国4个省份采集的临床鼻拭子样本共712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阳性率为25.56%,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阳性率为34.55%,双阳性率为13.20%。该复合PCR方法能快速、敏感地从家兔鼻拭子样品中检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临床疾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禽霍乱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们对禽霍乱作若干项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禽霍乱发生、发展和流行的某些规律。 易感动物的最小致死量测定 用C_(4b=1)强毒攻击,结果鸡为2个菌致死,而鸭20—40个菌,鹅100个菌才能致死。家兔和小白鼠对此菌敏感,无法用强毒测定,改用弱毒(807系)株感染。鸡接种100亿活菌无严重反应,兔接种5千活菌致死,小白鼠接种250个菌死亡。由此可知,鼠、兔比较易感,鸡、鸭、鹅相对来说具有一定抵抗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腹泻是否与大肠杆菌有关,以9羽非洲鸵鸟粪便为研究对象,将纯化培养后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结果表明,2~9号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为红色、湿润的圆形菌落,1号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为白色透明、湿润的圆形菌落;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镜检均为红色杆菌;9株菌株均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阿拉伯糖、麦芽糖,大部分菌株能分解山梨醇、乳糖、鼠李糖、蔗糖、棉子糖,1株菌不能发酵乳糖且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白色透明菌落,所有菌株均不能利用硫化氢、枸橼酸盐,所有菌株VP试验、尿素反应均为阴性,所有菌株MR试验、吲哚试验均为阳性,9株被检菌株均为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7.
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合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抗菌活性,对恩诺沙星和硫酸粘菌素单一药物和联合使用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0.755,0.755,0.377,1.509μg/mL;硫酸粘菌素对以上4种菌的MIC值分别为:0.375,0.375,0.375,50μg/mL;联合应用对上述4种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125,0.188,0.375和0.75。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对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用的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金黄葡萄球菌为相加作用:通过2药物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复方制剂与恩诺沙星单方制剂进行比较试验,复方制剂其抑菌效能明显高于单方。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毛霉菌病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微小根毛霉(A组)、足样根霉(B组)、伞枝犁头霉(C组),均以1千万个孢囊孢子/ml的稀释度,兔每只(静脉)2ml,3 ̄7d后,3组兔共12只全部死亡;B组豚鼠每只(腹腔)4ml,4 ̄8d后3只豚鼠全部死亡;小白鼠每只(腹腔)1ml,3 ̄7d后,3组小白鼠14/16死亡,仅C组小白鼠存活2只,可见3种菌均属毒力甚强的条件致病菌,实验动物中以家兔最敏感,豚鼠和小白鼠次之。实验动物毛霉菌病的临床与病理  相似文献   

19.
1994年3月某兔场暴发疫病,虽经及时诊治,死亡率仍达8%,综合鉴定结果为兔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及球虫混合感染所致.1 发病情况 某新建兔场有1100只兔,仔兔断奶后均接种过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1994年3月该场约有300只兔开始发病,48小时死亡50只,立即清理、消毒兔场并用“鸡宝二灵”(德国产)、氯苯胍及氯霉素等治疗,一周内疫情得以控制,共计死亡86只兔.  相似文献   

20.
<正>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甚至全群覆灭,是当前养兔业中的一个重要疾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过分拥挤及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常感染2~6个月龄的兔。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1%福尔马林、1%石炭酸、1%漂白粉、0.1%升汞等,3~5分钟即能杀死。症状: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数量、毒力以及感染途径的不同,可出现多种病理过程。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