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梅花(Prunus mume)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都带一个梅字(简称“二梅”),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难以区分,其实两者有相似,也有许多的不同. 梅花和蜡梅的共同点: 1、都是我国传统珍贵名花,是我国原产,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管理科研工作也归一起,如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  相似文献   

2.
蜡梅三韵     
每到凛冬,湖南省植物园内的蜡梅总是最先盛开,梅园入口处的数十株蜡梅用一抹清香向游人祝福新年. 蜡梅,也称为黄梅、寒梅,但最常见的一个名字是腊梅,因其开花时间多在腊月前后而得名.唐代以前,蜡梅常与梅花混淆,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蜡梅就是梅花.但蜡梅非梅,它是蜡梅科、蜡梅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而梅花是蔷薇科、李属的小乔木或灌木...  相似文献   

3.
蜡梅     
谈到临寒吐艳,人们常想到梅花,不过它的怒放已是春天来到之际了,真正临寒吐艳的乃是蜡梅.它们同称为"梅",却是两回事,前者属蔷薇科,后者属蜡梅科.  相似文献   

4.
花名的虚实     
花卉名称往往依据其某一特性特征或来历命名,亲缘关系相近的花卉,不仅有相似的形态特征、生物生态学特性,名称往往也非常相似。如:兰花的不同种有建兰、春兰、墨兰、卡特兰等等。蜡梅的不同品种也有许多,如:素心蜡梅、小花蜡梅、亮叶蜡梅等。但是,有时并非如此,以下仅举常见几种加以说明。   1.梅、蜡梅、五色梅   梅 蔷薇科杏属落叶小乔木,作果树栽培的通常叫果梅,以观赏为主的通常叫梅花。花单生或 2朵并生、芳香,花瓣 5、离生,白色、淡粉红色和红色;雄蕊多数离生,子房上位,心皮 1个,核果。变种变型很多。   蜡梅 …  相似文献   

5.
蜡梅桩景的制作与日常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是观花植物,作为梅花的姊妹花,其性与梅相近,喜阳略耐荫,耐寒耐干旱,怕渍涝,喜肥沃疏松土壤,花期略早于梅花。将蜡梅制作成桩景,老干偃盖,苔藓封枝,盘根错节,疏花点点,暗香浮动,世人誉为欣赏佳品。经过多年栽培实践,作者对蜡梅桩景的制作与日常管理,略有心得,提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梅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有“天下尤物”之美誉,尊之为花魁。人们自古爱梅、赏梅、吟梅、艺梅,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选育并繁殖出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梅花品种。其露地栽植范围北以黄河,南以珠江为界。梅花耐寒,为使梅花栽植区域向北推移,早在明代就有人开始引种,但仅是在室内作盆景。  相似文献   

7.
<正>岁朝清供,是一件雅事,也是一种民族传统。清供物很多:举凡点心、水果、花草、文玩等,均可。春节前后,正值梅花盛开时节,所以,岁朝清供,中国人就素有"梅花清供"的传统。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他们家栽有四株梅树,"近春时节,繁花满枝",于是,"梅花清供"便成为一种必然而顺当的事情。"初一一早,我就爬上树去,选择一大枝——要枝子好看、花蕾多的,拗折下来——蜡梅枝脆,极易折,插在大胆瓶里。这枝蜡梅高可三尺,很壮观。"  相似文献   

8.
蜡梅属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因其与梅花同时开放,其香又似,花色为黄,故有“黄梅”之称;花瓣质地似蜡,在江南各地于腊月开花,故又曰“腊梅”。蜡梅耐寒而开,清香而不妖艳,高雅而不媚俗,是我国传统的冬季名花。  相似文献   

9.
弘扬梅文化,发展肇庆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花 (Prunusmume)属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 ,种类很多。花期冬春 ,以白色、淡红色居多 ,味清香。在中国已有三千二百年的栽培和应用历史。梅花以感人的神韵 ,独特的风姿 ,清丽的花色 ,幽雅的香气 ,自古深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用梅、爱梅、赏梅、咏梅、画梅已成传统。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又将梅、兰、竹、菊比拟为“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梅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精神目标 ,它以丰富深厚的内涵 ,构成独特的文化形式 ,且为中华民族所特有。梅花精神深入人心 ,国人的文化生活、风情习俗等都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7年…  相似文献   

10.
蜡梅     
蜡梅是落叶灌木,常丛生,但也可以培育成高四、五米的小乔木,花带蜡质,黄瓣晶莹,幽香远溢,虽然枝条疏瘦,不及蔷薇科梅花的古曲,但俊丽端庄,观赏价值也很高,古人多有题咏,历来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名贵冬季花树之一。原产我国中部陕西、湖北等省,现各地均有栽培。其常见变种有花、叶较大,花纯黄浓香的磬口蜡梅;花瓣  相似文献   

11.
<正>从野外归来,带回一枝腊梅,插于案上的净瓶中,立即暗香浮动,满屋温馨。"腊梅"别称"腊木"、"香梅"、"黄梅"等,腊梅正确的读写应是蜡梅,是因为它的花型若梅,色黄如玉,表面似有一层蜡质。明朝的《花疏》中就记写:"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相似文献   

12.
梅为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民间因梅花早春开放,且艳丽芬芳,喜作庭园、盆景观赏栽培,或房前屋后种植。梅的果实富含糖、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加工成各种保健食品,如盐梅,苏裹梅、燉梅、雕梅、话梅、糖水青梅,陈皮梅、青梅酒、梅酱、梅醋、梅粉、梅饼等。在医药上,药用价值也较高,盐梅有解热、祛风寒的功效;乌梅有治肺  相似文献   

13.
<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贴切描绘出寒冬梅花不与世争、傲然盛开的独特风骨。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梅花还被前人列入"四君子"之首。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梅花的称颂更是不胜枚举。未出正月,眼下京城一些园林景区的梅花已经悄然开放,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端起"长枪大炮"集合"打卡"观赏梅花,人们捕捉每一个角度,定格每一个画面。小到一个花蕾,大到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野梅     
<正>冬末岁首,江南的山野间寒气逼人,但即便在漫天飞雪中也能闻到扑鼻的芳香。寻香看去,会惊奇地发现山林深处有野生梅花在迎寒盛开。中国的野梅景观历史上野生梅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在殷商时期河南安阳一带就有野梅分布。现在野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地区和台湾,具体是西起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蜡梅和梅花植物来源、植物形态、生长习性等方面的对比,区分两种"梅花"在植物造景上的不同效果,以及它们不同的养护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台岛花事多     
海峡风情奇,台岛花事多。台湾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湿度高,气温适中,日照充分,有四时不谢之花。台湾人喜欢的鲜花主要有梅花、牡丹、兰花、樱花、芍药等。台湾体育代表队参加国际比赛,擎旗手上的队旗图案就是一朵梅花。在生活当中,台湾人对梅花情有独钟。从台湾女性的名字中,常可见到"梅"的倩影:香梅、巧梅、彩梅、  相似文献   

17.
金露梅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又称为金老梅、金蜡梅,蔷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属(Potentilla L.)落叶灌木,因花黄色、似梅而得名[1].  相似文献   

18.
提高梅花观赏品位 塑造南京景观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是南京市市花 ,亦为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大力开发和利用梅花资源 ,不断提高梅花的观赏品位 ,已成为梅花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认为应用梅花美化市容 ,塑造南京景观特点 ;要加强地栽梅树的综合管理 ,提高梅花的观赏品位 ;要发展梅盆景 ,盆栽生产 ,满足市场需求 ;要发展梅插花生产 ,用“市花”来装饰厅堂居室 ;要用早、中、晚不同品种合理配植延长梅花干花观赏期 ,使其更好地发挥市花的标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梅花     
梅花,学名(PnunusmumeSibeetZucc.),别名:春梅,干枝梅,蔷薇科,李属,原产于中国。梅为我国的著名花木。它枝干苍劲,花形端雅,傲雪而开,气味清香,色彩丰富。我国自古将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梅花大片栽植更富诗情画意,我国不少著名的游览胜地如?..  相似文献   

20.
梅园春色     
<正>12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李白流放夜郎途经武昌时游览黄鹤楼,黄鹤楼上传来的笛声,伴随着飘落满地的梅花,加上"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的落寞,触景生情的诗仙写下了"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武汉遂有了"江城"的美丽别称,梅花也因之成为武汉市花,在武汉三镇的公园、江滩,甚至小区、庭院,处处可见梅的倩影。武昌东湖畔风景秀丽的磨山,山水旖旎,环境清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