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海水围塘养殖池塘租赁费、人工饲料和水质调控微生物制剂等成本增加,养殖户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不断增加苗种放养密度,超过池塘承载力,时常应水质恶化,病害频发,导致养殖收益不升反降。探索海水池塘综合养殖稳产高效养殖技术,是当前海水池塘养殖产业持续发展亟须研究的课题。日本囊对虾、梭子蟹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市场价格高等特点,更是我们养殖户的传统与喜爱养殖品种,文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更是一个出口创汇品种。2018年我们在总结优化前几年研究实践基础上,开展了海水围塘梭子蟹-日本囊对虾-文蛤复合优化养殖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海水围塘内贝类大量死亡俗称“倒塘”,是近年来海水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养殖损失,而且会严重污染围塘底(水)质,影响其他养殖品种的生长和效益。1.贝类死亡原因分析(1)围塘底质老化由于对围塘缺少整修、清淤,且因多种贝类与对虾、梭子蟹轮养、混养,使围塘底质长期处于老化和污染状态。大量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对贝类产生毒害,或因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气,使围塘底部呈缺氧状态,引起贝类窒息死亡。(2)苗种放养过多因养殖密度过大,过多的贝类使围塘水质变清,透明度增大,贝类处于饥饿…  相似文献   

3.
对虾、梭子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可以通俗地称之为"1+1+1>3"的生态养殖模式,即养殖种类改变过去单一模式,以对虾、梭子蟹、底栖贝类蚶蛏蛤3种养殖对象进行混养,形成多元复合养殖结构。技术要点:冬季放水后晒塘,以达到去除敌害和病原的目的。春季注新鲜海水湿法清塘,在池塘一角堆放经过发酵后的动物粪便100公斤/亩,以猪和禽类粪便为好。  相似文献   

4.
正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以虾蟹为主要养殖对象,在养殖过程中集成水质调控、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疾病生物防控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利用三疣梭子蟹和鱼类等摄食病虾防治疾病传播、贝类滤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浮游生物调节水质的特点,建立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主要养殖模式采用"虾—蟹—贝—鱼"等,养殖虾类主要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凡纳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为耕水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日本囊对虾为养殖对象,分析使用耕水机与单纯使用增氧机的日本囊对虾养殖池塘中水体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多样性、池塘有机物积累层厚度及养殖效果等差异,探讨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使用耕水机后日本囊对虾养殖水质明显改善,无机磷和氨氮的最高含量较对照塘分别减少217%和244%.整个养殖周期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较为稳定.池底有机物积累层厚度减少4.6 cm.[结论]使用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综合养殖模式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响水县日本对虾与文蛤混养及启东市脊尾白虾与文蛤串联养殖2种养殖模式相比于单一的养虾模式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优于单一的虾养殖模式,平均经济效益可增加7.842 0万~7.903 5万元/hm2,水质均达到优良级别。  相似文献   

7.
对虾、梭子蟹是江苏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养殖对象,因其具有养殖周期短、商品性好、经济价值高而成为江苏沿海的主导水产品。对虾、梭子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可以通俗地称之为"1+1+1>3"的生态养殖模式,即养殖种类改变过去单一模式,对对虾、梭子蟹、底栖贝类蚶蛏蛤等3种养殖对象进行混养,形成多元复合养殖结构。  相似文献   

8.
日照市东港区的海水池塘生态立体养殖是一种健康养殖模式,全程多品种放苗,分批多次收获,平均产梭子蟹90kg/667m~2,对虾35kg,贝类400kg,利润超过1万元/667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该养殖模式适宜在面积0.33~0.67hm~2,水深1.2~1.5m,泥砂底质的海水池塘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利用冬闲育苗厂及设施开展日本囊对虾大规格苗种培育,不仅提高了育苗厂的利用效率,更为外塘春造虾养殖提供大规格优质苗种,缩短池塘养殖周期,达到提前上市销售的目的,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介绍了工厂化日本囊对虾大规格苗种越冬培育技术,包括培育设施、放苗前准备、放苗、培育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囊对虾是我国沿海一种重要经济对虾品种,也是我国沿海主要的养殖品种,采用工厂化养殖车间内水泥池铺沙养殖,一年养殖两茬。本文介绍了日本囊对虾工厂化一年两茬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施、放苗前准备、放苗、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混养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适宜搭配比例,通过在刺参养殖池塘围隔中进行日本囊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比较了不同密度搭配比例下刺参(10、15 ind./m~2,湿体质量为6.05 g±3.15 g)与日本囊对虾(0、2、4、8 ind./m~2,湿体质量为0.89 g±0.36 g)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个多月的混养试验,刺参生长状况与混养日本囊对虾的密度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混养日本囊对虾对主养品种刺参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P0.05);日本囊对虾的生长主要受自身养殖密度的影响,其密度越小,存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与刺参混养的两个2 ind./m~2对虾密度组最终体质量(33.90、32.47 g),显著高于4 ind./m~2对虾密度组(25.48、25.16 g)和8 ind./m~2对虾密度组(20.29、21.63 g)(P0.05)。研究表明,综合分析产量与经济效益时,刺参搭配混养4 ind./m~2密度组的日本囊对虾经济效益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参虾池塘生态混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对照组(pH 8.2)、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养殖水体条件下的存活率、鳃离子转运酶(Na+-K+-ATPase)活力及血淋巴iNOS、PO、SOD、GSH-PX、LSZ活性。结果表明:对照组3种对虾的存活率整个实验期间均为100%;低pH和高pH胁迫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存活率分别为96.7%和97.0%;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分别为60.1%和54.6%,中国明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58.6%和13.3%。对照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鳃离子转运酶(Na+-K+-ATPase)活力最大,中国明对虾其次,日本囊对虾最小;在低和高pH胁迫条件下,中国明对虾鳃Na+-K+-ATPase活力变化幅度均比凡纳滨对虾大,日本囊对虾的变化幅度最小,并且3种对虾鳃Na+-K+-ATPase活力在高pH胁迫条件下变化幅度均较大。对照组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且日本囊...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现代对虾海水养殖模式的特点,分析制约现代对虾海水养殖经济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从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广工厂化生产、创新保险机制、打造产品品牌、拓展上下游产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现代对虾海水养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养殖密度、底质类型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养殖密度,底质类型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生长性能的影响,设置了300、600和900尾/m3 3个养殖密度和泥、沙泥、泥沙、沙4种底质,分析了日本囊对虾的潜沙、生长、存活等指标。结果表明,在4种底质中,日本囊对虾的潜沙率最高分别为80.00%、78.05%、81.90%、86.39%,体长增长量和存活率均表现为沙泥底质最高,泥底质最低(P0.05);潜沙率、生长量和存活率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日本囊对虾具有明显的底质选择性,以沙泥底质最佳,养殖密度显著影响其潜沙行为。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滩涂资源丰富,沿海海水池塘成片,但适宜池塘养殖的品种主要是虾类、蟹类和贝类。日本对虾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品种在江苏省的落户发展有其必然性。本文围绕日本对虾在江苏省的发展兴起,探讨了日本对虾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江苏省日本对虾养殖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2012 年8 月进行的南海北部虾拖网海上调查的基础上,对虾蟹类渔获的种类组成、生物学特征和幼 体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种类一共71 种,其中虾蟹类15 种,但其产量却占总产量的82.34%;虾类优势 种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近缘新对虾(M. affinis)和周氏新对虾(M. joyneri);蟹类优势种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三疣梭子蟹(P. trituberculatus)和远海梭子蟹(P. pelagicus);刀额新对虾的幼虾比例为73.36%,三疣梭子蟹的幼蟹比例为78.79%。最后,探讨了促进南海虾蟹类资源 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世界对虾养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日本的藤永氏在40年代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对虾苗后,在近半个世纪里,海水对虾养殖在世界范围内走上产业化道路,发展速度之快是任何水产养殖种类都不可相比的,成了继非洲鲫鱼养殖热之后的对虾养殖热,且这个热就世界范围说方兴未艾。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养殖海水对虾,这些国家和地区多分布于南纬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日本囊对虾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和动态.[方法]对日本囊对虾虾池整个养殖周期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研究日本囊对虾养殖水体中的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和动态.[结果]日本囊对虾养殖过程中共观测到浮游植物7门26种.养殖前中期绿藻、硅藻多为优势种,养殖后期蓝藻、硅藻和绿藻多为优势种.养殖初期浮游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养殖后期浮游植物种类数量达到高峰.浮游动物4类,其中原生动物8种,桡足类3种,轮虫类2种,其他浮游幼虫3种.养殖前期原生动物、桡足类和轮虫类共为优势种,养殖中期原生动物和轮虫共为优势种,养殖后期仅以原生动物为优势种.养殖初期浮游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养殖中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达到高峰,养殖后期种类数量下降.整个养殖周期中虾池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9 ~ 1.30和0.25-0.72,但虾池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栖息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在数量方面呈现密切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为0.855 3.[结论]该研究可为水质调控及日本囊对虾高产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比较研究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对照组(pH 8.2)、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养殖水体条件下的存活率、鳃离子转运酶(Na+-K+-ATPase)活力及血淋巴iNOS、PO、SOD、GSHPX、LSZ活性。结果表明:对照组3种对虾的存活率整个实验期间均为100%;低pH和高pH胁迫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存活率分别为96.7%和97.0%;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分别为60.1%和54.6%,中国明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58.6%和13.3%。对照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鳃离子转运酶(Na+-K+-ATPase)活力最大,中国明对虾其次,日本囊对虾最小;在低和高pH胁迫条件下,中国明对虾鳃Na+-K+-ATPase活力变化幅度均比凡纳滨对虾大,日本囊对虾的变化幅度最小,并且3种对虾鳃Na+-K+-ATPase活力在高pH胁迫条件下变化幅度均较大。对照组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且日本囊对虾的PO、SOD活力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凡纳滨对虾;在低和高pH胁迫条件下,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力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日本囊对虾。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iNOS、SOD、GSHPX、LSZ活力在低pH条件下变化幅度较大,而PO活力在高pH条件下变化幅度较大。综合上述结果显示3种对虾相比,日本囊对虾对pH胁迫的耐受性较强,凡纳滨对虾次之,中国明对虾较弱。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海水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虾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相关文件的颁布对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我国近海对虾养殖尾水的处理现状并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对虾养殖尾水处理的集成技术具有重要环境生态意义。本文概述了我国对虾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海水养殖尾水特征以及海水养殖尾水对近岸海域造成的影响,〖JP2〗结合案例和文献详述了对虾海水养殖尾水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分析了各集成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潜力。最后基于我国海水养殖示范区尾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未来对虾海水养殖尾水的排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