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阜新地区春季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41-2642
[目的]分析阜新地区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天气特征,为当地春季播种人工增雨、抗旱减灾提供气象依据。[方法]对近46 a地面观测资料、春季天气变化系统、以及气要素分析图,欧亚地面图、550 hPa、700 hPa高空图等,做叠加归纳分析。[结果]阜新地区春播期适时透雨年占80%,20%的年份无透雨。影响阜新地区春播期降水天气系统主要有3种,即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结论]东北低压和华北低压降水天气系统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冷锋云系适合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2.
董晓明  刁军  刘凤芝  刘亚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12-9613,9622
采用数理统计、归类分析沈阳地区人工增雨案例。结果表明,增雨天气系统主要有东北冷涡、高空槽、华北低压、高压后部和冷锋云系。增雨的适宜高度在云层的中上部约3 000~6 000 m,增雨时机要在雷达监测下,系统移动缓慢或稳定维持且处于发展或成熟阶段。稳定深厚云层宜飞机增雨,不稳定移动快宜火箭高炮增雨。  相似文献   

3.
辽西北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林  邓卓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48-4549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春季透雨不足;春季干旱存在着10~11年的周期性,逢1、2、3年份出现干旱达80%。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是春播期降水主要天气特征。[结论]掌握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和春季降雨天气特征,可为抗旱防灾及春播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聊城市春季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70~2005年聊城市春季降水和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及降水云系的变化。结果表明:西北冷锋和黄淮气旋是聊城市春季适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最为有利和作业机会最多的天气系统,3月以层状云为主要作业对象,4~5月则以层积混合云为主要作业对象。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2007 ~ 2011年长沙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得出秋季主要云系与基本特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探测资料对主要作业云系进行宏微观分析,找出湖南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催化对象和催化方式;使用中尺度WRF模式对作业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全省中小尺度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情况对作业效果进行检验与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云系主要是四类,包括Fn Scop、Fn Asop、Cb和Actra等;飞机增雨对积层混合云系中的积状云播撒冷云催化剂,可以取得较好的人工增雨效果,对其中的层状冷云进行冷云催化效果次之;而对状态稳定、维持时间较长的层状暖云进行暖云催化剂播撒作业仅可以降毛毛雨.  相似文献   

6.
充分了解和掌握降水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基础,有助于人工增雨作业时机、地点、方式的选择并有效实施作业.其中低槽-地面倒槽型、低槽-中、东路冷锋型、低槽-切变-地面倒槽型、低槽-切变-中、东路冷锋型4类天气系统下的自然降水较为明显,是浚县春、秋季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降水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9—2015年广西11—12月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宏观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增雨作业天气系统进行分型,并分析相应作业云系,建立增雨作业天气概念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一次增雨作业个例。结果表明,广西11—12月增雨作业天气系统主要有5类,包括冷空气型、高空槽型、华南静止锋型、低层南风急流型、台风型;其中冷空气型是最典型的降水天气形势。作业云系以层状云为主,有少量层积混合云,主要包括层积云、层云、积云、高层云,基本为暖云结构。层状云中下部可开展飞机作业或利用地面烟炉进行暖云催化作业,层积混合云中积状云部分可开展地面火箭作业。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专家为朝阳飞机增雨作业设计方案,在降水云系运动方向的上游,采用"一字线型"作业方式,控制飞机在-4^-7℃冷云云层间,往返播撒碘化银催化剂,并在实际作业中实时调整飞机增雨作业速度、高度。在2019年5月19日降水天气过程中,按照此类设计方案实施飞机增雨作业,通过全市自动雨量站实际降水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9.
经过对6~9月份廊坊市历史气象资料的普查与统计分析发现,700 hPa天气图上的低涡、切变线、低槽和地面天气图上的冷锋是出现频率较高且可带来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当其中的某个系统出现时,该地区有50%以上的日数会出现雷暴和较明显降水,或出现云量大于4的积雨云,成为人工增雨作业潜力日,因此,正确识别上述系统是指导人工增雨作业的重要环节。笔者对该影响系统的位置、范围等进行了宏观描述,以期抓住适当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高增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层状云系是我国北方春秋季降水的主要云系,也是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对象。利用卫星云图的云团演变、云顶亮温,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速度、垂直液态含水量等产品,结合自动站逐时资料,对层状云系人工增雨作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济宁市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及作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永果  李彤  侯红运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56-256,263
利用近几年济宁人工增雨实践.对济宁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的天气形势、作业云系、作业时机、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于济宁高炮人工增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冷峰、冷涡横槽、南支槽、南方气旋、回流等形势。高炮人工增雨多以层状云和混态云为主。雷迭回波上,层状云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上,混态云应选择在强回波区附近。层状云催化时机,应选择在云顶高度≥6.0km、回波强度≥25dBz时作业为宜;混态云应在云顶高度≥7.5km、回波强度≥35dBz时作业为宜。作业仰角以55°为最佳。一次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以炮弹20-40发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聊城市春季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聊城市2004~2006年春季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实况资料,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13次高炮和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云系、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高炮、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以混合云和层状云为主要目标云系,层状云作业效率最高,可达80.5%。层状云系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以上。混合云系应选在强回波区附近。选择催化时机,层状云应在云顶高度≥6km,回波强度≥25dBz;混合云云顶高度≥7.5km,回波强度≥35dBz为宜。1次层状云人工增雨过程在有效作业时段内,1个作业点炮弹以30~40发效果较好,火箭弹2—4枚为宜。  相似文献   

13.
刘升  陈邦怀  娄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11-21313
卫星云图是监视云环境、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天气的有用工具。通过对2011年2月份淮北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实例的分析,云图在判断天气系统移动方向、云类、含水量以及选择人工增雨作业时机、作业区域、作业方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很有效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朝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阳市是辽宁省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较早的地区,自2000年起,在省、市政府和省、市气象局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开展地面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全市共有固定火箭作业站点49座,地面增雨燃烧炉3座,高炮作业点9个。由于近年朝阳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原来建设的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不适合当前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要求,需要对现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进行完善或撤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应对干旱,合理开发云水资源,根据不同天气系统的云层特点,结合火箭人工增雨机理,合理布局,探讨选择人工增雨作业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需要在一定有利的降水天气系统条件下进行。基于此,对几种天气作业条件进行分析,阐述实施增雨的合适时机和作业类型,以利于提高增雨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文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63-164
从商丘市夏季天气形势、雷达回波特征、人工增雨作业时段、作业区域等方面,结合增雨作业的时间和效果,分析了适合增雨作业的天气条件、物理条件和雷达回波条件,利用雷达的速度方位风廓线产品预测回波移动影响区域,为最大限度提高作业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加高效地开发空中云水资源,要求在制订增雨(雪)作业方案前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的特征及作业潜力具有清晰的判断,因而需要总结出邯郸地区适合开展增雨(雪)作业的天气类型。为此,普查了2007—2015年具有增雨潜力的降水日,并以天气系统的高度场(500 h Pa)为依据,辅以地面场进行分类总结,建立了西风带高空槽型(西来槽)、蒙古低涡型、华北低涡(河套低涡)型、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型4种类型,并利用物理量权重集成法进行邯郸地区增雨潜力分析,6—9月是邯郸地区增雨潜力最大的时期,3—4月增雨潜力也较大。  相似文献   

19.
桂林秋季干旱特征和人工增雨作业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57~2008年桂林秋季干旱的特征进行分析,针对人工增雨作业需要,分析研究适合人工增雨作业的大气环流背景和雷达回波,总结出桂林市秋季久晴转雨天气的3种预报模型,并给出了每一种天气预报模型下各种影响系统的基本位置、对应回波变化及降水落区。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事后划定目标区和对比区的非随机化分析方法,对2008年5月10~11日一次东北冷涡天气过程的人工增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能合理选择出对比区的情况下,利用此方法可以评价出单次增雨作业的效果,并达到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东北冷涡具有很大的增雨潜力,把握好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作业方式可以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