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快速称重法测定了宁夏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内中间锦鸡儿和油蒿在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了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油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则呈双峰曲线形式.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有着适应干旱生境的水分生理特征,但避旱的具体方式不同,中间锦鸡儿属于低蒸腾植物,油蒿属于高蒸腾植物.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蒸腾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影响油蒿蒸腾速率的高低,而中间锦鸡儿则相对保持自身稳定的蒸腾规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叶片离体快速称重法,对库布齐沙漠东部主要固沙灌木树种沙柳和中间锦鸡儿进行了不同季节蒸腾速率的日进程测定,并对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沙柳蒸腾速率的日进程呈单峰型变化,在整个生长季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中间锦鸡儿蒸腾速率的日进程表现出既有双峰变化,也有单峰变化,呈现出一种混合型蒸腾变化规律。两种灌木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明显,6-8月份蒸腾速率最高。蒸腾速率与气温、光照强度均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并且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3.
嫁接毛白杨无性系蒸腾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五种嫁接毛白杨的蒸腾过程进行测定,从蒸腾的日进程、蒸腾速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及各无性系间不同的蒸腾速率和蒸腾量的分析中,得出蒸腾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各无性系蒸腾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明显线形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是中国干旱、半干旱沙区典型沙地,其中水分是最大限制因子,随着未来全球变化,尤其是降水变化进一步激烈,将给这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和生产力带来巨大影响,本文选择毛乌素沙地优势灌木油蒿为研究对象,人控4种降水量梯度来探讨油蒿幼苗的生理生态对降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水量的油蒿幼苗净水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片温度、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动态存在明显差异,当少量施水时,幼苗受到明显水分胁迫,故而关闭气孔,降低气孔度和蒸腾速度,以免过多的蒸腾失水。当充分施水时,幼苗叶片气孔开放,提高气孔导率、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降低叶片温度、以此提高光合作用。不同施水的油蒿幼苗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态适应策略,幼苗荧光效率随着施水量增大,从机理上解释了幼苗光合作用随着施水量的增加而增长;向后剔除变量分析表明,随着施水量的增加,限制幼苗净光合速度的主要因子逐渐减少。当充人地水时,幼苗主要受到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温度的限制。当中度施水时,幼苗主要受到蒸腾速率、胞间/大气CO2浓度差值的限制,不少量施水量时,幼苗主要受到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大气CO2浓度差值、叶片/大气温度差值及其大气温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蒸腾抑制剂对扁桃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茎流速率的影响,用14种蒸腾抑制剂对扁桃幼苗进行处理,通过CI-340光合系统测定扁桃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从而得出不同叶面处理的扁桃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筛选出效果最优的叶面处理方式。将最优的叶面处理方式应用于扁桃树上,测定其茎流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坪安’蒸腾抑制剂对提高扁桃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但喷施蒸腾抑制剂对降低扁桃茎流速率的效果不明显。日变化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扁桃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明显的"双峰"曲线,具有"午休"现象。晴天扁桃茎流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多云天气则表现为多峰曲线。  相似文献   

6.
四种乔灌木午间光合速率与内外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杨,油蒿,中间锦鸡儿和旱柳进行了光合速率,有效光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和气孔导度午间进程的测定,并进行了午间光合速率与有效光辐射关系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1号核桃等8种核桃为试材,使用Yaxin-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在田间条件下,对核桃光合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辽宁1号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品种间净光合速率有差异;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温均呈单峰型曲线,细胞间隙CO2浓度呈双谷型曲线;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叶温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东段优势灌木种柠条、沙柳和油蒿的光合特性及生境气象环境因子进行测定,比较了灌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总含量等指标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生理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灌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在生长季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生长盛期显著大于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9.
乌兰布和沙漠5种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乌兰布和沙漠黑沙蒿、沙冬青、白刺、柠条锦鸡儿和梭梭5种灌木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并通过测定灌木叶片(同化枝)的δ13C值,分析4种C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白刺在夏初和秋末主要利用土壤浅层30~60cm的水分,而其他4种灌木则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性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白刺在夏初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秋末(P0.05),黑沙蒿、沙冬青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则比较稳定;沙冬青、白刺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黑沙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时间步长10 min的樟子松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了毛乌素沙区20年生樟子松主要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冠层微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1)樟子松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多云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多峰曲线趋势,单株蒸腾速率(Tr)在4-9月各月白天(6:00-19:00)的平均值为0.36~0.85 L·h-1;晴天日,除9月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呈多峰曲线趋势外,其余各月总体趋势呈单峰曲线,9月时Tr在10:00左右、13:00左右、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14:00左右出现谷值.4-8月各月日内Tr在10:00左右出现峰值.4-9月各月Tr白天平均值为0.37~0.83 L·h-1;阴天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单峰曲线趋势,日内Tr最大值出现在10:00左右.4-9月各月Tr白天(6:00-19:00)平均值为0.29~0.63 L·h-1.在日际变化或季节变化方面,从4月份起,樟子松蒸腾耗水量逐渐增加,月耗水量在7月达到最高值,此后有所减小.4-9月总耗水量为1 143.7 mm,日平均为6.25 mm,7月份月耗水总量相对最大.4、5、6、7、8及9月耗水量分别占主要生长季节总量的10.76%、13.62%、14.05%、24.56%、19.47%、17.52%.(2)主要生长期内,Tr与冠层太阳总辐射(Ra),空气温度(Ta)、湿度(RH),风速(V)等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并通过显著性检验(a=0.01),且各月内影响樟子松蒸腾的最主要气象因子都是Ra.  相似文献   

11.
筇竹光合日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筇竹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光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筇竹春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没有光合"午休"现象;夏季和秋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筇竹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所致;夏季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能力最强,是筇竹枝叶生长旺季。影响筇竹不同季节净光合速率的最稳定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筇竹夏季和秋季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双峰曲线,春季为单峰曲线;夏季和秋季均有蒸腾"午休"现象,春季则没有。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和气孔导度是影响筇竹不同季节蒸腾速率的最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2.
4种常绿植物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蒸腾速率的峰值和均值均以珊瑚树为最高,海桐和桂花次之,大叶黄杨的峰值和日均值最低,与4种植物的自由水含量的高低顺序一致。Pn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时和14时左右,两峰间低谷值出现在12时左右,第1次峰值大于第2次峰值;其中以海桐的峰值和日均值最高,以大叶黄杨最低;光合能力的高低,与不同植物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有关。4种植物树冠内温度以海桐最低,吸尘能力以珊瑚树最强。树冠周围的湿度与蒸腾速率的变化一致,CO2含量与光合作用的大小呈反比,二者均与大气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油蒿的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对不同增雨处理的响应,探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油蒿植物功能性状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演变趋势。【方法】根据内蒙古磴口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植物生长季5—9月设计4个增雨梯度(25%,50%,75%和100%),对天然油蒿灌丛进行增雨试验,利用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象分析软件系统,对比了油蒿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和比叶面积对降水增多的响应,同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油蒿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的关系。【结果】不同增雨量对油蒿种子长度、宽度、体积、表面积及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在100%增雨处理下种子各性状指标达到最小值,其中种子宽度、体积、表面积与增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度和千粒重与增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种子长宽比与增雨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不同增雨量对油蒿比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且随着雨量的增加,比叶面积不断增大。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降水增加后油蒿种子会先增加后减小来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油蒿种子、比叶面积两大植物功能性状组合对增雨量处理响应的研究体现了荒漠植物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引种台湾桤木的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L1—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引种2a生台湾桤木苗木的蒸腾作用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期,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宽大的单峰型曲线,以13∶00~15∶00时左右蒸腾速率最高,不同部位叶片在不同生长期峰值有所不同,属非蒸腾午休型植物;(2)蒸腾速率季节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以7月为最高,整个生长期叶片平均蒸腾速率为3 116mmol·m-2·s-1~3 383mmol·m-2·s-1;(3)在光响应过程中,蒸腾速率的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的变化密切相关;(4)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Cond)、空气温度(Tair)和叶面水汽压亏缺(Vpdl)是影响蒸腾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以Par、Cond、Vpdl、Tair和相对湿度(RH)对蒸腾速率季节变化的直接作用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田间条件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低肥力库尔勒香梨分别施用3种不同用量的生物黑炭和羊粪,利用CIRAS-2型光合仪对不同有机物料处理的库尔勒香梨坐果期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香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表现为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保持一致,呈双峰型。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相反,呈双谷型。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曲线则呈单谷型。施用有机物料对库尔勒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都有显著影响。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和羊粪都能提高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的施肥效应均表现为羊粪>生物黑炭。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种子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扁刺锦鸡儿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锦鸡儿属植物不同种子产地间的种子性状、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性状、萌芽率及幼苗生长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锦鸡儿属植物种子性状受产地影响明显,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株高的大小顺序均为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幼苗地径的大小顺序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秦晋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率以浑源县的最高,秦晋锦鸡儿以岚县的最高,中间锦鸡儿以岢岚县的最高,小叶锦鸡儿以方山县胡堡村的最高。柠条锦鸡儿幼苗的株高和地径在3个产地间差异不显著,秦晋锦鸡儿在方山县的明显大于临县的,中间锦鸡儿在岢岚县的明显高于方山县的,小叶锦鸡儿为方山县胡堡村的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方的。种子千粒重与种子萌发率、苗期生长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作为锦鸡儿属植物苗木出苗和幼苗生长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桤木品系蒸腾速率动态特征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桤木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两种类型,而下部叶以单峰型曲线为主.②四川桤木属轻蒸腾午休型、耗水型植物,对水分要求较高,在引种过程中,应注意引种地的降水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③树冠上、下部叶、各品系之间和月份间的蒸腾速率(Tr)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百喜草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其它3种暖季型草坪草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日平均光合速率百喜草>假俭草>普通狗牙根>中华结缕草。中华结缕草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其它3种暖季型草坪草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日平均蒸腾速率百喜草>普通狗牙根>假俭草>中华结缕草,"午休"现象不明显。不同生态因子对四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造林树种蒸腾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定点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对西北干旱荒漠区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造林树种蒸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种蒸腾特征因其生理、生物学特性的不同而不同,在生长季4-10月,沙枣、花棒、油蒿、新疆杨、二白杨、毛白杨的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71.5mm、159.0mm、169.0mm、169.0mm、314.2mm、288.9mm、269.3mm。相关分析表明,花棒、油蒿的蒸腾强度与气温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相对湿度和风速,而对沙枣蒸腾强度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20.
彰武松蒸腾速率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松和樟子松生长季各月蒸腾速率与当月的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地面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平均气温高、地面温度值高、平均风速大的月份,彰武松和樟子松的月平均蒸腾速率也大。降水量大的月份,彰武松和樟子松的月平均蒸腾速率较小。彰武松每个季节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明显不同,6月份呈双峰型,8 月份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双峰型,10月份呈现单峰型;彰武松的年蒸腾速率的走势呈现单峰型,全年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7 月份;与樟子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同样生态条件下,彰武松比樟子松有较小的蒸腾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