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日粮中添加牛磺酸对黄河鲤鱼(Cyprinuscarpio)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体重121g左右的黄河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90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在日粮中添加0、400、800、1200、1600mg/kg的牛磺酸,以0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56d。结果表明:牛磺酸促进黄河鲤鱼生长,添加量为800mg/kg时,生物学综合评价最高、饵料系数最低(P<0.05);添加适宜牛磺酸(800-1200mg/kg),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P<0.05)。结果提示,黄河鲤鱼日粮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800mg/kg。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饲料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121 g左右的黄河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90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在日粮中添加0、400、800、1 200、1 600 mg/kg的牛磺酸,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56 d。[结果]牛磺酸提高了黄河鲤鱼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但对粗纤维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添加适宜牛磺酸(800~1 200 mg/kg)能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结论]黄河鲤鱼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800mg/kg。  相似文献   

3.
以VC磷酸酯为VC源,配制VC添加量分别为0mg/kg(对照组)、100mg/kg、200mg/kg的3组实用饲料,喂养体重(614.9±6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60d,探讨VC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100mg/kg或200mg/kg,均可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草鱼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饲料中VC添加量≥100mg/kg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VC添加量达200mg/kg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溶菌酶(LSZ)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实用饲料中添加VC能促进草鱼成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以生长性能为指标,草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VC添加量为100m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投喂高脂饲料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13±2.78)g/尾的健康草鱼幼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第1组为基础组,饲喂基础饲料(脂肪水平为5.09%),第2组为高脂组,饲喂高脂饲料(脂肪水平为8.25%),其余4组为牛磺酸添加组,分别饲喂添加200,700,1 200和1 700mg/kg牛磺酸的高脂饲料,养殖65d后,测定草鱼体质量和体长,并采集尾静脉血样、肝胰脏和肌肉样品,用于测定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1)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草鱼脏体指数(VSI)、肌肉粗脂肪含量、肝胰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壳率(ESR)、肝胰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2)与高脂组相比,添加700mg/kg牛磺酸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P0.05);添加1 700mg/kg牛磺酸显著降低了VSI(P0.05);700~1 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ESR,降低了肌肉中粗脂肪含量(P0.05);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200~1 200和700~1 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肝胰脏SOD和CAT活性,1 200和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血清中SOD和CAT活性(P0.05);当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700~1 200,200~1 700mg/kg时显著降低了肝胰脏、血清中MDA含量(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高脂饲料显著降低了草鱼幼鱼的肌肉品质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投喂添加适宜剂量(700~1 200mg/kg)牛磺酸的高脂饲料促进了草鱼幼鱼的生长,改善了肌肉品质,提高了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富乐旺(2mg/kg、4mg/kg、6mg/kg和8mg/kg)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黄河鲤鱼的生物学综合评价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6mg/kg富乐旺的试验组淇河鲫鱼的生物学综合评价最好(119);饲料系数4mg/kg和6mg/kg富乐旺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mg/kg富乐旺添加组胰蛋白酶活性著高于对照组和8mg/kg富乐旺添加组(P<0.05);4mg/kg、6mg/kg富乐旺添加组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mg/kg、4mg/kg、6mg/kg富乐旺添加组胰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mg/kg富乐旺添加组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mg/kg富乐旺添加组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源性肉碱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背肌生化组成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水产饲料中肉碱的添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0,100,150,200和400mg/kg L-肉碱组成试验饲料,饲喂平均体质量(2.5±0.5)g/尾的鲤鱼(Cyprinus carpio)幼鱼60d,试验结束后取样,测定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背肌生化组成及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白蛋白、尿素氮等指标。【结果】L-肉碱的添加量为200mg/kg时,鲤鱼幼鱼的试验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L-肉碱添加量的增大,背肌粗蛋白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当L-肉碱添加量为200mg/kg时,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1.18%,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2.6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其与添加400 mg/kg L-肉碱试验组相比,二者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L-肉碱可显著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质量浓度,当L-肉碱添加量为150mg/kg时,总胆固醇质量浓度最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6.08%,差异显著(P<0.05);添加50mg/kg L-肉碱时,与对照组比较,甘油三酯质量浓度下降了50.28%,差异显著(P<0.05)。添加L-肉碱后,鲤鱼幼鱼血浆中尿素氮浓度显著下降,白蛋白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0.05),当L-肉碱添加量为200mg/kg时,尿素氮浓度最低,白蛋白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13.49mmol/L和9.12g/L,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17.49%和增加了32.5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外源L-肉碱可促进鲤鱼幼鱼生长,降低背肌中粗脂肪含量及血浆中尿素氮浓度,增加背肌中粗蛋白含量及血浆中白蛋白质量浓度,其中添加200mg/kg L-肉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淇河鲫饲料中黄霉素的适宜添加量,以不添加黄霉素为对照,研究了饲料中添加2,4,6和8mg/kg黄霉素对淇河鲫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黄霉素组淇河鲫的生物学综合评价高于对照组;添加4和6 mg/kg黄霉素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在各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血清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高于对照组;4,6和8 mg/kg黄霉素添加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mg/kg黄霉素添加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 mg/kg黄霉素添加组(P<0.05),4和6 mg/kg黄霉素添加组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和6 mg/kg黄霉素添加组胰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mg/kg黄霉素添加组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黄霉素添加组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其中6 mg/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适量黄霉素能促进淇河鲫生长,提高淇河鲫消化酶活性,但不影响鱼体营养成分,其中以添加4 mg/kg黄霉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为(718.3±36.3)g的虹鳟,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水平的谷胱甘肽饲料(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0、100、200、400、600 mg/kg),8周后观测各组虹鳟的生长情况及机体抗氧化状态。结果表明:虹鳟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日均摄食量(AFI)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添加量为2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200 mg/kg组虹鳟的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死亡率最低(4.04%);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升高,其中200 mg/kg组血清和肝脏中SOD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0 mg/kg组血清和肝脏中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0 mg/kg组血清、肝脏和鳃丝中GSH和GR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00 mg/kg组最低。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饲料中添加适量谷胱甘肽能够提高虹鳟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和死亡率,有助于缓解虹鳟养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添加核苷酸粗提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未添加核苷酸粗提物的对照饲料和添加200、400、600、800、1000 mg/kg核苷酸粗提物的饲料分别饲养凡纳滨对虾5周,研究了核苷酸粗提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除核苷酸粗提物200 mg/kg添加组对虾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核苷酸粗提物添加组对虾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400 mg/kg添加量组对虾的增重率最高;各试验组对虾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核苷酸粗提物各组的全虾粗蛋白及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600mg/kg添加量组对虾的粗蛋白和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核苷酸粗提物能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需要量。【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64.04±1.26)g/尾的吉富罗非鱼幼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投喂生物素水平为0.00(对照组),0.03,0.07,0.31,0.61和1.26mg/kg的饲料10周,测定并分析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生物素可显著提高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肥满度(P0.05)。0.07 mg/kg生物素添加组鱼粗脂肪以及1.26mg/kg生物素添加组鱼灰分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0.61mg/kg生物素添加组鱼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0.61和1.26mg/kg生物素添加组鱼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过氧化氢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以0.07和0.31mg/kg生物素添加组最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31mg/kg生物素添加组血清丙二醛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可提高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改善饲料利用效率,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生物素适宜需要量为0.08mg/kg。  相似文献   

11.
探索半胱胺(cysteam ine,CS)对小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按50 mg/kg BW CSH(cysteam ine hydrochlo-ride)和100 mg/kg BW CSH的配比浓度灌服小鼠,采用R IA方法检测血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和胰岛素水平。结果显示:50 mg/kg BW CSH处理组,血清GH、T3水平显著升高(P<0.05),T4有所上升(P>0.05),TSH、胰岛素呈下降趋势(P>0.05);100 mg/kg BW CSH处理组,血清GH、T3上升极显著(P<0.01),T4、胰岛素上升明显(P<0.05),TSH明显下降(P<0.05),另外,两试验组间GH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S能改善小鼠血清激素水平,增强机体代谢机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适量添加黄霉素对池塘养殖建鲤的生长效果的影响。[方法]在60 d的试验周期中,选用约55 g重的建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饲料中黄霉素不同添加水平对池塘养殖建鲤的生长效果、肌肉成分及体型特征的影响。[结果]当饲料中黄霉素添加量为2、48、mg/kg时,建鲤生长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建鲤成活率,黄霉素添加量为2 mg/kg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添加量为48、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黄霉素不同添加水平对建鲤肌肉成分和体型特征无显著性影响。当黄霉素添加量为4 mg/kg时,与其他各组相比,建鲤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成活率最高。[结论]池塘养殖条件下建鲤饲料中黄霉素适宜的添加量为4 mg/kg。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绿原酸对建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均重为(62.93±5.82)g的建鲤360尾,随机分为5组(A~E组)。分别添加0、100、200、400和800mg/kg的绿原酸,于试验第10、20、30和40天取样,分别测定各组增重率、头肾指数、脾脏指数、白细胞吞噬率、血浆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第40天C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A组(P<0.05);各时段C组的头肾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第10、20和30天D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C、D组的白细胞吞噬率显著高于A组(P<0.05);各时段D组血浆溶菌酶的活力显著高于A组(P<0.05);除第40天E组与A组的SOD差异不明显外(P>0.05),其余各组各时段的SOD均显著高于A组(P<0.05);第30、40天D组的CAT显著高于A组(P<0.05);第20、30和40天D组的T-AOC显著高于A组(P<0.05);第20、30和40天C、D组的MDA显著低于A组(P<0.05)。综合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可知:①添加200mg/kg绿原酸能显著促进建鲤的生长;②添加200~400mg/kg绿原酸能显著增强建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③长时间、高剂量添加绿原酸对建鲤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用36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用仔公鸡,随机分成9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 (8只/笼)。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VE) (10、100、200 mg/kg)和维生素C (VC)(100、200、400 mg/kg),以低剂量组合(10 mg/kg VE、100 mg/kg VC)为对照组,探讨VE与VC的互作对1-49日龄AA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C添加水平为300、200、400 mg/kg时,添加100、200 mg/kg VE的肉仔鸡体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SOD和GSH-PX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VC和VE的添加量分别为200 mg/kg和200 mg/kg时,肉仔鸡体增重、饲料转化率优于其他各试验组,VC和VE的添加量分别为100 mg/kg和200 mg/kg时,血清SOD和GSH-PX活力优于其他各试验组。VC添加水平为200、400 mg/kg时,添加10 mg/kg VE肉仔鸡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以及血清SOD和GSH-PX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以及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72头35日龄、初重(10.14±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分成4组各组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100 mg/kg低聚木糖(试验Ⅰ组)、200 mg/kg(试验Ⅱ组)和400 mg/kg(试验Ⅲ组),研究不同剂量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以及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00和400 mg/kg低聚木糖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料重比(P0.05)。添加低聚木糖能够显著降低仔猪的腹泻率(P0.05)。添加低聚木糖还能够显著提高仔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P0.05),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以200 mg/kg低聚木糖的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低木糖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锋  陈敏  梁新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46-1848
[目的]研究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得到的酵母硒对肉鸡免疫器官及组织GSH-Px活力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为(42.78±1.08)g的AA商品代肉鸡225羽(公母混合),随机分成5组,每组3次重复,每重复15羽,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mg/kg Na2SeO3和0、0.1、0.2、0.3mg/kg酵母硒的日粮,饲养期42d。[结果]21日龄时,0.2或0.3mg/kg酵母硒组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42日龄时,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0.2或0.3mg/kg酵母硒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的GSH-Px活力(P〈0.05),且硒添加水平与血清和肝脏中的GSH-Px活性呈正相关。[结论]由啤酒废酵母制备的酵母硒可促进肉鸡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提高组织GSH-Px活力,是一种安全的有机硒源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建鲤适宜的投喂模式。【方法】以初始质量(33.52±0.17)g的建鲤鱼种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分别配制添加0.0g/kg(对照饲料)和5.0g/kg(试验饲料)Ala-Gln的等氮(350g/kg粗蛋白)、等能(17kJ/g)饲料,采用5种不同的Ala-Gln投喂模式(Ⅰ.连续8周投喂对照饲料(对照组);Ⅱ.试验饲料2周间隔投喂;Ⅲ.前4周投喂试验饲料,后4周投喂对照饲料的4周间隔投喂;Ⅳ.前4周投喂对照饲料,后4周投喂试验饲料的4周间隔投喂;Ⅴ.8周连续投喂试验饲料),研究Ala-Gln投喂模式对建鲤生长、饲料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Ala-Gln连续投喂和间隔投喂时,建鲤的生长性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周间隔投喂组建鲤的平均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4周间隔和连续8周投喂组(P0.05),2组4周间隔投喂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4周投喂试验饲料的4周间隔投喂组建鲤的平均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高于8周连续投喂组(P0.05),2周间隔投喂组和后4周投喂试验饲料的4周间隔投喂组建鲤的脏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Ala-Gln的4种不同投喂模式下,建鲤的摄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周间隔投喂组和前4周投喂试验饲料的4周间隔投喂组建鲤的蛋白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周间隔投喂组和前4周投喂试验饲料的4周间隔投喂组建鲤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连续8周投喂组(P0.05);只有8周连续投喂组建鲤的白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Ala-Gln可提高建鲤的生长、饲料利用和白肌粗蛋白质含量,但不同投喂模式间有显著差异,从建鲤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体组成的角度,并结合经济性和适用性等进行考虑,建议采用2周间隔投喂模式或前4周投喂添加Ala-Gln饲料的4周间隔投喂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大蒜素对鲫Carassius auratu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鲫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50、500mg/kg的大蒜素,并对鲫进行42 d的养殖试验,其中试验的第1~28天饲喂含大蒜素的试验饲料,第29~42天饲喂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结果表明:与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相比,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补体C3活力(P0.05),而添加500 mg/kg剂量的大蒜素则能显著抑制鲫血清补体C3、C4活力(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后,该剂量组C4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250、50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肝胰脏、肾脏和脾脏中溶菌酶(LZM)活力(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的14 d内,250、500 mg/kg剂量组血清LZM活性及500 mg/kg剂量组肾脏和脾脏LZM活性仍有显著升高(P0.05);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脾脏中一氧化氮(NO)含量(P0.05),添加500 mg/kg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血清和脾脏中NO含量(P0.05),但该剂量显著抑制肝胰脏NO含量(P0.05),250、500 mg/kg剂量组肾脏中NO含量在第42天时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5)。研究表明,鲫基础饲料中大蒜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