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非手术与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比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组(n=31)与非手术治疗组(n=33)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组治愈18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41.9%;非手术组治愈27例,死亡6例,病死率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手术组的主要并发症:休克(9.1%)、ARDS(12.1%)、肾功能不全(9.1%)、消化道出血(6.1%)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的并发症(分别为35.5%、35.5%、29.0%、28.7%),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内的超早期手术病死率(23.8%)亦明显低于48h后手术的病死率(80.0%)(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并不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需手术者尽可能在病后48h内手术,术式以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加用腹腔灌洗、引流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行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倒需中转手术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手术方式为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并腹腔多管引流术。结果:23例治愈,9例死亡,病死率为28%。结论:对于一些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而病情仍不断加重的病例,必须果断采取手术治疗。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加腹腔引流术是SAP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治疗经验。方法对62例AC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治愈出院中54例,死亡8例,病死率12.9%,其中死于感染性休克4例、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呼吸衰竭及肾功能衰竭各1例。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4.6%(2/43),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31.6%(6/19)。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提高ACST患者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胰周四管引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分析四管引流胰腺坏死物.结果:18例胰周引流充分,无坏死物脱落堵塞引流管致再次手术,例早期死亡.结论:胰周四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简单、有效,可作为该病的综合治疗措施部分.  相似文献   

5.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41例手术治疗体会陈军福(雷州市人民医院,雷州524200)目前,不少学者认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一经确认宜早期手术治疗,并认为手术对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都有帮助。我院1977年至1994年的17年间手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的死亡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79例老年ACST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死亡23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15例,手术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手术者。结论;老年ACST患者应在出现五联征之前手术;对于已出现休克的患者应先给予适应的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手术;贻误手术时及有严重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华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55-J0055,J00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各1例,胰腺假性脓肿5例,死亡3例,其余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好,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4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7.1%),并发假性囊肿3例(21%)、应激性溃疡3例(21%);1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6.7%),术后并发假性囊肿4例(27%)、应激性溃疡5例(33%)、胰瘘2例(13%)、肠瘘1例(6.7%)、腹腔内出血1例(6.7%)、腹膜后残余感染5例(33%).手术方式主要采用腹腔及小网膜囊冲洗引流或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辅之以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胃造瘘及空肠造瘘,而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常规基础治疗 营养支持 中药内服外敷.结论:①SAP应首先以加强重症监护和重要器官功能保护,不强调早期手术,如果24 h后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可考虑行简单的腹腔及小网膜囊冲洗引流术,视情况附加胆总管引流及胃空肠造瘘;②如果早期合并胆道下端结石梗阻或后期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则主张积极手术,以解除胆道梗阻和清除感染坏死组织,但清创应适可而止,以防术中大出血和术后肠瘘;③尽早改善肠功能对改善SAP局部症状和体征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有重要意义,中药在恢复肠功能有独到之处,应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全组50例(78.1%)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2例(18.7%)患者中转外科手术治疗,全组9例(14.O%)死亡。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应强调抑制胰腺分泌、营养支持、应用广谱抗生素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肿胀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扩大式翼点入路开颅减压术式 ,治疗 85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肿胀患者。结果 :良好 2 8例占 32 .9% ,中残 8例占 9.4% ,重残 1 0例占 1 1 .5% ,植物生存 3例占 3.5% ,死亡 36例 ,病死率 42 .4% ,其中 GCS>8分的病死率为 1 6.7% ,GCS6~ 8分的病死率为 55.3% ,GCS3~ 5分者为 85.0 % (P<0 .0 1 )。结论 :手术是治疗急性脑肿胀的重要措施之一 ,GCS评分越低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或单纯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文献报道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死率达40%~80%,而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死率就更高,2个器官受累的病死率为44%~60%,4个以上器官受累的病死率为100%。我院2003年3月成功抢救了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4脏器受累的患者,现就此例的护理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cvcrcacutepanereatitis,SAP)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SAP 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8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4例.死亡2例。结论:B超、增强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少数需要中转外科.成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仍急速发展者行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是常见而又极其凶险的外科急症 ,具有并发症重 ,病死率高的特点。我院自 1989年至1998年共收治 AHNP患者 34例 ,本文是对 34例 AHNP的治疗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4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70岁 ,平均 47.7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 8h,最长 2 0 d,平均3.8d;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 10 h,最长 2 1d,平均 5 .2 d;经手术证实为 AHNP者 2 6例 ,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者 8例。34例中合并胆石症者 8例 (占 2 3.5 % ) ;腹腔抽吸液及术中胰周渗出液行细菌培养 9例 ,阳性 4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肾衰 (ARF)伴器官功能衰竭、原发病患者 3种血液净化方法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1 993年 2月~ 2 0 0 0年 6月住院的重症 ARF85例 ,其中 42例接受血透 (HD组 ) ,2 4例进行腹透 (PD组 ) ,1 9例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组 )。结果 :HD组、PD组及 CRRT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64.3%、54.2 %和 52 .6% (P>0 .0 5)。肾实质性疾病致 ARF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病死率较低 ;因心、脑疾病 ,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等致器官功能衰竭并发ARF者的病死率高 ;各组病死率都随衰竭器官数目增多而增加 ,但仅 HD组差异具显著性 (P<0 .0 5)。结论 :重症 ARF的病死率与原发病和器官功能衰竭数目等有关。HD、PD和 CRRT治疗本病病死率仍很高 ,PD和 CRRT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行重症监护的 ARF患者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和苦参碱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乌司他丁组微量泵泵入乌司他丁120万单位,1次/6h;联合治疗组在乌司他丁组基础上静滴苦参碱注射液,600 mg/d.两组均治疗7 d.观察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生化实...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多因素诱发,多个脏器受累、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提高术后的治疗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通过加强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肠内和肠外途径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采取肠内营养支持(25例)和肠外营养支持(20例),观察导管并发症,营养状况的改变,胰腺感染及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通过组间方差分析统计处理后发现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影响急性胰腺炎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9.
应用奥曲肽(商品名善宁)皮下注射及腹腔灌注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1例,治愈10例,治愈率为90.9%。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腹腔灌洗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好,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327例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 32 7例 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绝大多数是继发性 (97.2 % ) (急性感染占 46.5% ,急性穿孔占 48.6% )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误诊、漏诊。本组患者手术治疗 2 74例 ,治愈 2 53例 (92 .3% ) ,死亡 2 1例 (7.7% ) ;保守治疗 53例 ,治愈 43例 (81 .1 % ) ,死亡 1 0例 (1 8.9%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结论 :老年人急性腹膜炎有就诊延迟 ,临床表现不典型 ,漏诊、误诊率高的特点。术前并存疾病及手术延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正确诊断 ,早期手术 ,积极处理并存疾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