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采用农业界限温度稳定通过的初、终日期及其间持续天数为指标,分析研究了湖南农时早晚和农事季节长短的气候特征.对农时和农事季节作定量的描述是农业深度开发的需要,也是客观预报农时和农事季节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齐经济  王凯全  周琪  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94-18097
[目的]为使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更好地为水稻生产服务。[方法]在加强农用天气预报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宣城地区水稻生产过程遇到的天气条件和实际工作的开展,分析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的内容及实际水稻生产的气象预报需求。[结果]宣城地区农事活动的预报项目有水稻适播期预报、水稻移栽期预报、农田施肥期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晒田控蘖期预报、灌溉排水预报、收获晾晒期预报等。农业气象灾害服务产品包括低温冷害预报、高温热害预报、暴雨洪涝预报、大风预报和灾后措施、雪灾预报等。这些预报产品在实际水稻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充分了解服务范围内水稻种植布局、种植制度和农事活动是编制、开展好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前提。熟悉水稻的生长动态、相应的气象指标和可行农技措施是开展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基础。农业情报共享是做好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9月主要农事     
蔬菜农事9月份,高温季节已过,天气逐渐转凉,蔬菜生产进入繁忙季节。主要蔬菜农事有:1.播种育苗。冬季大棚栽培的番茄、茄子、辣椒可以开始播种;绿叶蔬菜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芫荽等分期分批播种;也是七月葱、八月蒜的适宜播种季节;半山区、平原地区盘菜开始育苗;迟熟大白菜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81—2008年夏季(5—10月)西宁地区4个气象站的雷暴天气资料,分析了西宁地区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造成雷暴天气的环流形势与影响系统。为提高西宁地区雷电预报准确率,从天气学、统计学和能量天气学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预报指标和预报方法,建立了西宁地区雷暴天气动态分析和预报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5.
皖南烟叶生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皖南烟叶生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方法]宣城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根据皖南烟叶田间管理规程确定的农事活动,通过皖南烟叶生产与天气关系研究,分析农用天气预报的内容及实际需求。[结果]总结归纳出7种主要预报对象,分别是大棚防雪灾预报、适宜移栽期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清沟排渍预报、灌溉预报、排涝及适宜收获期预报;提出用皖南烟叶生长天气关系模型制作农用天气预报预报,并编制了皖南烟叶田间生产周年气象服务方案,通过掌握烟叶生产布局和追踪烟叶生长动态,及时开展服务,提出保障烟叶优质生产可行的农事措施。[结论]该研究为皖南烟叶优质适产提供了农业气象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花粉观测和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地区花粉季节变化规律和日变化规律,以及南京地区不同种类花粉的季节分布特点,发现南京地区花粉分布呈单峰型分布,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3月中旬起,花粉数量迅速增多,到4月中旬达到顶峰,此后缓慢下降,但起伏较大。同时,根据同期气象条件分析了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水、风速)对花粉浓度的影响,建立了花粉浓度预报方程:Y=0.703X1+0.005X2+0.005X3+0.452。其中,Y为花粉浓度预报值;X1为前一日花粉实况;X2为气压差;X3为温度差。  相似文献   

7.
每年5—6月本溪地区受冷涡系统影响天气增多,多阵性降雨天气,冷涡系统带来的特殊天气也给本溪地区温度和降水预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造成温度预报和降水预报质量不高。通过对2019年5月1—6月11日影响本溪地区的冷涡系统进行追踪,分析了冷涡的位置、强度等对本溪地区温度、降水的影响特征。同时,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模式检验,以期为今后的预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增强预报能力,提高预报质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日光温室内外小气候观测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辽宁地区不同天气类型和不同季节日光温室内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并对拟合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辽宁省大洼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类型日光温室内最高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差异较大,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不同季节晴天和冬季阴天拟合效果稍差,其余季节不同天气类型拟合效果较好。春季、秋季、冬季中晴天、多云天、阴天、降水天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20~1.130、0.005~0.064、0.043~0.150、0.190~0.27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40~1.530、0.005~0.076、0.050~0.180、0.200~0.320℃,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80%~19.90%、0.07%~0.70%、0.40%~2.60%、2.60%~4.10%;晴天、多云天、阴天、降水天日光温室内最高气温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95~2.23、0.26~0.95、0.05~1.55、0.01~0.5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61~2.78、0.29~1.03、0.06~1.88、0.012~0.710℃,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80%~7.70%、0.22%~1.00%、0.30%~11.80%、0.05%~3.40%。可见模型预报精度较高,可用于辽宁地区日光温室内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预报。  相似文献   

9.
刘强  李燕  赵京峰  马丽 《现代农业科技》2007,(8):121-122,124
盛夏季节出现的持续干旱高温灾害性天气对济宁地区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通过对济宁历年夏季出现的持续干旱高温天气的降水、气温及大气环流背景等分析研究,发现1997年6月、7月份盛夏季节发生的持续干旱高温天气异常严重,为历史罕见。为此,提出相应的预报与防御对策,需要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综合治理和全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结合黑龙江省2012年年度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2012年农业气象年景及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的估计,针对其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指导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年景属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影响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有春季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的干旱、后春阶段性低温;夏季阶段性干旱、盛夏局地洪涝;秋季早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朝阳地区历史上大风天气的发生演变规律以及影响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并利用近十年的大风天气资料,找出了预报大风的要素指标,并结合部分专家的预报经验,研究制作朝阳地区大风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1~2010年格尔木地区及其周边站点的常规和辐射气象资料,通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针对格尔木地区影响光伏电站太阳辐射的天气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取了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方法,并对预报的结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此研究建立的辐射预报方法预报与实况误差较小,该方法对逐时、逐日太阳辐射的预报均具有使用价值,该方法能为格尔木地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气象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黑龙江省2013年年度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2013年农业气象年景及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的估计,针对其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指导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年景属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影响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有春季东部部分地区的春涝、后春及夏季阶段性低温;盛夏局地洪涝.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适合辽阳地区的乡镇温度预报方法,本文利用辽阳地区2012—2014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气象要素,对回归方程法、差值法、滑动平均法3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方法最高气温准确率大于最低气温准确率;气温预报准确率和季节相关性不大;所有回归方程中,3站之间气温拟合效果最好,2站之间气温拟合效果次之,多要素拟合效果不好;差值法在稳定性的天气中准确率较高;10 d和15 d滑动平均法的效果较好,降低了台站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对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航空气象中,云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对云的观测和判断,需要从它形成的物理机制、所在地区的纬度、地形和当地的季节变化来着手考虑。云的外貌特征、凝结高度和数量的多少寡,可以反应当时、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是观测和预报判断本场当时和未来天气演变的一个重要参考;反之,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形势及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就可以大概判断出当时的云状、云高,这也是夜间观测云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和冷空气活动规律,结合分析14:00气温、气压变化曲线,选取不同的预报因子,分月建立寒潮预报天气模型。该方法客观、自动化程度高,从资料选取到预报出是否有无寒潮天气,可自动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其判别更准确,明显提高寒潮天气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研究潍坊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特点,减少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危害,为日后的春夏季节强对流天气预报工作提取可利用的预报指标,提高预报准确率,特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剖面和探空分析,同时结合雷达和卫星云图等短时临近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成因分析,得出此种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特点和类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东北冷涡东移过程中分列出的高空槽。冰雹发生在2日的下午,此时低层升温明显,能量充足。前倾结构的高空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出现,从而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1,(15):10-11
《农家致富》手机报设畜禽养殖、规模种植、园艺栽培、综合信息4个版。每周一、三、五上午8点,准时送上天下农事。天气变化及时传递——梅雨"超长"周二后降雨强度减弱今年梅雨期很有可能超过36天,创造近10年最长纪录。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区仍多阴雨天气,其中江淮之间和东北部地区雨量可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南京今天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到大,22℃~27℃。  相似文献   

19.
赤峰地区大到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赤峰地区1970-2005年36年间大到暴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赤峰地区大到暴雨发生的月、年分布特征;总结了强对流天气引起大到暴雨天气的预报经验和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聂颖  余广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19-4223
利用南京地区数值预报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仪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及其衍生产品,对2006年7月19~21日连续3 d前后共13个时次的雷暴天气进行分析,发现了该次中α尺度对流系统持续不断生成MCC天气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