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钾(-K)和施钾(+K)处理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结果】莲藕移栽76 d后,+K处理叶片和叶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K处理,并均在97 d膨大茎成型后逐渐降低;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在早期为+K处理低于-K处理,97 d后+K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明显加快,其累积量于139 d明显高于-K处理,160 d不同处理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量趋于稳定,+K处理为1 204 g/株,比-K处理高19.7%。在97—160 d产量形成关键期,膨大茎中氮、磷和钾的累积量,+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32.8%、10.3%和74.2%,其中来自其它器官转移的氮、磷和钾,+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1.20、0.12和1.26 g/株,来自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转运的氮、磷和钾,前者比后者高2.16、0.04和5.70 g/株。莲藕氮、磷、钾累积总量之比-K处理为1﹕0.14﹕0.90,+K处理为1﹕0.13﹕1.31。【结论】钾营养促进莲藕干物质生产和累积、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并提高莲藕各器官尤其是叶柄中钾的含量,在生育后期促进干物质和养分从叶片等器官转移并贮存到膨大茎中并最终增产。  相似文献   

2.
茭白地上部氮磷钾及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秋茭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地上各部位氮、磷、钾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茭白植株地上各部位氮、磷、钾含量总体不断下降,肉质茎膨大时有一峰值。叶片氮、磷含量持续下降,钾含量前期下降,膨大前显著上升;短缩茎氮、磷、钾含量前期下降,膨大前迅速下降,膨大后转而上升;肉质茎氮、磷、钾及蛋白质含量膨大初期迅速上升,随即稳定并呈下降趋势;叶片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短缩茎蛋白质含量在二次分莫期和膨大期前出现峰值,膨大后期也转而上升,为翌年的生长积累养分。品种间各养分变化规律相似,时间上的差异与品种物候期差异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肥料组合对青花菜养分含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大田施足有机肥条件下,研究甘肃省河西地区化肥及生物肥不同组合处理对青花菜养分含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青花菜植株各器官的氮、磷、钾含量均随生育过程而逐渐降低;现蕾期之前,茎叶中的氮、磷含量较高,从现蕾期开始,花球的氮、磷含量明显高于茎叶,整个生长期,茎部的钾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器官;采收期青花菜植株氮含量表现为花球>叶>茎>根,磷含量表现为花球>茎>叶>根,钾含量表现为茎>花球>叶>根.T1和T3处理下,土壤pH值先降低后升高,EC值先升高后降低,其余处理土壤pH值均随定植期到采收期施肥次数的增加而降低,EC值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植株养分含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每公顷施纯N 496kg、P2O575kg、K2O 246kg为甘肃省河西地区青花菜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4.
新疆高产棉田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对 30 0 0kg·ha-1皮棉高产测定的结果表明 ,棉花叶片、茎枝、蕾铃中的氮、磷、钾含量随生育进程呈明显下降趋势 ,且下降幅度大于 2 0 0 0kg·ha-1对照产量棉田。整个生长期 ,叶片、蕾铃中氮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产量棉田 ,尤以果枝叶最明显 ;蕾铃中的磷和茎枝的钾百分含量高于对照棉田 ;棉株群体中氮、磷、钾的积累可用Lo gistic曲线方程表达 ,拟合良好。养分吸收最快的时间 :氮约在出苗后 90d ,磷在 92d ,钾则偏早 ,约在出苗后 85d。在 30 0 0kg·ha-1皮棉高产条件下 ,棉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磷、钾分别为 385 .8、2 44 .7和 34 0 .3kg。每生产 10 0kg皮棉和相应的茎叶需吸收氮 12 .5kg、磷 8.0kg和钾 11.1kg。  相似文献   

5.
高强力优质棉在快增期较短的时间内吸收了约60%的养分,其最大吸收量和最大吸收强度低于常规棉,在生育后期,养分吸收量和器官中的百分含量也低于常规棉。在养分向各器官的分配中,高强力优质棉的氮、磷向叶片中分配较多,钾向主茎、分枝分配较多,在养分百分含量上,氮、磷在叶片的含量最高,钾在叶柄中的含量最高,而且氮在营养器官的百分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和用量对花椰菜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可提高花椰菜钾和钙含量,边叶、花轴-花枝含磷量,降低花椰菜各部位含氮量和边叶镁含量.与硫酸钾比较,氯化钾处理花椰菜含氮量、边叶、花轴-花枝含钾量、花球钙镁含量高,但边叶的钙、镁含量较低.氯化钾对钾素运输到花蕾有抑制作用,花蕾含钾量低于硫酸钾处理,对经济产量产生不良影响.硫酸钾处理的铁、锰含量高于氯化钾,而氯化钾处理花球微量元素含量有高于硫酸钾处理的趋势.施钾花椰菜对N、P、Ca有富集效应;氯化钾和镁吸收之间有拮抗作用存在,而硫酸钾处理养分含量降低可能是由于增产产生稀释效应所致.硫酸钾提高微量元素营养体吸收量效果优于氯化钾,但低量氯化钾比硫酸钾有利于花器官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7.
宁夏向日葵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宁夏不同地区进行了向日葵肥料田间试验,测试了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NPK养分含量及其干物质累积量,分析了宁夏食用葵和油用葵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向日葵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不论施肥与否,食用葵和油用葵干物质累积量随生育期均呈"S型"曲线增长,其干物质累积高峰期均在现蕾期至开花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变化较大,但总体趋势是生育前期高于后期,随生育期延长其含量呈下降趋势.食用葵和油用葵各器官吸收氮、磷、钾的量有一定差别,食用葵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茎>籽>盘;磷为:籽>叶>茎>盘;钾为:茎>叶>盘>籽;油用葵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籽>茎>盘;各器官中总吸磷、钾量的大小与食用葵一致.食用葵吸氮高峰期为现蕾期至开花期,吸磷、钾的高峰期在开花期;油用葵吸氮、钾高峰期在现蕾期、吸磷高峰期在开花至成熟期.在供试条件下,食用葵每形成100 kg籽粒约需吸收氮(N)3.8~4.9 kg,磷(P2O5)1.5~2.1 kg,钾(K2O)8.9~10.3 kg;油用葵约需吸收氮(N)3.5~4.6 kg,磷(P2O5)1.6~2.1 kg,钾(K2O)6.9~9.2 kg.  相似文献   

8.
不同颜色棚膜对甜椒生物量积累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紫色、蓝色、红色和无色(对照)棚膜覆盖拱棚,在相近光强条件下,研究光质对甜椒生物量积累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膜提高了甜椒干重,蓝膜则使之降低,紫膜和对照无差异;果实占总干物重的比例以红膜最高,根、茎和叶片比例则以蓝膜最高;甜椒植株各器官氮含量均以蓝膜最高,磷含量以紫膜最高,有色膜覆盖提高茎中钾含量,但对果实中磷、钾含量影响不大;红膜显著提高甜椒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蓝膜降低了根系、叶片和果实中氮、磷、钾吸收总量以及果实的分配率,但增加了其在叶片中的分配率。  相似文献   

9.
以甜瓜西州密25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不同生育期测定甜瓜的根、茎、叶、果等器官的氮、磷、钾含量,研究甜瓜主要矿质营养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单株甜瓜全生育期吸收的养分以钾素为最多,达7.34 g;氮素次之,为2.31 g;磷素最少,仅0.90 g。每生产1 000 kg甜瓜需吸收N 1.36 kg、P 0.53 kg、K 4.32 kg,且N∶P∶K=1.00∶0.39∶3.17。不同生育期甜瓜吸收的氮、磷、钾以苗期最少,膨果期最大,而氮、磷、钾分配比例均以果实最高。坐果前氮、磷、钾养分主要集中在叶片,坐果后至成熟期养分迅速往果实中转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柑橘品种‘红美人’果树叶片、果实养分含量及产量进行分析,明确柑橘结果树养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是‘红美人’柑橘对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叶片中氮、磷含量在开花期最高,而钾在果实膨大期含量最高;叶片中钙、硼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成熟期和幼果期达到最大值;而镁的含量变化不大,仅在花芽分化前期略有增加然后减少。根据柑橘果实产量、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估算出其产量在23 250 kg∕hm~2时合理施肥量为:N 324.2—405.3 kg∕hm~2、P2O5230.3—345.4 kg∕hm~2、K2O 343.3—457.7 kg∕hm~2。  相似文献   

11.
<正> 番茄的不同生育时期养分的吸收量不同,氮、磷、钾、钙、镁5种元素的吸收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尤其是氮、钾、钙在第一花序开始结实时,吸收量迅速增加,在生育前期,番茄植物对氮和磷的吸收总量虽然不及后期,但是由于前期根系吸收能力的限制,对肥力水平要求却很高,若缺乏氮和磷,不仅抑制前期生长和发育,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后期补施磷和氮也不可能挽回。在生育中期,氮、磷、钾主要存在于茎、叶中,供花芽和叶芽的分化发育之用,必须考虑氮与钾的平衡,氮过多会使茎和叶柄徒长,影响结实。在日照不足,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要减少氮肥,多用钾肥。果实发育初期,磷含量较高,随着果实的膨大,钾的含量大大增加,氮钾比钾较高时,有利于果实的膨大,但  相似文献   

12.
红花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cus L.)对氮、磷、钾的吸收特征,为红花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红花3个株系(2-3、H-7、BH-1)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幼苗期、花蕾期和成熟期红花不同器官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并分析氮、磷、钾累积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幼苗期氮素以叶中较高,磷素和钾素含量均以茎、叶较高;与幼苗期相比,花蕾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下降,转移到花和蕾等器官中;成熟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持续下降,养分转移到种子和苞叶等器官中,氮的分布特征表现为种子叶苞叶根茎,磷的分布特征表现为种子苞叶叶根茎,钾的分布特征表现为苞叶种子根茎叶。同一生育期,不同红花材料的氮、磷、钾累积量有明显差异。苗期氮、磷、钾累积量较低,花蕾期迅速增加,成熟期持续增加。从花、籽粒中氮、磷、钾累积量占花蕾期、成熟期对应养分累积量的比例可知,红花花对磷、钾的需求量大于氮;红花籽粒对磷的需求量最大,其次为氮和钾。【结论】植株体内养分含量随红花的生长而变化,养分累积量表现为钾氮磷,干花和籽粒产量与氮、磷、钾累积量有明显关系,花蕾期对磷钾需求量大,成熟期对磷氮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泸州烟区施肥方式与烟株对营养元素吸收量相匹配,满足烟株生长需求。[方法]在泸州烟区烤烟生产过程中,间隔一定时间采集田间烟株不同器官样品,测定养分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变化,根据养分积累规律,提出相应施肥措施。[结果]泸州烟区的烤烟根、茎、叶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规律变化;根、茎、叶分别从移栽后41、31和21 d至移栽后70 d干重迅速增加,分布达到相应器官总干重的71.45%、73.69%和81.97%。根、茎干物质积累强度最大时期为打顶后10 d内,分别为35.06和45.27 kg/(hm2·d),叶干物质积累强度最大时期为移栽后41~50 d,达54.92 kg/(hm2·d)。烟株氮、磷、钾积累量均呈“S”型规律变化,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从移栽后10~50、10~70、10~50 d迅速增加,栽后50 d时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总含量的77.17%、51.13%和84.64%;氮、钾吸收高峰均出现在移栽后31~40 d,分别达2.61和3.96kg/(hm2·d),磷吸收高峰出现在移栽后51~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和根系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枣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沟施、穴施、辐射状施肥、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式,定期测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及吸收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方式均可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对0~20 cm土层影响更为明显,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整个生长周期内,辐射状施肥对有机质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穴施次之。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分别较CK增长0.18 g/kg、12.66 mg/kg。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其中穴施对速效磷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26.38 mg/kg,辐射状施肥对速效钾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81 mg/kg。4种施肥方式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辐射状施肥对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采用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钾、氮营养对莲藕膨大过程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钾处理(不施钾和适量钾)和3个氮处理(不施氮、适量氮和2倍适量氮),分别于子藕移栽后76 d、97 d、118 d、139 d、160 d和190 d收获莲藕膨大茎,记录其鲜、干重,分析还原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当钾、氮营养不足时,莲藕茎膨大形成的时间提前。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中期,适量钾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钾处理;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期,适量氮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在莲藕膨大茎成熟后,适量钾处理的莲藕产量比不施钾处理高出20%以上,适量氮处理的产量比不施氮处理高出2.3倍以上。施氮过量时,莲藕膨大形成的时间推迟,且适量氮处理的莲藕最终产量比2倍适量氮处理高出1.2倍以上。适量的钾、氮营养可以提高莲藕膨大前、中期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膨大中、后期淀粉含量,表明适量的钾、氮营养能明显改善莲藕品质。  相似文献   

16.
课题分析芋头植株主要养分元素吸收和分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芋头对氮、磷的吸收高峰期主要在苗期和膨大期,分别满足茎叶增长和球茎膨大需求;钾的积累主要在地下球茎膨大盛期之前,分配于叶柄,持续时间较长;钙元素需求旺期在地上部营养体最大期之前,主要分配于叶片和叶柄,后期则分配于球茎膨大;铁元素的积累高峰期主要在球茎膨大之后,先以母芋为中心,再转为子孙芋。  相似文献   

17.
烤烟对不同硼肥力土壤中硼的反应及丰缺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6种不同硼肥力土壤施用硼肥对烤烟不同部位对硼的吸收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烤烟生长过程中,叶片对硼、氮和钾的积累量上均表现为团棵期打顶期;打顶后烟叶叶片对硼、钾含量大小均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茎,而氮含量则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茎;2土壤有效硼含量在一定值(0.56~0.75 mg/kg)时,烟叶硼、钾、氮含量随土壤硼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高于0.75 mg/kg时,烟叶对硼、钾、氮的积累受到抑制。因此,烤烟生产中土壤有效硼丰缺值在0.56~0.75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钾、氮营养对莲藕膨大过程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钾处理(不施钾和适量钾)和3个氮处理(不施氮、适量氮和2倍适量氮),分别于子藕移栽后76、97、118、139、160和190天收获莲藕膨大茎,记录其鲜、干重,分析还原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当钾、氮营养不足时,莲藕茎膨大形成的时间提前。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中期,适量钾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钾处理;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期,适量氮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在莲藕膨大茎成熟后,适量钾处理的莲藕产量比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小型西瓜生长发育规律,采用分期抽样和定量检测方法,对黄小玉、红小玉生长过程中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养分的吸收分配和果实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播种小型西瓜的全生育期为89~93 d;干物质累积速度以第一雌花出现、果实膨大初期和果实膨大后期为最快,干物质量分别占植株最后干物质量的36.06%~40.05%和92.55%~97.34%;小型西瓜吸收的养分中氮>钾>磷,吸收氮和磷最多的是第一雌花出现到果实膨大初期,吸收钾最多的是第一雌花出现到果实膨大后期,氮在叶、磷在叶和果、钾在茎和果分配最多;坐果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一直处于积累状态,到成熟时,红小玉和黄小玉分别达到11.3%和12.67%,果实中硝酸盐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亚硝酸盐含量无较大变化,维持在无公害限量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钾水平对两个甘蔗品种(BC2-32和YT55)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使两品种的总干重显著增加,根冠比降低;不同钾处理下,BC2-32的根干重,根冠比均比YT55高,地上部则相反;随着钾浓度的升高,BC2-32的总干重增长幅度比YT55大;施钾显著提高了两品种的各器官氮、磷含量以及全株氮、磷积累量和利用效率,BC2-32的地上部氮、磷积累量分别占全株氮、磷积累量的比例以及氮利用效率在各钾处理下均比YT55低,而磷利用效率在较低钾处理下低于YT55,在较高钾处理下则相反;施钾显著提高了两品种的全株钾积累量,降低了钾利用效率,在不同钾处理下,BC2-32的钾素利用效率都高于YT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