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探究热泵水热分离除湿方式对密集烤房烘烤效果的影响,以粤烟97烟叶为样品,设计了热泵除湿(HP)和传统燃煤(TC)密集烤房烘烤效能试验,通过采集系统获得烤房内22个测试点温度和烤房电耗数据,分析2种方式密集烤房的温度场均匀性问题,并结合烤后烟叶经济成本、外观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等多个特征指标,明确HP方式能有效提高烟叶品...  相似文献   

2.
烤烟烘烤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烤烟烘烤是决定烟叶商品等级的最后环节。目前,烟农使用的烤房各于自然通风式,存在温湿度调控难、排湿不畅、烟叶商品等级低和燃料热效率低等缺点。为此,研制了一种在不改变原烤房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增设一套热交换器及热风循环装置,并实现强制热风循环的烟叶烘烤系统,能改善烘烤条件,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3.
烟叶烘烤调制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烟叶烘烤调制环节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消耗大、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分析了现行烘烤调制工艺,并对其做了调整;设计了烟叶烘烤调制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了温度湿度检测报警系统,并在热风强制循环式堆积烤房上得到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烤烟房热湿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种植国,在能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烟叶烘烤实行节能势在必行,回收和利用烤烟房排放的热湿是对烤烟房实行节能的一项重要方法。为此,根据烟叶烘烤的特点分析出实行热排湿节能的难点,又介绍了应用在烤烟房中直接利用、回收利用和烤烟群系统等各种热湿回收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热湿回收技术研究方向和各种热湿回收烤房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烟叶烤房群无线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烟叶烤房群以及烘烤过程的特殊管理要求,设计了烟叶烤房群烘烤过程无线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平台实现了数据现场采集、远程无线传输和对烤房群的实时管理和反馈控制,系统设计符合我国烟叶烤房发展规划和烟叶生产实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烤烟的散叶烘烤具有操作便捷、劳动强底低等优点,但存在不能充分发挥密集烤房作用的缺点,为此,设计了一种烟叶堆放式散叶烘烤用集装箱装烟装置。该装置装烟量大、操作方便,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发挥出了密集烤房的最大作用。介绍了装置的结构特点、制作工艺,讨论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7.
针对密集烤房鲜烟叶装炕劳动强度大、用工难、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结合密集烤房结构和烟叶烘烤技术要求,设计一种倾斜旋转式装烟机。主要由动力平台、升降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倾斜旋转装置及PLC控制系统构成。通过对烟叶装炕过程的分析,对链条提升机构和油缸举升机构进行设计,确定其结构参数。为保证装烟机具有良好的装烟效果,对旋转机构和倾斜机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得到载烟杆长度为650 mm,载烟杆与锥齿轮连接轴两轴线距离为13 mm,烟夹倾斜角度为23°,并通过遗传算法对锥齿轮进行优化设计。以装烟成功率和烟叶损伤率为评价指标,在密集烤房内进行装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倾斜旋转式装烟机工作性能可靠、稳定,平均装烟成功率为96.7%,烟叶平均损伤率为7.8%。研究结果可为密集烤房智能装烟设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密集烤房管理出现的传感器数据记录准确度低、实时性差、数据发挥作用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无线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在不影响现有烟叶烘烤控制器的前提下,直接与传感器和控制器对接,具有良好兼容性;同时通过搭建烟叶烘烤信息监控平台,实现了烤房信息的远程监控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烟叶烘烤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同时也为指导进一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烟叶烘烤的温湿度条件与烟叶最终的品质直接相关,烤房控制器通过将目标温湿度曲线数据与当前烤房温湿度对比反馈闭环控制,实现了自动烘烤控制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烟叶烘烤的效率和质量,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了管理工作。但由于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要实现大规模密集烤房的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时更新并记录烤房内温湿度数据,设置温度超限报警和提供紧急开关,对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分析烤房烘烤信息并响应紧急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对进一步实现规模烘烤监控和管理具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烟叶烘烤质量受采收、编烟、装烟、烤房供热性能、通风排湿能力、烟叶烘烤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烟叶烘烤操作必须从采收、编烟开始严格工艺规范,特别是进入烤房后的烘烤期一定要掌握低温调湿变黄、稳温排湿后熟、通风脱水干叶和控温控湿干筋等操作工艺技术。1采收编烟及装烟(1)成熟烟叶的形态特征。下部叶:烟叶基本色为绿色,稍微显现落黄,茸毛部分脱落,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叶龄50~60天。中部叶:烟叶基本色为黄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云烟87为例,采用普通烤房和密集烤房从烟叶质量、能耗量、利用率、烘烤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突出密集烤房烘烤技术的先进性。并根据烤烟实际情况调试出最佳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推广密集烤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普通燃煤烤房能源消耗大、污染环境和生物质燃料烤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普通烤房进行改造,引入空气源热泵系统,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烤房不同气流形式结构、装烟室地面分风坡结构、加热室底部导流板结构的烘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得烘烤性能最优的烤房结构形式;同时对温湿度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实现烤房温湿度的精准调控,最后开展节能应用效果和温湿度操控性能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空气源热泵烤房与普通燃煤烤房和生物质燃料烤房相比,能源消耗减少,平均烘干1 kg烟叶可分别节约0.77元和0.35元,烟农节能增收成效显著;在温湿度调节上更加准确灵敏,烟叶烘烤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自动烟叶调制烘烤设备一种适合与当前农村土烘房配套使用的5HNZS1400型自动烟叶调制烘烤设备,由四川省农机研究设计院研制成功,并通过省级鉴定。该设备装机动力750瓦,每仓可容纳1400公斤鲜烟叶。通过机诫强制通风循环,排湿畅,从而保证密集装仓的烟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单神经元PID控制多能源混合烤房的烘烤效果,以云烟97为试验材料,利用多能源供热密集烤房和普通燃煤烤房,进行烘烤对比试验,对两种烤房烟叶的外观质量、评吸质量、经济性状及烘烤能耗成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ID控制的多能源烤房能够精确控制烘烤温湿度,其烤后桔黄烟比普通烤房高出16.73%;主要化学成分达到优秀品质范围;评吸总分高出1.95;烘烤成本减少0.3元/kg;经济性状比普通烤房高出2.84%。  相似文献   

15.
江永胜 《福建农机》2005,(Z1):11-12
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将专家曲线集成在CPU中实现对烟叶的自动烘烤控制,通过对传感器的处理实现温度到湿度测量的转换,双CPU的设计使得系统运行稳定,温度、湿度控制准确.实际运行结构表明,与普通烤房相比,烘烤后烟叶色度鲜艳、均匀一致,油分更好,提高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每个烤烟房年增收益800元以上,节约燃煤250公斤,且大大降低了烘烤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县烤烟生产的发展,烟叶的质量关系到烟农的经济效益,烤房性能优劣直接关系着烤烟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效益。为提高烤烟质量,我站与中美合资金威公司、淤上乡农技站共同承担我县的“节能高效烤烟烘房”星火项目的研制。针对常规烤房存在的温度不能调节、热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排湿不畅等四大问题,1999年我们对淤上乡山根寺村何金林的常规烤房采取安装自动控温仪、改良通风系统、加长火管长度、增加热风循环等四项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推广智能化烤房的必然性,并从改变传统烘烤观念、烤房优势,对栽培措施的需求、使用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智能化密集烤房的可行性,探讨了智能化密集烤房示范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推广智能化烤房的必然性,并从改变传统烘烤观念、烤房优势,对栽培措施的需求、使用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智能化密集烤房的可行性,探讨了智能化密集烤房示范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密集烤房装烟密度,降低烘烤的能源消耗,研发一套适用于密集烤房的变容积系统。在完成变容积装置的设计后,基于CFD方法模拟分析装置与烟叶的不同距离对烤房内部气体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通过烘烤试验获取实际烘烤数据,对模拟值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隔板与烟叶距离为0 cm时,流速不均匀系数Kv为0.40,温度不均匀系数Kt为0.41,距离为10 cm时,Kv=0.41,Kt=0.43;距离为20 cm时,Kv=0.42,Kt=0.49。装烟区9个测量点的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误差在6%以内。变容积烤房在装烟量为一半时,相比常规烤房的燃料消耗可节约13.4%。研究结果表明:当隔板与烟叶距离为0 cm时烤房内部的气体分布最均匀;CFD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可靠性;变容积装置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保证装烟密度,降低烤烟能耗。  相似文献   

20.
温湿度对烟叶烘烤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远程监控手段不断收集烟农烘烤烟叶烘烤的温湿度经验数据,对实现烟叶烘烤的智能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简要分析GPRS网络,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实现烤房温湿度数据的远传,并借助力控OPC将其成功传输至Matlab,为后续收集、分析、智能化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