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生姜、八角和丹参对母猪抗氧化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一致、平均体重(164.28±1.30) kg的莱芜黑猪妊娠经产母猪3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g/kg姜粉、5g/kg八角粉和10g/kg丹参粉(即Cont.组、GIN组、SA组和DS组)。结果表明,GIN组、SA组和DS组母猪血清中GSH含量、初乳中乳蛋白含量及初乳T-AOC均显著高于Cont.组(P<0.05);GIN组和DS组初乳中乳脂含量均显著高于Cont.组(P<0.05),SA组和DS组初乳中乳糖含量显著高于Cont.组(P<0.05);各处理间窝产活仔数、21 d成活率、仔猪初生窝重和21 d窝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10g/kg生姜、5g/kg八角和10g/kg丹参可提高母猪血清和初乳的抗氧化水平,提高初乳营养价值,但对母猪繁殖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3.061),来自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后阿拉伯树胶(GA,5%、10%)、水杨酸(SA,1、2 m M)及其组合(10%GA+1 m M SA)对"Grand Nain"香蕉9天的货架期(SL)品质和生物化学变化的影响,货架期间的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RH)60%~70%。  相似文献   

3.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SA(0.25、0.5、1.0、1.5和2.0 mmol/L)对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添加0.25、0.5、1.0 mmol/L的SA均能减缓盐胁迫对老芒麦造成的抑制作用。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外源添加0.25 mmol/L的SA效果最为显著(P<0.05),此时老芒麦的种子发芽势、根冠比、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分别提高了32.58%、21.15%、69.48%和81.09%,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73.40%。本研究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外源SA能通过提高老芒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消除由ROS引起的氧化损伤等方式维持其正常生长。本研究可为老芒麦在盐渍化土壤地区的推广、应用及生态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玉萍  董雯  张鑫  杨茜  张峰 《草业学报》2012,21(1):213-219
以先华70和祁连白雪2个耐盐性不同的花椰菜品种为材料,在125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0.5~1.5 mmol/L SA浸种预处理的花椰菜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ɑ-淀粉酶活性,其中以1.0 mmol/L的SA处理效果最好;0.5~1.5 mmol/L SA处理的花椰菜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茎粗和较大的叶面积,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较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其中以1.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好。说明0.5~1.5 mmol/L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ɑ-淀粉酶活性,提高花椰菜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诱导花椰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耐盐性,减轻和缓解盐害,SA浓度超过2.0 mmol/L时对盐胁迫没有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5.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9.065),来自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的Mohamed A.Awad等人研究了外源反式白藜芦醇(1.6×10~(-5)M、1.6×10~(-4)M和1.6×10~(-3)M)和甜菜碱(GB)(10、15、20 m M/L)处理对"El-Bayadi"鲜食葡萄冷藏30 d后放置货架2 d后的果实品质、抗氧化能力、抗氧化物质和酶活性等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反式白藜芦醇尤其是中高浓度的白藜芦醇及高浓度的GB降低了果实贮藏后的腐烂率。与对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浸种处理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杰  杨絮茹  周蕴薇 《草业科学》2011,28(4):582-585
用0.25、0.50和0.75 mmol/L水杨酸(SA)对黑麦草‘托亚'(Lolium perenne 'Taya')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不同浓度S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0.50 mmol/L SA浸种处理对黑麦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5~0.75 mmol/L SA浸种预处理有效地提高了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和...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和硝普钠处理增强柱花草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5~40 d的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幼苗为材料,探讨单独或复配喷施外源水杨酸(SA)和NO供体硝普钠(SNP)对柱花草低温胁迫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外源SA或SNP均能提高柱花草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可溶性总糖、脯氨酸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使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减轻低温胁迫对幼苗的伤害;而SA和SNP复配喷施,对柱花草低温胁迫抗性的提高效果更佳。说明SA和NO可通过信号系统来调节柱花草的低温胁迫抗性。  相似文献   

8.
<正>据《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22期《Me JA(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蓝莓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者冯叙桥等)报道,为研究外源Me JA(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蓝莓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Me JA(0、10、50、100μmol/L)在室温下熏蒸处理"达柔"蓝莓果实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水杨酸(SA)对海滨雀稗耐寒性的影响,以海滨雀稗"白金"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外源水杨酸(1 mmol·L~(-1))预处理对适温(30℃/25℃,昼/夜),冷害(8℃/4℃)和冻害(2℃/-2℃)3种温度处理下海滨雀稗生长速率和草坪质量、叶片电导率(EL)和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脂肪酸含量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害和冻害下,草坪质量下降,叶片EL增大,MDA含量升高,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升高;而外源SA预处理显著缓解低温对海滨雀稗草坪质量的伤害,降低叶片EL和MDA含量,提高SOD、POD和CAT活性。低温下叶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而外源SA预处理将进一步显著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因此,外源SA预处理显著提高冷害和冻害胁迫下海滨雀稗叶片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指数,从而维持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强抗氧化能力,缓解低温对植株的伤害而提高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2.010),来自埃及曼苏拉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前喷施不同浓度抗坏血酸(AA,浓度为3 mM和6 mM)和水杨酸(SA,浓度为2 mM和4 mM)对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外源水杨酸对苜蓿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外源水杨酸提高苜蓿抗盐的生理生化机制,以“甘农3号” 苜蓿品种为材料,在15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苜蓿幼苗生长、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苜蓿幼苗生长,盐胁迫下添加0.25 mmol/L外源SA后,苜蓿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植株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叶片和根系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未发生变化;根系中GPX活性、AsA和GSH含量显著升高,SOD、CAT和APX活性则未发生变化,说明外源SA处理能调控苜蓿幼苗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保护系统,缓解盐胁迫对苜蓿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小冠花幼苗叶片为材料,用0.25,0.5,1和2 mmol/L外源水杨酸(SA)对植株进行叶面喷施,通过盆栽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幼苗叶片在连续干旱下膜脂过氧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含量,研究外源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幼苗活性氧水平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0.5~2.0 mmol/L的水杨酸显著降低了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升了抗氧化指数,但对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干旱胁迫第11天,1 mmol/L SA处理的小冠花叶片O2产生速率、MDA含量、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干旱处理79.78%,34.42%,36.96%(P<0.05);CAT酶活性显著高于干旱处理2.45倍(P<0.05);到干旱胁迫第 16天,SOD、POD酶活性比干旱处理提高了3.85和3.63倍。表明外源水杨酸能够降低干旱胁迫下小冠花叶片的活性氧水平,提高小冠花叶片抗氧化能力,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提高了小冠花的抗旱性,尤其以1 mmol/L水杨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日草品种“芳菲1号”为试材,在1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 0.5, 1.0, 1.5和2.0 mmol/L)水杨酸浸种对百日草种子萌发以及不同浓度水杨酸(SA)注根和叶面喷施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A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盐胁迫对百日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中,0.5, 1.0, 1.5 mmol/L SA处理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株高、茎粗、根冠比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变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表明0.5~1.5 mmol/L的SA处理通过促进百日草叶片叶绿素合成,保护其光合作用,维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通过调节百日草抗氧化及抗渗透胁迫能力,有效缓解了盐毒害,尤其以1.0 mmol/L效果最佳,2.0 mmol/L的SA处理未见有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4.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0.109398),来自西班牙卡塔赫纳政治大学农学工程系的人员研究了采后UV-C处理(4 k J/m2)对"Prime Giant"甜樱桃在2℃下存放20 d(在运输期间模拟冷藏)以及15℃下存放5 d(货架期)期间物理化学品质、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采后UV-C处理对36%~39%的节水灌溉方式栽植的甜樱桃的上述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据《园艺学报》2015年第5期《根域蓄水调控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作者闫玉静等)报道,为进一步优化有限灌溉条件下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14年生盛果期红富士/平邑甜茶(Malus×domestica Borkh.‘Red Fuji’/M.hupehensis Rehd.)为试材,研究"埋砖蓄水"根域调控处理对根域土壤环境和苹果树叶片生长、光合性能特性、抗氧化酶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研究0.75 mmol/L 水杨酸(SA)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颠茄幼苗生理生化、氮代谢与次生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后:颠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多,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升高,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增强,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NO3-含量增加,NH4+含量减少,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提高,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降低;次生代谢产物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显著提升。说明0.75 mmol/L外源SA能显著改善100 mmol/L NaCl胁迫下颠茄幼苗的光合性能,调节有机渗透物质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小膜脂过氧化程度,以缓解盐胁迫造成的伤害。并使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恢复或增强,为生物碱的合成提供更多的前体物质和能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7.
选用270尾初重(6.43±0.03)g的健康奥尼罗非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750mg/kg茴三硫(ATT)和600mg/kg硫辛酸(LA),研究其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茴三硫组和硫辛酸添加组的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且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硫辛酸和茴三硫均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抗氧化能力和饲料利用率,促进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18.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0918),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植物激素萘乙酸(NAA)、吲哚-3-乙酸(IAA)和水杨酸(SA)以及耐盐的Sukkary砧木对两个杧果品种(凯特杧果和Naomi)耐盐性的影响。供试植物为1.5年生杧果.  相似文献   

19.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46),来自泰国先皇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前水杨酸(SA)处理对短期贮藏Taaptimjaan莲雾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人员于采前24小时在果实上分别喷洒0、0.5和1.0 mM的SA,并将果实  相似文献   

20.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01.011),来自伊朗赞兼大学的Farhang Razavi等人报道了采前草酸处理对桃采后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了增强桃采后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研究人员于采前15天用草酸(OA)喷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