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农村土地流转假定为前提,通过对农户兼业经营家庭收入与劳动力配置模型的分析,得出农户兼业经营的基本特征。运用模型分析法,分析得出农户兼业行为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用;非农专业经济水平越高,则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也就相应的越高;纯农业户在流转土地的租金或价格收入大于转出土地前的单位土地面积的劳动收入时形成土地转出(供给)意愿,在转入单位土地所支付的租金或价格低于其租入土地后的农业劳动收益时形成转入(需求)土地意愿。  相似文献   

2.
农户兼业化是中国一个普遍的、客观的现象。在农村中,纯农户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兼业农户的比例越来越高,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从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农户兼业化对农业来说有利有弊,是否应该鼓励农户兼业,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3.
利用陕西省251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兼业程度、农户农业水资源短缺感知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户农业水资源短缺感知对节水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户兼业程度对节水技术采用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农户兼业程度能够显著负向调节农户农业水资源短缺感知与节水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中年龄、耕地面积、相互信任、政策了解度等变量均显著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社会化服务发达条件下粮食生产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兼业条件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存在显著差异,纯农户希望保持不变的意愿比较强烈,二兼农户希望流出土地的意愿表现较强。影响兼业农户不同流转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兼业用工所占比例和农用生产资料费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社会化服务发达条件下粮食生产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兼业条件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存在显著差异,纯农户希望保持不变的意愿比较强烈,二兼农户希望流出土地的意愿表现较强。影响农户不同流转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所占比重、兼业用工所占比重、农用生产资料费用。  相似文献   

6.
张孟祎  蒋文青  张旭  李军 《农业工程》2021,11(5):148-152
针对烟台牟平区、福山区70位大樱桃种植户,采用调查问卷、电话采访的形式,对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樱桃种植面积和收入等进行了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不同家庭经营类型农户的销售渠道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专业化经营的农户更愿意选择销售给商贩,而兼业化经营的农户更愿意选择批发市场销售;种植面积大的农户偏向于选择批发市场销售的形式,且教育程度越高,互联网销售的程度越高;种植面积小的农户更倾向于以销往商贩的方式销售大樱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绿色信贷对农户绿色转型的影响,为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111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可得性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作用,并关注不同兼业情况、绿色认知水平农户之间的异质性,探究其内在逻辑。【结果】1)绿色信贷可得性对农户的绿色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能有效促进农户对绿色技术的选择;2)不同兼业情况的农户,绿色信贷可得性对其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影响作用不同,绿色信贷可得性对无兼业农户的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绿色认知水平在绿色信贷可得性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中具有正向作用,绿色认知水平高的农户更容易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更有可能愿意采取绿色转型行动。【结论】应加大对农户的绿色信贷支持力度,为农户绿色转型行为提供专项信贷支持,提高农户对技术采纳的风险承受能力,加强农户的绿色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帮助农户掌握绿色农业技术和创新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8.
孙梦莹  朱德兰  张林 《节水灌溉》2013,(4):50-53,56
为了探讨限制滴灌技术应用的原因,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使用温室滴灌技术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滴灌技术使用满意程度与受教育程度、技术指导和政府补贴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农户年龄、兼业程度和推广技术的限制因素呈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农户使用温室滴灌技术满意程度的关键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年龄、技术指导、农业投产比、政府补贴、滴灌设备的价格、滴头堵塞、受教育程度、水肥不均、土地细碎化分散程度和兼业程度,其中除兼业程度在显著性水平0.1下和土地细碎化分散程度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较为显著外,其余因素均对农户使用滴灌技术满意程度具有极其显著影响。此外还建立了关键因素与农户使用滴灌技术满意程度的概率关系式。基于实证结果,为温室滴灌技术能够顺利推广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粮食生产"全托管"是通州区农村近年来逐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农民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与管理,收益协商共享"。粮食生产"全托管"工作是确保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全新的粮食生产"全托管"经营和管理模式得到了农户的拥护、农村合作社的欢迎、政府的肯定,及时地缓解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后的农村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  相似文献   

10.
(上接本刊2006年第1期第13页)4.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引发连锁社会效应农机专业户异军突起。以“均田”为特征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形成的小规模农户,普遍经营不起农业生产所要求的大中型的系列农机机群。随着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家庭壮劳动力出走,兼业农户开始雇人工收获小麦。农业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涨价,使得机器作业价格逐渐占据优势。许多农户则出现对联合收获机“买不起、用得起”的要求,迫切希望分享现代农机的成果。这就为农机专业户的产生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一些有头脑、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专门经营大中型农机,面向省内外农户进行有偿农机作…  相似文献   

11.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最新报告,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农忙季节缺人手、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的现象,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求更加紧迫。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据有关专家披露,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政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在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处在变革的关键期,农业生产正由人工、畜力和小农具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转变,农业经营正由分散的小农户为主向规模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农民种粮正由主业向兼业、副业转变。适应这种变化,需要集成推广以机械化为载体的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带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为适应这种新变化,农业部组织育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疆部分县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重新利用重要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特征、要素禀赋、技术应用、政策制度4方面选择制约其长效利用的因素,结果表明:民族、水资源稀缺程度、土地经营规模、运行管护模式是否健全、是否有运行管护资金对农户采用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的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兼业程度、节水投资占家庭年收入比重和水价征收标准对农户采用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的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动态     
58套“技术组合拳”打造粮食生产新增长势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处在变革的关键期,农业生产正由人工、畜力和小农具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转变,农业经营正由分散的小农户为主向规模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农民种粮正由主业向兼业、副业转变。适应这种变化,需要集成推广以机械化为载体的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带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倡导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农户土地流转的交易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内蒙古65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在考虑农业保险与土地规模经营间双内生性和交互影响基础上,通过似不相关Biprobit和MV Tobit模型,从农户耕地转入的行为决策视角,探索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对农户是否转入耕地及耕地转入规模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保险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发生耕地转入行为的可能性就会上升10.9%,耕地转入规模与农业保险保费支出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高达1.194,提升农民家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可能性。此外,受访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劳动力流动、农业机械价值、兼业情况、农业合作社及耕地转入价格等因素也是影响农户耕地转入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建议今后要积极发挥农业保险对农民土地流转理性参与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民土地流转交易能力,并规范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发展,以农民为核心优化服务运行环境,降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影响因素,是探索农户的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促进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的基础。基于石羊河流域3个县(区)49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体因素、家庭因素、资源禀赋因素、政策制度因素、认识因素五个方面,研究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土地细碎化程度、兼业程度、当地水资源状况和农户的风险感知对节水技术的选择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土地规模、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帮扶政策、农业种植结构是否合理、水费计价方式和水权交易市场发达程度对节水技术的选择有促进作用。建议完善水权分配、推进水价改革、完善节水激励机制、加快水权市场建设,以提高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社会心理因素,社会规范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以陕西省杨凌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为例,引入社会规范相关因素,并用因子分析法对社会规范及其各维度进行度量,提出相关假设,利用Logistic模型验证社会规范指数及其他因素对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规范中描述性规范、命令性规范、个人规范对农户采用先进节水技术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各维度的影响效果不同;另外,年龄、风险偏好、家庭收入、兼业程度、水价和水资源稀缺度对农户技术采用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生计策略选择对降低农户多维贫困有重要意义。基于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额敏县30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生计策略选择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首先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运用A-F方法测算出多维贫困指数,识别脱贫农户的多维贫困。其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不同生计策略对多维贫困的缓解效应。最后基于生计可持续框架,采用Probit回归模型,探讨选择不同生计策略的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选择非农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农户更能缓解农户的多维贫困,平均处理效应为-18.07%。此外人力资本对选择3个不同的生计策略农户的多维贫困均有缓解,金融资本有利于缓解农业型农户和非农业型农户的多维贫困,物质资本不利于缓解兼业型农户的多维贫困。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依据黑河中游4个县(区)48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土地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农业种植结构、水利基础设施、兼业程度、投资风险和水费计价方式等对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加大政府补贴力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构建农户用水激励机制、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农村土地呈现出"不愿种,无人种"的趋势,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撂荒现象。"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为此,笔者对泸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深入调查研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现路径、要素保障、经营规模、组织形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并对引导、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