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基于ABC态度理论,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3个维度构建模型。在认知态度上选取信息搜索行为和产品熟悉程度作为测量变量;在情感态度上选择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作为测量变量;以消费者购买意愿作为行为倾向的测量变量。利用问卷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认知态度对情感态度的作用来看,信息搜索行为对感知价值产生正向作用,但对感知风险的作用不显著。产品熟悉程度对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分别具有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信息搜索行为对感知价值的作用大于产品熟悉程度,而感知风险更容易受产品熟悉程度的影响。从情感态度对行为倾向的作用来看,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相对于感知价值而言,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较高。根据研究结论,对政府和可追溯农产品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果酒是由水果发酵酿造而成的酒,具有口感佳、滋补、绿色、时尚、社交等价值。现行关于果酒的研究多集中在制作工艺方面,在买方市场中,撬动消费端更能激发果酒产业活力。从果酒价值认知与购买行为角度切入,基于山东省624份有效问卷对消费端市场进行解构分析,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得出4个对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的价值认知指标:消费者知道具体价值的种类、是否经常更换酒种类、性别、家庭18~30岁青年人数。通过实验研究法发现,提高价值认知水平后消费者购买意愿明显提高,且为不同价值认知支付的偏好价格区间由高到低排序为:绿色营养、保健养生、社交价值、时尚价值、饮用价值、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陆爽  张晓慧 《北方园艺》2023,(7):141-148
根据心理认知-情景-行为理论,基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573户猕猴桃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农户心理认知、情景约束对其猕猴桃种植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影响路径及效应,并利用多群组分析探究自我效能、兼业类型和技术培训对农户认知与行为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对技术的环境价值认知、技术认知和情景约束对其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农户对技术的经济价值认知、环境价值认知和技术认知通过情景约束的中介作用影响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3)多群组分析发现,农户的自我效能、兼业类型和是否参与技术培训对其认知和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基于此,建议对不同类型的农户群体开展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农业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资源化认知和多维度价值认知水平,引导和激励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4.
冯献  李瑾 《北方园艺》2019,(24):136-145
利用京津冀414个农户调查数据,结合技术接受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京津冀设施蔬菜生产者信息技术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其技术使用意向,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其技术接受意愿。感知风险则通过负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进而负向影响使用态度,从而负向影响使用意向。随着农户收入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的年轻化,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等因素对农户信息技术使用意向的正向作用程度会更强,而感知风险的负向作用程度则会弱化。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湖南和广西3地共计30个乡镇、72个社区(村)、5种新型城镇化模式下年满18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为样本,针对其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后,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量化处理,以探寻新型城镇化中被征地农民的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1.6%的被征地农民具有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新型城镇化诸多因素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且稳定的影响;教育年限、健康状况、商业养老保险品种与保险待遇水平4个因素影响显著;性别、年龄、婚姻、收入、子女数量、保险公司服务6个因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要做好蔬菜市场营销工作 ,就要认真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的实现方式。不同的购买动机是由各种心理需求交织在一起构成的 ,有了购买动机才能实现购买行为。直接支配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内在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的职业、文化水平、个性和对蔬菜商品的爱好、消费习惯、消费水平等 ;外在影响因素包括蔬菜商品质量、品种花色、价格、服务水平和销售环境等 ,这些制约因素概括起来就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需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习俗心理由于消费者所处的自然及社…  相似文献   

7.
洪岚  王中涛  刘思齐 《蔬菜》2024,(3):10-18
为进一步壮大预制菜市场规模、促进预制菜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对北京市1085位居民消费者的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预制菜有所了解,了解的主要渠道为线下广告/试吃或网络推广,了解预制菜的消费者中青年消费者群体购买意愿偏高;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对预制菜口味有着不同的偏好与要求,麻辣鲜香口味的预制菜总体上更受欢迎,并且消费者对口味的偏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偏向于清淡;大多数消费者偶尔购买预制菜,在消费者消费预制菜的情景上,工作与疫情影响更大;电商渠道和连锁超市渠道是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主要渠道。通过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分析消费者个人特征对预制菜消费的影响,发现消费者年龄、职业和在家烹饪频率对预制菜消费有显著影响,40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和企业员工、每周在家烹饪3次以上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倾向更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消费者预制菜购买动机及其选择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追求方便快捷型的消费者口味偏向于麻辣,购买预制菜多用于节日聚餐,购买渠道多为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追求性价比型的消费者口味偏向于清淡、麻辣,购买预制菜多用于节日聚餐、送人,购买渠道多为农贸市场;追求安全型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赵艳丽  刁勇 《北方园艺》2018,(12):191-197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顾客保留理论,引入消费者认知、信任、满意和忠诚4个变量。基于PLS-SEM建模方法构建有机食品消费忠诚模型,并以城市人口购买有机食品消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自身需求认知、有机食品认知和相关社会情境认知与有机食品消费忠诚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食品认知和社会情境认知分别构成影响有机食品消费满意和信任的重要限定因子,消费满意和信任在有机食品消费忠诚形成机制中具有一定中介效应。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市场宣传、监管和维护;有机食品企业应当注重市场开拓和品牌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9.
罗玲  田振  张启森  桂琳 《北方园艺》2018,(7):187-192
为研究北京市消费者线上购买蔬菜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基于276份问卷调查,对消费者购买特征、消费者购买蔬菜影响因素、对蔬菜物流的期望以及他人购买的影响四大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建立Probit模型,对影响消费者线上购买蔬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每次购买叶类蔬菜的数量、每周购买叶类蔬菜的花费、能接受的配送时间、满多少元包邮、货到付款是否影响、新鲜程度、是否方便烹调、产地、受他人购买的影响是影响消费者线上蔬菜购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启文  陈曦 《北方园艺》2019,(23):157-163
以黑龙江省呼兰区、阿城区、五常市、巴彦县、宾县、依兰县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t模型,选取被调查农户的个人特征信息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这2类指标共10个变量作为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农户保险需求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特征信息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对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出提高农户对农业风险的意识水平、提升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力、强化政策性农险的主导地位、因地制宜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和扩大保险责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妙晓莉 《蔬菜》2022,(1):61-63
凤县高海拔、低污染的自然条件优势促成了高山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无公害蔬菜成为当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在发展高山蔬菜过程中暴露了蔬菜产品质量优势不明显、无公害生产意识欠缺、菜区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依托产业基地平台,做好技术支持;确定主栽蔬菜,合理搭配品种类型;推广菜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等高山无公害蔬菜发展策略,以促进凤县高山蔬菜产业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晓英  薛梅 《北方园艺》2010,(24):51-53
以渝西地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不同种类蔬菜为试材,测定其硝酸盐含量,并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各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依次为叶菜类(810.2 mg/kg)葱蒜类(631.9mg/kg)根茎类(571.8 mg/kg)果菜类(307.6 mg/kg)瓜菜类(289.1 mg/kg);蔬菜受不同程度硝酸盐污染,但并不严重;叶菜类属中高度污染,其次是根茎类和葱蒜类,极少部分茄果类及瓜类蔬菜存在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3.
刘苗苗  樊帆 《北方园艺》2021,(4):158-163
基于2000—2017年湖北省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降维的思想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进行探究。通过筛选得出2个影响农民收入的公共因子分别为受教育程度、科技发展。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科技发展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2个变量因子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是单向的且在短期内就能凸显出来。综上所述,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年限,降低人才引进壁垒,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4.
寿光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深入蔬菜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寿光蔬菜产业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查得出:优质高端蔬菜数量相对不足,农业生态环境随蔬菜种植年限的增长日益恶化,蔬菜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发展滞后,蔬菜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程度较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优良品种,农民素质相对偏低等成为制约寿光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寿光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和执行新的科学的土壤整治体系;扩大有机蔬菜生产规模,提高蔬菜的深加工水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寿光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蔬菜种子的国产化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菜农整体素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吴璐瑶  乔立娟 《蔬菜》2022,(1):64-69
近年来,我国蔬菜市场一直存在整体供大于求的现象,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515.9 kg,远高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建议的人均年蔬菜消费量140 kg的标准。通过比较城乡居民的蔬菜消费量和食品消费结构中蔬菜占比的变化,发现城乡居民的蔬菜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食品消费结构中蔬菜占比有所差异,分析影响城乡居民蔬菜消费的因素有以下几种:食品价格、收入水平和食品消费观念。最后,根据河北省城乡居民的蔬菜消费情况,提出促进和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蔬菜消费的建议,如倡导蔬菜健康消费模式,促进城乡居民营养均衡摄入;稳定蔬菜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对蔬菜消费造成不利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了山地豆类蔬菜肥药减施增效技术,在豆类蔬菜应用中取得了每667 m~2化肥用量减少26.2%,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8次,蔬菜经济效益提高580元的效果。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轮作及秸秆还田、土壤改良、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可有效指导豆类蔬菜生产中化肥农药减施的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蔬菜种植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六县农户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研海南省农户蔬菜种植情况,详细分析了青椒、豇豆、黄瓜、苦瓜和冬瓜5种蔬菜的生产成本和收益,并与全国大中城市的蔬菜生产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海南蔬菜生产的优势和劣势。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小农户,主要是靠家庭成员在自家土地上种菜,最重要的成本是化肥和农药。(2)不同蔬菜的生产成本和收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豇豆的生产成本最高,青椒、黄瓜和苦瓜次之,冬瓜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投入的农药化肥均较少;而黄瓜和冬瓜的每667 m2净收益相对较高一些。(3)海南农户的蔬菜优势主要是生产成本投入相对较少,且大多在冬季上市,菜价相对较高。(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海南在蔬菜生产方面的单产水平仍然较低,病虫害防治困难。建议政府在科学使用农药化肥、降低投入,树立品牌,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升海南蔬菜产业发展和促进菜农增收。  相似文献   

18.
蔬菜产业是临淄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临淄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农业项目的带动,奖励政策的制定,品牌销售的战略布局,以及“互联网+农业服务”新型技术服务模式的实施,使临淄区蔬菜产业顺利完成了产业升级换代。全区绿色蔬菜品牌产品达到44个,“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柳店韭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温室蔬菜平均收入达到30000元/667 m2,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本文对临淄区蔬菜产业上的做法加以总结并对发展中遇到的土地流转、产业链延伸、品牌运作、营销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其他类似区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蔬菜园区基地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规范完善营销模式等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临淄区及周边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孟阳  穆月英 《中国蔬菜》2013,1(20):17-23
以Von Neumann-Morgenstern 效用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际调研数据,通过Logit 离散选择模
型分析农户对北京市政策性蔬菜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有外出务工人员、设施蔬菜生
产的年限、农业风险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农户对温室和大棚保险的了解程度以及风险规避手段的数量
均对农户购买温室、大棚保险的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前两个因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是负向的,而后
三个因素则起正向作用。最后提出促进北京市政策性蔬菜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妍  刘莹  乔立娟 《北方园艺》2022,(2):135-140
通过对丰宁县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丰宁县农户提高有机蔬菜种植积极性提供建议,进一步促进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河北省有机蔬菜产业的供需平衡。该研究基于对河北省丰宁县大滩镇、鱼儿山镇、外沟门乡和土城镇4个地区农村有机蔬菜种植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采用回归分析(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种植有机蔬菜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促进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积极性的措施,提供有机蔬菜供给的途径。结果表明:丰宁县种植有机蔬菜的经济效益及种植技术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具有主要作用,农户的个人禀赋以及政府补贴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加强有机蔬菜生产技术重要性的宣传、发挥农户示范带动作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效提高丰宁县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积极性及促进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