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甲酸(FA)、绿汁发酵液(PFJ)、甲酸 葡萄糖(FA G)及绿汁发酵液 甲酸(PFJ FA)四种处理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添加剂处理都显著降低了青贮料pH值和ADF含量,并提高了青贮料CP含量;添加剂处理能够明显改善紫花苜蓿发酵品质.提高青贮饲料饲用价值。综合感观评定、青贮料pH值和青贮料CP、ADF、NDF含量各项指标.FA G(5.5ml/kg FA 1.0g/kgG)及PFJ FA(2.5ml/kg PFJ 5.5ml/kg FA和5.0ml/kg PFJ 5.5ml/kg F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生长第2年的紫花苜蓿为材料,设计4个试验组,每组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甲酸(5.0,5.5和6.0mL/kg)、蔗糖(10,20和30g/kg)、发酵汁(1.5,2.0和2.5mL/kg)和不同比例无芒雀麦(25%,33%和50%),同一水平设3个重复。分别在青贮第2、8、15和45d测定青贮料pH值、氨态氮/总氮(NH3-N/TN)及乳酸产量,以揭示不同添加物不同青贮时间对苜蓿品质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贮的整个过程,分别添加不同添加物的青贮料pH值呈不同程度下降,NH3-N含量则呈现上升趋势。5.5和6.0mL/kg的甲酸抑制青贮的自然发酵过程,在青贮第2、8、15和45d的乳酸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20和30g/kg的蔗糖为乳酸茵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青贮各时间点NH3-N/TN较对照显著降低,青贮品质最好。综合分析,蔗糖应是苜蓿青贮的首选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选用辣椒采收后的秧秸为原料,试验设含水量(75%,65%和55%)和甲酸(0.5%,1.0%和1.5%)2个因素不同水平,塑料瓶青贮45d,研究水分和甲酸对辣椒秧青贮品质影响,结果显示:水分、甲酸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P〈0.05)影响青贮辣椒秧的pH、NH3-N/TN、ADF、NDF和WSC含量;辣椒秧的青贮品质在中(65%)、高(75%)水分条件下优于低(55%)水分处理;甲酸的添加显著提高了WSC含量(P〈0.05),限制了丁酸的产生,降低了青贮料的PH和NH3-N/TN含量,并不同程度影响青贮辣椒的CP,ADF和NDF等养分含量。综合分析,含水量65%~75%,1.5%甲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添加甲醛对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h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7.36%、38.69%和44.98%)青贮料中,加入甲醛(添加量分别为1.5g/kg、3.0g/kg和4.5g/kg)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DM为44.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草木樨添加甲醛青贮有助于降低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并保存较多的可溶性糖和粗蛋白质;但低水平(1.5g/kg)甲醛处理使青贮料发酵不良;草木樨青贮添加3.0g/kg和4.5g/kg的甲醛效果最好,晾晒30h添加4.5g/kg的甲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添加甲酸和丙酸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甘蔗梢粉碎后直接青贮,添加0.3%和0.6%甲酸以及0.5%和1.0%到青贮,结果表明:甘蔗梢青贮添加0.5%丙本的pH值和IVDMD(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3.9和53.33%,青贮品质最好,其次为添加0.6%甲酸,1.0%丙酸和青接青贮,pH值分别为3.8,3.9和3.9,IVDMD分别为51.34%,51.27%和33.77%,添加0.3%甲酸青贮品质最差,pH值和IVDMD分别为4.1和30.66%。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不同水平甲酸、甲醛及甲酸与甲醛混合处理对甘蔗尾捆裹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共分5组,I组为对照组,蔗尾经揉搓后直接青贮,Ⅱ~V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甲酸(4.0 mL/kg)、甲醛(3 g/kg)、甲酸(3.0 mL/kg)与甲醛(1.0 g/kg)混合处理1、甲酸(2.0 mL/kg)与甲醛(2.0 g/kg)混合处理2等,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期90 d.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甲酸、甲醛或两者以不同比例混合添加均使青贮料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纤维含量下降,而无氮浸出物含量增加,其中甲酸与甲醛以3:1比例添加时,无论外观品质还是综合营养成分均较单独加甲酸或甲醛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对象草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纤维素酶(cellulase,CEL)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和甜玉米(Zeamays L.var.rugosa Bona f.)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在象草:玉米秸秆为70:30(鲜样质量比)的混合原料中添加CEL进行青贮调制,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0.001%(1U/g)、0.005%(5U/g)和0.025%(25U/g)。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在常温条件下贮存60d,开封后测定青贮的pH、乳酸、乙酸、丙酸、丁酸,氨态氮等。结果表明,CEL能极显著减少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1)。在4个处理组中,0.005%CEL组干物质和干物质回收率最高,并且该处理组的pH、乙酸、氨态氮和酸性洗涤纤维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处理组,乳酸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处理组。上述结果表明,添加0.005%CEL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甲酸(FA)、绿汁发酵液(PFJ)、甲酸 葡萄糖(FA G)及绿汁发酵液 甲酸(PFJ FA)四种处理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添加剂处理都显著降低了青贮料pH值和ADF含量,并提高了青贮料CP含量;添加剂处理能够明显改善紫花苜蓿发酵品质,提高青贮饲料饲用价值。综合感观评定、青贮料pH值和青贮料CP、ADF、NDF含量各项指标,FA G(5.5ml/kgFA 1.0g/kgG)及PFJ FA(2.5ml/kgPFJ 5.5ml/kgFA和5.0ml/kgPFJ 5.5ml/kgF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纤维素酶和甲酸对青贮香蕉茎秆饲用品质的影响,以直接青贮为对照组,试验组在青贮原料中分别添加0.1、0.2g/kg纤维素酶和3.0、6.0g/kg甲酸,青贮45d后进行营养成分、养分的瘤胃降解分析。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纤维素酶、甲酸青贮香蕉茎秆,对其青贮品质均有提高;添加0.2g/kg纤维素酶可以提高乳酸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单宁含量(P〈0.05);添加6.0g/kg甲酸可以显著降低乙酸、ADF、NDF、单宁含量(P〈0.05)。添加纤维素酶和甲酸青贮的香蕉茎秆干物质(DM)、粗蛋白(CP)、NDF 72h瘤胃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显示,在香蕉茎秆中添加6.0g/kg甲酸或0.2g/kg纤维素酶可以显著提高青贮香蕉茎秆品质,并提高青贮香蕉茎秆养分的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添加甲酸对马铃薯茎叶青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金宝 《青海草业》2013,22(1):6-9,28
以收获马铃薯块茎后的马铃薯茎叶为原料,以甲酸为添加剂进行青贮饲料调制试验,以期实现其饲料化利用。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3个含水量水平(75%、65%、55%)的马铃薯茎叶分别添加梯度为0.5%、1.0%、1.5%的甲酸(FA)进行青贮,室温青贮45d后,测定其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甲酸添加量的增加,青贮料的感官指标呈向好趋势,添加量1.5%时,均为1级优良,发酵效果最佳;化学指标中,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升高,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丁酸不产出或较少产生;NH3-N/TN的含量显著(P〈0.05)下降;CP、WSC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苜蓿添加剂青贮,半干青贮和与麦秸混贮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蔡敦江  周兴民 《草地学报》1997,5(2):123-127
试验结果:(1)苜蓿添加亚氨法造纸黑液6kg可获得优质青贮,成本较添加甲酸可降低87%。(2)苜蓿优质半干青贮水分高限为:现蕾期55%,初花期60%,盛花期65%,结荚期70%,较传统含水45-55%可缩短晾晒时间。(3)苜蓿加20%干麦秸混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青贮是一种保存青绿饲料的重要方法,自塑料膜应用于农业以来,它在提高青贮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塑料膜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堆式青贮,真空窖青贮,塑料袋装青贮,拉伸膜裹包青贮,塑料膜隔离分层青贮。还分析了塑料膜在青贮中的发展趋势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苜蓿+无芒雀麦+披碱草和苜蓿+无芒雀麦+冰草的混播草地牧草采用凋萎青贮技术进行混合青贮,以单独凋萎青贮新疆大叶苜蓿设为对照,分析各处理青贮材料的pH值、CP、NDF、ADF、乙酸、乳酸、丙酸和氨态氮的变化,比较其混合青贮技术对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苜蓿混合凋萎青贮无论从青贮感官指标,还是从青贮料的营养成分及有机酸含量,其表现比单独凋萎青贮效果好。在混合凋萎青贮处理的两个组合中,苜蓿+无芒雀麦+冰草混合青贮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5.
试验利用PCR-DGGE方法研究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动态发酵过程中菌群的演替规律,旨在进一步研究青贮发酵过程中优势菌群种类及相对含量,为在以后的青贮微生物研究方面及复合型添加剂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青贮微生物及其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微生物在饲料发酵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无论是牧草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还是外源添加的微生物菌剂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对青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过程与代谢产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本文阐述了青贮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在青贮过程中的演替及其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牧草及同种牧草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其表面附着微生物存在很大差异。添加乳酸菌对提高青贮品质效果不稳定,还需了解牧草附着微生物特性决定是否需要接种乳酸菌以得到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所用青贮添加剂是以植物乳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选择北京市西郊、德茂和旧县三个牛场作为试验青贮原料的取样地点,试验组在制作青贮的当天(第0天)添加青贮添加剂,对照组不添加。将样品装入体积为2L的密封杯中,带回实验室进行厌氧发酵。在发酵第3、9、24、57天进行采样,每次采样设6个重复,测定乙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的含量,并在发酵第57天测定酵母菌数量及青贮的有氧稳定性。试验结果如下:①发酵期内各检测时间点,试验组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随青贮时间的延长,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均逐渐减少,差异不显著;青贮时间和处理方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②发酵期内各检测时间点,试验组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青贮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青贮时间和处理方式的互作效应差异显著(P<0.05)。③发酵第57天,试验组酵母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④在有氧稳定性试验中,试验组的二次发酵时间可比对照组推迟2d左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晾干及青贮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高水分多花黑麦草青贮的适宜方式。分别在黑麦草刈割当天,晾干1、2、3d后,对其进行30、40、50d的袋装青贮,然后从发酵产物方面分析不同处理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通过晾干处理可以降低黑麦草的含水量,提高黑麦草的青贮成功率和青贮品质。通过晾干处理3d后将多花黑麦草含水量降至80%左右再进行袋装青贮40d时青贮品质最佳,p H值为4. 06,乳酸含量达到2. 27%,丁酸含量为0,具有较好的青贮品质。但青贮时间超过40d后会使乳酸含量快速下降,丁酸含量快速上升,导致青贮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青贮和皇草青贮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季节雨水充沛,牧草生长旺盛,产草量高,饲草供应充足,而在秋末至春初,由于秋季干旱和冬季寒冷的影响,牧草供应则较为短缺。因此,饲草的周年充足供应问题成了山西省肉牛生产中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而牧草的调制(青贮和干草晒制)可以将旺季多余的牧草贮藏起来以保证牛在饲草短缺季节有充足的草料供应。与其它的调制方法相比,从营养价值方面考虑将牧草进行青贮似乎更具有优势,它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本研究分别用玉米青贮料和皇草青贮料作为生长肉牛的基础饲料以比较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苜蓿青贮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国内外苜蓿青贮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其中添加剂青贮技术是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重点。由于苜蓿水分高、含糖低、缓冲度高和乳酸菌少等原因,其青贮需要特殊的处理,苜蓿最早采用半干青贮技术,现在发展为添加剂青贮技术,但是距离生产实践仍有一定的距离,最后对苜蓿青贮添加剂处理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