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枇杷果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白玉’枇杷果肉洁白,肉质细腻水分足,风味清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枇杷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果农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意义深远。近年来,苏中地区特别是南通市枇杷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枇杷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本文从‘白玉’枇杷的园地选择、砧木苗木选择、栽植方法、栽培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技术等方面,介绍苏中地区‘白玉’枇杷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苏中地区‘白玉’枇杷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套袋处理对白沙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进一步优化洞庭地区白沙枇杷的套袋栽培技术,采用不同果袋和不同套袋时间处理,研究其对青种和白玉2个白沙枇杷品种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双色果袋可以改善青种枇杷的外观,果面色泽均匀,锈斑较少,同时,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套袋时间早,有利于白玉枇杷果实外观品质提高,但其内在品质略有下降。而在4月20日套袋的透明袋对提高白玉果实的内在品质方面效果较好,但易发生锈斑和果实皱皮现象。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热水(48~52℃,10min)、热空气(38℃,24 h)和热水、热空气综合的3种贮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了白玉枇杷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腐烂指数、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科学合理的贮前热处理方案,为白玉枇杷贮藏保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定植枇杷幼树时,若某个小环节上操作不当,也会造成种苗的死亡。通过实践和调查,本文分析了生产中导致枇杷定植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总结了提高枇杷定植成活率的规范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现有品种结构,余姚市农业技术部门主持引入白肉枇杷新品系,连续3 a对冠玉、白玉、青种、宁海白4个品种的物候期、丰产性、抗逆性、果实品质、效益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冠玉、青种、白玉在余姚具有较好种植前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处理"白玉"枇杷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果肉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皮相对电导率、腐烂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乳酸链球菌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总酸含量、腐烂率,延缓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有利于枇杷品质的保持.当Nisin浓度≥200 mg/L时,对枇杷的保鲜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1-MCP处理对"白玉"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MCP处理"白玉"枇杷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维生素C含量、果实失重率、腐烂率、果皮相对电导率以及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6℃冷藏条件下1-MCP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延缓总糖、总酸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枇杷品质的保持。0.10 g/kg 1-MCP处理对枇杷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单层双色纸袋套袋对白沙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层双色纸袋对3个白沙枇杷品种果实进行套袋,结果表明单层双色纸袋套袋可提高枇杷果实的品质.白玉枇杷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都上升,果实外观色泽均匀,锈斑较少;冠玉和青种枇杷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内在品质明显提高,皱皮果少,果面洁净.  相似文献   

9.
枇杷为蔷薇科枇杷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介绍了雷州半岛枇杷适栽品种早钟6号、解放钟、大五星的主要特征特性,同时还介绍了枇杷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植地准备、定植方法、幼龄树管理、成年树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88~1996年的引种试验表明:白玉和霸红两个枇杷品种在江苏沿江果区表现品质好、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合这一地区种植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广东枇杷的栽培水平,规范果农的行为,推行枇杷栽培标准化,在枇杷早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枇杷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广东枇杷栽培所要求的适栽品种、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调节、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和分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贵州栽培枇杷果实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满足不同需求的品种及为枇杷品质育种提供参考,对贵州开阳县和罗甸县种植的6个枇杷品种进行了营养品质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枇杷品种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总酸度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7.51%~15.62%、7.65%~16.37%、0.268%~1.608%和4.61%~28.16%。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白玉,营养品质最差的是常白1号。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海拔生态类型区白沙枇杷的生态适应性,科学划分白沙枇杷的适宜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白沙枇杷。2007年在安顺市选取有一定的生态代表性的3个点进行不同海拔生态型区试验,试验品种为白玉,观察不同海拔生态类型区白沙枇杷生物学特性。经过5年的试验表明,选择的3个代表点种植的白沙枇杷均能正常成熟,说明,在安顺市绝大部分区域可以种植白沙枇杷;种植规划时要充分利用低海拔河谷区域光热资源突出的生态优势,建设具市场竞争力的早市枇杷基地;可在高海拔区域利用枇杷果实成熟采收较晚,延长应市时间,选择适宜地带建立一定规模的晚市枇杷基地。  相似文献   

14.
温州是枇杷适栽地区之一。该文介绍了温州枇杷栽培的建园要求、品种选择、苗木定植方法,以及肥水管理、土壤管理、果树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果园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歙县三潭枇杷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剑锋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86-187,189
歙县是我国五大枇杷产区之一,新安江畔的漳潭、绵潭、沦潭3个相邻大潭的两岸群山上种植的"三潭枇杷"是我国枇杷种类中优良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并日益形成规模。通过对三潭枇杷的苗木选育、苗木选择和定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采收等栽培技术方面的阐述,分析了栽植三潭枇杷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药物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枇杷是一种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林果,营养价值极高.结合近些年的生产实践,论述了大五星枇杷的园地、品种选择,苗木定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从品种与园地选择、适时定植、深翻土壤与增施有机肥、矮干整形与树冠控制、及时疏花疏果与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枇杷栽培的新技术,以期指导永嘉县枇杷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峨山县化念镇引入枇杷种植,并取得良好效果。笔者从园地与品种选择,育苗与定植,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藏保鲜、运输等方面总结枇杷种植与管理技术,以供枇杷种植人员和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枇杷杂交品种‘早钟6号'的品种特性予以阐述;并针对枇杷的生产特性,从园地选择、建园及配套设施,生产中的定植及配套措施,以及之后的管理加以总结,对生产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枇杷果实品质无损检测仪,分别采集2018和2019年的枇杷光谱数据,然后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构建枇杷果实中的重要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 TSS)的检测模型,并开展独立样本年度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CARS-LS-SVM)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18和1.453,说明枇杷果实品质无损检测仪可以实现‘白玉’品种枇杷可溶性固形物的快速无损检测,而且经过分级模型筛选后,一类好果率和二类好果率分别从50.00%和73.33%提升到了86.67%和85.71%。总之,本研究建立了更加实用的枇杷果实分级模型,实现了江苏省苏州地区‘白玉’品种采后枇杷果实的快速无损检测,为进一步提升苏州地区枇杷果实销售的经济价值和市场规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