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索适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方法]采用不同农业废弃物资源,通过田间培肥的方式研究其对中低产水稻田土壤养分、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秸秆、沼渣的配合施用对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的效果更加显著,化肥与秸秆处理还能明显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培肥方式中,化肥+沼渣处理作物产量最高;在秸秆还田措施中,与未添加腐熟剂的处理相比,添加腐熟剂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结论]化肥与秸秆、沼渣的配合施用对中低产田土壤性质和肥力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春茶生长影响及其土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贵州中部山区茶园土壤进行调查与田间施肥试验,探讨生物有机肥施用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及其土壤培肥潜力。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有机肥施用对春季茶叶芽密度、春梢着叶数及叶面积的促进效果大小顺序为猪粪堆肥绿肥沼渣。施用猪粪堆肥能明显地增加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对有效钾含量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施用绿肥可以明显地提高土壤有效氮的含量,而施用沼渣能明显地增加土壤有效钾的含量。施用猪粪堆肥、绿肥、沼渣均能明显地提高土壤含水率,特别是绿肥。因此,利用猪粪堆制的生物有机肥能明显地增加茶园土壤养分及水分含量,有利于提高春茶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吴群  张自立  曹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76-9977
[目的]研究沼气肥的营养成分及应用效果。[方法]对贵池区沼气生态示范村的沼气肥、土壤、水稻秧苗进行农化常规分析。[结果]沼渣中有机质、N、P、K含量较沼液中含量高,但二者的养分含量较全面;沼渣中的C/N比值较高,沼液中的C/N比值较低,沼液中氮与有机质相关性较好,而沼渣中则表现不明显;沼液中钾的含量高且变化很大。施沼渣的农田有机质等养分含量较对照农田高。施沼气肥土壤种植的水稻N、P、K含量比未施沼气肥的高,尤其是K的含量增长明显。[结论]沼气肥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的C/N比值。沼渣中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合作底肥,沼液中速效养分含量较高适合作追肥。  相似文献   

4.
空心菜施用沼肥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进行了施用沼肥(沼渣、沼液)对空心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处理空心菜的产量比习惯性施用人尿处理明显增加,且沼肥+氮化肥处理产量增加更为显著;全沼肥处理空心菜中硝酸盐含量最低;沼渣中砷、镉、铅、铬及大肠菌值均超出有机肥主要环境质量标准,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施用。施用沼肥后,土壤pH值有所提高,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有所提高,但全钾含量降低了5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尾菜沼渣对西北黄土田的改良效果以及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贫瘠黄土田施用定量的尾菜沼渣,对黄土田基本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测定了白菜的生物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尾菜沼渣施入量的增加,土壤pH值有降低的趋势,但土壤EC值无显著性变化,表明沼渣作为基肥不会造成土壤盐渍化;施入尾菜沼渣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改良土壤质量,且未造成土壤重金属累积;施用尾菜沼渣能提高白菜的生物量、VC含量和还原糖含量,而硝酸盐含量却无显著性变化,说明施用尾菜沼渣可提高白菜品质。综合考虑施用尾菜沼渣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重金属含量、白菜产量和品质等变化情况可知,施用尾菜沼渣可明显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白菜品质,是较优的沼渣利用消纳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尾菜沼渣对西北黄土田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对贫瘠黄土田施用定量的尾菜沼渣,对黄土田基本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尾菜沼渣施入量的增加,土壤pH值有降低的趋势,且T3处理较CK相比,pH平均降低了0.163个单位,EC值表明沼渣作为基肥不会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现象;随着尾菜沼渣施入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改良土壤质量,且未造成土壤重金属累积;与CK相比,尾菜沼渣施用均能显著提高白菜的生物量、Vc和还原糖含量,而硝酸盐含量却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尾菜沼渣可提高白菜品质。综合考虑尾菜沼渣施用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白菜产量及品质等变化,结论表明尾菜沼渣施用可明显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白菜品质,是较优的沼渣利用消纳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的迫切需求,无公害栽培已成为蔬菜生产的主要方向,在这种市场背景和需求下,科学利用沼肥显得尤为重要。沼肥分为沼渣和沼液两种。沼渣养分含量高,含丰富的有机质和较多的腐殖酸、改良土壤效果明显,适用于蔬菜作基肥或追肥、长期使用,能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强,亩增产10%-20%,并可改善长年施用化肥所致土壤板结,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由于沼渣的还原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施用不同菌渣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小麦季施用不同菌渣、牛粪配比的菌渣肥(JZA(纯菌渣)、JZB(菌渣∶牛粪=1∶2)、JZC(菌渣∶牛粪=1∶1)、JZD(菌渣∶牛粪=2∶1))在3 000(JZ1),6 000(JZ2),9 000(JZ3)kg/hm~2这3个施用量水平上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不施菌渣肥为对照(CK-JZ0)。结果表明,与CK-JZ0相比,在菌渣肥施用量为3 000 kg/hm~2或6 000 kg/hm~2时,JZA,JZB,JZC,JZD配比的菌渣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轮作系统总生产力提高不明显,甚至减产,可持续性和施用效果也较差;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当季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养分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影响不显著;随着施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对耕层土壤养分逐渐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规律不明显。菌渣肥施用量为9 000 kg/hm~2时,JZB,JZC配比菌渣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轮作系统总生产力的提高较大,可持续性和施用效果较好;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当季小麦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小,能提高玉米季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降低当季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下茬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或提高玉米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施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施用JZB,JZC菌渣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氮含量(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趋势变强,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P≤0.05);能够明显提高或改善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对潮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对潮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在日光温室内设置不同用量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菜田施用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收获期高量有机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明显。施用菌渣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多种酶活性,脲酶和蛋白酶活性随着施用量加大而增高;不同用量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沼渣3.00×104kg.hm-2处理的有效分蘖比空白对照和常规施肥多3~6个,抽穗期比空白对照提前6d,成熟期提前3d;在产量构成因子中,常规施肥+沼渣3.00×104kg.hm-2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穗长增加0.2cm,每穴穗数增加2.5个,穗粒数增加0.5个,谷草比提高0.02,千粒重提高0.30g,而结实率下降1.2个百分点;施入沼渣肥3a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常规施肥+沼渣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提高,但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方面,只有常规施肥+沼渣3.00×104kg.hm-2均提高,而其它处理的含量增减不一。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中小规模养猪场沼气发酵产物的合理利用,调查了安康市107个养猪场对沼气发酵产物的利用现状,并分别采集了16家养猪场附近4种不同类型土壤,测定土壤养分及盐分含量。结果表明,各养猪场对沼气发酵产物中沼液和沼渣的利用率不足50%,就近堆、排放较为普遍。堆、排放沼渣和沼液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比未堆、排放耕地土壤分别增加了38.46%、11.39%、4.75%、11.02%、18.69%,对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不明显;在设施菜地施用沼液和沼渣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比未施用的设施菜地土壤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16.16%、12.30%、6.28%,全氮、全磷、全钾及硝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对4种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盐分含量及pH值均无明显影响。养猪场沼气发酵产物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质有明显作用,不合理利用引起的资源浪费,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保障大豆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对照(C1)相比,施入沼渣肥3年后,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都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在不同大豆生育期规律不一。总的来说,开花期―结荚期表现活跃,在苗期和成熟期动态变化一致。[结论]沼渣与化肥配施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沼渣连续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棉花-小麦"轮作田沼渣施用试验,研究沼渣连续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施用使土壤中总有机碳、微生物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难氧化有机碳含量均随施用沼渣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对于不同的沼渣施用年限,其各层的增幅变化趋势不一致,沼渣连续施用3年使0~3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微生物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难氧化有机碳含量均极显著增加,而沼渣连续施用5年对40~50 cm土层微生物碳亦无显著影响。这对维持土壤养分供应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施用沼渣有机肥对灵武长枣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施用沼渣有机肥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灵武长枣抗逆性,使病虫害明显减少,而且果实大小均匀,增产率效果明显,枣果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施用沼渣对桃树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渣对桃树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适宜用量的沼渣作基肥(分别含沼渣20%和14%的土壤)时桃树叶片面积分别较未施肥处理增加25.8%和19.6%,显著高于复混肥;主干直径分别较未施肥处理增加了38.9%和50.0%,显著高于复混肥;侧枝直径分别较未施肥处理增加了31.4%和29.4%,显著高于复混肥。沼渣施用对土壤肥力有显著改善,沼渣含量为20%和14%时有机质分别较未施肥处理增加18.7%和11.6%;总氮分别较未施肥处理增加37.9%和56.8%;总磷分别较未施肥处理增加31.9%和41.6%。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用沼肥对设施菜田土壤养分和盐分累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规模养猪场沼液沼渣在农田施用对土壤养分及盐分含量累积的影响,以安康市某养猪场农业园区施用沼液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常规施用化肥设施菜田为对照,定点采集施用沼肥区和对照区0 a、1 a、3 a、5 a和7 a的设施菜地土壤,分别测定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铜、全锌质量分数及电导率和pH。结果表明,随着沼液沼渣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铜、全锌质量分数和电导率均相应增加,7 a后分别达96.1 mg/kg、91.5 mg/kg、73.7 mg/kg、11.9 g/kg、118.5 mg/kg、263.4 mg/kg和0.366 mS/cm,分别是未施用沼液沼渣土壤中各成分含量的3.4倍、1.5倍、3.3倍、1.3倍、3.9倍、1.88倍和4.74倍,说明施用沼液沼渣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同时土壤养分和盐分快速累积,对土壤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对大棚大白菜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以园田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以农业废弃物腐熟麦秸与腐熟大粪干及园田土壤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富有机质土壤限根和非限根栽培方式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富有机质限根栽培和普通土壤栽培相比,采用富有机质土壤非限根栽培的大白菜生长势好,根系活力强,叶绿素含量高,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对照提高了20.68%;硝酸盐含量降低了359 mg/kg,降幅达38.26%,富有机质土壤非限根栽培还明显增加了大白菜叶球的干物质含量,增幅为17.2%;与对照相比,富有机质土壤非限根栽培的大白菜的粗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4.9%、0.9%和2.44%.表明富有机质土壤非限根栽培方式对提高白菜产量及改善营养品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研究了沼渣肥对蓝莓(Vaccinium spp.)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沼渣肥和草炭处理蓝莓土壤PLFA标记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用沼肥处理的蓝莓土壤的PLFA总量最大;与未做任何处理和用草炭处理的相比,用沼渣肥处理的蓝莓土壤中多两个细菌类群,分别是i15∶0(好氧细菌)和a16∶0(革兰氏阳性细菌);通过对不同处理的蓝莓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添加了沼渣肥的蓝莓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全氮的含量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蓝莓土壤中微生物生长需要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特别是腐生真菌、AM真菌、18∶1ω7(假单胞杆菌)等对蓝莓生长有益的微生物更需要有效磷。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处理对污灌区土壤中Pb、Cu和Zn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施用沼肥对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以Pb、Cu、Zn为研究对象,用盆栽的方式,以抗病苏州青油菜为种植作物,选取污灌区土壤,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形态,通过基肥与追肥配合施用,研究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和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为沼肥的合理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沼渣沼液配合施用可以降低污灌区土壤中Pb、Cu、Zn含量,其含量分别为47.65,178.31,589.13mg·kg~(-1),过量施用沼渣沼液后土壤中Pb含量进一步降低,达到36.23mg·kg~(-1),Cu、Zn含量无明显变化。沼渣沼液配合施用可以降低污灌区土壤中Pb、Cu、Zn有效态含量,其含量分别为34.23,163.13,565.92mg·kg~(-1),过量施用沼渣沼液后,Pb有效态含量有所降低,Cu、Zn有效态含量进一步增加。沼渣沼液配合施用可以增加污灌区土壤中残渣态Pb、Cu、Zn的含量,过量施用沼渣沼液后土壤中Pb、Cu、Zn残渣态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猪粪化肥配合施用会增加土壤中Cu、Zn含量以及Pb、Cu、Zn有效态和残渣态含量。施用沼渣+沼液或猪粪+化肥均可以降低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Pb、Cu、Zn的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百分量之和,但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效果优于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且差异显著(p0.05)。综合考虑沼肥施用和猪粪化肥配合施用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Pb、Cu、Zn含量、有效态、残渣态及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百分量之和的影响可以得出,施用沼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污灌区土壤中Pb、Cu、Zn对土地和环境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摸清沼液在设施番茄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将沼气池直接建在大棚内,产完沼气后,将沼渣与沼液分离,沼渣作基肥与土壤改良剂,对沼液进行净化、喷施量及浓度、喷施间隔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设施番茄栽培中,土壤施用沼液肥,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通气能力;沼液用松籽壳过滤后以60%的浓度,每隔6 d叶面喷施一次即可起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在设施番茄栽培中施用沼液肥,产品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可增产22.5%,增收7.30万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