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五位一体"总战略的进行,生态文明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构成部分的秦岭要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就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生态约束。在此背景下,在理清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分布格局逐渐形成的现状及存在对生态环境重视不足、缺乏人文环境的营造、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提出秦岭北麓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应严格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最大限度的挖掘传统文化、建设生态型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等对策,以期为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董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28-929,932
在分析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做好调研,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确立保护性开发原则,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实现秦岭北麓生态经济旅游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秦岭北麓环山带是秦岭山前冲洪积扇和浅山区,是秦岭自然资源、环境涵养的根基,探讨区域内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在分析秦岭北麓环山带生态保护系统现状的基础上,以解决系统整体效益下降、系统层次性不足、系统开放性缺乏的问题为目标,从区域整合视角出发,开展秦岭北麓环山带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支持区域文化、自然资源、特色产品的深入融合,进而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高效规范的法治机制、多主体参与的监管机制、公开透明的网络治理机制,对秦岭北麓环山带的生态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商洛依托良好地域位置和丰厚的自然景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提出了"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首先从4个维度建立了"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以分析该旅游品牌的现状。结果显示该品牌目前存在品牌满意度低、与旅游地关联度不均衡、知名度与忠诚度不高等情况,难以发挥品牌效应。因此,利用"CIS识别系统"理论,从3大方面对"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进行重新塑造:MI提炼出"领略商於文化,体验秦岭南麓风光"的"人文+生态"发展理念,BI通过对商洛景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完善, VI以商山洛水等作为视觉设计的组成元素,以期提升该品牌的辨识度,进而提高其品牌地位以及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针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政策扶持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打造立体旅游交通网络;注重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打造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光农业旅游正蓬勃兴起。本文选取秦岭北麓观光农业园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对其主要客源市场的认知、消费意愿及偏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可为秦岭北麓观光农业园的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7.
武宇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35-21237
秦岭不仅是陕西省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之一,而且其北麓还是西安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资源涵养地。但是该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乱砍、乱伐、乱挖、乱建等诸多问题,如何可持续地利用秦岭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既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又要注重生态产业的开发,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商洛市立足生态、资源、区位、人文优势和"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优势,提出建设秦岭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分析当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模式类型,指出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型、文化传承型和休闲观光型3种模式及3种模式的建设要点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松原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围绕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哈达山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抢抓"两个城市"和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示范区各项事业发展。就2016年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哈达山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萌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示范区抢抓重大战略机  相似文献   

10.
温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78-14280,14284
介绍了大秦岭地区的地理概况及水资源状况,并分析了陕西秦岭地区资源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措施和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大秦岭保护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探讨生态发展和生态示范区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指出它们在当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说明生态示范区应该如何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以达到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基本目标。值得指出的是,磐安县作为"中国药材之乡"和"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它的药用植物栽培基地和玉山古茶场是我国具有世界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应向有关主管部门申报批准,从而促进磐安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古为商鞅封邑,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发展迅速。“秦岭最美是商洛”和“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商洛被誉为秦岭里最美的地方。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商洛旅游文化品牌建设还存旅游文化产品支撑不够、旅游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旅游文化品牌传播渠道狭窄和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依托商洛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从旅游文化产品支撑、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品牌宣传渠道和旅游产业要素构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提升商洛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康养旅游逐步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促进了各个地区探索康养旅游开发。秦岭西安段区位优势明显、康养资源丰富,具备康养旅游开发的先天优势。在全面统计和分析秦岭西安段康养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从市场、产业、环境等角度指出了秦岭西安段康养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挖掘特色文化、创新产品内容、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营销、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开发建议,为秦岭西安段康养旅游的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同江市是我国赫哲族聚居区,拥有潜在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在国家民委拟建设"中国同江赫哲族文化旅游体验示范区"的背景下,高质量的规划开发尤其重要。本文在阐述发展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同江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可以在多方主体的参与下,实现深度系统的开发,为此,需要以"示范""体验""营销"为关键词进行高水平规划。  相似文献   

15.
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按照商洛市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要求,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结合"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商洛市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建议,通过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构建美丽商洛,从而为实现商洛突破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文化旅游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博罗县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博罗县可以利用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努力发展文化旅游。分析了博罗县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从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创新旅游的现在及存在的问题融资模式、打造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和加强区域合作五个方面提出博罗县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秦岭北麓发展带观光农业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改芬  严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64-9266
选取西安市秦岭北麓发展带长安区、临潼、户县、周至、蓝田的观光农业进行实证研究,从各县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旅游资源分布、观光农业资源的聚集度、观光农业资源的开发潜力、旅游形象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敦煌市委、市政府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始终围绕"转型跨越、富民强市"的发展主题,坚持"一抓四融合"的发展思路,立足国家新能源城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积极适应自身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项目为载体,坚持不懈的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发展了以文化旅游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一批具有地方鲜明特点的绿色产业,在绿色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探讨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剖析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并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基于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打造"非遗+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建立商洛花鼓旅游生态园区、开展文化实景演出、开发非遗文创旅游产品等一系列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油菜在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油菜多功能用途出发,对农业增收、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油菜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农业收入;作为观光资源,油菜可以带动皖南山区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增加农家乐、景区交通、土特产销售等收入;同时对促进传统旅游产业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扩大皖南油菜种植,尤其是偏远古村落油菜的发展,对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旅游等具有重要价值,对当地的经济转型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