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春季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季节。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而且对渔业产量的影响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春季鱼类寄生虫病中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1.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春季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季节。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而且对渔业产量的影响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春季鱼类寄生虫病中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嘴闭合困难,呈"跑马"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3月份,进入初春时节,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时候。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另外对渔业产量的影响也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  相似文献   

4.
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白点病和盾纤毛虫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白点病、盾纤毛虫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及理化性质、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白点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为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种类。盾纤虫病的病原在不同的鱼不尽相同,病原体不尽寄生在体表和鳃,还侵入到体内的组织器官包括脑部。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小瓜虫是危害淡水鱼类较为严重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体表、鳍条和鳃,被感染鱼死亡率高达90%以上。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笔者从生产实践中摸索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5,30(6):27-27
高锰酸钾高 锰酸钾杀菌力强,能杀死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在鱼病防治过程中多用药浴法:以10mg/L浓度浸洗病鱼1~1.5h,可杀死锚头鳋和鱼体表的几种孢子虫;以20mg/L浓度浸洗病鱼15~30min.可治疗鱼类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相似文献   

7.
正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1.锚头鳋病(1)病症:寄生在鱼的体表或口腔,寄生部位周围组织红肿发炎,伤口出血,肉眼可见红斑和透明、细长的虫体。(2)危害: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鲫、青鱼等,对淡水鱼的各龄鱼均有危害。(3)防治:全池泼洒鱼虫宁或中水暴发停,病情严重时,隔天再使用一次,剂量减半。2.车轮虫病(1)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  相似文献   

8.
总结介绍了野生波纹唇鱼驯养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寄生虫病,如寄生在波纹唇鱼肝脏组织中的线虫、鳃丝上的海水鱼虱和体表的鱼蛭等,分析了这几种寄生虫病发病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并对野生波纹唇鱼驯养的日常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玮  李安兴 《科学养鱼》2004,26(4):41-42
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liis),它们引起致死性体外寄生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该病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很大,虫体能快速致死病鱼,所以要控制该病,必须进行及早诊断、及早冶疗,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当然,对该病的最好的预防措施是防止鱼体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10.
刺激隐核虫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水鱼类中,致病力最强的寄生虫是被称为"海水鱼白点病"的病原--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us)。它寄生在鱼的体表、鳃,引起鱼的活动异常、上皮增生、呼吸困难以及机械损伤继而带来病原菌的继发感染等病状。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寄生于热带、亚热带海水鱼类的遍生性(周身遍布纤毛)纤毛虫。在野生的海洋鱼类,很少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鱼类的病害日趋严重,绦虫作为一种大型寄生虫对于鱼类的危害较大。绦虫侵入鱼体肠道而引起的寄生虫疾病叫绦虫病,由于病鱼摄食量减少、口常张开,又叫"干口病"。绦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四大家鱼、鲫鱼、鲤鱼等,其中以草鱼和团头鲂尤为严重。草鱼和团头鲂体内寄生的为九江头槽绦虫,鲫鱼体内寄生的是舌形绦虫,鲢鱼体内寄生的为双线绦虫,鲤鱼体内寄生的为鲤蠢绦虫。关于罗非鱼  相似文献   

12.
黄玮 《水产科技》2001,(4):21-22
粘孢子虫的种类很多,现已报道的有近千种全部营寄生生活,寄生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的各种器官组织,其中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危害性日趋严重。其中有些种类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有的种类还是鱼类口岸检疫对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可使病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影响鳜鱼苗种成活率的因素除了是否具备适口的饵料外 ,另一个致死的最大因素就是寄生虫的危害 ,加之鳜鱼对多种药物 ,如敌百虫、孔雀石绿等较为敏感 ,所以在防治寄生虫病害时应特别注意。1车轮虫病车轮虫寄生在鱼鳃、体表 ,少量寄生时 ,病鱼没有明显症状 ,感染较严重时 ,病鱼烦躁不安 ,头部和口腔周围粘液分泌较多 ,不摄食 ,离群独游 ,若不及时治疗 ,不久就会大批死亡。诊断时 ,需用显微镜观察 ,从侧面看 ,车轮虫像毡帽 ,从反面看 ,车轮虫形似车轮 ,并不停旋转。防治方法有 :(1)放养鱼苗、鱼种前 ,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2)…  相似文献   

14.
锚头鳋属于寄生桡足类,对鱼类危害很大,是鱼类主要病害之一。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有四种: 1.多态锚头鳋。寄生于鲢、鳙鱼的体表或口腔。 2.鲤钻头组。寄生于鲤、鲫、鳃、鳙、乌鳢、泥鳅、金鱼等的体表、鳍和眼。 3.草鱼锚头鳋。寄生于革鱼的体表鳞下面。 4.四球锚头经。寄生于草鱼鳃弓上。 锚头组在当年幼鱼和成鱼体上都能寄生,锚头经以头胸部插入寄主的肌肉里或鳞片下,而胸脏部则深鹰于鱼体之外,在寄生的部位,肉眼可看到针状的病原体。“老虫”阶段,虫体表面常有原生动物及藻类附生、肉眼观察好象一束束灰色的棉絮。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寄生虫病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常见的寄生虫病害有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等。黄颡鱼属无鳞鱼,同有鳞鱼类相比,对杀虫药物比较敏感。市场上一般的杀寄生虫用渔药均针对有鳞鱼类病害防治,针对无鳞鱼类寄生虫病害防治的药物较少,给黄颡鱼的寄生虫病害防治带来障碍。相关的常用杀寄生虫类渔药对黄颡鱼毒性实验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本  相似文献   

16.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部而引起的,是一种侵袭性寄生虫病。每当小瓜虫大量寄生时,肉眼可直接看到病鱼的体表、鳃部或鳍条上,都布满了白色的不规则的囊泡,当虫体侵袭到鱼的眼角膜,就引起鱼眼发炎、变瞎,病鱼最终因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呼吸受阻而死。小瓜虫对所有的淡水鱼类都可寄生,常常能在短时期内,造成鱼种大批死亡,小瓜虫生长适温为15~25℃,一般多发生在初冬、春末和夏初。我地防治寄生虫鱼病常用药为晶体敌百虫、强力灭虫精、硫酸铜或硫酸钢与硫酸亚铁合剂。经使用,上列药物都不能防治小瓜虫…  相似文献   

17.
寄生虫性鱼病在某种程度上虽然不能直接造成大批鱼类死亡,因此有些专业户往往不重视。但是患寄生虫病的鱼就像人感冒可以引发其他病一样,一是寄生虫大量繁殖吸附在鱼身上,吸收鱼体内的营养,使鱼乱动不安,摄食不正常,病鱼消瘦,甚至死亡。二是伤口处被细菌病毒侵袭可造成赤皮、烂鳃、烂鳍、水霉、鲤鱼细菌性败血病等。再者细菌随血液到达内脏的各部位,也可引起某些病变,如肝病、肠炎、出血病等。所以防治寄生虫病非常重要。 在寄生虫病的防治上,面对众多的药物,我们采用了河南商丘鱼药厂生产的灭虫王,效果很理想。例如:聊城市砖瓦二厂一口6亩鱼  相似文献   

18.
生姜、辣椒治疗小瓜虫病的效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瓜虫,隶属寡膜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是鱼类的主要寄生虫之一,常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处,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俗称白点病。感染小瓜虫后鱼体焦躁不安,摄食减少,寄生部位充血、发炎,组织增生,特别是鳃部寄生将影响呼吸,造成大批鱼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至于治疗此病的药物,虽然报道的不少,如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水面鱼病暴发频繁,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而后者多由寄生虫咬伤鱼体所致。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50万~500万米3的水库湖泊均有发病,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治疗大水面鱼病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面大、费用高。综合多年治疗经验,现结合实例谈谈几种危害严重的大水面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一、症状及流行情况1.中华鳋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中华鳋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像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大中…  相似文献   

20.
鲑鳟鱼类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经济价值高,是世界重要经济养殖鱼类之一。然而,随着其养殖产量攀升,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鲑鳟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频繁和严重,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鲑鳟鱼常见的、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主要包括三代虫(Gyrodactylus)、鱼虱(Caligus rogercresseyi)、阿米巴原虫(Neoparamoeba perurans)、脑碘泡虫(Myxobolus cerebralis)、苔藓鲑四囊虫(Tetracapsuloides bryosalmonae)和库道虫(Kudoa spp.)。这些寄生虫生活史简单,繁殖速度快,大多寄生在鱼体表面及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上,导致鱼体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引起鱼体损伤并造成死亡。在防治方法上,通过物理控制、化学药物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本文对鲑鳟鱼常见寄生虫病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鲑鳟鱼寄生虫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