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清除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枸杞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0.08g/v、提取温度83℃和提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3.403%。枸杞粗多糖质量浓度为4mg/mL时,羟自由基清除率清除率达到97.6%;在粗多糖浓度为2mg/mL时,对超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18.6%。  相似文献   

2.
吴迪  张华  陈尚龙  宋慧 《农业机械》2012,(27):101-104
以芦笋和橙子为原料,制作一种风味独特的复合芦笋汁饮料。研究了对芦笋汁进行护色和脱苦,结果表明:用0.15%醋酸锌冷水浸泡漂烫过的芦笋,能有效地对其进行护色;为了不破坏芦笋原汁中的营养成分,选择掩盖法对其进行脱苦,在原汁中添加0.4%的β-环糊精,能较好地脱除苦味。通过正交试验对复合芦笋汁饮料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了蜂蜜用量对饮料风味的影响。复合芦笋汁饮料最佳配方为:芦笋汁(0.4%β-环糊精)与橙汁的配比为5∶5、纯净水用量为30%、白砂糖用量为4%、CMC用量为0.15%和蜂蜜用量为1%。复合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为12%,pH值为3.72,Vc含量为16.57mg/100mL,总酮含量为55.4mg/100mL,总糖含量为10.9g/100mL。  相似文献   

3.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紫茄子皮色素,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酶浓度0.8%、酶解温度45℃和酶解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最大吸光度可达0.742。在5~30μg/m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反应液中紫茄子皮色素和VC浓度的增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不如VC的清除作用。当紫茄子皮色素的浓度和VC的浓度都超过30μg/mL时,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大几乎不变。在10~28μg/m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反应液中紫茄子皮色素和VC浓度的增加,对亚硝基的清除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作用明显不如VC对它的清除作用。继续增加浓度,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曲线与VC对亚硝基的清除曲线有一交点,在此交点处它们对亚硝基的清除率相等,随后随浓度的增加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率明显大于VC对它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田间自然光照条件下绿芦笋自主采收中的作物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图像预处理与CNN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获取的原始图像,首先在Lab和YUV颜色空间下的a通道和U通道进行OTSU阈值分割,之后合并分割图并进行去噪处理,简化突出图像特征,再根据预处理后图像特点,优化改进LeNet网络结构,构建CNN模型对预处理后图像进行识别,提取目标作物绿芦笋。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实现田间自然光照条件下绿芦笋的有效识别,识别准确率为89.39%,可为后续绿芦笋自主采收设备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牛蒡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能力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了牛蒡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6%、提取时间36.3min、提取温度52℃和液料比22mL/g,在此条件下牛蒡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最大理论值为97.40%。对此优化条件进行验证,重复3次,实测平均清除率为97.34%,表明该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糙米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蒸煮条件下糙米自由态多酚和结合态多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蒸煮时间对自由态多酚的影响大于结合态多酚,自由态多酚对总酚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贡献程度均大于结合态多酚,进而得出自由态多酚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大于结合态多酚。  相似文献   

7.
马静  胡蔚蓝 《农业工程》2012,2(10):25-28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杏鲍菇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为1.5 h,乙醇浓度75%,多糖的得率为2.33%。并对杏鲍菇多糖进行初步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测定杏鲍菇多糖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35.76%。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豌豆、萝卜芽苗菜的营养品质及酚类含量的影响,以“绿山谷麻豌豆2号”和“绿山谷白水晶萝卜3号”为材料,探究其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特性(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营养品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酚类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豌豆芽苗菜中,处理B[30 μmol/(m2·s)]的地上部鲜质量最高,为0.453 g;处理A[20 μmol/(m2·s)]的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471.14 ng/L、2.30 mg/g;随着芽苗菜生长时间的增加,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在逐渐增加。萝卜芽苗菜中,处理D[100 μmol/(m2·s)]相比于其他处理,其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和总酚含量均为最高。综上,在豌豆芽苗菜生产中,光照强度30 μmol/(m2·s)能提高产量,20 μmol/(m2·s)能提升营养品质和酚类含量,建议根据需求选择光照强度;萝卜芽苗菜中,100 μmol/(m2·s)的光照强度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能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富锌蛹虫草菌丝体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为研究材料,对其体外清除O2-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有机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提取物的浓度越高,对O2-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越高。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不同自由基清除率作用不同,当提取物浓度为90 mg/mL时,水提取物对O2-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66.93%,乙醇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7.59%,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最高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槟榔籽总酚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槟榔籽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试验因素,以总酚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槟榔籽总酚提取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槟榔籽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4h、液料比47mL/g,总酚含量的预测值为148.09mg/g,验证值为146.63mg/g.试验证明,响应面法对槟榔籽中总酚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槟榔籽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其EC_(50)值分别为145.62μg/mL和139.38μg/mL.  相似文献   

11.
丁香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和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率为(10 480.4±40.3)μmol/g,获得的相应丁香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阳性对照BHT和VC(P<0.01或P<0.001),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强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P<0.05、P<0.01或P<0.001);通过生物活性追踪发现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弱极性的乙酸乙酯部分,该部分100 μg/mL质量浓度样液的总还原力达0.634±0.040,FRAP法抗氧化能力达0.433±0.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5.294±0.499)%;相关关系表明丁香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多酚和总黄酮.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纳他霉素在芦笋保鲜中的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处理后芦笋的呼吸速率、色泽、剪切力、失重率、细菌和霉菌数量等芦笋品质指标及游离态多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可有效抑制芦笋的呼吸速率,降低其失重率,较好地保持芦笋的外观色泽,维持芦笋的质地在一定水平内,能降低芦笋贮藏过程中的霉菌1~3个数量级。纳他霉素还可抑制腐胺含量的上升,使精胺和亚精胺出峰时间缩短且峰值增加。  相似文献   

13.
绿芦笋是一种高档保健蔬菜。为扩大推广种植,根据实践经验,从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采收到采收后的管理等5个方面阐述了绿芦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纳他霉素对芦笋品质及内源游离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纳他霉素在芦笋保鲜中的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处理后芦笋的呼吸速率、色泽、剪切力、失重率、细菌和霉菌数量等芦笋品质指标及游离态多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可有效抑制芦笋的呼吸速率,降低其失重率,较好地保持芦笋的外观色泽,维持芦笋的质地在一定水平内,能降低芦笋贮藏过程中的霉菌1~3个数量级.纳他霉素还可抑制腐胺含量的上升,使精胺和亚精胺出峰时间缩短且峰值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芦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抗冻蛋白对芦笋进行预处理后冷冻干燥的冻干样品的冻干时间、复水比、复水率、叶绿素、总糖、Vc、色度和硬度等品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抗冻蛋白预处理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冻干芦笋的品质,缩短冻干时间,提高复水比和复水速率,减少冷冻干燥过程中叶绿素、总糖和Vc含量的破坏,并能使冻干芦笋的色度、硬度和微观结构得到改善,但不能有效减少冻干芦笋的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16.
首先优化葡萄籽蛋白的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参数,然后研究其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9h、pH值6.6和酶解温度45.3℃,此时水解度为18.44%。葡萄籽蛋白中性蛋白酶酶解物在104~520μg/mL和166.6~833μg/mL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4.34%~38.02%和27.72%~81.19%;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芦笋属多年生蔬菜,不经培土长出土面的嫩茎呈绿色,称绿芦笋,供鲜食。绿芦笋香脆鲜嫩,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已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保健蔬菜。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不同品种的冬小麦为对象,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分析了开花期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灌浆期,两个品种冬小麦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并且在花后15 d前表现为下降迅速,花后20 d逐渐趋于缓慢;淀粉含量则表现为上升趋势,且以开花至花后15 d上升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酶解法提高松针黄酮抗氧化性能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松针总黄酮(PNF)的抗氧化性能和酶法修饰提高PNF抗氧化性能的条件.结果发现,PNF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很强,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与抗坏血酸相似,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约为抗坏血酸清除率的4倍、2倍,Fe3+还原能力的EC50约为抗坏血酸EC50的1/2.8.用β-葡萄糖苷酶对PNF进行酶解修饰,其最优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0℃,酶添加量1/1 000,底物质量浓度0.6 g/L,酶解时间5 h.酶解后,PNF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北方鲜食糯玉米机械剥皮困难的情况,对比分析4种不同剥皮工艺对糯玉米苞叶剥净率和玉米伤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热烫工艺处理后,鲜食糯玉米的苞叶剥净率最高;热烫喂入工艺和切根喂入工艺的玉米伤籽率较低。综合分析,确定热烫喂入工艺为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