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对不同来源的油松种子营建的早期示范林,经过苗期和幼林期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7年生的油松示范林,早期生长优势以种子园种子营建的幼林为最好;其次是优树种子和母树林种子营造的幼林;而以天然林种子营造的幼林较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洋楹示范林栽培试验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示范林生长迅速,与同类投入水平的南洋楹丰产林相比,年平均生长量增加22%~93%;②不同的整地规格其幼林生长差异显著;③在立地条件诸因子中,坡位、坡形、坡向是影响南洋楹生长的重要因子;④在-4℃持续低温天气,幼林将遭受严重冻害;⑤在丘陵山地栽植南洋楹宜适当密植;⑥过度修枝影响南洋楹生长.  相似文献   

3.
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联民村1林班的沿海滩涂上,以红树林为主的34公顷示范林整齐地生长着,给原先没有一棵绿色植物的滩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这就是广西首个“中日绿化合作示范林”。它的成功实施,为在立地条件差的滩涂上营造红树林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柴河——蘑菇气公路绿化项目,阐述了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立地类型、造林模式,建立公路绿化示范林模型推广。  相似文献   

5.
采用割除堆积法与大穴整地等配套技术,在湖南城步和溆浦两县石漠化等造林困难地上营造川黔紫薇应用示范林,结果表明:城步县示范林3年生树高、地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17 cm和1.82 cm,最大单株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分别达161 cm和1.87 cm,造林成活率96.3%,保存率91.1%;溆浦县示范林3年生树高、地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22 cm和1.92 cm,造林成活率95.1%,保存率90.4%。川黔紫薇适应性强,长势旺,生长快,是轻中度石漠化等造林困难地植被恢复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6.
介绍墨西哥柏、藏柏在桂林地区引种的苗期状态及引种示范林前期简况,与本地柏木生长情况对比分析,所引种的墨西哥柏、藏柏较当地柏木在苗期极显著速生。  相似文献   

7.
湿加松优良家系丰产林生长表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广东省湿加松良种选育协作组研制的14个优良杂种家系的扦插苗木在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营建试验示范林7 hm2,利用优良杂种家系的混合扦插苗木在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营建丰产林120hm2。试验示范林5.5年生时的数据表明,优良家系扦插苗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可达到6.69 m,11.31cm,0.03603 m3,其材积生长比作为对照的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分别大136.59%,15.49%;3.5年生的丰产林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3.50 m,5.62 cm,0.0054 m3,材积生长比作为对照的湿地松大350%。该结果充分显示了湿加松优良家系的生长优势,说明湿加松可在广东中南部地区通过扦插扩繁、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8.
针叶林树种在榆林沙区营造30多年来,经过种选优,扩大试验,示范林建设,全面掌握了针叶树种在沙区的营造技术措施,示范林10年郁闭成林,比沙地场,柳等“小老树”生长快,成林早,防风固沙和生态效益是沙地落叶树种不可比拟的,说明了在沙区营造叶林除了其有改善环境的能力,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做为最终的治沙目的树种。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以来,桂林市在灌阳、龙胜、灵川等县建立多处油茶早实丰产示范林,为了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2012年7~9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示范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灵川县灵田乡示范点油茶生长最佳,其平均树高、冠径、地径、春稍长与生长最差的阳朔县福利镇示范点相比,差异显著,相应值分别高出29.49%、30.91%、28.97%、11.55%;从开花株率看,灵川县灵田乡、龙胜县龙胜镇2个示范点的平均值分别达68.90%和63.02%,显著优于福利镇、新圩乡、崔家乡、瓢里乡4个示范点的平均值,其中灵田乡示范点开花株率的平均值与这4个示范点相比,分别高出40.11%、62.82%、27.49%、51.04%;从平均挂果株率看,同样是灵田乡示范点的平均值最高,其挂果株率为23.26%,与福利镇、新圩乡、崔家乡、瓢里乡4个示范点相比,分别高出71.78%、64.15%、19.22%、63.46%。油茶示范林生长、开花挂果株率的优劣,与品种选择、管理水平有显著相关。在营建油茶早实丰产示范林时,必须注重于选择优质丰产品种的嫁接苗,加强抚育、施肥、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其生长旺盛,达到早实丰产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7年生的杉木速生丰产示范林调查结果表明,杉木示范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超过杉木速生丰产林部颁标准的52.6%、91%、503.7%和邵武市项目林平均生长量的13%、15.3%、137.1%。在造林工作中,为推广科技成果,开发低投入、高产出的杉木速生丰产示范林,起到了示范、样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东京野茉莉苗期生长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能源树种东京野茉莉为研究对象,研究东京野茉莉幼苗在不施肥和施肥情况下年生长节律。东京野茉莉苗高增长呈"S"型增长模式,苗木增长出现缓慢期、速生期和停滞期3个时期。苗速生期起点为5月下旬,持续至9月中旬,在5月下旬苗高生长最快。不同施肥处理的1年生幼苗,年生长节律均呈现"S"型曲线。在不同施肥处理中,施尿素的植株长势最好,不施肥的植株长势最差。  相似文献   

12.
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研究表明,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苗高、地径生长节律符合"S"型曲线,其生长进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对动态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达0.99以上,拟合的效果极显著。楸树速生期的天数占整个生长期的比重为47%,速生期内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60%以上;楸树杂种无性系苗高生长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地径峰值在7月上旬,苗高速生期开始时间为6月上旬,地径速生期开始时间5月下旬。苗高速生期结束时间为9月初,地径速生期结束时间在8月下旬,苗高速生期持续天数86 d,地径速生期持续天数89 d。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暴马榆1年生播种苗生长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曲线对苗高生长过程进行拟合,建立生长模型,经对生长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暴马榆1年生苗高生长相关系数达0.994 369,拟合效果显著。1年生暴马榆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可划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生长前期约35d,苗木累积生长量为15.3cm,累积生长率为23%;速生期约48d,苗木累积生长量为40.8cm,累积生长率为61.3%;生长后期约38d,苗木累积生长量为10.5cm,累积生长率为15.7%。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树干解析的方法,研究了自然生长条件下湘西巨紫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率和胸高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巨紫荆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逐步增加,20 a还未达到最大值;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树龄15 a前都呈现出上升趋势,15 a后逐渐下降;胸径总生长量在20 a前随着树龄的增加几乎呈...  相似文献   

15.
沙地樟子松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经营的沙地天然樟子松的生长特别和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生长在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密度的环境下,林木的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存在很大的差异,樟子松在疏林(0.3~0.5)时,高生长快,胸径生长正常,材积生长数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地条件,观察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幼苗在林下的生长表现,统计生长30和180 d的植株成活率、保存率、苗高和生物量的增长量.结果表明,金线莲在林下生长良好;生长30 d,植株成活率为82.5%~95.0%,植株平均苗高为10.3~12.3 cm,苗高净生长量为0.72 cm;生长180 d,保存率在37.5%~95.0%之间;植株平均苗高为13.2~19.2 cm,平均生物量为3.17~3.83 g,其苗高和生物量净生长量分别为7.46 cm和1.87 g.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白桂木种子繁殖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白桂木播种育苗,研究白桂木1年生苗在苗期的生长规律。经定期观测和回归分析,模拟苗木生长与时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有序样品聚类法将生长期划分为3个时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生长盛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70%;用幂函数模型来模拟白桂木1年生苗各生长时期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情况的相关系数和拟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大叶樟苗木的高生长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方仁 《林业科学》1992,28(3):261-266
樟树是我国的珍贵树种,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种。樟树树姿秀丽、四季常青、且具芳香,近年被广泛选作南方城镇及“四旁”绿化树种。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与本地香樟相比,具有生长期长、生长量大、耐寒性较强等优点,在江浙一带引种已初获成功。为了能使这一优良树种更快地推广繁殖,本文对其一年生播种苗的高生长规律、生长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为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产于加拿大9个种源的扭叶松种子育苗,在湖北恩施的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的十字坪、姚家坡进行了扭叶松不同种源地、不同种源的植苗造林试验。其幼树期的试验结果表明:扭叶松能适应两地的环境条件,植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达91.3%~100%;对14年生的试验林进行高、径生长分析,扭叶松的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受种源、造林地点的影响极显著;种源与造林地点对树高生长的交互作用极显著。进一步对树高进行单点分析,参试的9个种源,在十字坪试点,10577、26230、25730、27084、28476、14726、26153七个种源的树高生长极显著高于25801、25803两个种源,且7个种源两两间差异不显著;姚家坡试点10577种源的树高生长极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其下依次是28476、26153、26730、27084、14726五个种源。胸径生长在种源间的极显著差异缘于10577种源与25803、25801种源间的差异,其他任意两种源间的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槐生长规律和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我们对中槐片林和散生木采用了标准的地和优势木调查。其生长规律是前5年高生长快,但径生长慢,5年后高生长减缓,而径生长较快,材积15年后生长加快;中槐生长一般随海拔增高而减缓;不同地形部位生长以原面和川道为好,其次为沟底,沟坡中部生长最差;不同土壤生长以塿土和黄墡土为最好,其次为黄绵土,绵沙土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