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国家标准对甘肃省 193份近期育成的小麦品种 (系 )的主要品质性状检测的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系 )籽粒平均含粗蛋白 14.10 %、赖氨酸 0 .46% ,SDS沉降值 40 .7ml、硬度 5 2 .4%、湿面筋 2 6.6% ,认为甘肃省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和硬度普遍较高 ,营养品质和磨粉品质好 ,但多数品种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较低 ,蛋白质质量较差 ;并筛选出 12个综合品质优良、有可能作为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 (系 )  相似文献   

2.
花生品种(系)对青枯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中用菌液浸种法对 1 0 8个花生品种 (系 )对福建地区青枯病菌的抗性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供试花生品种 (系 )中没有高抗品种 (系 ) ;中抗品种 (系 )有金花 1 0 1 2、泉花 1 0号、泉花 646、粤油 1 93、3 8F5-45 -2 1 -CS1 等 3 0个 ,占全部供试品种的 2 7.78% ;其余均为感病品种 (系 ) ,占 72 .2 2 % .花生不同品种 (系 )对青枯菌的抗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新疆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苗期抗病性鉴定试验,筛选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系).[方法]采用离体叶段法和苗期接菌法对小麦白粉病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供试新疆小麦主栽品种新冬17号、新冬18号、新冬19号、新冬20号、新冬22号、新春6号等,以及其余参试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均表现为高感.新紫1号品系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高抗;14/8329品系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中抗;其余小麦品种(系)均表现为感病.[结论]供试68个品种(系)中,仅有新紫1号和14/8329两个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抗病性,仅占供试品种(系)的2.94;.  相似文献   

4.
104个小麦品种(系)脂肪氧化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小麦籽粒中的脂肪氧化酶(LOX)活性的变异规律及分布特点,为从遗传育种角度改善小麦籽粒的耐储藏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04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LOX活性.[结果]2年测定的供试小麦品种(系)间的LOX活性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均大于30%,年份间LOX活性相关极显著(r=O.605),表明2个年度的品种(系)间差异顺序基本一致,认为LOX活性主要受遗传控制.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将供试的104份材料的LOX活性聚为5类.[结论]供试小麦品种(系)间LOX活性差异显著;在供试的104个小麦品种(系)中,筛选到6份低LOX活性的品种资源,且多为中一强筋白皮小麦.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系统调查了河南省主栽小麦叶枯病在2005年-2007年的田间发病情况,并采用自然病圃法鉴定了49个小麦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叶枯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多数供试品种田间发病相对较轻,但在不同年份间,发病程度存在差异,2006年度所有供试品种均发病轻,而2005年和2007年则发病较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9个小麦品种(系)中,没有对叶枯病的免疫品种;表现抗病的品种有40个,占供试品种的81.63%,其中高度抗病品种11个,中度抗病品种29个;表现感病的品种有9个,占供试品种的18.37%,其中,中度感病品种6个,高度感病品种3个.综合3年试验数据表明,河南主栽或新选育小麦品种(系)中,多数品种对叶枯病表现抗病,但也有少数品种表现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6.
我国冬小麦主要品种(系)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我国北部和黄淮冬麦区主要品种和种质材料631份,对5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冬小麦品种容重偏高;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也相对较高,达到弱筋标准的分别仅占供试品种(系)的2.53%和0.95%;吸水率和稳定时间以中等水平为主,达到强筋标准的分别占供试品种(系)的21.08%和22.19%,达到弱筋标准的分别占供试品种(系)的16.00%和19.49%。品种分类,我国冬小麦主要以中筋小麦为主,占供试品种(系)的85.11%;强筋小麦有一定发展,占供试品种(系)的14.10%;弱筋小麦发展较慢,仅占供试品种(系)的0.79%。  相似文献   

7.
35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对叶部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自然病圃法将35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对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3种叶部主要病害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供试优质小麦品种(系)中对叶枯病抗性较差,对白粉病、叶锈病抗性较好。其中,表现兼抗3种病害的有矮早4110、豫麦47号、周麦16、中育6号、豫麦18号、豫麦70号、济麦1号、豫麦49号、太空6号、百农878等10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8.57%;兼抗2种病害的有郑农16、郑麦11、豫优1号等20个品种(系),占所供试优质小麦品种的57.14%;没有一个品种对3种病害都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8.
利用Hoagland’s营养液培养的方法,探讨了百农1306、百农1309、百农160、百农418、温麦6号、周麦18、周麦22和周麦26等8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系)的Pb积累特性,以筛选出籽粒Pb低积累型小麦品种(系),并研究了Pb对小麦Ca、Mg、Fe和K等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为解决重金属积累和矿质营养利用之间的矛盾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小麦籽粒Pb含量存在基因型差异,百农418籽粒Pb含量最低,温麦6号Pb含量最高。根据同一品种(系)的最高Pb含量部位,将8个小麦品种(系)分为籽粒型、颖壳型、叶片型,对应品种(系)分别为温麦6号,百农1306、百农1309、周麦22,百农160、百农418、周麦18、周麦26。与不加Pb(NO_3)_2的对照相比,Pb(NO_3)_2处理后,8个小麦品种(系)不同部位的Ca、K、Mg、Fe含量变化不同。除周麦22茎秆中Ca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7个品种(系)均降低;8个品种(系)茎秆(周麦22、26除外)、叶片和颖壳中K含量均呈降低趋势;温麦6号和周麦18籽粒中Mg含量显著增加,其他6个品种(系)均显著降低;8个品种(系)叶片中Fe含量均升高。百农418和周麦26的Ca、百农1306和百农418的K、周麦18和周麦26的Mg含量(籽粒除外)变化模式相同。  相似文献   

9.
1984—1986两年间共鉴定34个小麦品种(系)对小麦赤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1)供试各品种(系)间抗性有明显差异,但无免疫类型,抗病品种也较少,(2)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郑引一号、7023、花培28抗病性较强,占8.8%;偃师九号,宛7107等14个品种(系)抗性中等,占41.2%;百泉3039、百农3217、宝丰7228等17个品种(系)属于感病类型,占50.0%,(3)在研究品种抗性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时发现:品种抗感性与籽粒颜色、株高、花药残留率、开花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小穗密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近年育成的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比较全面的了解湖北省近年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对全省主要小麦育种单位2000年以后育成的60份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以区试资料为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供试品种(系)子粒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4.0%,变异幅度为11.2%~17.5%;湿面筋平均含量为29.8%,变异幅度为21.2%~42.8%;面团稳定时间平均为4.6min,变幅为1.5~17.6min.②品种(系)间品质性状的差异较大,其中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高,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较低.分别为78.2%、13.8%和8.9%.③60份品种(系)中,2个达到优质小麦强筋标准,18个达到中筋专用小麦标准,没有品种(系)达到优质小麦弱筋标准.④与20世纪80~90年代湖北省育成、推广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性状相比,供试品种(系)都有所提高.同时指出了湖北省小麦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紫苏新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区域试验方法,在贵州省6个区域试验点对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较对照(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农家种)增产,增幅为19.52%~62.2%;生育期较对照提早2~9.4d;参试品种(系)含油率为40.11%~49.12%,除7号外其余品系均较对照提高;亚麻酸含量为51.22%~60.62%,除8号和9号品系外,其余品种(系)均高于对照。筛选获得产量、品质及稳定性均较优良的品种(系)5号和8号及含油率表现突出的1号品系。  相似文献   

12.
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目前甘肃省旱地冬小麦生产应用的53个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硬度、湿面筋、赖氨酸含量和沉降值等关键品质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冬小麦主要品种的营养品质较高,但加工品质相对较差,粗蛋白质含量大部分超过14.00%,低于13.00%含量的品种较少;赖氨酸含量水平主要分布于0.40%~0.50%;湿面筋和沉降值大多数品种处于中下水平。蛋白质含量与赖氨酸、湿面筋含量等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赖氨酸含量与硬度、湿面筋含量也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68个大豆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持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中亲本的遗传差异,利用64对SSR引物对68个大豆品种(系)包括53个中国品种(系)和15个美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7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5.86个,变化范围为2~12个,其中53个中国品种(系)检测到373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5.83个,变化范围为2~12个,15个美国品种检测到288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4.50个,变化范围为2~9个;总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366~0.900,平均为0.677,其中53个中国品种(系)变化范围为0.370~0.909,平均为0.682,15个美国品种变化范围为0.309~0.817,平均为0.590。聚类分析表明:68个大豆品种(系)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529~0.973,平均GS值0.707,在相似系数0.65处,可将供试的品种(系)聚为2大类,第Ⅱ类在相似系数0.69处又可分为5个亚类。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奥玉3101和强盛4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密度及其品种和密度互作间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性关系,强盛49号密度为42650株/hm2时产量最高,奥玉3101密度为53745株/hm2时产量最高;品种、密度以及品种和密度互作对2个玉米品种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差异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而对脂肪和淀粉含量的差异影响均不显著;在密度为2.4万~3.6万株/hm2的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在3.6万株/hm2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系)的品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对 1999年山西省种植的或参加区试的 31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了品质测试 ,各性状的平均值为 :千粒重 36 0g ,容重 76 9 5g/L ,角质率 58 7% ,出粉率 6 1 0 % ,蛋白质含量 13 7% ,湿面筋 4 4 3% ,干面筋 14 5% ,沉降值 36 6ml。参照小麦品质分类标准 ,目前山西省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容重、出粉率、沉降值中等 ,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较高 ,但面筋质量较差 ,大多小麦品种属于中力小麦 ,个别品种达到强力小麦标准 ,无弱力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地区引进甘薯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凡  余金龙  刘丽芳  余韩开宗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15-13316,13346
[目的]筛选适宜川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品种。[方法]对引进的8个甘薯品种(南薯007、泉薯9号、渝5-12-57、川12-17、浙薯23、E01-09、宁23-1、浙薯70)进行栽培试验,以南薯88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宁23-1、浙薯70鲜薯产量比南薯88分别增产4.91%和1.72%,浙薯70、川12-17淀粉产量比南薯88分别增产24.46%、24.10%,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宁23-1、浙薯70、川12-17综合性状均较优良,可以在今后的生产中进行大面积推广与种植。  相似文献   

17.
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12C6+辐照4个玉米自交系,对M3代稳定变异株系籽粒进行粗蛋白及蛋白质组分、赖氨酸、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的测定和比较,并分析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株系A20和B20的粗蛋白含量、A10和A15的赖氨酸含量、B30和C30的粗脂肪含量、B15和B20的粗淀粉含量与各自对照相比都有显著提高(P0.05);辐照后蛋白质各组分含量的变化较复杂;辐照后得到4个高赖氨酸株系、5个高脂肪株系和1个高淀粉株系;.相关分析表明,除谷蛋白与蛋白各组分及粗脂肪、粗淀粉与粗脂肪及球蛋白、赖氨酸与清蛋白及球蛋白和粗脂肪间均呈负相关外,其余性状间两两均呈正相关,且醇溶蛋白和粗蛋白含量对赖氨酸、粗脂肪、粗淀粉的关系中表现一致,说明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营养品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研究新疆酿酒葡萄糖类物质积累特性,为资源特性评价及糖品质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赤霞珠5、赤霞珠6、赤霞珠9、梅鹿辄、梅鹿辄4、品丽珠、霞多丽、威代尔和雷司令等10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分析各糖类物质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及各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特性。【结果】10个品种(系)成熟时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且果糖略高于葡萄糖,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51.23%,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02%,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2.91%。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赤霞珠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较含量最低的威代尔高了29.21%。赤霞珠5的可溶性固形物较威代尔高了30.59%。聚类分析将10个酿酒葡萄品种划分为 3 个类群。第1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9、梅鹿辄4、赤霞珠、梅鹿辄,各糖类物质含量均适中;第2类群葡萄品种为霞多丽、威代尔、雷司令,各糖类物质含量均偏低;第3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6、品丽珠、赤霞珠5,各糖组分关系较近,糖类物质含量均较高。【结论】筛选出高糖型品种(系)为赤霞珠5,低糖型品种为威代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小麦不完善粒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小麦不完善粒的构成因子,降低小麦生产中不完善粒的比例,筛选不完善粒低的小麦品种资源。[方法]选取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种植的53个小麦品种(系),估算其不完善粒构成,解析赤霉病粒、黑胚粒和发芽粒的构成比例。[结果]该试验中53个小麦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范围为2.79%~20.82%,其中不完善粒小于6%的1、2级小麦品种(系)仅15个;不完善粒超过10%的小麦品种(系)有16个。造成不完善粒的赤霉病粒、黑胚粒、生芽粒等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结论]供试品种(系)中,连麦6号、洛麦23、未来0818、龙科091、连麦2号、百农207、泰农19、皖农09157、皖科06725和皖科121979等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较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1983年同一环境条件下正季栽培的55个早籼品种和4个籼型杂交稻组合,以及1982年收集的52个品种的各种氨基酸含量(除色氨酸外),其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的结果是。(1)早籼品种和籼型杂交稻组合的赖氨酸与苏氨酸含量存在品种(组合)间差异;(2)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表现一定波动;(3)稻米每克样品中所含赖氨酸和苏氨酸的毫克数与其蛋白质含量星正相关,而100克蛋白质中所含赖氨酸克数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4)供试品种(组合)中除极个别品种不缺乏苏氨酸外,几乎都缺乏赖氨酸和苏氨酸。且赖氨酸为所有品种(组合)的第一限制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