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明确氮硫互作对韭菜植株总辛辣程度和氮、硫素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韭菜品种‘京韭一号’为试材,采用水培模式处理,试验设定3个氮浓度(6、12和18 mmol/L),3个硫浓度(2、4和8 mmol/L),随机区组试验,在植株生长至第7、14、21和28天这4个不同生育周期节点时分别测定韭菜叶片的酶促丙酮酸(EPY)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ATP-硫酸化酶(ATPS)和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OAS-TL)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PY含量在植株生长至7、14与21 d时明显低于28 d;不同生育周期节点NR活性差异显著,氮硫素交互作用明显;GS活性响应程度剧烈并以植株长至28 d时水平最低;ATPS活性在植株长至7 d时水平最低且在中后期响应并不十分显著;OAS-TL活性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但对氮硫素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及其他同化酶。韭菜发育过程中,氮素、硫素单一效应总体远低于元素间交互作用,氮硫素交互作用占据主导地位。韭菜植株硫素同化能力的提升与氮素水平密切相关,氮、硫素参与彼此的同化过程。综合考虑,建议水培韭菜营养液的氮素浓度为12 mmol/L,硫素浓度为2~4 mmol/L。该结论为水培韭菜氮、硫元素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葱品种抗寒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章丘大葱为对照,对几个不同的大葱品种进行了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大葱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变化较大。叶片含水量下降,自由水与束缚水质量比变小,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与b比例呈降低趋势。通过对低温胁迫下大葱各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俄罗斯大葱和黑310分葱抗寒性较强,显著高于章丘大葱,而隆尧鸡腿葱与夏宝抗寒性较差,章丘大葱居中。  相似文献   

3.
氮素供应对章丘大葱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素供应对大葱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以章丘“大梧桐”品种为试材,设置0、210、280、420 kg/hm 4个供氮水平,通过动态取样,监测大葱全生育期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分析不同处理对大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葱生长呈“S”型,定植后一个月间处于缓苗越夏期,生长停滞,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几乎为零。8-10月份大葱快速生长,月均每株积累量分别达1.5 g、3.2 g和6.4 g,同时对氮素吸收量增加,分别为23.7 kg/hm、25.5 kg/hm和35.7 kg/hm。施氮能显著增加大葱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吸收量,至收获两者分别提高21.1%和12.1%。施用氮肥能实现增产增收,然而供氮不足与过量都会使两者失衡。从品质来看,氮肥能提高大葱可食部位维生素C含量,但可溶性糖含量略有降低。大葱施氮量为280 kg/hm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4.
氮素形态和光照强度对菜豆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弱光下,氮素形态不影响植株生长,但在强光下,铵态氮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铵态氮供应的植株叶片中游离铵含量高于硝酸盐供应的植株.在增加光照强度情况下硝态氮供应植株的抗坏血酸含量高于铵态氮供应的植株;但对脱氢抗坏血酸含量来说,它不受氮素形态的影响.光照强度的增加和铵态氮的供应,都增加依赖于抗坏血酸的H2O2清除酶系统(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但对SOD活性影响较小.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旗叶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新冬18号小麦品种,进行3个施氮水平的土壤施肥处理,再选取不同水平处理下的小麦旗叶作为供试材料,分别测定小麦旗叶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内肽酶,氨肽酶、羧肽酶这5种氮素代谢关键酶的酶活力。研究结果显示,在小麦开花之后14 d,施氮水平为240 kg/hm2可有效增加小麦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主要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在此水平下,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谷氨酰胺合成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相比施氮水平为350,180 kg/hm2更能减缓小麦开花之后14 d的蛋白质水解,可进一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此同时,在开花之后第21天,高水平施氮量处理下的小麦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与内肽酶、氨肽酶等水解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说明在240 kg/hm2施氮水平下,开花后期其施氮量能有效促进氮素分解代谢相关酶活性,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进而为小麦植株中氮素的再分配和利用起到了协助调节作用,提高后期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氮镉交互作用对苋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镉交互作用对苋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在不施氮的情况下,一定浓度的镉污染促进了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而抑制了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在0~1.0mg/kg范围内不受镉污染的影响;在不加镉的情况下,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在0.2g/kg和0.4g/kg的氮素水平时达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脲酶的活性随氮素营养的增加显著降低,而蛋白酶的活性随氮素营养的增加显著增加;在镉氮交互作用下,对4种酶的活性都有显著影响,对蛋白酶的活性影响最大,其次是脲酶,然后是蔗糖酶,对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硫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和水稻吸硫特性,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缺硫导致水稻生长明显受阻,生育推迟,抽穗结实不良,根量少,根细长。随着施硫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随着增加,当硫肥浓度超过0.180mmol/L时,各处理的千粒重、结实率就不再增加,表明当培养液的硫浓度≥0.180mmol/L时可满足水稻金优82正常生长的需要。无硫处理的水稻最终没有结实。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含硫量随着施硫量的增加而提高,它们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成熟收获后,植株和根系氮、磷、钾含量随着硫肥供应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随着供硫水平提高,谷粒的硫含量增加,当供硫浓度达0.18mmol/L时谷粒硫含量不再增加;而谷粒氮、磷、钾含量也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物质积累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水培方式,选用氮高效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氮低效玉米品种鑫鑫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5个施氮浓度(N_1~N_5),分别为0.04、0.80、2.00、4.00和8.00 mmol/L,揭示不同品种氮效率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随着施氮量增加,玉米幼苗的干物质积累不断升高,叶面积、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逐渐增加,当施氮量为4.00 mmol/L(N_4)时,以上指标达到最大。2个品种相比,氮高效品种郑单958效果好于鑫鑫1号。施氮量为8.00 mmol/L(N_5)时株高最高。随着施氮量增加,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逐渐升高,但N_3、N_4和N_5这3个处理相同品种的酶活性增加幅度较小。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先上升后下降,N_3处理时,2个品种活性最高。[结论]氮高效品种郑单958在不同的氮水平下有较高的氮代谢酶活性,这有利于氮肥的转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油菜(Brasscia napu L.)氮素吸收和根系性状对低氮胁迫的响应,选用常规油菜种植品种"814"和湘油15为材料,采用水培,以正常供氮(NO_3~-浓度为10 mmol/L)为对照(CK),设定2个不同低氮水平(NO_3~-浓度分别为3、1 mmol/L)处理,测定油菜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氮素吸收量及氮素吸收效率,探究油菜根冠比、根体积、根系吸收面积、根系直径、总根长和根系分枝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氮素吸收效率的相关性,并测定了油菜根系活力和根系质膜H~+-ATP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油菜在低氮胁迫下氮素吸收总量降低,但氮素吸收效率提高,油菜根系细长化且分枝增多,根体积下降但根系吸收面积上升。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效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油菜氮素吸收效率的最大正相关和负相关因素是总根长和根系直径。油菜根系活力CK与3 mmol/L NO_3~-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1 mmol/L NO_3~-处理。在低氮胁迫下,根系质膜H~+-ATP酶活性显著升高,3个氮素水平下的油菜根系质膜H~+-ATP酶活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氮素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期某些含氮化合物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培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期某些含氮化合物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提高,小麦叶片、根系硝态氮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根系铵态氮含量在5和15mmol/L时最高,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叶片铵态氮含量在5和25mmol/L时最高;单位鲜重的叶绿素含量在5mmol/L时最高,但单株叶绿素含量随供氮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氮素水平为15mmol/L时,植株含水量、叶面积、地上和根系鲜重、干重均最大。  相似文献   

11.
土壤硫肥力与作物硫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我国土壤硫肥力状况与作物硫素营养研究进展 :概括了我国土壤缺硫状况 ,研究了安徽省土壤有效硫现状 ,论述了硫在作物营养平衡中的作用 ,分析了作物缺硫的原因 ,阐明了植物缺硫的症状 ,综合了各地施用硫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及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用 ,提出了硫肥有效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蔬菜中二氧化硫残留结果的调查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蒸馏-滴定法对市场上抽检的六大类共计274件蔬菜样品进行了二氧化硫的检测,以了解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各类蔬菜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最高的是银耳(801 mg/kg),其次是黄花菜(280mg/kg),最小的是马铃薯(5 mg/kg);二氧化硫残留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较大的是银耳和黄花菜,其风险商值HQ均大于1,其余的品种HQ均小于1,没有食用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硫素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常规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进行了3个施硫水平(30、60、90kg/hm2)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一定量的硫肥可以提高棉花的生物量和经济产量.在传统施肥的基础上施用60kg/hm2硫肥,较不施硫处理单株结铃数增加14.3%,籽棉产量增加15.9%,皮棉产量增加1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土壤酸碱度及施硫量对烤烟全硫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探讨安徽烟区不同pH水稻土和施硫量间的相互效应,摸清不同pH及施硫量对烤烟烟叶含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施用白云石粉对皖南植烟土壤起到明显降酸作用;在烤烟大田生长期间,冬耕时施入土壤的白云石粉的调酸作用逐渐减弱。在皖南烟区,pH降低有利于烤烟对硫的吸收;随着施硫量的增加,烤烟的上、中、下部烤烟的全硫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烟叶硫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上部叶硫含量、中部叶硫含量、下部叶硫含量。过量施硫对烤烟的经济性状会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安徽省烟区在植烟时调节土壤pH和合理施硫是控制烤烟硫含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硒和硫相互作用对烟草氮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表明,低硫处理促进烟株中氮含量的提高,而高硫降低烟株氮含量。烟株氮含量随硒用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趋势。低硒低硫或高硒高硫处理时,硒,硫对烟株中氮吸怍表现出颉颃作用。硒和硫对烟草氮积累量的影响则因烟草部位和生育期而异。  相似文献   

16.
运用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analysis)的方法对2002年云南红河烟厂基地生产的不同部位的烤烟进行了氯和硫元素在烟株体内的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氯、硫元素在烟株体内的分布从烟株的上部到下部,缺乏明显规律性。对应分析可有效地揭示烟叶部位与氯、硫元素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硫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素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植物的生长调节、解毒、防卫和抗逆等过程起一定的作用,会影响某些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从而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所以进一步加强玉米硫素营养的研究也十分重要,对农民增效、增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朱英华  屠乃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99-8400
[目的]对28个不同基因型烟草品种硫肥吸收状况进行研究。[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28个不同基因型烟草的硫素吸收利用状况,通过聚类分析,对烟草硫素利用类型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基因型烟草烟叶硫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这些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参试基因型划分为3类。3个烟叶硫含量在0.20%-0.70%的基因型为低效型,12个烟叶硫含量在0.70%-1.00%的基因型为中间型,13个烟叶硫含量超过1.00%的基因型为高效型。[结论]该研究可为降低烟叶硫含量和烟草硫素利用低效基因型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烟囱里排出SO2气体污染物的种类方式与实例,阐述了大气中SO2气体污染物对植物危害的方式,论述了SO2气体污染物危害植物的化学机理,并在分析SO2气体污染物对主要植物(竹子、水稻、棉花等)危害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SO2气体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