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濮阳林业生态建设与黄河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濮阳是黄河中下游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但也承载着由于过度索取带给黄河儿女的苦难,更见证了人与黄河母亲河和谐发展时期带来的繁荣与欢愉。这一切都源于大力开展的生态建设及其生态文化支撑。文章从地域文明发展基础上,介绍生态林业建设成就及黄河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河湿地保护——包头市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子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南区,南以黄河北岸为界,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北侧与东河区城区相接,东至东河槽,西与包头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接壤,西北与包头飞机场一路之隔,总面积1585hm2。其中常年蓄水域面积达333hm2。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地貌主体是黄河冲积下湿平原,黄河南移,造就了南海子湿地保护区及其美丽的南海湖和这片珍贵的湿地平原。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该区资源特点,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从市域大视野角度探讨了在黄河故道上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济南市的6个主要公园黄河森林公园、千佛山公园、环城公园、大明湖公园、五龙潭公园、趵突泉公园的树木进行调查。通过树种数、树种丰富度、树种多样性、树种均匀度4个指标对济南市各公园的树种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上述6个公园的树木总数、树木种类和胸径分布关系对公园树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明湖公园的树种数最多,趵突泉公园的树种丰富度最大,千佛山公园的树种丰富程度最高,黄河森林公园树种最均匀。国槐(Sophora japonica)出现比例最高,占全部树木的10.69%。前20位树种总数占全部树木的75.06%,树木的数量构成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出现少数树种主导整个群落的现象。从树木株数随胸径的分布看,同天然林存在差异,表现为近似的抛物线状。从不同胸径等级树种数分布上看,小径级的树种数多,大径级的树种数少,反映出济南市城市公园树种丰富度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本地的地域特色,提出了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路,并从林业生态、林业产业、科技支撑、太行和黄河、海河文化以及宣传五个方面阐述了创造优良环境条件,建设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7.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打造绿色和谐新徐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州古称彭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上黄河多次泛滥决口,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鉴此,毛泽东曾于1952年在徐州云龙山向全国发出了"绿化荒山,变穷山为富山"的伟大号召。如今的徐州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集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绿色徐州、文化彭城,2005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本文介绍了徐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取得的成就、经验以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土面积60%左右的区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地区均分布在黄河以北,尤其是三北地区的西部内蒙古、陕、甘、宁、青、新7个省(区)更为严重,新疆东部、南部年降水量仅为18~50mm,因此,水资源严重制约着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人们赖以居住的条件,交通条件及地理位置的偏远都使得干旱区各项事业相对滞后,经济欠发达。随着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欲望和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水资源在干旱区显得尤为重要,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在简述城市林业的根本特征、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林业产业是城市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城市林业产业不但提高了城市林业对城市的经济贡献率、生态贡献率,而且能够改善城市林业的发展机制,推进原料生产的产业化,最后提出林业今后发展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文献资料统计、实地调研为基础,以比较分析为主要方法,通过图表等表达、分析西湖近代别墅的发展历史、各区分布、建筑风格等基本特征,揭示其发展水平及对今天西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安徽砀山风沙碱地治理与林业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砀山县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造成肠山县社会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1949年以来的综合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生了明显的效果,重新带来了砀山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说明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三角洲具有很大的农业开发潜力,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由于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和断流,加上海潮侵袭、土壤盐碱化、森林覆盖率低、海岸蚀退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可持结发展存在问题以及林业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21世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云南五大流域生态环境类型区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防护林工程区地处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红河、珠江五大流域上、中游,为了揭示地域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析其林业生态建设条件的异同,进行了该五大河流流域生态类型区划分。区划指标选择“土壤侵蚀量”、“坡度级”等若干直接因子以及“输沙模数”等若干间接因子,区划方法为非严格系统聚类方法,对流域项目区划分为三个生态环境等级类型区。并进行了生态重要性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平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利益相关者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政策工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过程中有效缓解了流域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文中通过案例分析与归纳,梳理近10年来新安江、汀江、长江等典型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综合效益;结合“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指出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践具有较好的政策综合效益,其中改善与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最为显著,但也存在水质改善即将面临天花板、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正向影响有限、上下游未建立起共建与共享机制等问题;提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包括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共治机制、多元平衡保护者与受益者利益的途径、科学精准的流域生态补偿技术体系、高效闭环的生态补偿政策调整优化机制和公众有效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生态屏障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内涵、意义和发展生态产业 的模式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实现四川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五项经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沙县赤水河流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回顾,分析赤水河上游存在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提出赤水河上游生态建设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建设长江中上游的生态屏障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分析了云阳县域自然生态概况及生态建设成效,探讨了生态建设中的创新措施,为云阳县乃至整个三峡库区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WATERISTHECLEANESTINHEILoNGJIANGBASINComparingtl1carcaoftl1cl11ainfourrivcrsystclnsinChina.Hcilonaiial1gBasin,thcarcainChina9oo,o()(ikn,=.onl}stcpsthcfollo\"il1gofChanaiiang(SccTablel).ltsl11ainbral1cl1--Songl1uajiangriverorigil1atcsintl1cl11iddIcal1dwestpartsofDaxil1ganli11g.Xiaoxil1gal1lil1g-Zllangguangcailing,andthenorthpartofCllangbashan.ItsforestsarethemainbodyofNortllcast-InnerMongo1iaforcstregions.ltlllakcsup44%ofthctotalareaoftl1estanding,andisthclargestnaturalf…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怒江水电开发中会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怒江水电规划和开发工作中应进行生态保护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河故道区域土地沙漠化程度的景观尺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淮海平原土地沙漠化扩展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人们对它的发生、发展和存在潜在威胁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西北内陆和内蒙古高原沙漠区,这是防治该区沙漠化扩展、蔓延的最大障碍。黄淮海平原上的沙漠化以黄河故道和滦河下游冲积平原最为显著。作者以黄河故道典型区域山东聊城市为例,对该区的荒漠化程度进行景观尺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