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资源调查摸清了我国8个重点保护地方鸭品种(建昌鸭、攸县麻鸭、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鸭、连城白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的保种现状,并选用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建昌鸭已经濒临灭绝,其他7个鸭品种均处于正常保种状态;28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PIC为0.472,除APL23、APL79为中度多态外,其余26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8个地方鸭品种中,有些品种有特异性片段和特异性缺失片段;群体平均杂合度建昌鸭最高(0.588),金定鸭最低(0.514)。8个地方鸭种被聚类为3个类群,类:攸县麻鸭、北京鸭和建昌鸭;类:绍兴鸭和高邮鸭;类:莆田黑鸭、金定鸭和连城白鸭。  相似文献   

2.
潘彬彬 《农业考古》2012,(1):352-355
南京堪称是我国鸭肴的发祥地与荟萃地,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平日,南京人佐餐进酒必有鸭,因此当地有"无鸭不成席"之说。南京人食鸭的历史源远流长,用鸭制成的各道名菜种类丰富,四海闻名!生鸭种类如水晶鸭、板鸭、琵琶鸭,熟的有盐水鸭、烧鸭、酱鸭等,此外鸭四件、鸭油、鸭肠、鸭血之类凡和鸭沾边的元素都被当地的烹饪名厨融合进了鸭肴文化中。本文将对南京鸭文化进行初步探究,揭示当地食鸭习俗的形成和演变历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鸭疫病在我省的流行情况,对部分地(市)鸭群进行鸭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我省流行的主要鸭疫病为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禽)霍乱、鸭大肠杆菌病和鸭副粘病毒病等疫病,并对我省当前养鸭和鸭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作以阐述,同时针对鸭病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番鸭细小病毒病与小鹅瘟、雏鸭肝炎、新鸭疫病、鸭瘟、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巴氏杆菌病、鸭副伤寒以及鸭白肌病等番鸭常见病的区别,以供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樱桃谷种鸭不同生长饲养阶段主要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对中国南方地区饲养的不同日龄的樱桃谷种鸭开展了重要病原的感染调查。结果显示,4周龄内的育雏期樱桃谷种鸭主要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鸭Ⅰ型病毒性肝炎和鸭大肠杆菌病,5~21周龄的育成期樱桃谷种鸭主要为鸭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鸭圆环病毒感染,鸭霍乱和新城疫也时有发生,产蛋期樱桃谷种鸭主要发生鸭大肠杆菌病,同时还有坦布苏病毒病和鸭圆环病毒感染。可见,近年来中国南方樱桃谷鸭群疫病发生日趋复杂,形势严峻,且不同生长阶段的疫病发生情况不尽相同,为樱桃谷种鸭主要流行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鸭不同品种蛋品质存在显著差异.靖西大麻鸭的蛋重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临武鸭次之;临武鸭的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最高,金定鸭和靖西大麻鸭次之;靖西大麻鸭的蛋黄色泽最好,临武鸭次之;巢湖鸭、金定鸭和临武鸭的蛋壳强度较高,三品种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临武鸭的蛋壳重最轻,显著低于其他鸭品种.综合7个指标,以临武鸭的蛋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鸭场62日龄花边鸭发病原因,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及对采集的10只病鸭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鉴定、病毒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到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通过病毒特异性引物扩增出鸭坦布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条带。该鸭场病鸭由鸭坦布苏病毒、鸭圆环病毒和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刘汉章 《农技服务》2015,(3):138-139
盐城大冈镇处于里下河,水网密布,河流众多,有着大量的稻田和沟渠。农牧结合为养鸭提供了良好的饲养环境。但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严重的影响,鸭的发病率较高,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常见的鸭病有鸭瘟、鸭冠状病毒性肠炎、鸭的禽霍乱、鸭大肠杆菌病、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鸭沙门氏菌病。而这几种疾病由于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因此要进行鉴别诊断,以便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9.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其特征为头肿大(大头瘟)、流眼泪、腿发软、拉绿屎。 病原和流行病学特点 所有鸭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相似.但彼此间存在毒力上的差异。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也可经过病鸭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物品的间接接触而感染。鸭、鹅和天鹅对本病易感。成年鸭发病率与死亡率高.30日龄内雏鸭较少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选择优良品种目前肉鸭品种较多,一般常用的品种是樱桃谷鸭;另外,还有北京鸭、狄高鸭、高邮鸭等。鸭舍的建造鸭舍宜选择在离村庄较远、地势高燥、水源充足、环境安静、通风采光好、交通方便的地方。鸭舍可分为永久性鸭舍和临时性鸭舍,永久性鸭舍用砖、石、水泥等砌成,可以长期使用。临时性鸭舍用塑料大棚覆盖双层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11.
对He—Ne激光辐射和模拟微重力对大豆种子发芽率和幼苗长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He—Ne激光辐照的连续输出功率为1.5mW。结果表明,辐照时间以15min为最适时间,超过这一时间将产生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模拟微重力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发芽率提高,其中以处理24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但是大豆幼苗矮化程度随着处理时间增加而加剧,以处理48h的幼苗矮化程度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MSP问题的多项式时间算法ZH算法的计算速度,使其能够进行更大规模多级图的测试,本文对ZH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与并行的可行性评估,针对ZH算法中循环体较多的特点,分别在巨型机和普通PC机上进行MSP问题求解算法的首次并行化实践,随之对并行化算法提出优化方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较高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试管苗三角瓶内外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脱毒甘薯豫薯8号试管苗为试材,对三角瓶内外的快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瓶外快繁不仅能降低成本,省时省工,而且在苗的质量上也优于三角瓶内快繁,移栽到大棚后,适应快,长势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4.
经过了长期的破坏性经济发展方式后,我国的林业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产生了各种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沙尘暴、土地沙化加剧等等。并且这些环境问题再向愈来愈严重的方向发展。经过的众多的自然灾害,现阶段,全国上下都认识到了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将据此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吕志伟  王瑾  张文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95-19996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LCB-8进行紫外诱变,以提高其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方法]利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并对诱变株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当紫外诱变的时间为30 s时,菌落的致死率达72.4%,因此紫外线照射诱变最佳时间为30 s。经初筛和复筛,得到2株较好的诱变株。其中,DY-97的淀粉酶活提高150%,蛋白酶活提高78%,纤维素酶活提高17%;DY-34的纤维素酶活提高31%,淀粉酶活提高46%,蛋白酶活提高64%。[结论]通过诱变筛选得到的DY-97可用于含蛋白质和淀粉较多的饲料发酵,而DY-34可用于含纤维素较多的饲料发酵。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群落演替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由植被空间序列推断时间系列的方法,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不同火强度火烧迹地群落演替状况。研究结果显示,重度火干扰后,兴安落叶松林群落演替趋势规律为:杂草丛或灌草丛→白桦山杨混交林→阔叶兴安落叶松林→兴安落叶松林;中度火干扰后,兴安落叶松林的群落演替趋势为:杨桦林或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兴安落叶松林;轻度火干扰后,对兴安落叶松群落的影响较小,不能改变原有的树种组成,林分群落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一些旱生物种与中湿生物种的替代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稀碱液对泡桐木色度及其对防变色剂的作用的研究得出:稀碱液能改善桐木渗透性、对桐木表面色泽无影响,稀碱液和防变色剂的共同作用比单独使用防变色剂处理的试材深度增加,桐木的自然色泽保持时间延长,经综合处理后的板材半年后仍能达到河南省外贸出口A级板标准.  相似文献   

18.
籽用南瓜苗期接种辣椒疫霉菌对POD、PPO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对29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后,对抗性不同的籽用南瓜材料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健康植株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差异不明显;病菌侵染后POD活性在感病材料中增长幅度大于在抗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但感病品种酶活性下降的幅度比抗病品种下降的快;PPO活性在抗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大于在感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接种后POD、PPO活性均是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与抗病性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9.
考虑在实际中常用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指出了某文算法收敛性证明听错误。对该算法加以修正后,证明了有限步终止性。  相似文献   

20.
PEG处理对提高一串红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中、劣三个活力不等的一串红种子为材料,研究了PEG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PEG可明显改善中、低活力种子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2)劣质一串红种子,用25;PEG处理1 d或10;处理4 d,其发芽率比对照提高16.12倍、19.2倍;中等活力一串红种子用10;PEG处理1 d较佳;而优良种子经过处理,反而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