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锯材窑干是当前生产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缺点是能耗大,并且干燥质量不理想。寻求一种既能提高木材干燥质量又经济实用的干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锯材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就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木材窑干时风扇转速对干燥速率、干燥质量与电力消耗的影响1绪言减少能源消耗,增加干燥速率,是降低木材干燥成本的主要手段。其方法有修订窑干基准,改善干燥设备,更新干燥方法和改良叠材技术等。但除此之外,循环系统的风扇转速对能源消耗与干燥速率亦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桦木板材的快速干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阶段连续升温干燥基准,增加热湿处理工艺,用炉气间接加热木材干燥窑对不同厚度桦木锯材进行快速窑干工艺试验,实践证明不但干燥周期缩短30%,且提高了干燥质量,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常规窑干工艺和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对20 mm厚尾赤桉锯材进行了干燥试验,并对2种工艺的干燥速度、干燥质量和能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工艺的干燥质量均达到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标准;常规窑干工艺的周期为310 h,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的周期为406 h,比常规窑干法多96 h;采用联合干燥法,可节约能源67.4%。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桐木板材的干燥处理方法及窑室的选用等实验表明:桐木大气预干与周期式热风型干燥窑强制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其经济效果及干燥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许多阔叶树材制材厂生产厂家已在考虑提高其加工能力的可能性,以尽可能地增加其效益,最具有吸引力的选择之一是增加窑干设备。根据新伐材或气干材比之窑干材之间的销售价的重大差别,很多工厂对干燥方法感到兴趣。对于中小规模的阔叶树材制材厂(年干燥木材能力在4720m~3以下),最有吸引力的干燥方法是除湿干燥,除湿干燥所以吸引人,因为除湿干燥器(与蒸汽窑相比较)不需要锅炉,  相似文献   

7.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人面子木材的干燥特性,根据百度试验结果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拟定了相对偏软的24 mm和50 mm 2种厚度规格家具用材干燥工艺基准,进行了生产试验。24 mm厚人面子木材从初含水率85%干燥至12%,共用时506h,干燥质量良好,达到预期要求。针对50 mm厚毛边板材干燥速度慢,干燥不均匀,同一块板材内局部区域含水率异常偏高的现象,拟定了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和相应的半波动窑干基准。  相似文献   

8.
石梓和米老排木材干燥特性及干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厚度2.5厘米的板材进行了气干和窑干试验。结果指出,石梓除易发生扭曲外,一般不发生其它缺陷;米老排除易发生扭曲外,还易发生表裂、内裂、皱缩等缺陷,提出了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木实木地板坯料两种干燥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产于江苏宿迁美洲黑杨25 mm厚的地板坯料湿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干燥工艺、气干窑干联合工艺对试材进行干燥质量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工艺,使杨木的含水率降低到25%左右时,再进行窑干,不仅没有降低干燥效率,还能克服杨木髓心板直接窑干带来的易端裂、皱缩、变形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方法对水曲柳地板坯料进行干燥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干燥,比单独采用窑干干燥工艺节约成本62.43%~67.78%,木材综合合格率可提高约2.0%,而生产周期仅延长了2.5天。  相似文献   

11.
微波和对流联合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崧  夏萍 《林产工业》2008,35(1):20-23
试验以速生杨树和马尾松为干燥对象,研究了传统的对流干燥、微波干燥及微波和对流联合干燥三种不同供热方式的干燥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微波和对流联合干燥能使木材的内、外层含水率分布保持一致;与传统的对流干燥相比,联合干燥可以改善木材质量,提高干燥速度,降低干燥能耗。  相似文献   

12.
以烘干法和压干法两种干燥方式处理的8种地采暖用实木地板为试验材料,与烘干法作对比,探究压干法对地采暖用实木地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木材水分吸湿特性分析压干法提高地采暖用实木地板尺寸稳定性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压干法能明显提高地采暖用实木地板尺寸稳定性,但对径向耐湿尺寸稳定性改善不大。相比烘干法,采用压干法干燥的番龙眼、印茄、朴木、栎木4个树种的地采暖用实木地板径向收缩率分别降低53.8%、60.0%、47.1%、44.4%,轴向收缩率分别降低70.9%、55.6%、37.0%、37.5%,轴向膨胀率分别降低43.2%、31.8%、23.4%、16.5%。这与木材半纤维素的降解、分子链结构活性的增强和纤维素结晶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木材真空-过热蒸汽干燥的预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真空状态下,分别对过热蒸汽和空气为干燥介质时木材干燥预热阶段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了木材在真空-过热蒸汽干燥中预阶段的工艺特性。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干燥的预热阶段进行得非常迅速,同时其表面水分的凝结量也较以空气为介质时表面水分的凝结量大。  相似文献   

14.
桉树木材干燥特性与工艺及其皱缩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桉树木材与干燥有关的材性和干燥特性 ,指出桉木的密度、含水率和干缩率变异性大、渗透性差 ,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皱缩、开裂等干燥缺陷 ,若采用预冻处理和前后期调湿处理可减少木材的皱缩 ;同时建议研究各种桉木不同规格板材的干燥基准和两段式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15.
高建民  张璧光  伊松林 《木材工业》2004,18(1):24-26,35
通过高温热泵除湿与太阳能(GRCT)组合干燥的大量工艺试验,总结出了GRCT组合干燥系统的工艺特点,确定了GRCT组合干燥部分常规树种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GRCT组合干燥系统是一种节能效果明显、干燥质量优良的木材干燥方法,更适合干燥较硬的木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木材干燥过程中因干缩不均导致开裂等干燥质量问题,提出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构成模糊自整定PID切换控制,以有效控制干缩力。在大误差时采用模糊控制,使实际干缩力值尽快达到设定值,提高干燥速度;在小误差时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使实际干缩力值与设定值基本保持一致,避免产生内裂。验证试验设置介质温度分别为70、80、90℃,相对湿度为30%,结果显示:松木试件在干缩力值分别达到最大值338、424、398N后开始减小,说明木材产生了开裂使干缩力得到释放;在同等试验条件下,采用切换控制后干缩力值在达到预设值后没有减小,保持稳定不变。MATLAB仿真与验证试验结果均表明:模糊自整定PID切换控制可以实现对干缩力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山毛榉干燥过程控制与干燥质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定永 《林产工业》2000,27(5):23-24
介绍了山毛榉类板材在以蒸汽为干燥介质的常规干燥窑中实用的干燥基准及为减少木材干燥缺陷所采用的工艺措施及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百度试验法对金檀木材进行干燥特性研究,提出金檀家具用料板材的干燥基准,并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檀木材初期开裂为5级;内裂为2级;截面变形为3级,干燥速度为4级。初期开裂较严重,干燥速度慢,故金檀为难干燥木材。采用给出的干燥工艺,42 mm厚铁线子地板坯料从初含水率30.66%干燥到12.8%的干燥周期为43d,干燥质量满足家具用料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小径原木干燥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民 《木材工业》1994,8(1):26-29
本文是在桦木(Betulaplatyphyll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与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等小径原木干燥可行性分析与干燥特性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小径原木的干燥工艺过程。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过程对小径原木的干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南方阔叶树材干燥初期应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不同温度和平衡含水率条件下研究南方阔叶树材干燥初期应变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初期表层呈现伸张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内层为压缩应变。伸张弹性应变的最大值是产生表裂的主要原因,塑性应变而引起的表层固定变形是产生内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