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盆景(指树桩盆景,下同)近一、二十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各地的群众性盆景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风格的盆景纷纷亮相,新作叠出,对盆景艺术理论、技艺的研究更是成果喜人,中国盆景呈现从未有过的蓬勃生机。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这一由北京市科委下达的研究课题,是由市园林科研所盆景室的李树华、姚士才、李延明、薛立新、吕展平等年青人承担的。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他们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精神,对北京的盆景历史、树木盆景资源的分布、素材来源、造型技艺、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60多种树木盆景的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撰写几十万字的学术论文。 1月8日,由汪菊渊、陈俊愉教授等的专家签定会上一致认为:“本课题选题正确,符合北京盆景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填补了北方地区树木盆景研究的空白。本科题研  相似文献   

3.
书讯     
《中国草书盆景》一书出版发行本刊讯日前,《中国草书盆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介绍了盆景创新流派之一的彭派草书盆景,内容包括草书盆景的概念、分类、字帖、创作技艺、养护管理、园林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卉盆景》2005,(8):55-55
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和北京园林学会主办、北京市植物园承办的2005亚太地区第八届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会,将于2005年9月6至15日在北京植物园举行。  相似文献   

5.
纤夫     
盆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盆景业的长足发展是近三十年的事。盆景知识的普及推广,以前在民间较活跃,在江南、沿海一些文化名城得到重视,近二十年才登入学院课堂。盆景技艺的传承,一般是耳濡目染、师传口授。通过培训班普及盆景知识,使盆艺学习大面积铺开,功不可没。从教学计划看,基本上是名家讲学(盆景史、造型理论、培植技艺、介绍某派盆景制作等)、  相似文献   

6.
由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盆景协会和北海公园主办的“北京市盆景协会20年成果展览”于2000年9月20日—10月10日在北海公园植物园内举办。北京市盆协自1980年建会以来,在市园林局正确领导下,经全体会员的一致努力,取得了如下七大成果: 1.创立了三派一家的佳绩。三个盆景创新流派是指于派小菊盆景、刘派燕山山水盆景(图1)和周杨祁派京桩盆景以及罗氏卵石山水盆景。 2.发现了北京三大赏石:金海石  相似文献   

7.
胡运骅     
胡运骅,浙江宁波市人,1943年1月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局长助理,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花卉盆景协会理事,上海盆景协会名誉会长、常务理事。他自幼酷爱莳花栽草、制作盆景。1960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攻读园林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园林部门专门从事盆景理论研究、盆景园的技术管理和组织盆景生产等工作。1984年出任上海植物园副主任,并  相似文献   

8.
当代盆景艺术的理论研究显然落后于盆景艺术实践。尤其要挑明白的是,对盆景艺术发展方向、盆景艺术美学、盆景发展战略等理论性的宏观研究,落后于对盆景艺术流派、盆景艺术风格等理论性的研究,更落后于对盆景造型技艺、盆景艺术批评、盆景作品评介等理论性的微观研究。针对当代盆景艺术理论研究中宏观研究薄弱的现实,我们也就顾不得自己的学识浅薄,而抛出粗鄙的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9.
5月15日,北京市盆景艺术研究会在延庆县颐和园花卉园艺研究所召开上半年工作的总结会,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了创立北京盆景流派的问题。 北京市盆景艺术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6月份,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的分会,挂靠北京市林业局。研究会主要从事盆景艺术的研究,同时也举办一些盆景赏石展览、普及活动。目前,有会  相似文献   

10.
盆景造型与园林造景是相通的。盆景是缩小了的园林(尤其是山水盆景),而园林却是放大了的盆景。二者都是以大自然为蓝本,掇其精华,用创造性的造型手法,将山水树石、亭阁楼台浓缩在一定的区域里,并赋于一定的人文内容,让人们在有限的范围里领略到自然的风光、感悟到人文的内涵。笔者从事盆景制作已多年,近几年来,有幸担负安溪骑虎岩(寺庙园林)风景区的设计工作,得以将盆景造型中的一些知识运用于园林造景之中,今特介绍如下,以求教于盆景工作者与园林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一串红品种(系)遗传多样性RADP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园林系,北京102206)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卉盆景》2014,(3):64-65
源自中国的盆景体现着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东方神韵。为了让自己的盆景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技术力量雄厚的湖北江南春园林有限公司,特邀民间盆景艺人王万君师傅亲自指导员工制作造型优美、庄重典雅的树桩盆景。公司总经理罗虎元先生更是亲力亲为,特别注重造型技艺的锤炼和提升。公司的作品在历届盆景展览中屡次获奖。  相似文献   

13.
潘传瑞著的《成都盆景》(第69页)中述:“方拐从幼苗蟠扎,少则二三十年,方能成型。难度高,时间长,现已少见。”川派大师陈思甫也在“盆景桩头蟠扎技艺》(第14页)中说:“方拐必须从幼树开始,要把它盘到成型,变为稍具美态的桩头,最快也要十多年功夫,若要全型完整,姿态秀丽,得20年以上时间。”为了继承和学习前辈大师的技艺,笔者用了五年时间,蟠扎了一盆贴梗海棠方拐桩景。其根到顶部高45厘米,树冠上出枝30厘米,下出枝50厘米。(见图片)  相似文献   

14.
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流派纷呈,风格独特,融诗、画、书等文化艺术于一体,堪称世界艺术的瑰宝。为了满足五大洲从事盆景(盆栽)艺术的朋友们观摩、研讨中国盆景艺术的愿望,经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商定,并经中央主管领导机关批准,定于1991年5月20日在北京举行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会议除进行盆景技艺交流外,还要举办盆景造型艺术表演、盆景精品展览,并拟邀请各国艺术家到各地进行观摩游览。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古称"中州",故河南盆景又称为"中州盆景",是较早的盆景艺术流派之一,历史可追溯上千年。中州盆景艺术是中原历代文人雅士、民间艺人匠心雅趣的结晶,更是中州园林造景技艺的蜕变和升华。据史书记载,以洛阳、开封等地为主要代表的中州盆艺,早在唐、宋时期就代表当时全国的  相似文献   

16.
刘传刚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中青年盆景艺术家,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20年。80年代初,师承我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在盆景美学、盆景艺术理论和造型技艺诸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先后制作了山水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以及博兰盆景、风动式盆景等多项系列作品,其中有20余件作品在全国盆景展览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17.
正3月31日上午,2019北京世园会园艺生活好课堂,走进北京丰台区园博园奇石馆,举办了一场"花语墨言"主题活动。园艺盆景与书法艺术联袂演绎,碰撞出别样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北京世园局宣传策划部部长崔勇介绍,此次活动多元跨界,将盆景、赏石和书法艺术结合起来,让参与者感受并探索传统园林园艺与中国人文艺术的奇妙。"中国园林与世界其他国家园林的一大区别是,把文字融入园林园艺之中,  相似文献   

18.
<正>万花锦绣谷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区标志性景观之一,原为建筑垃圾填埋场,凭借因势就行造园手法和生态修复环保理念,将其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既体现传统的"燕京八景"精髓,又突出北京园林的新发展与新成就,打造出体现国际园林、园艺水平的精品植物景观,成为北京园博会"化腐朽为神奇"的扛鼎力作。锦绣谷绿化景观工程由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设计并完成,2013年被北京市园林  相似文献   

19.
盆景式插花(有的书上叫插花盆景)是北京近年来插花艺坛上兴起来的一种地方色彩很浓的插花形式,这主要由于它所使用的容器为山水盆景的水底盆而得名,其代表人物是北京花卉处的李彪同志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俞善福副教授(现在苏州某学院工作)。盆景式插花立意新颍,选材独特,构图完整,匠心独具,个性突出,正处在插花的个人风格向地方风格的过渡阶段,在插花艺坛上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立意上,盆景式插花多用来表现鱼岛风光、山野情趣或其它园林景观,如今年全国首届花卉博览会上展出的“京城春意浓”(俞善福、胡运骅合插)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见左图)。花材选择上,根据季节而采用应时花卉,尤其注重市花(月季、菊花)的应用。为了与较大的水底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卉盆景》2010,(10):51-51
<正>[本刊讯]2010年9月5日,由北京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主办,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北京市花卉协会、中国林业出版社以及中国花卉报社联合支持的第二届北京盆景文化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为"盆景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的探索"。协会领导、行业专家、媒体代表齐聚一堂,著名盆景专家彭春生、马文其、隋学芳三位学者发表了演讲。彭春生教授详尽阐述了盆景学的创立与发展,盆景与书法、诗词、中国元素、现代科技等元素的有机结合;马文其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