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次黄嘌呤核苷酸(简称肌苷酸),是肉类食品中的主要鲜味物质之一;次黄嘌呤核苷(简称肌苷),则是肌苷酸的降解产物。肉放置时间长,则肌苷酸含量下降而肌苷含量增多。因此,肌苷酸和肌苷的快速测定,对于肉品的鲜度及质量判断很重要。关于测定的方法,仅见纸层析法和纤维素薄层层析法的报导,但前者分离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瑞香狼毒总黄酮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通过对不同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确定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采提取瑞香狼毒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19.20%;超声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23.39%: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24.18%.超声波提取法为瑞香狼毒总黄酮最佳提取法,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新型促孕灌注液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控制新中药制剂--新型促孕灌注液的质量,本研究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法鉴别了药剂听淫羊藿和红花用硅薄层层析法鉴别了药剂中的黄柏与益母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药剂中总生物碱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能林亲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含量测定时,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重现性和稳定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4.
茶与油茶花蜜糖类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6,(2):16-19
采用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对茶花蜜和油茶花蜜中的糖类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测定,对比分析薄层色谱图谱,了解茶和油茶花蜜中糖类物质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茶花蜜与油茶花蜜含有较多的寡聚糖,有蔗糖、葡萄糖、果糖、还原糖等。两种花蜜中所含糖类物质成分相似,但油茶花蜜中含有的寡糖的含量要比茶花蜜中的多。  相似文献   

5.
胡萝卜素(维生素A元)是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为了保证动物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足量的维生素A,有必要迅速而准确地测定食物或饲料中的胡萝卜素量。以往对此多采用柱层析法测定。它所需设备较多,操作不易掌握。六十年代新兴的薄层层析法已广泛应用到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但大多仍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殴。近年国外亦有定量分析方  相似文献   

6.
华东蚕区5个栽培桑品种叶片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药用价值较高的桑叶原料,对华东地区的5个主栽桑品种不同采摘季节、不同叶位桑叶中的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等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这些活性物质含量在品种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供试桑品种桑叶样品中的总黄酮质量比在1.94~3.34 mg/g之间;总生物碱质量比在4.23~6.85 mg/g之间,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质量比在1.89~3.06 mg/g之间。同一品种不同叶位桑叶中活性物质的总含量存在明显梯度,即上位叶中的含量中位叶中的含量下位叶中的含量。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采摘桑叶中的活性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春季上、中位桑叶中的DNJ和总黄酮含量略高于秋季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则是秋季桑叶高于春季桑叶。综合评价不同采样方式桑叶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认为,春季桑叶样品中,桑品种湖桑32号的上、中位叶及金10的下位叶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秋季桑叶样品中,桑品种新一之上、中位叶及金10的下位叶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鬼臼多糖的分离纯化及药理学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纯化鬼臼多糖(PEP),测定PEP的单糖组成,观察PEP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溶菌酶含量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热水抽提及醇沉法纯化鬼臼多糖,采用纸层析法和红外光谱对PEP的组成进行研究,用比浊法测溶菌酶含量,用MTT法研究PEP对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EP的得率为60%,PEP含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红外光谱扫描表现出一般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PEP能够提高脾脏指数,但对胸腺指数和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的影响不明显.MTT结果显示,PEP能够显著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且与ConA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改进后的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辛酸-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纯化小鼠腹水IgG2b类抗体。经SDS-PAGE和间接ELISA分析纯化产物的纯度及其活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纯化后的单抗的免疫活性均未降低;纯化后单抗的亚类为IgG2b;经改进后的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纯化制备的IgG2b类抗体纯度可达到87.1%;经辛酸-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纯化制备的IgG2b类单克隆抗体纯度可达到100%,是一种制备高纯度小鼠腹水IgG2b类单克隆抗体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蜂蜜中蔗糖转化酶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蜜中含有蔗糖转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类物质。由于淀粉酶的测定比较简单,其含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蜂蜜中其它酶的含量,因此目前对蜂蜜中酶的测定仅规定淀粉酶的指标,即用哥德法测定淀粉酶直。蔗糖转化酶在蜂蜜的酿制过程中把花蜜中的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不但如此,  相似文献   

10.
石菖蒲有效成分分析及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管预试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初步分析鉴定了石菖蒲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其水提取液对兽医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体外抑制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值。旨在为石菖蒲在兽医临床及畜牧生产上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家蚕卵的特征是能够大量积累锌,为探明包括锌在内的一些金属,是否以与蛋白结合的形式而存在,我们用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家蚕三种卵黄蛋白即30kDa蛋白质、卵黄素和卵特异蛋白中的主要六种金属(Zn、Ca、Mg、Fe、Cu和Mn)的含量.卵黄蛋白从成熟的家蚕卵中,通过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和高性能液相层析法提纯.在提纯的30kDa蛋白质中没有发现金属,而卵黄素含有Zn\Ca和Mg其摩尔比率为2~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快速提取免疫球蛋白G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快速提取免疫球蛋白G的方法吴健敏,袁书智,贺荣莲广西区兽医研究所530001目前,提取免疫球蛋白G(IgG)常用的方法有饱和硫酸按盐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法、亲和层析法等,这些方法往往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对IgG活性影响较大。现介绍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动物组织中的氯霉素残留进行检测,研究该方法的灵敏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特异性。结果表明,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猪肉、鸡肉、鱼、虾中的氯霉素,检测限均为0.3g/kg,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皆为0%;方法的特异性较好,对其他抗生素无交叉反应;检测加标样本的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本一致。可见,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作为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现场快速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 所谓浮选技术就是利用被检物与其它物质的密度或比重等的不同,用浮选液将被检物与其它物质相分离,进而测得其含量的方法.它是测定饲料中某种组分或掺假物含量的有效而简便的方法。进行浮选检测,首先要测量出各种饲料组分、参假物的比重,同时根据被检物与其它物质的比重值,确定配制具有恰当比重的浮选液。  相似文献   

15.
<正> 在饲料蛋白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中,有一子项,“植物蛋白饲料的开发与利用——菜籽粕去毒与微生物发酵提高蛋白质工业性试验”。为配合此课题的开展,首先确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硫气流脲—UV(紫外光法)测定总硫葡萄糖甙含量的分析方法。此方法是根据加拿大研究者威特(L.R.Wetter)和阳格(C.G.Youngs)1975年发明的方法,其资料发表在1976年的《美国油脂化学会志》上。1982年,国家粮食部在《加拿大粮油科研情况考察报告))中,对此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关于测定硫葡萄糖甙的方法很多,如银量法、气相色谱法、氧瓶燃烧法、氯化钯法、微量柱层析法、电极法和电位滴定  相似文献   

16.
细菌染色体DNA G+C mol%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中四种碱基G、C、A、T的排列和比例是DNA特性的决定因素。染色体DNAG Cmol%含量即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特异性且不受菌龄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成为细菌分类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不断被改进和创新,主要包括纸层析法、浮力密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热变性温度测定法(Tm法)和荧光法等,其中Tm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复性好,最为常用,此法在国外早已发展,在国内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此法利用DNA的增色效应求Tm值(热变性温度),G Cmol%含量与Tm值呈正比例关系。简略比较了测定细菌染色体DNAG Cmol%含量的五种主要方法,具体介绍了Tm法测定细菌染色体DNAG Cmol%含量的原理、测定程序、操作注意事项、G Cmol%含量测定的意义和应用局限性及G Cmol%含量测定方法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野生白三叶、瑞文德、普通红三叶和杂三叶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形成5个干旱梯度,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时间的延长,三叶草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明显增加趋势,并且品种间表现不同.从渗透调节物质与叶片水分的相关分析上看,三种物质与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都呈负相关.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三种物质在水分胁迫时的渗透调节作用是协同的,各物质之间在处理的整个进程中都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中草药复方栓剂的质量进行控制,试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中草药复方栓剂中的主要成分小檗碱进行定性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薄层层析法样品色谱与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清晰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0~3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4),平均回收率为101.44%,标准差(RSD)为1.33%。说明这两种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鹌鹑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鹑肉保鲜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纸层析法测定鹌鹑肌肉提取液中的肌苷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鹌鹑性别不同的肌苷酸含量(平均值):雌鹑为5.557μM/g(肉);雄鹑为5.274μM/g(肉),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不同日龄鹌鹑胸肌肌苷酸含量(平均值):35日龄为5.739μM/g,70日龄为4.941μM/g,差异极显著(p<0.01)。3.鹌鹑不同部位肌苷酸含量,胸肌明显高于腿肌,腿肌的肌苷酸含量平均值仅为胸肌的60.51%,差异极显著(p<0.01)。4.不同条件保存鹑肉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肌肉中的肌苷酸均降解,降解速度,低温(0℃)较室温缓慢。5.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可作为衡量鹌鹑肌肉鲜度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将FLK/BLV培养上清经差速和梯度离心提纯的牛白血病病毒(BLV).经NP-40裂解后.分别采用Poly(A)·oligo(dT)_(12_18_)纤维素.Poly(G)-DEAE-纤维素和Poly(G)-磷酸纤维素等亲和层析法纯化了BLV反转录酶(RT)及前体.酶活性回收率分别为16.6%、3.34%和38.6%。经Cs-930凝胶扫描分析,酶制剂中RT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53.9%、67.5%.实验表明,Poly(G)-磷酸纤维素层析是提纯BLV-RT的有效方法;用DEAE-纤维素和肝素-琼脂糖层析法不能提纯BLV-RT.提纯的酶制剂经SDS-PAGE分析,测得RT分子量为69.6kd(P69.6).发现了酶的前体蛋白.其分子量为95kd(P95)同时还发现有一条分子置为15kd(P15)的多肽区带,推测为BLV该酸内切酶结构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