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刊获悉,为切实做好灭鼠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工作,农业部近日发出通知(农办农[2006]5号文),要求各地要抓住春、秋季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区)统一灭鼠工作的全面开展。通知强调,各地要积极主动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建立健全鼠情监测站网,及时、准确发布鼠情预报。通知要求,各地要扎实实施统一灭鼠示范项目,推动科学灭鼠工作。力争使农村(区)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重灾区灭鼠覆盖率达90%以上,轻灾区覆盖率达50%以上。通知指出,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抓好杀鼠剂的定点经营工作,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  相似文献   

2.
近年由于鼠类天敌减少.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龙江县鼠情发生日趋严重,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生产和人民正常生活.灭鼠工作迫在眉睫.农民对统一灭鼠要求强烈.针对本县实际情况,2007年春季对4个水稻主产乡,开展了春季农田统一灭鼠2万hm2,全部采用"毒饵站"技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区害鼠数量消长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耕地420万hm2以上,其中小麦、水稻等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187万hm2、213万hm2。同时又是1个人口大省,现有农户1 600万户以上。全省农区(农田、农舍)害鼠发生较为严重。据统计,常年发生鼠害面积农田约80万hm2,农户害鼠发生普遍率达80%以上,农区害鼠密度较高(百夹捕获率),平均农田为4.77%,农舍为7.73%。2003年全省实施农区统一灭鼠。近2年来,通过对贵池市、和县、霍邱县、宁国市、利辛县、屯溪区、萧县等全省鼠情监测点监测结果进行了系统研究。1害鼠发生种类本省农区害鼠有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  相似文献   

4.
剖析了玉林市2006年以来稻田害鼠发生为害加重原因,认为灭鼠工作开展不平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田抛荒丢荒现象严重、耕作栽培技术改变、捕捉猎杀害鼠天敌等是造成其发生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提出以绿色生态防鼠技术为基础、以化学杀鼠剂灭鼠为重点、以春秋季统一灭鼠为手段的控制稻田害鼠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多在害鼠种群数量猛增,造成危害时,才进行化学防治,在1—2周内即可将害鼠种群数量由10—20%夹次,压低到1—2%以下。但由于啮齿类动物繁殖力强,种群数量很快又恢复到灭鼠前的水平。如此年复一年的开展化学灭鼠,极为被动,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董维惠 《植物保护》1985,11(6):37-38
灭鼠方法很多,目前提倡以肠道杀鼠剂为主的综合防治。当大范围内害鼠严重时,毒饵灭鼠工效高、成本低、使用得当能够迅速降低鼠密度。提高毒饵法灭鼠的效果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如果一次灭褐家鼠效果为70%,7个月后就可恢复到原来的密度;一次灭鼠效果在90%以上,14个月才能恢复到灭鼠前的密度,相当于效果70%的两次灭鼠。 保证质量提高灭鼠效果是灭鼠实践中极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使用杀鼠剂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出现抗凝血杀鼠剂以来,杀鼠剂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通常,慢性杀鼠剂多用于灭家栖鼠,急性杀鼠剂多用于灭野鼠。正确使用灭鼠剂是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7.
今年 7月份以来 ,全省围绕消除毒鼠强这个主题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发动 ,大造舆论声势 ,使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关精神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各级农业部门也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村灭鼠宣传活动 ,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讲授高毒农药及杀鼠剂的中毒症状和预防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全省农村灭鼠工作和剧毒杀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还要更进一步认清形势 ,统一思想 ,增强专项整治毒鼠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结合冬春季全省统一灭鼠行动 ,从根本上消除毒鼠强的为害。1…  相似文献   

8.
杨定 《广西植保》1989,(3):14-17
利用化学药剂灭鼠仍是目前农田鼠害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区从80年代初以来已逐步开展了城乡,住宅农田、厂矿农场的群众性灭鼠,把家鼠野鼠同时进行围歼。经过多年来大面积的药剂灭鼠,老鼠密度大量下降,有效地控制鼠害,鼠情有了缓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用小白鼠进行了特杀鼠 2号对害鼠适口性及防治效果选择试验 ,测其摄食系数、死亡时间和灭效。结果表明 ,小白鼠对特杀鼠2号毒饵摄食系数为0.77,对照敌鼠钠盐为0.61;特杀鼠2号平均致死时间为3.25d ,毒杀率均100%。农村现场 (农房和农田 )观察杀灭家栖鼠和野栖鼠的效果 ,特杀鼠 2号现场灭鼠效果 ,农房灭鼠率为91.68% ,农田灭鼠率为96.38%。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于1990年6月16~18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了全国农田灭鼠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26省(区、市)植保站、部分计划单列市和基层植保站等单位的代表共1000余人。会议总结交流了1989年以来各地农田害鼠的发生防治情况及灭鼠工作经验,认为各地在灭鼠工作中贯彻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田害鼠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直接挽回粮食损失近20亿千克,对保护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键康起了重要作用。归纳全国灭鼠工作的经验主要有:①领导是关健、资金作保证;②广泛宣传,开展大面积灭鼠:③监测鼠情,指导灭鼠;④承包灭鼠,效果显著。在灭鼠工  相似文献   

11.
地芬·硫酸钡属于非毒杀类的杀鼠剂,通过在云南丽江农田开展试验,调查了20.02%地芬·硫酸钡颗粒饵剂对农田害鼠的灭杀效果。结果表明,当地主要害鼠对该饵剂的平均取食率为67.7%,相对于小麦的摄食系数为1.07,该饵剂对当地9种害鼠均具一定灭杀效果,投饵15d后校正灭鼠率为68.13%,30 d后校正灭鼠率为76.94%。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稻区毒饵灭鼠后害鼠种群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稻作区大面积毒饵灭鼠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很快.相对而言,小型鼠小家鼠(农舍区)与黑线姬鼠(农田区)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容易漏灭.在多种鼠并存而灭鼠效果较差的地区,甚至会出现灭后小型鼠捕获率上升的情况,则是先前受种间竞争抑制其活动之故,所以制定灭鼠技术方案应注意当地鼠种组成.灭鼠质量的好坏和灭鼠面积的大小,对灭鼠后的数量回升速度有较大的影响.灭鼠率越高,灭鼠覆盖面积越大,害鼠种群保持在较低水平的时间越长,害鼠种群回升的速度越慢.但无论如何,若生态环境条件不变,毒饵杀灭后害鼠种群密度总会回升,即仅单纯依靠毒饵灭鼠手段,难以持久控制鼠害.所以既要因地制宜提高化防质量以抑制害鼠数量,更应大力提倡生态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由于各地放松了灭鼠工作,加之市场上伪劣鼠药的泛滥,杀伤了害鼠的天敌等原因,致使害鼠密度在全省大幅度回升。据我省通城、汉阳、荆州、老河口、宜城、郧县、宜昌等10个农田害鼠监  相似文献   

14.
王华生 《广西植保》2000,13(4):21-22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也是防治病虫鼠害的有利时机。随着春季气温回暖 ,农田病虫鼠进入了全年的第 1个发生繁衍阶段 ,此时防治 ,可起到“杀一当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确保全年病虫鼠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春季防治至关重要。春季水稻病虫鼠害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 4个方面。1 春季灭鼠  春季是害鼠全年的第 1个繁殖高峰 ,此时害鼠比较集中 ,而且冬粮耗尽 ,饥不择食 ,是最佳的灭鼠时机。此时灭鼠 ,既有利于春播作物的保种保苗 ,还可减少全年害鼠发生基数。防治上应以村屯或田垌为单位 ,统一投放毒饵 ,农田、住宅同时进行 ;在春播前 7…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鼠类的抗药性和减轻杀鼠剂的生态风险问题,笔者研究了每月定期布放鼠夹捕鼠后农田鼠密度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农作物的害鼠发生程度,探讨器械捕鼠防控害鼠的可行性。器械灭鼠后试验区的鼠密度消长趋势呈W形,与化学灭鼠后鼠密度的恢复动态相吻合;在水稻害鼠高峰期,器械捕鼠试验区的年均鼠密度控制在(3.54±0.86)%,早稻和晚稻的害鼠率分别为(0.36±0.02)%和(0.45±0.04)%,与杀鼠剂灭鼠的效果无显著差异。表明定期的持续捕杀能够显著降低鼠类的发生数量和农作物的害鼠程度。  相似文献   

16.
鄂西北山区害鼠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员县是全省10个鼠情监测点之一.其监测数据代表秦巴山区害鼠发生实况.根据我站连续9年的监测调查,基本摸清了鄂西北山区害鼠的发生种类、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现予整理报道,旨在为制订山区灭鼠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溴敌隆竹筒毒饵站法农田灭鼠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竹筒毒饵站农田灭鼠试验示范表明:应用溴敌隆竹筒毒饵站灭鼠比常规裸投灭鼠效果好,校正灭鼠效果达90.0%,对单季稻保产效果为91.9%。并显示害鼠对其毒饵取食率高,摄食量大,鼠药利用率高;平均每667m2所用毒饵量明显降低,可省工节本,使用也较方便,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农田放养畜禽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在未开展大规模灭鼠运动的1986年以前,鼠密度高达15.3—18.9%夹次。黑线姬鼠是农田中的优势种,占当地鼠总数的75.0%;褐家鼠和麝鼩为常见种,各占当地鼠总数的11.6%和7.0%。 经4次全生境灭鼠,共用敌鼠钠盐537.5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近年农区统一灭鼠工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是我国农区鼠害发生较重地区之一,自2005年开展农区统一灭鼠示范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鼠害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农区害鼠的发生危害,农区鼠害发生程度逐年降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鼠害是藏北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护藏北脆弱的生态环境,选择比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更安全的增效敌鼠钠盐在藏北草场实施不同浓度灭鼠试验。本试验以0.01%、0.025%和0.037 5%青稞毒饵防除高原鼠兔,校正灭鼠效果分别为90.85%、99.12%和97.68%。适口性及安全性佳,有效控制期在8个月以上。可作为C、D型肉毒素梭菌生物灭鼠剂的替换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