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蔗叶氨化及饲喂山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叶是甘蔗收获后副产品,具有产量大、产地集中、易于收购、成本低等特点,每年我国南方各省甘蔗叶产量高达数千万吨;而且营养价值高,经测定每千克甘蔗叶(干物质)含消化能约5.68兆焦、精蛋白质3%~6%,大约3.5千克甘蔗叶与1千克玉米的营养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2.
正甘蔗叶梢是指收获甘蔗时砍下顶上2~3个嫩节和青绿色叶片的统称,俗称"甘蔗尾叶",重量约为蔗重的10%,亩产800~1000kg,是甘蔗的副产品,具有产量大、产地集中、易于收购等特点。甘蔗叶稍的营养成份,每千克甘蔗叶稍(干物质)含消化能约5.68MJ、粗蛋白质3~6%,大约3.5kg甘蔗叶稍与1kg玉米的营养价值相当。元阳县呼山村委会幸福村利用甘蔗叶梢氨化饲喂肉牛的经验证明,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农民焚烧甘蔗叶造成空气污染,提高甘蔗叶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2019年利用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资金,开展了“甘蔗叶添加量对栽培毛木耳的影响”的蔗叶循环利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生物转化率、投入产值比方面,以添加甘蔗叶40%或50%的较为理想,生物转化率为97.61%、96.25%,投入产值比高,种植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农民焚烧甘蔗叶造成空气污染、提高甘蔗叶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2019年利用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资金,开展了"甘蔗叶添加量对栽培毛木耳的影响"的蔗叶循环利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生物转化率、产投比方面,以甘蔗叶添加比例为40%和50%较为理想,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7.60%、96.25%,产投比高,种植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蔗马铃薯间套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广西赤红壤蔗区土壤条件下甘蔗马铃薯间套种高效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间套种设置常规土栽、盖薄土叶、无土厚叶、薄土白膜等4个处理模式和无间套种作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水平.[结果]增加覆盖的甘蔗马铃薯间套种模式均比常规土栽模式显著增产,薄土白膜模式、薄土叶模式和无土厚叶模式比CK分别增25.39%、19.95%和13.51%,其中又以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而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未见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有影响,粮食作物马铃薯的收获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结论]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未见对甘蔗产量品质有影响,而间套种马铃薯采用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干旱条件下 ,两个甘蔗品种剥叶不砍种处理的出苗率、成茎率、有效茎数高于剥叶砍种浸种的 ,而且具有较高的净光合强度、蒸腾强度、胞间 CO2 浓度、气孔导度和甘蔗蔗糖分。在春季雨水较多的 1998年 ,新台糖 16号剥叶砍种浸种消毒处理的甘蔗产量最高 ;在春季连续干旱的 1999年 ,桂糖 11号剥叶不砍种的甘蔗产量是两个品种 4种砍种处理中最高的 ,增产幅度 11.94 % - 69.86%。  相似文献   

7.
我国甘蔗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含有大量甘蔗所必需的碳、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常年焚烧甘蔗叶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甘蔗叶还田能培肥地力、保温保墒,合理的甘蔗叶还田能带来较好的生态效益,是实现甘蔗叶后期处理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阐述国内外甘蔗叶还田对土壤、病虫草害、甘蔗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甘蔗叶还田后续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每100公斤玉米籽粒含有270饲料单位,其营养价值相当于165公斤稻谷、120公斤高粱、130公斤大麦、135公斤燕麦。玉米茎、叶、穗、轴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可消化蛋白,如果在乳熟期或蜡熟前期收获加工成青贮饲料,营养价值更高。近几年来闽北地区随着“长富  相似文献   

9.
甘蔗间套种玉米有隔行间种、行行间种等2种方法,不同方法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同;新植蔗和宿根蔗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甘蔗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新植蔗每667 m~2间种玉米1 127株以下、宿根蔗每667 m~2间种1 262株以下比较合适;玉米间套种时间过早造成甘蔗产量减产,一般在新植蔗幼苗长到2叶1心、宿根蔗出苗达30%时播种玉米,不影响甘蔗的生长;生育期短、株高较矮、株型紧凑、叶片较窄的玉米品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较小;甘蔗套种玉米对甘蔗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9,(7):25-26
为筛选适应广西龙州县种植的甘蔗品种,2016年引进7个新品种(系)在龙州县进行品比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含糖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表现优良的新品种(系)是桂糖46号、桂糖49号、桂南亚08-336和柳城05136,其产量分别为7 983.99公斤/亩、6 953.63公斤/亩、6 151.9公斤/亩和5 698.52公斤/亩,分别比对照ROC22增产47.9%、28.9%、14%和5.6%,含糖量分别为1 051.4公斤/亩、1 000.7公斤/亩、949.2公斤/亩和810.9公斤/亩,分别比对照高41.56%、34.73%、27.08%和9.18%;且抗性强,适应性表现突出,建议在广西龙州县一带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象草为对照,对9份甘蔗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期多次刈割利用模式下,甘蔗的再生性、干物质产量显著低于象草.部分甘蔗资源的抗寒性强于象草.甘蔗幼嫩期营养价值差,成熟期优于象草,比象草更适于一次性刈割利用.甘蔗不同材料在早期生长、分蘖、再生性、耐寒性及干物质产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的适宜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叶栽培鸡腿菇以含60%甘蔗叶的配方为宜,而栽培香菇以含20%~40%甘蔗叶的配方为好,该结果可为加快推进甘蔗叶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蔗田碎叶机推广应用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叶粉碎还田对环境保护、改良土壤、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目前推广碎叶机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探讨了加快甘蔗叶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全功能牧草之王——新型皇竹草,年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最高超过25吨,营养价值极高,鲜草粗蛋白4.6%、精蛋白3%、糖3.02%,干草粗蛋白18.46%、精蛋白16.68%、糖8.3%,牛、羊、马、兔、猪、野猪、鸡、火鸡、草鱼、青竹鱼、鸭、鹅、竹鼠、豚鼠等动物均十分喜食的一种全功能牧草(因为含有糖分、清甜可口),消化吸收率名列所有牧草前列,喂14公斤鲜草可长1公斤草鱼,鱼产量可增加22.70%;18公斤鲜草可长1公斤鹅肉,可占  相似文献   

15.
甘蔗叶沤制还田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测定 ,甘蔗收获期的蔗叶一般占蔗产量的12%~20 % ,亩产5t的甘蔗约有干蔗叶600~1000kg。龙州县年种植甘蔗35万亩 ,如甘蔗砍收后都把蔗叶沤制成肥料 ,那块块蔗地可以说都是肥料库。然而 ,蔗农每年在甘蔗砍收后 ,为便利下造耕作 ,普遍把留在蔗地的蔗叶放火烧掉 ,化为灰烬。因而地力一年比一年差 ,甘蔗亩产均徘徊4t左右。为就地取材 ,挖掘肥源 ,受龙州县糖办的委托 ,采用不同的处理 ,就地将砍收后的蔗叶堆积沤制 ,收到良好的效果。1沤制方法1.1共设置4种沤制方法①每1000kg蔗叶加200kg牛栏粪②直接泼洒大粪水③每1000kg蔗叶加10kg尿素④每10…  相似文献   

16.
苎麻叶养分含量极为丰富,养分种类齐全,可以饲用.干苎麻叶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0.5%,粗脂肪含量6.7%,磷含量0.39%,钙含量4.6%.此外,苎麻叶还含有人畜必需的8种氨基酸.同时,苎麻叶产量极高,在一般管理情况下,每667平方米苎麻可产鲜叶1445.2公斤或苎麻干叶274.4公斤.通过多年试验,结果表明:用苎麻叶喂鸡、喂猪、喂鱼,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江明生  林泉 《饲料博览》2000,(11):23-24
甘蔗叶是糖业生产副产品,每年产量约 1800万吨,具有产量大、产地集中、易于收购、成本低等特点。经测定,每千克甘蔗叶 (干物质 )含消化能 5.68MJ,粗蛋白 3%~ 6%,无氮浸出物 35%~ 43%,是一种发展养羊业很好饲料资源;特别是在甘蔗收获期 (11月至翌年 4月 )正是南方枯草期,利用甘蔗叶作青粗饲料可解决养羊越冬渡春青饲料不足矛盾。然而甘蔗叶体积大,水分、粗纤维含量高,不易贮存,使甘蔗叶利用率很低,大部分作燃料处理,十分浪费。因此,本试验探讨氨化与微贮处理甘蔗叶对其营养成分含量和饲喂山羊效果影响,为进一步推广利…  相似文献   

18.
图话     
《中国农村科技》2014,(1):10-11
<正>广西宁明:蔗田套种食用菌延长甘蔗产业链2013年12月18日,广西宁明县利用甘蔗叶培育的食用菌,市场价格6元一斤。近年来,广西宁明县依托现代生物技术,在明江镇试验甘蔗套种食用菌技术。一户农民一亩地套种利用甘蔗叶等培育的食用菌1000包,纯利在1000元左右,还可获得1000公斤的有机肥。这一模式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以甘蔗育种中的11个常用组合其中包括3×3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实生苗为材料,分析了甘蔗剥叶性能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甘蔗剥叶性能与甘蔗产量、糖分等性状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有利于育种家对甘蔗剥叶性能选择.而配合力分析表明甘蔗剥叶能性能因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几乎同等重要,优良的亲本因组合不同其后代的剥叶性能可能相差甚远,这为通过选择亲本来改良甘蔗剥叶性能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0.
饲料甜菜新品种陇饲1号,由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邮码:730070)从地方品种中选育而成.具有丰产、适应性广和饲用价值高等优点.在海拔较高的冷凉山区种植,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4000~5000公斤;在温度适宜的中等水肥条件下种植,667平方米产量高达1万公斤.除产量高以外,营养价值也较高,经分析测定,陇饲1号的干物质含量11.8%,粗蛋白占干物质的13.8%,蔗糖含量为7%,还含有钙、磷等矿物质和纤维素,其营养价值高于大麦和燕麦,是畜禽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