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5月份解剖了泰州某鸡场送检发病鸡、病死鸡9只,发现6只均出现以肝周炎、气囊炎、肌胃角质层下有点状或片状出血,腺胃乳头、直肠和泄殖腔出血,气管喉头有大量粘液为主要病理变化,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和病毒分离和鉴定。细菌分离试验结果显示其生长特点、形态特征、生化试验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点;同时将处理好的病料接种9日龄非免疫鸡胚,做HA、HI试验,结果显示病毒的血凝特性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出了新城疫病毒。由此可断定,该鸡群混合感染了新城疫病毒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5,(12)
利用新城疫HI抗体监测技术,对宿豫区大兴镇部分鸡场进行抗体检测及跟踪调查,从跟踪调查的不同抗体水平的鸡群中无菌采集气管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接种非免疫胚,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分离到的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而且这种凝集可以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证实分离到的毒株为新城疫毒株,并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血凝效价,分析出HI抗体水平在7 log2—11 log2间血凝滴度低,病毒检出率低;而HI抗体水平在0 log2—7 log2间血凝滴度高,病毒检出率高。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病毒从气管中的分离率较泄殖腔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仅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4.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时采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的54份血清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流行血清型(seroprevalence)与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而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位为32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流感爆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带毒鸟类的传入。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Z1)
为了解肉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感染状况,从山东省某肉鸡场采集组织样品120份,采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接种法分离病毒,并利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和RT-PCR试验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周龄ND的检出率:2号舍均为41.67%,4号舍分别为33.33%、25%、33.33%、41.67%和33.33%;各周龄H9的检出率:2号舍分别为41.67%、50%、33.33%、58.33%和41.67%,4号舍分别为50%、25%、50%、58.33%和50%;各周龄IB的检出率:2号舍均未检出,4号舍19日龄IB的检出率为8.33%。该结果为规模化肉鸡场有效预防和控制这3种主要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的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禽流感可感染人类,公共卫生意义重大。由于其病毒(AIV)亚型众多,抗原性变异极快,毒株的致病性也相差很大,早期快速诊断和血清学监测就成了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前提条件。禽流感的传统诊断方法是分离病毒和检测抗体,近年来,AIRC相继建立了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P)、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玻片血凝抑制试验等血清学诊断技术及分子诊断技术(RT-PCR)。目前,我国专家研制成功了“禽流感H5,H7,H9亚型多重实进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可在4h之内同时检测3个AI亚型,满足了对AI疑似病例的快速确诊需要。  相似文献   

7.
从广东地区某养鸭场的患病雏番鸭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能凝集鸡红细胞,且这种特性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但不能被减蛋综合征-76阳性血清以及禽流感H5、H7和H9阳性血清抑制。运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能扩增出大约520bp长度的目的片段。毒力测定结果表明,MDT、ICPI、IVPI分别为56.0h、1.64、2.29,符合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毒力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7)
2020年秋季集中免疫后,在西昌市25个乡镇中抽检10个乡镇鸡、鸭免疫血清164份,采用国标GB/T 18936-2003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技术,分别检测禽流感病毒H5-Re11株、H5-Re12株和H7-Re2株免疫抗体。结果显示,西昌市25个乡镇被抽检的10个乡镇禽流感H5-Re11株、H5-Re12株和H7-Re2株免疫抗体的合格率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以上的要求,能够对家禽(鸡、鸭)提供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4)
为了解柳城县某鸡场禽流感H5亚型、禽流感H7亚型和新城疫免疫情况,在2017年1月和2月两次采集某鸡场血清共60份,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禽流感H5亚型抗体、禽流感H7亚型抗体和新城疫抗体。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抗体合格率是100%,禽流感H7亚型抗体合格率是100%,新城疫抗体合格率是100%。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是以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 养禽业的一种传染病,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 众多,不同血清亚型之间及同亚型不同毒株对禽类 的致病性不同,不同禽类及同种禽类中不同日龄.不 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禽群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不 同,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毒可引起100%的鸡群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 无致病性禽流感毒则不引起任何症状,仅能从感染 鸡的血清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群感染温和 性禽流感病毒后,临床上则以精神沉郁,采食减少, 有呼吸道症状,拉黄绿色稀粪,产蛋下降,零星死亡 为特征.其流行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1,(7)
为了解四川省2020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效果,在春、秋两防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共采集禽血清样品4 053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H5和H7亚型禽流感分别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745份,平均合格率为93.92%,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49%,秋季合格率为91.35%;禽流感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782份,平均合格率为93.28%,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4%,秋季合格率为90.15%。数据表明,四川省2020年春、秋两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江苏宿迁某鸡场发病鸡群分离到3株毒株,经鸡胚盲传2代后,鸡胚出现典型的侏儒胚变化。分离毒株对鸡的红细胞无凝集性,但用1%胰蛋白处理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凝性,雪凝价达7log2~9log2;毒株接种15日龄非免疫来航鸡,复制出典型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性症状及病变。经过上述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鸡胚中和试验,将一株鸡肾脏型传支毒株SK9与H120、MA5等进行血清型比较结果显示,SK9阳性血清能中和H120、MA5及强毒株,而呼吸型阳性血清只能中和MA5和H120,不能中和SK9,说明SK9和H120不是一种血清型。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号管炎SK9株的血清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鸡胚中和试验,将一株鸡肾脏型传支毒株SK9与H120、MA5等进行血清型比较,结果显示,SK9阳性血清能中和H120、MA5及强毒株,而呼吸型阳性血清只能中和MA5和H120,不能中和SK9,说明SK9和H120不是一种血清型.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9,(3):8-9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病种。为了解四川省201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分别在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共采集禽血清样品3 667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分别进行H5和H7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553份,平均合格率为96.89%,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52%(1 777/1 841),秋季合格率为97.26%(1 776/1 826)。禽流感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515份,平均合格率为95.85%,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5.44%(1 757/1 841),秋季合格率为96.28%(1 758/1 826)。表明四川省201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重庆某大型养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的肾、肝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SPF鸡胚连续传代、PCR鉴定和血凝试验,初步确定该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IBV-QG株。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1,(10)
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禽流感疫苗,首批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可以加强鸡的免疫保护能力,也能保护鸡免受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采用鸡胚培养法和血凝抑制试验测定了金叶注射液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对鸡胚无毒性作用;在药物与病毒同时接种后,可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9)
正根据相关资料及临床研究结果分析,H9型禽流感病毒这几年实际在商品鸡、蛋鸡、种鸡、麻鸡、黄鸡及水禽场普遍存在,并且都是隐性感染,潜伏存在家禽的气管黏膜上或环境中。由于H9型禽流感病毒对低温、冷风、较大风速敏感,如果鸡群受到这些应激因素的刺激,鸡群发病急,传播快,给冬春养鸡造成威胁。建议秋季要着手和  相似文献   

20.
在非疫区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对20日龄以上鸡、鸭进行免疫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不同日龄的鸡鸭免疫接种H5亚型禽流感疫苗20 d后其HI抗体效价不同,不同种类的家禽的免疫效果也不相同。75日龄肉鸡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最高,达6.4 log2。而75日龄肉鸭的HI抗体只有2.5 lo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