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加工粗饲料喂牛试验效果 化学加工处理粗饲料的方法有碱化、氨化、复合氮化等。化学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粗饲料的适口性、干物质采食量、采食速度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秸秆作为粗饲料的主要原料,在饲喂前多进行化学处理(氨化)、生物处理(微生物发酵)及物理加工处理(这里不包括青贮加工处理)。物理加工处理不仅是生物与化学处理必需的预先加工,也可作为单一的处理手段,因而成为秸秆粗饲料最基本的加工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汝医  李朝科 《农业机械学报》2001,32(4):64-66,67
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粗饲料加工机具-氨化秸杆处理机,介绍了氨化秸杆的工艺路线,机具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技术特征,主要性能指标和市场前景。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实现了氨化处理秸杆方法的机械化作业。具有高效、低耗、产业化等优点,是适合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饲料加工机具。  相似文献   

4.
氨化秸秆工艺及处理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粗饲料加工机具——氨化秸秆处理机。介绍了氨化秸秆的工艺路线 ,机具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技术特征、主要性能指标和市场前景。试验结果表明 ,该机实现了氨化处理秸秆方法的机械化作业 ,具有高效、低耗、产业化等优点 ,是适合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饲料加工机具  相似文献   

5.
一、秸秆氨化饲料的优点秸秆饲料氨化处理,就是在作物秸秆中加人一定比例的氨水、液氨、尿素或尿素溶液等,以改变秸秆的结构形态,提高家畜对秸秆的消化率和秸秆的营养价值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它是迄今最经济简便,而义实用的处理方法。该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各种农作物秸秆都可进行处理。氮化秸秆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6.
机械氨化玉米秸杆技术机械氨化玉米秸秆技术是通过机械设备(氨化炉)对玉米秸秆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以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方法。一、氨化炉的构造及作用秸杆氨化炉是密闭的粗饲料氨化设备,可将玉米秸、麦秸、稻草及劣质牧草等粗饲料进行快速氨化处理。氨化秸秆时,炉内温...  相似文献   

7.
秸秆微贮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的一项新技术。微贮后的秸秆优于未处理秸秆;与氨化处理比较,微贮秸秆粗蛋白含量低于氨化秸秆,但采食量和日增重均高于氨化秸秆,成本亦比氨化处理低。微贮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处理秸秆饲料的新方法,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氨化秸秆饲料的加工技术方法,指出了氨化秸秆饲料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介绍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适口性、消化率的技术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10.
秸秆氨化处理方法及发展趋势天津市农机鉴定推广站张宝乾秸秆氨化,就是将秸秆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将碳铵(或其他氨源)按一定比例喷洒在秸秆上,经过加温(或利用阳光)处理,再保温一段时间,利用氨对秸秆的化学作用和高温发酵热蒸作用,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一种方法。秸...  相似文献   

11.
秸秆氨化,是将秸秆置于密闭容器中,将碳氨(或其它氨源),按一定比例配比,喷洒在秸秆上,经过阳光自然加温或人工加温处理,保持一定时间,通过氨以秸秆的化学作用和高温的发酵热蒸作用,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秸秆经氨化后,粗蛋白含量和能量利用率可提高近1倍,采食量和消化率均有所提高。另外,氨化麦秸,pH值从6.8提高到7以上。  相似文献   

12.
该机主要用于粗饲料的加工,它集揉搓、铡草和粉碎等饲料加工作业于一身,可将农作物秸秆(如玉米、高粱、小麦等茎秆)、牧草、藤蔓等作物茎秆揉碎成丝状段,既可直接饲喂牲畜,或将其青贮、氨化、碱化等处理,还可进行秸秆切段、粉碎作业。  相似文献   

13.
该机主要用于粗饲料的加工,它集揉搓、铡草和粉碎等饲料加工作业于一身,可将农作物秸秆(如玉米、高粱、小麦等茎秆)、牧草、藤蔓等作物茎秆揉碎成丝状段,既可直接饲喂牲畜,或将其青贮、氨化、碱化等处理,还可进行秸秆切段、粉碎作业.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由于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作为牲畜饲料利用率较低。近年来通过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处理技术,使其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是,经氨化处理之后的秸秆饲料不宜长时间保存,容易发生腐烂变质,此外,也存在运输困难,不能大规模生产等问题。同时,纯生化秸秆饲料营养成分不能满足畜禽生长的全部需要。与此相比,秸秆生化颗粒饲料解决了以上问题,是一个秸秆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秸秆饲料的加工1.1物理处理法把秸秆铡切成柔软的丝状,经浸泡、热喷、制粒处理过的秸秆可直接饲喂家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这是其他处理方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普遍采用的方法。1.2化学处理法包括碱化和氨化两种方法。碱化一般常用碱液处理秸秆,其处理后适口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秸秆类废弃物厌氧发酵的速度慢以及常规的氨化预处理后物料氨氮含量高影响后续厌氧发酵的问题,提出鸡粪和稻秆混合物氨化预处理工艺,并在稻秆长度10mm及混合物C/N为25:1的条件下,研究氨化温度30℃和35℃对混合物TS降解率、VS降解率、氨氮含量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和稻秆混合物可以取得较好的氨化预处理效果,并可以实现TS和VS的部分降解,而且氨化后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主要以乙酸为主;温度对鸡粪和稻秆混合物氨化预处理具有一定影响,30℃时的氨化预处理各指标均优于35℃。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机化》2003,(3):30-30
阜阳市农机研究所设计的可移动式9SA-400型饲草氨化机,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集秸秆氨化和饲料粉碎于一体。该机由喂入簸箕、上下机体、锤片式转子、定刀、变高度变齿隙斜齿扳、药液控制和传送系统、风机、出料筒、备用筛片及安装固定支架等组成。进行秸秆氨化作业时,稻秆由入口人工喂入,经气流和锤片的抓取进入工作室,被高速旋转的锤片与定刀剪切,经过变高度变齿隙斜齿板反复撞击、揉搓、撕裂等混合作用逐渐加工成短于10cm柔软的丝条状秸秆,同时配置好的氨液通过液压泵由喷口进入工作室,在湍急的气流作用下雾化,均匀地喷洒并渗透到加工后的…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水分与冬小麦耗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秸秆经粉碎、氨化处理后施入土壤对农田0~100 cm土壤水分动态、冬小麦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WUE)及降雨利用效率(PUE)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年冬小麦生育期0~10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氨化秸秆连续2年还田能显著提高成熟期0~100 cm土壤贮水量,较秸秆覆盖分别提高4.95%和1.82%(P0.05),较未氨化秸秆还田分别提高4.24%和1.75%(P0.05)。此外,秸秆覆盖较秸秆翻压还田措施能有效降低冬小麦生育期内总耗水量;氨化秸秆施入土壤后较未氨化秸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总耗水量,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生长后期。粉碎并氨化秸秆连续2年还田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较秸秆覆盖还田分别提高9.07%和11.42%(P0.05),并显著提高冬小麦WUE和PUE。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氨化秸秆还田方式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及玉米生长规律的影响,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进行了盐碱地大田玉米试验研究.试验共设置4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1.2 kg/m2覆盖(F1);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0.9 kg/m2覆盖,同时按0.3 kg/m2在土壤下30 cm处还田(F2);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0.6 kg/m2覆盖,同时按0.6 kg/m2在土壤下30 cm处还田(F3);将氨化秸秆按0.3 kg/m2在土壤表层覆盖,同时按0.9 kg/m2在土壤下30 cm处还田(F4)和无秸秆还田对照组(CK).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都表现出抑盐表聚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处理组F2抑盐效果最为显著.双层氨化秸秆还田处理组F1、F2、F3、F4保水效果依次减弱,但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各处理组保水效果越来越显著.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处理组F2、F3产量最高且与对照组(CK)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考虑保水抑盐及玉米生长发育处理F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9SA-600型饲草氨化机是一种新型秸秆氨化处理设备(见图1),可将麦秸、稻草等进行铡切、揉搓及后期氨化处理,加工成家畜易于消化吸收的丝条状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