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乐勇  胡善德 《海洋渔业》1994,16(6):243-245
<正> 宁波海洋渔业总公司捕捞分公司(以下简称为捕捞公司)是1992年在原三个渔轮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宁波市最大的国有海洋渔捞生产单位,拥有固定资产3660余万元,各类钢质铁壳渔轮60余艘,职工1500余名,能从事拖网、围网、流刺及延绳钓等各种方式的渔捞作业,年产海水鱼3万吨左右。 1992年,由于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渔需物资涨价,总公司内部结算价格关系没理顺,各渔轮对船(组)吃捕捞公司“大锅饭”,捕捞公司吃总公司“大锅饭”,一线船员生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最近增添了一对8154型600马力尾滑道冷冻渔轮(“闽渔615”轮、“闽渔616”轮)。这对新型渔轮由福建省渔轮修造厂首建。省渔业公司已经拥有4艘尾滑道冷冻渔轮。随着这种新型渔轮的建成投产,必将加快福建省渔捞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侠胜  臧祖林 《海洋渔业》1988,10(3):99-100
<正> 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把改革的重点放到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上,使企业的活力大大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6年度被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命名为“经济效益先进企业”。1987年全年的渔捞生产任务和企业利润指标,提前7个月超额完成。这家公司共有8000多个干部职工,拥有100余艘渔轮和运输船只,以及冷库、水产制品厂、渔轮修造厂、绳网厂等配套工厂,固定资产达15690万元,属大型企业。1980年起,国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于3月15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全国国营海洋渔业企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海洋渔业总公司、各省(区)市、县海洋捕捞公司和捕捞船队、一些渔轮、渔机厂、筑港公司以及有关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的代表共140余人. 会议在农牧渔业部党组成员、水产分党组书记孟宪德主持下进行.会议期间,中国海洋渔业总公司经理鲍光宗  相似文献   

5.
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成立于1945年,是我国最早的国营水产企业。1950年,烟渔公司只有100余名船员、10艘马力不足百匹的木壳渔轮,渔捞产量2000余吨。而现在,全公司有船员、职工3000余人、有97艘钢壳渔轮驰骋在世界三大洋上,1988年渔捞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6.
一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成立于1945年12月,是我国最早的国营水产企业之一。40多年来,烟台海洋渔业公司从小到大,从单一生产到多种经营,从近海作业到远洋捕捞,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水产联合企业,97条钢壳渔轮,驰骋在世界三大洋上,1988年渔捞产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情报》1975,(4):F002-F003
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通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展成为捕捞、加工、修船的综合性企业,(1973年底比1965年底)渔轮数增加了27%,总产值增加了67%,渔捞总产量增加了40%,又新建了渔轮修造厂。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广大职工意气风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渔422”和“北渔424”两艘渔轮的淘汰和拍卖,宣告这家在北部湾战风斗浪47年的国有海洋渔业龙头企业——广西北海海洋渔业总公司(简称“北渔”),再也没有捕捞船只了。也就是说,从此失去了海洋捕捞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我们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是个以捕捞为主的联合企业。现有生产渔轮和辅助船八十九艘,编为三个渔轮大队、十四个中队,还设有渔轮修造、鱼品加工、制网和生产助渔导航设备的四个工厂,共有职工六千二百余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努力建设一支反修  相似文献   

10.
王效年 《海洋渔业》1983,5(1):11-15
<正> 一、近几年东、黄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逐渐衰退,鱼群减少,鱼体变小,即低值的马面鲀资源也并不乐观。鱼类资源的衰退导致渔捞增长缓慢和鱼货供应的紧张,群众吃鱼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海洋渔业向“外海发展”、已成为当前海洋渔业生产的迫切任务之一。去年江苏省海洋渔业公司苏渔505、506等渔轮在对马西南,当海面刮大风期间,于2月5日起,先后去对马岛以东的公海海域探捕(以下简称对东渔场)。第1航次去11对船,  相似文献   

11.
我们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是个以捕捞为主的联合企业。现有生产渔轮和辅助船八十九艘,编为三个渔轮大队、十四个中队,还设有渔轮修造、鱼品加工、制网和生产助渔导航设备的四个工厂,共有职工六千二百余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2.
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成立于1945年12月,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国营水产企业。四十多年来,烟台海洋渔业公司,从小到大,从单一生产到多种经营、从近海到远洋,现在它发展成为近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拥有渔捞生产、渔轮修造、水产品加工和冷藏、绳网及电子仪器制造等的大型联合企业。该公司从1985年开始这样渔业生产,从黄海之滨走向世界三大洋,为祖国争光、争得荣誉,载入我国远洋渔业光辉的史册。  相似文献   

13.
李祥秀 《海洋渔业》1988,10(1):20-22
<正> 南海马面鲀自70年代起已成为两广渔捞产量主要的捕捞对象。据南海水产研究所报道:从1972~1982年期间,马面鲀的年收购量为4128~218865吨(两广收购量)、占两广海洋渔业总产的0.78~28.14%,丰产年的产量约占两广海洋渔业产量的三分之一。十几年来,在马面鲀旺发时,渔轮高度集中,无论仔龟还是成鱼都在捕捞之中,这种捕捞办法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能有效地避开仔鱼  相似文献   

14.
张一平 《海洋渔业》2002,24(2):61-62,74
从启东市远洋渔业发展史来看,先后曾作过三次尝试,既有取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遭遇挫折的苦恼。总体状况是:起步时间较早,发展速度不快,振兴之志不减。 第一次尝试,是在1992年。启东市海洋渔业公司先后投入1300多万元,建造了两艘551kW(8158型)的大功率渔轮。这一年的4月8日,新建的苏启渔801、802号远洋渔轮的开航典礼在南通市卢经港码头举行,参加开航典礼的省水产局,南通市和启东市政府及有关水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为启东第一对远洋渔轮开赴摩洛哥参加国际捕捞生产送行。两艘渔轮到达摩洛哥后开始时每一航次(40~45d)的捕捞产值为85~90万美元,效益相当可观。后由于渔轮机配件不能及时供应和代理方不履行合同等多种原因,而使该两艘渔轮的生产经营陷于困境,结果亏损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渔轮(船)是海洋捕捞的主要工具。渔捞企业中的渔轮资金,往往占企业固定资金的75%以上。在渔捞成本中,与渔轮直接有关的折旧费、修理费等,约占总成本的1/3。因此,一个海洋渔捞企业的经营好坏,盈利亏损,都和渔轮的合理经营有着密切关系。折旧费用是企业为维持和扩大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所提取的企业资金。它由设备的折旧年限和价值所决定。设备的不同,工作条件的差异,都影响折旧年限的选取。由于折旧年限直接影响到折旧费用的提  相似文献   

16.
<正> 江苏海门县东灶港渔业总公司为专业海洋捕捞集体生产单位,现有120~150马力的木质渔船108艘.近年来有的渔船已进入报废期或即将进入报废期,需逐步更新添置.为提高海洋捕捞能力,迎接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挑战,加强外海捕捞竞争能力,该总公司利用集体的优势,投资497.88万元(其中自有资金257.88万元,国家低息贷款240万元),从1988年起,相继购建了8艘主机功率为270马力的(808)钢质渔轮.两年多来的海洋捕捞实践表明,购建钢质渔轮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投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温州海洋渔业公司建于1972年,其前身水产联合加工厂建于1958午,原有600马力对拖渔轮20艘,1000吨油轮1艘,5300吨冷库1座,2900立方米油库1座,码头8座,岸线540米,拥有一批厂房、仓库、设备,总占地15.9万平方米。公司自建立以来,就实行“以捕捞为中心”,但因投资不足,规划不周,建立初期就面临前方生产船只少,后方设施庞大而利用率低,机构复杂,冗员众多的弊病。企业头重脚轻,长期在低效益状态下运行。近几年,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日趋枯竭,捕捞成本又一再猛增,公司原有的单一底拖网作业对船生产的比较效益越来越差,原有单一全民所有制产权制度所造成的铁饭碗、大锅饭很难完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国营海洋渔业公司进行渔轮捕捞已具几十年历史,但群众渔业发展大功率渔轮(指441.2千瓦功率即600马力以上渔轮,简称大功率渔轮。下同)。近几年才逐渐兴起。当前群众大功率渔轮生产经营状况不佳,面临问题较多,有的已陷入困境,经营者都感到压力很大。本文就群众渔业如何解决大功率渔轮生产出路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分析探讨和新的对策,以供参考决择。  相似文献   

19.
晓初 《海洋渔业》1981,(2):25-25
<正> 科研项目“600马力尾滑道冷冻渔轮”历经研制、试验、试生产等阶段,于1981年1月10~16日在平阳浦进行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57个水产生产、科研、院校的134名代表。国家水产总局渔机化局负责人李强同志出席了会议。会上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设计院、旅大渔轮修造厂、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及东海水产研究所分别作了研制、建造、使用、网具、渔捞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我国从南到北发生了令人担忧的渔业资源衰退,鱼越打越少;加上渔需物资竞相提价,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国内生产的海洋渔业公司连年亏本。1991年,广州市海洋渔业公司一千多名船员不分日夜,千方百计的多打鱼,不但产量上不去,而且仅渔捞生产就亏损近600万元。1992年,近海渔捞生产亏损近1000万元;1993年海洋渔业公司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减少渔捞生产船只,多渠道创收,今年减亏479.6万元。事实上是: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