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群落20个主要优势灌木种群进行生态相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灌木种群大部分为广生态位,对资源的共享性比较明显.种群之间生态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建溪流域绿阔叶防护林群落的30个主要优势乔木群进行生态相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建溪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的乔木种群大部分狭生态位,对资源的共享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计测突脉青冈天然林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组成突脉青冈天然林的种群大多数为宽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较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的53个主要种群进行生态位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组成万木林森林群落的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米槠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武夷山米槠林群落12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组成米槠林群落的优势种群绝大多数为广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6.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的53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组成万木林森林群落的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石垟林场省级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Shnnow-wiener、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16种主要乔木和23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利用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公式测定了16种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木荷、青冈栎、马银花和麂角杜鹃的Shnnow-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25、0.908、0.840、0.814和0.799、0.748、0.578、0.574,灌木层主要优势种矩形叶鼠刺、马银花、尖连蕊荼和窄基红褐柃的Shnnow-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46、0.913、0.855、0.868和0.794、0.745、0.663、0.650.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高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相似文献   

8.
以未采取恢复措施的林地做对照,对针叶林、阔叶林幼林、针阔混交林和次生裸地4种不同林地的生态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该4种林地分别采取了间伐、自然更新和移植等不同的恢复方法。通过重要值分析,发现阔叶林幼林的优势种是常绿阔叶树种;次生裸地的优势种是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但群落简单,无乔木;针叶林中阔叶树种幼苗的重要值较高;针阔混交林中常绿阔叶树种的重要值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各林地的恢复状况是阔叶林幼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裸地。  相似文献   

9.
广州帽峰山次生林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分别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倒数计算并分析了广州帽峰山次生林乔木层15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2种生态位宽度计算公式的测度结果及其标准化结果一致表明:除少数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外,大多数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反映其群落结构的单调性.利用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计算种对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种群相互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较低,群落处于演替阶段,且生态位重叠值的大小与其生态位宽度不呈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上海乡土树种及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随着生态城市被列为上海市的建设发展目标,城市绿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目标和内涵,生态林将逐渐成为城市绿化的主体,作为生态林建设基础的乡土树种也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调查,统计分析了上海市的乡土树种,共42科89属128种(含变种),可以分为常绿阔叶乔木、常绿阔叶灌木、半常绿阔叶灌木、落叶阔叶乔木、落叶阔叶小乔木和落叶阔叶灌木等6个类型.分析了乡土树种在上海绿化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表1参21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邻格子的取样方法”,在武夷山黄岗地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常绿阔叶林群落进行了调查.以主要优势种群木荷(Schimasuperba)、甜槠(Castanopsiseyrei)和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在不同年龄阶段群落中的相对优势度作为生态位重叠的计量,以优势植物种群在正常成熟林中优势度作为其容纳量,并用Lotka-Voltera竞争方程讨论了群落中优势种群木荷、甜槠和青冈的竞争,结果表明:平衡时,它们的相对优势度分别为33.24%、38.37%、28.39%.即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群落将由木荷、甜槠和青冈三种植物共优组成  相似文献   

12.
南京城市边缘次生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物种重要值为生态位计算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公式、Hurtlbert公式、Pianka公式和Schoener公式,对分布于南京城市边缘次生林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该次生林群落中,朴树、马尾松、短柄枹栎和构树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它们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指数值分别为0.594、0.581、0.560、0.481和0.463、0.414、0.391、0.341。②Pianka生态位重叠值表明,NO<0.5的种对共有34对,占总数的75.56%,这说明了群落物种对资源的偏向性和生态位分化趋势的存在。③从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来看,Cih≥0.5的种对有10对,仅占全部种对的22.22%,说明物种之间对资源的需求趋同性不高。④从生态位各指数的结果可以看出,群落将由初期的马尾松林演替至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杉阔混交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对武夷山保护区杉阔混交林中 1 1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杉阔混交林中 ,不同公式计算出的生态位宽度值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 .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要值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 .重要值较大的种群对生境的适应性也较强 ,其生态位宽度较大 .杉木、木荷、丝栗栲、马尾松种群属宽生态位种 .大多数种对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对资源的共享趋势明显 ,群落稳定性较好 .宽生态位种与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机会大 ;反之 ,则小  相似文献   

14.
以明溪县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天然常绿阔叶林固定样地的初查、复查资料为基础 ,对间隔1 1 a的天然常绿阔叶林的变化和转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 985年的天然常绿阔叶林 ,在 1 1 a中转型率达到 37.4% ,年均转型率为 4.2 % ;其它林型 (人工林、针叶林等 )和地类 (采伐迹地和宜林地等 )转型和新增的天然常绿阔叶林占现有 (1 996年 )阔叶林的 2 7.8% .由于马尾松成为首选的择伐木 ,天然阔叶林中的针叶树大量减少 ,天然阔叶林趋于纯林化 ,1 985年留存下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中近、成过熟林人为干扰为轻度、中度和严重的各占 1 /3左右 ,至少要禁伐 1 1~ 1 3a才可以恢复到 1 985年的森林景观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天宝岩竹阔混交林毛竹及其伴生树种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竹阔混交林中毛竹与伴生树种间生态关系,寻找适宜混交比例,从生态位角度为竹阔混交林优化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竹阔混交林进行群落调查,以不同混交比的竹阔混交林作为不同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竹阔混交林乔木层与更新层各树种间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栲树、米锥、拟赤杨作为毛竹优势伴生树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2)各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不高,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也不高,除了栲树生态位重叠指数Lhi值为0.509,其余树种Lhi值均小于0.5,说明毛竹与大多数树种存在较大的生态异质性与资源利用差异性,彼此间可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3)整体上常绿树种较落叶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大,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也相对较大,当毛竹所利用的资源不足时,也更易对其造成潜在的竞争。4)竹阔混交林混交比在15%~20%时,毛竹的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最大;当混交比过大时,毛竹逐渐失去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它与阔叶树形成的共生协同关系更多转变为了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群落11个主要优势种进行了生态位研究,测定其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等生态位特征值.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小叶青冈、甜槠、木荷、弯蒴杜鹃、乌饭和深山含笑.小叶青冈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高(猴头杜鹃例外),表明它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易与生态位宽的树种形成共优群落.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探讨优势树种的竞争关系及其在群落演替中的作用,对保护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anka指数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固定样地乔木层的11个优势树种的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值介于0.60-1.02之间,大部分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且非常接近。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值之间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55个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14-0.89之间,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高,大于0.5的占63.6%。群落处于恢复演替阶段,许多优势树种对资源的需求相近,种间竞争关系激烈。  相似文献   

18.
毛竹天然混交林乔木层主要伴生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建瓯市房道镇潘坑村毛竹混交林中19个主要乔木伴生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要值较大的毛竹伴生种群杉木、枫香、拟赤杨及栲树等对生境的适应性强,其生态位宽度较大;油柿与华杜英作为伴生树种出现的数量较少,生态位宽度最小;猴欢喜、五裂槭、毛八角枫、南岭黄檀的生态位宽度值比较相近,在群落内有类似的分布幅度,对资源的要求比较相近。粗糠柴与油柿、毛八角枫与华杜英、朴树与油柿、锥栗与福建山樱花之间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说明相同或相似的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宽生态位种与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机会大;反之则小。杉木在混交林中分布较广,宽度值最大,但除与合欢、栲树及枫香有较高重叠外,与其它种群重叠较小,这说明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种群与其它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并不一定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