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液体发酵及富集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用菌液体发酵及富集微量元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食用菌液体发酵生产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汪维云朱金华(江苏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镇江212013)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传统的食用菌制种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食用菌日益发展的需要。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比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方式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液体...  相似文献   

3.
张引芳 《食用菌》2004,26(6):11-12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食用菌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家庭作坊式操作、季节性生产的模式,逐渐向设施化、工厂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了食用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近年来,采用深层培养工艺制备食用菌液体菌种用于生产成为研发热点,涌现出了许多液体发酵设备生产厂家及诸多在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平菇、灰树花生产中采用液体菌种的报道。液体菌种在食用菌工厂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日本、韩国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已普遍采用液体菌种。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是我国内地首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通过研发,已成功地将液体菌种生产工艺应用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液体菌种生产工艺过程涉及到菌种筛选、发酵设备的配置、发酵工艺参数控制及液体菌种应用众多环节,控制好主要生产环节是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与应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为材料,对液体菌种发酵的罐内培养基条件进行分析,找到最适于猴头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内培养的设计方案,并提出猴头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内培养措施的优化,对其他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内培养技术的提升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建树  孟庆国  赵洁  韩冰  陈超 《食用菌》2009,31(5):42-44
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发酵料鲜有报道。试验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液体菌种生产条件,探索在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中,解决降低大量培养料灭菌成本、缩短灭菌时问、减轻劳动强度等问题。将发酵料的发酵试验接种液体菌种。试验表明,平菇液体菌种、鸡腿菇液体菌种均能在以玉米芯、棉子壳、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发酵料上生长,但在玉米芯发酵料上生长最佳。液体菌种在平均发酵温度40~55℃,发酵时间72~120h,pH7~10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液体菌种培养罐,是根据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深层发酵培养工艺流程设计而研制的,是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的专用设备,适用于一般制种菌种厂,食用菌生产专业户,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生产试验使用。一、设计研制方案概述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美国H.Humfeld(1948)等成功地对蘑菇进行了深层发酵研究后,J.Szuecs(1958)第一个以发酵罐生产羊肚菌。此后,在短短的40多年中,世界上对50多种食用菌进行了深层发酵的研究。目前国内能进行深层发酵的食用菌已达20余种。随着深层发酵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同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践证明,液体菌种具有制种简便、菌龄一致、使用方便、现蕾快、菇产量高等优点,是固体菌种难以比拟的。过去有关金针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资料报道较少,为了加速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开发利用,我们于1990年初立题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技术的发展,多种食用菌可用液体菌种接种料袋。液体菌种缩短了菌种和出菇袋的生产周期,且具有菌龄一致性好,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针对香菇液体菌种应用存在的问题,如香菇液体菌种发酵周期长,发酵过程较难控制,接种液体菌种料袋易爆发性出菇等,进行梳理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香菇液体菌种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液体种深层发酵技术应用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袁彤光 《食用菌》1995,17(3):6-7
关于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在食用菌上的应用,笔者认为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食用菌菌丝体和生产食用菌菌种。本文主要论及后者。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属于生物工程内容之一,这一概念是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抗生素工业的兴起而开始的,并由当时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化工程专家Elmer L.Gaden,Jr设计出培养各种抗菌素的微生物系统的机械搅拌和通气的生物反应器,成为该项技术的发言人和权威。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巴斯德学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通气液体菌种生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劲松 《食用菌》1996,18(5):8-8
自美国H·Humfeld(1948)首次成功对食用菌进行深层发酵研究后,在近50年中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实践证明,液体菌种具有制种简便、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菌丝生长旺盛等优点,是固体菌种难以比拟的。但传统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要求设备庞大,工艺复杂,对其应用推广受到一定限制。本文介绍一种简便、设备小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方法,并对其液体与固体菌种生产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深层发酵中,如果带菌空气进入发酵罐,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便成了微生物的孳生地,从而引起污染和倒罐。因此,制备无菌空气是液体菌种生产者所关心的课题。本文结合工业技术,阐述食用菌深层发酵过程中制作无菌空气的各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液体发酵菌种的制作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是我国传统食用菌[1],因营养价值高,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水平稳步提高[2]。传统的黑木耳栽培所用菌种为固体菌种,每级菌种代代转接,生产周期长,菌龄不整齐[3],污染率及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发酵菌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在生物发酵罐中,通过深层培养(液体发酵)技术生产的液体形态的食用菌菌种,其成本低,菌丝生长快,缩短生产周  相似文献   

13.
陈文杰 《食用菌》2020,(3):29-30,55
食用菌菌种从形态可以分为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试验从4个常用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原料易得且发酵效果良好的配方,并得出转接固体(木屑)培养基的液体菌种适宜培养时间为144 h。试验对香菇液体菌种生产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属于系统生物工程技术,将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逐步应用于食用菌领域,则源于1948年美国H.Humfeld等科学家对蘑菇深层发酵技术的成功探索。在我国,最早于1960年由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陈美聿等进行香菇深层发酵研究。上世纪  相似文献   

15.
冯立才 《食用菌》2004,26(2):44-45
液体菌种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少量液体菌种大多采用摇瓶机和通气瓶,磁力搅拌发酵器近来也有应用。由于购买设备价格较高,对于许多生产规模不大的菇农来说,自制价格较低的液体发酵装置具有实际意义。笔者试制了一种简易磁力搅拌发酵器,经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是用现代发酵工程技术,以工业废液废渣为主要原料,来研究食用菌深层培养工艺和液体菌种栽培的可行性,为食用菌菌种的工业化生产和利用深层培养方法生产食用菌菌丝体——食用菌蛋白粉,或从发酵醪液中提取药物和有关代谢产物,进行了探索。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凤尾菇PL-27引自福建省农科院。原料为酒糟水、玉米粉、麸皮、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产业既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因此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现对食用菌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降血压、健胃、助消化等保健功能进行综述,并对食用菌的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调味品、化妆品等产品研发方向及冷冻干燥保鲜技术、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超细粉体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液体萃取技术等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食用菌作为功能性食品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食用菌生产的发展,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将得到广泛应用。对食用菌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的生物量计量,传统多采用网漏测量法或离心测量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前者由于受网眼限制而造成小的菌球漏失,所测数值较实际量偏小;后者则由于培养基中多糖类物质(如淀粉等)的残存,所测数值往往大于实际量。我们试验是采用蔗糖梯度悬浮离心测定法,基本上可克服以上缺点,尤其适用于摇瓶及发酵罐发酵小规模试验。现将具体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鸟苷酸是一大增鲜剂,以往主要通过枯草杆菌生产或酵母破细胞法制取。食用菌素以鲜美闻名,用它提取鲜味素鸟苷酸,对扩大食用菌的应用来说,也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实验拟在液体培养菌种的同时,从发酵醪液中提取鸟苷酸。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液体菌种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以下优点:培养时间短、发菌快、菌龄整齐、接种方便等。而且它还有利于食用菌生产的规模化、工厂化。目前国外的食用菌深层发酵研究方向主要是风味物质和化学成分在医药和饲料方面的应用,国内的研究方向为液体菌种的生产及提取代谢产物等。作为食用菌生产的基本环节,其菌种的研究与应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综述国内食用菌液体菌种制备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的情况,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急需改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