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是宁波市主要的加工出口创汇蔬菜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从事脱水甘蓝加工企业有30余家,每年用于脱水加工的甘蓝种植面积达2 000 hm2左右,然而,干烧心现象的大面积发生却给甘蓝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浙江慈溪等甘蓝种植基地,严重年份的干烧心发生率高达60%~80%,造成原料无法加工利用.结合宁波地区甘蓝种植基地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干烧心防治相关试验研究,分析了干烧心发生原因并总结了一套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t.capitata)是宁波市主要的加工出口创汇蔬菜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从事脱水甘蓝加工企业有30余家,每年用于脱水加工的甘蓝种植面积达2000hm^2左右,然而,干烧心现象的大面积发生却给甘蓝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浙江慈溪等甘蓝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3.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是宁波市主要的加工出口创汇蔬菜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从事脱水甘蓝加工企业有30余家,每年用于脱水加工的甘蓝种植面积达2000hm2左右,然而,干烧心现象的大面积发生却给甘蓝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浙江慈溪等甘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菜》2012,(6):55-55
甘蓝在叶球内部的叶缘腐烂、褐变而卷缩,有了烧边的叶子,不再继续生长,严重的因而不能结球,轻的结球不紧实或心叶干腐。这种现象称为干烧心。干烧心不但影响产量,也影响质量。在甘蓝开始结球时开始发生,一直到收获。甘蓝干烧心主要由植株缺钙引起。缺钙主要由如下的原因造成:土壤中钙素缺乏;施用氮肥过多,影响了钙肥的吸收利用:生长过嫩,遇天气和土壤干旱时,植株缺水,钙的吸收和运转受阻;耕作层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2月以来,脱水加工业,已成为我地蔬菜加工业中的主要产业之一。脱水甘蓝已成为蔬菜脱水加工的主要品种,为此我们逐步建立了一批脱水用的甘蓝基地,形成了一套相适应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干烧心”病是一种生理病害。在国外,早在1960年前后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先后都发表甘兰,白菜“干烧心”病的报道,近几年来我国各大白菜产区都受到不同程废“干烧心”病的为害。据1982年6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北京召开的大白菜“干烧心”病座谈会初步统计,一般发病率在30-50%,严重的达80-100%,并且有逐年发展的趋势,会议认为应列为全国重点研究协作课题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南关岭地区近几年来,由于井水水质变成,土壤溶液浓度过大等因素,影响作物对钙的吸收,造成大白菜“干烧心”病严重发生。为了夺取大白菜丰产丰收,保证市场供应,我们经过四年大白菜“干烧心”病调查研究,初步找出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四年的调查结果证明:大白菜干烧心病  相似文献   

8.
春甘蓝耐藏性与品种、肥料及采收期密切相关。‘报春’、‘园春’、‘双金’三个早熟种贮藏期间损耗大、鲜度下降快、“变褐”现象严重,不宜用于贮藏。‘庆丰’‘京丰’两个中晚熟种较耐贮藏。过多施用氮肥会明显增加“干烧心”病害,施用有机肥可以减轻。贮藏中自然损耗一般随采收期的推迟而降低,但中期和晚期采收的病害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绿雅”生菜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氯化钙溶液的方法,设置0%(CK)、0.3%(T1)、0.5%(T2)、0.7%(T3)、0.9%(T4)5个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下对生菜品质以及干烧心情况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植物工厂中生菜干烧心严重的情况,提高生菜的产量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钙浓度为0.5%时生菜的各项品质均相对CK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其中蛋白质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所有处理最高;氯化钙对改善生菜干烧心影响效果显著,且随浓度增加干烧心率逐渐降低,但产量以及部分品质在浓度超过0.5%后出现下降。综合分析得出,氯化钙溶液喷施浓度为0.5%时对生菜的品质提升最大且显著改善了植物工厂内生菜干烧心病情。  相似文献   

10.
王虎 《蔬菜》2009,(10):25-25
定州市是个秋白菜生产大县,种植面积达到3300多hm2,近年来,大白菜“干烧心”在一些老菜区发病较为严重。大白菜“干烧心”是白菜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大多在包心期的内部叶片中出现,降低了白菜的商品性。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一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改善大白菜的品质,提高菜农的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设施环境下蔬菜干烧心的发生原因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生产亟需从数量向质量转型,提高蔬菜质量已成为设施蔬菜发展的首要问题。干烧心是叶菜类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由钙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设施环境下尤为严重。本文从蔬菜种类、设施环境(风速、湿度、光环境、营养液)和栽培管理的角度,系统分析了设施环境下蔬菜干烧心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干烧心”病是我国近年来继三大病害之后,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非传染性的生理病害,在各大城市近郊尤为严重,对大白菜产量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病情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国内各地的密切注意,但到目前为止,对大白菜“干烧心”的病因,论说不一,作者从1976年开始对大白菜 “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甘蓝一直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露地越冬甘蓝栽培面积快速增长,目前在江苏、湖北、湖南、河南、上海等地已形成了相当大的生产规模。由于甘蓝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外销基地的扩大,因此对越冬甘蓝品种不仅要求品质好、高产,而且要耐寒、耐抽薹性强,耐裂球、耐贮运。  相似文献   

14.
贾彩霞 《蔬菜》2005,(9):44-44
大白菜是北方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蔬菜。近年来在生产上常常出现“干烧心”现象,现有的资料表明主要是由于缺钙造成的,怎样合理施用钙肥,特别是在北方的石灰性土壤上,科学施用钙肥的报导不多。为此,我们在2004年进行了大白菜施用不同用量硫酸钙的肥料试验,以便为防治大白菜“干烧心”合理施用钙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大白菜钙敏感性鉴定的便捷指标,以20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钙水平对大白菜不同生育期干烧心指数及植株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白菜干烧心指数差异较大,总体上均随钙水平的升高明显降低,而相同钙水平下则随生育期延长而升高;幼苗期钙水平0 mmol·L~(-1)和莲座期、结球期钙水平0.5mmol·L~(-1)处理的干烧心指数聚类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幼苗干烧心指数回归模型中,仅幼苗期0.5mmol·L~(-1)与4.0 mmol·L~(-1)钙水平下的植株鲜质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值入选,且以入选变量为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幼苗期干烧心指数聚类结果完全一致,均可将参试大白菜品种分成钙敏感型、钙迟钝型和中间型3类,说明幼苗期0.5mmol·L~(-1)和4.0 mmol·L~(-1)钙水平下的大白菜植株鲜质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值可作为大白菜品种钙敏感性鉴定的便捷指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甘蓝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市场需求、生产基地及茬口都发生很大变化。甘蓝育种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甘蓝育种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为我国甘蓝生产作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需求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甘蓝生产技术规程》,制定该规程旨在促进无公害甘蓝生产技术标准化,为推广无公害甘蓝生产提供生产基地选择和管理、投入品使用原则、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藏及运输和档案记录等提供规范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甘蓝是福建省重要南菜北运蔬菜品种之一。据统计,2007年福建省甘蓝播种面积6万hm2,仅次于大白菜。近年随着出口蔬菜基地及高山蔬菜生产基地的快速发展,生产与消费市场迫切需求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新品种,为此,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良种课题组联合出口企业生产基地,利用闽台合作优势引进了20多个台湾甘蓝新品种,在漳浦、龙岩、福州、霞浦等地试种,  相似文献   

19.
菠杂10号菠菜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早熟根茬菠菜一代杂种。表现耐寒、抗病毒病,在华北地区可以安全越冬,产量高,品质好。适于北京和华北地区秋播露地越冬或大棚越冬栽培,在南方长江流域各省可作早熟菠菜栽培。亩产2500~4000公斤。中甘12号甘蓝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选育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抗寒性好,不易未熟抽薹,抗干烧心病。比“中甘11号”早熟5天左右,品质相近,适于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早春栽培。亩产3000~35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由于沧州东临渤海,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所以大白菜种植中干烧心发病率也高,严重影响大白菜的食用品质,尤其经过贮藏后,内部球叶变质,不能食用。经调查,沧州东部各县种植的大白菜干烧心发病普遍,发病率在10%以上,个别地块达40%以上;沧州西部各县大白菜干烧心发病率明显降低。现针对沧州各县白菜种植区近2年来的调查,将造成大白菜干烧心的几个主要诱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