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免疫活性蛋白质,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中有许多活性物质,如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激素和干扰素彼此相互作用,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干扰素在网络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络实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过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假说,主要有神经脉管说、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说、第三平衡系统说、经络的整体调节说等。目前持整体调节说观点者逐渐增多,认为经络是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体液等以及(或)目前尚未知的结构和因素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因此,应从整体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IFN-γ在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免疫-神经-内分泌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腰骶髓段脊髓各板层,其中背角I、Ⅱ、Ⅲ层,中间带骶髓副交感运动核、后连合核,腹角Ⅸ层内可见到较高密度的阳性胞体和树突。中间带和腹角内的阳性胞体的树突还伸向外侧索和腹索,有时可达脊髓边缘。本试验证明了IFN-γ在腰骶髓段脊髓内的分布,从而在细胞水平为“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学说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γ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是由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三大系统共同组成的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调节网络;微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多功能的代谢及内分泌“器官”;中药、针灸是中医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两大主要手段。文章探讨了γ干扰素、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药、针灸以及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筛选能够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以此来提高动物机体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会讯     
第二届世界针灸大会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针联和法国卫生部共同主持下,于1990年12月5~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中、法、意、德、日、苏、美等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的409篇学术论文被大会科学委员会录用,其中我国137篇,其次为法、意、德、日、苏、奥等。会议的交流讨论分为经络,经络感传,针刺麻醉,针刺止痛,针刺免疫,内分泌,微刺系统,器官生理学,针刺减肥,  相似文献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是主要由下丘脑合成的直链十肽激素,以脉冲形式分泌进入丘脑下部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或进入神经分泌轴突末端,调控垂体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素(1uteinizing hormone,LH)的合成与分泌。它是神经、免疫和内分泌调节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信号分子,与性腺和胎盘及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芽孢杆菌PAS38和β-甘露聚糖对家兔小肠5-HT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坤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沈洁芽孢杆菌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微生态制剂,能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对热、pH和盐具有广泛耐受性,特别是芽孢杆菌可产生淀粉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因此,在畜牧业和发酵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甘露聚糖作为一种新型的寡糖添加剂,具有稳定性好、用量小及来源丰富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对益生素和寡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方面,而对动物肠道黏膜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没有系统报道.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家兔饲喂芽孢杆菌制剂和甘露聚糖制剂,研究其肠道黏膜5-羟色胺(5-HT)小肠黏膜中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从而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和寡糖与动物肠道黏膜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关系,提供进一步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是动物和人体内三大调节系统。这三大系统之间不仅存在大的回路,而且彼此之间还进行着直接的双向交流,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功能上的相互联系是通过三大系统共同存在的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及受体实现的。本文综述了这三个系统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家禽热应激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认为,热应激是机体对热激源作出的非特异性防御性应答反应。热激源作用于机体,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几乎动员所有的器官和组织来对付热激源的刺激。1 对家禽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影响在热应激源作用下,家禽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增强,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心搏增强,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流加速,血糖升高。Hadi等报道,轻型杂交母鸡在32℃环境中不发生热性喘息,在35℃热应激状态下呼吸率增加,在41℃环境中呼吸率达80多次,并导致严重的呼吸性碱中毒[1]。试验表明,41~43℃急性热应激能显著提高鸡的血糖水平。2 …  相似文献   

10.
针灸免疫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对正常人体和动物,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双向调整作用,既能够调动免疫成分的不足,又可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针灸疗法可以提高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对于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各种免疫指标,几乎都可以明显提高。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白介素、补体、调理素、抗体(凝集素、溶血素、溶菌素、杀菌素等)、溶菌酶和血浆杀菌力等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针灸可以调节肾上腺素α和β受体治疗过敏性疾病。针灸能治疗免疫失调导致的疾病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综合调节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