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获得更多的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试验从黑龙江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病死鸡中分离到1株具有冠状病毒特性的病毒,通过鸡胚传代、血凝性测定、电镜观察、RT-PCR检测和动物回归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在SPF鸡胚上传至第5代开始出现死亡或典型的侏儒胚;病毒不能直接凝集鸡红细胞,经1%胰酶处理后表现出血凝活性,血凝效价达28;透射电镜下可见有囊膜和纤突,直径为80~120nm的病毒粒子,具有冠状病毒的典型形态特点;分离株病毒第5代尿囊液经N基因特异性RT-PCR获得大小约438bp的目的片段;分离株病毒第5代尿囊液接种于14日龄SPF雏鸡,复制出与临床中相似的病理变化,同时从肿大的腺胃中能重新分离到该病毒。初步确定所分离病毒为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2.
96年9月份以来,青岛地区鸡群发生一种新病,以腺胃肿大为主要特征,研究证明这种新传染病的病原是冠状病毒,因为它引起腺胃的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所以将此病暂定名为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将青岛分离的病毒株定为QX株。我们利用QX株研究制备了油乳剂灭活苗,经区域试验和大田试验证明免疫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96年9月份以来,青岛地区鸡群发生一种新病,以腺胃肿大为主要特征,研究证明这种新传染病的病原是冠状病毒,因为它引起腺胃的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所以将此病暂定名为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将青岛分离的病毒株定为QX株。我们利用QX株研究制备了油乳剂灭活苗,经区域试验和大田试验证明免疫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从传染性支气管炎典型病变的腺胃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鸡胚盲传5代,胰酶处理鸡红细胞凝集试验,ND干扰实施,动物回归试验和组织灭活苗临床免疫试验,初步证实分离的病毒为腺胃型传支病毒(Glandular stomach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GIBV),与已报道的腺胃型传支病毒在抗原性上不能交叉保护,可能存在着血清型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6年9月份以来,中国青岛及附近地区养鸡场20-90日龄蛋用育成鸡连续发生了一种以流泪,肿眼,伴有呼吸道症状,极度消瘦,拉稀,死亡为特征的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剖检表现为腺胃肿大如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粘膜出血溃疡,腺胃乳头平整融合,轮廓不清,可挤出脓性分泌物的腺胃炎症变化。本病病原通过鸡胚盲传5-6代,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因为引起腺胃的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因此将此病暂定名为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我们青岛地区鸡场的分离株定为QXIBV株。本篇从病原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免疫学、实验诊断和疾病控制方面进行综合论述。本病与肠型传支在理化特性、形态和毒力上相似,可能是同一种新的IBV变异株。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D971p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腺胃型)病毒(IBV-D971株),在SPF鸡胚上连续传至120代,培育出IBV-D971p弱毒株。用该毒株制备活疫苗,经安全、效力等试验证明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和安全性,能有效的预防腺胃型、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枣庄市台儿庄区部分鸡群发生了一种以呼吸道症状,腺胃肿胀为主的疫病,通过鸡胚育传3—5代,电镜观察、动物回归和免疫保护试验、理化特性测定、毒价测定、中和试验,证明该病病原为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8.
1998 年6 月~7 月,河北省玉田县某个体户蛋种鸡场孵化出的海赛商品蛋鸡连续7 批共6 万余羽,在30~80 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极度消瘦、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采集发病鸡的腺胃制成匀浆乳剂,接种 S P F鸡胚,可引起典型的鸡胚矮小。卷曲、僵化、中肾尿酸盐沉积等鸡胚病变。电镜观察鸡胚分离物可见大量冠状病毒粒子;分离物能与标准 I B V 阳性血清( M41 株抗血清)中和呈现阳性反应;分离物经浓缩后用魏氏梭菌滤液处理,可呈现血凝活性;分离物对氯仿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将发病鸡的腺胃匀浆乳剂及第5 代分离物(腺胃匀浆乳剂在鸡胚中盲传5 代的培养物),接种1 日龄及7日龄 S P F鸡,结果用鸡腺胃匀浆乳剂接种 的鸡出现了极度消瘦、腺胃肿大等与自然病鸡相同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而用第5代分离物接种鸡后,鸡只正常生长发育,未出现任何症状。分别取2 个组鸡的血清进行17 种相关病原检测,结果接种腺胃匀浆乳剂的鸡只检出了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 E V) 抗体, 表明腺胃内可能存在 R E V;另外,2 个组的鸡 I B V 抗体均为阳性,除此之外其他病原抗体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的试验结果证实,我们从发病鸡腺胃内分离的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甘鸡场的鸡群发生一种以腺胃肿大为病变特征的传染病,从送检的鸡腺胃病料中以1株病毒,命名为S96,经电观察、直接血凝、理化特性鉴定等试验S96符合冠状病毒的特征。ELISA检测结果表明,S96能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V)单克隆主多抗血清发生反应,腺胃组织切片在鼠抗S96血清、鼠抗IBVM41株血清及IBV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免疫组化染色中表现阳性反应,阳性抗原主要存在于腺胃膜上皮细胞,上述结果提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江苏某肉鸡场暴发禽大肠杆菌病,从同一病死鸡个体不同部位分离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为了解同一个体腺胃和心血分离株的致病性,经形态特性、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两分离株均符合O86的典型特征;人工感染显示,两分离株分别以108cfu/m L左胸气囊接种SPF鸡可导致不同程度致病性;病死鸡多个脏器组织可分离到细菌,且腺胃中腺胃分离株的载菌量高于心血分离株,其病理组织学变化涉及肝、脾、肺、肾和腺胃。说明APEC的致病性与其分离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果为相关禽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DNA免疫防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ORF完整的IBV类M41株S1基因cDNA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I CMV启动子下游我隆位点,构成pCIS1用于1周龄SPF雏鸡的DNA免疫试验。试验鸡生疏腿部肌肉注射pCIS1DNA100g,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二次免疫2周后,代感染IBV H52株。结果,IBV人工感染后第4天气管-泄殖腔棉拭子鸡胚病毒分离阳性者,免疫试验组为1/6,而对照组为6/6,鸡胚病毒中和试验显示,二次免疫后临感染前及  相似文献   

12.
疾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对鸡群病史、临床症状、血清学及病原分离与鉴定相结合的评价来完成。血清学监测在确定野毒感染的时间和性质上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疾病的诊断可通过综合评价鸡群的病史、临床症状、血清学特征及病原分离和鉴定来完成。血清学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鉴别出野毒感染的时间和特性。。  相似文献   

14.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及其N蛋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N蛋白如何特异性地识别病毒基因组RNA、参与病毒RNA的复制和包装、诱导IBV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IBV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制以及IBV的抗体水平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为IBV基因工程疫苗设计及其免疫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IBV M基因与IL-18基因共表达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M基因和禽白介素18(IL-18)基因分别插入双顺反子质粒pIRES-EGFP/DsRed中,构建IBV M和IL-18基因的共表达质粒pIRES-M/IL18及表达M基因的pIRES-M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Vero细胞,利用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质粒在体外的表达。将构建的质粒用脂质体包裹后,通过腿部肌肉多点注射免疫7日龄雏鸡,28日龄加强免疫1次;免疫前后均采血检测ELISA抗体效价和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二免后2周用IBV肾型强毒进行攻毒。结果显示,pIRES-M/IL18、pIRES-M质粒均在Vero细胞中有效地转录并表达目的蛋白。从免疫后7 d起,pIRES-M/IL18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均高于pIRES-M组。pIRES-M/IL18、pIRES-M组对强毒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65%和40%。以上结果表明,禽源IL-18基因与IBV M基因共表达可增强鸡体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对IBV强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7.
IBV(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属于冠状病毒γ群,可以引起鸡的呼吸道疾病,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在对IBV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得十分广泛,建立了多种方法。本研究建立了IBV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最低检测灵敏度为10 copies/μL,可以有效地区别其他禽源病毒,板内差异为0.1%~0.7%,板间差异为0.7%~1.6%,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并对分离到的野毒株ck/HHLJ/HH13进行了病毒感染试验的检测,在鸡体内的气管肺脏肾脏中都具有较高的浓度,其中气管和肾脏中病毒的滴度一直维持很高的水平,至感染后21 d才逐渐消失,病理组织学可见肾脏和气管病变最严重,证实了所分离到的野毒株ck/HHLJ/HH13是具有很强毒力的肾型IBV毒株。  相似文献   

18.
家禽健康管理中的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用来监测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反应,并可以对该病进行诊断。然而,这只有在对所获得的数据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被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用单抗介导的交叉ELISA对IBV毒株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针对IBV 3种结构蛋白的一组单抗(C1、C2、C3、J1、J2、J3)和6个不同血清型的IBV标准株(Gray株、Connectic株、Holte株、T株、M41株、Arkavas株)进行交叉ELISA试验,显示了6种不同的反应模式;与同一Mass血清型内M41、H52、H120 3毒株进行交叉ELISA反应显示出相同的反应模式;通过地方分离株和标准株与6株单抗的ELISA反应模式比较可将来自河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西川等省22个地方株划分为7个不同的抗原群,其中M41抗原群占10株,其仍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流行型。根据两株中和单抗C2、J1与22个地方株ELISA反应结果,可将地方株分为三大类群,即与J1反应的M41类群,与C2反应的Y类群和J1、C2均不反应的第三类群,C2和J1两株中和单抗可与85%以上毒株发生反应,可为IBV制苗毒株的选择(M41和Y)提供参考依据,此种分型方法较传统的分型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整个S1糖蛋白基因(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端高变区I(引物B)的2对引物对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5个地方分离株(C60,D41A,D41B,A1121,A1171)进行RT-PCR扩增,用引物A时,有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1720bp);用引物B时,所有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丈夫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228bp),对172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结果得出3个不同的RFLP图谱,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c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对228bp的PCR产物进行DdeI、Rsa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8个IBV毒株可分为5个基因型,综合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8个IBV毒株可分为7个基因型,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血清型)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